王昌龄之边塞诗

探析王昌龄之边塞诗

摘 要: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受时代精神的感召,投身边塞,寻求功业梦想。但边塞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残酷,使其深感现实残酷,壮志难酬。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诗人由之前的满腔热忱变为冷静理性,于是一首首真实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诞生了。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理想;现实;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7-01

一、理想——热血报国、建立功勋

王昌龄(约公元 690-756 年),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王昌龄的一生,终生也没有做过大官,都是些卑微的官职。这与诗人的才华显然不符,王昌龄以七绝闻名,被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观其早年的边塞漫游,不难看出诗人心怀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梦想。这在其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

还有表现其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诗作。如《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一种豪气冲天的气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这塞外疆场看做是他施展自身才华和抱负的舞台,要在这里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心中的热血和着塞外的雄风在呼呼地飞扬、沸腾,由此诞生了一首首昂扬奋发、雄浑豪放的诗歌。

二、现实——环境恶劣、战争残酷

诗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塞外边关,想要在这里大干一场,但恶劣的环境、军中的黑暗与残酷的战争,使他深刻感触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初来边塞,最惊奇的莫过于塞外的自然风貌,这里与关内有着明显的区别,“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塞下曲四首》其二)又“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从军行二首》其一)在这里河水冰冷,寒风似刀,浩瀚的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际。初到之时,自是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视野开阔,心中澎湃,但不过数日,只觉满目黄沙,不尽苍凉。此时的诗人才是真正体验到了边塞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难。 边塞的战争也充满了残酷性,一场大战下来,“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塞下曲四首》其三),令人触目惊心。同时,战争还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代扶风主人答》: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

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瘫。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从军边地的艰苦,行军征战的残酷以及久役归乡的悲凉,在诗中通通被表现出来。这就是塞外戍边军士的真实生活写照,充满了痛苦、苍凉和无奈。除却军旅行役的艰难和残酷,诗人还看到了塞外边疆的黑暗和不公,如《塞上曲》:

三、壮志难酬——理性反思、无奈归去

由于以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从以前的满腔热忱开始变得冷静理性。他不由得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军行》其一)数年的风霜晨露,沙场征战,却没有半点的建树。这不禁使诗人懊恼抑郁,早知如此,还不如用心读书,博取功名。

不仅如此,诗人还开始对战争进行反思,“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二》)昔日的战场,气势如虹,如今已被黄沙掩埋,只有暴露在蓬蒿中的几具白骨还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仕途难登,抱负难展,冷静下来的诗人更加同情边地的士卒,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

照长城。

听不尽的边愁,剪不断的思念,在秋月映照边城的背景下,愈显苍凉和悲壮。诗人那颗燃烧的心,被不尽的阻难缭乱了,使得他更加思念那曾经毅然离开的家乡和亲人。此时,也唯有这些才能抚慰诗人那颗充满忧愁的心。

漫游边塞数载,没有大的建树,一片忠心、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诗人王昌龄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默默离开了生活数载的边塞,回到了家乡,又开始了科举应试之路。可叹其后,只坐了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丞一类的小官,最后客死异乡,终生壮志难酬。 参考文献: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5月第一版.

[2]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

探析王昌龄之边塞诗

摘 要: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受时代精神的感召,投身边塞,寻求功业梦想。但边塞环境之恶劣、战争之残酷,使其深感现实残酷,壮志难酬。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诗人由之前的满腔热忱变为冷静理性,于是一首首真实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诞生了。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理想;现实;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17-01

一、理想——热血报国、建立功勋

王昌龄(约公元 690-756 年),字少伯,京兆万年人。王昌龄的一生,终生也没有做过大官,都是些卑微的官职。这与诗人的才华显然不符,王昌龄以七绝闻名,被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观其早年的边塞漫游,不难看出诗人心怀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梦想。这在其诗歌中有很好的体现。

还有表现其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诗作。如《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一种豪气冲天的气概。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将这塞外疆场看做是他施展自身才华和抱负的舞台,要在这里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心中的热血和着塞外的雄风在呼呼地飞扬、沸腾,由此诞生了一首首昂扬奋发、雄浑豪放的诗歌。

二、现实——环境恶劣、战争残酷

诗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来到塞外边关,想要在这里大干一场,但恶劣的环境、军中的黑暗与残酷的战争,使他深刻感触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

初来边塞,最惊奇的莫过于塞外的自然风貌,这里与关内有着明显的区别,“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塞下曲四首》其二)又“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从军行二首》其一)在这里河水冰冷,寒风似刀,浩瀚的大漠一眼望不到边际。初到之时,自是感觉别有一番风味,视野开阔,心中澎湃,但不过数日,只觉满目黄沙,不尽苍凉。此时的诗人才是真正体验到了边塞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难。 边塞的战争也充满了残酷性,一场大战下来,“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塞下曲四首》其三),令人触目惊心。同时,战争还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代扶风主人答》: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

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瘫。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从军边地的艰苦,行军征战的残酷以及久役归乡的悲凉,在诗中通通被表现出来。这就是塞外戍边军士的真实生活写照,充满了痛苦、苍凉和无奈。除却军旅行役的艰难和残酷,诗人还看到了塞外边疆的黑暗和不公,如《塞上曲》:

三、壮志难酬——理性反思、无奈归去

由于以上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从以前的满腔热忱开始变得冷静理性。他不由得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从军行》其一)数年的风霜晨露,沙场征战,却没有半点的建树。这不禁使诗人懊恼抑郁,早知如此,还不如用心读书,博取功名。

不仅如此,诗人还开始对战争进行反思,“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二》)昔日的战场,气势如虹,如今已被黄沙掩埋,只有暴露在蓬蒿中的几具白骨还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仕途难登,抱负难展,冷静下来的诗人更加同情边地的士卒,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

照长城。

听不尽的边愁,剪不断的思念,在秋月映照边城的背景下,愈显苍凉和悲壮。诗人那颗燃烧的心,被不尽的阻难缭乱了,使得他更加思念那曾经毅然离开的家乡和亲人。此时,也唯有这些才能抚慰诗人那颗充满忧愁的心。

漫游边塞数载,没有大的建树,一片忠心、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诗人王昌龄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默默离开了生活数载的边塞,回到了家乡,又开始了科举应试之路。可叹其后,只坐了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丞一类的小官,最后客死异乡,终生壮志难酬。 参考文献: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5月第一版.

[2]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


相关内容

  • 军旅边塞诗
  • 边塞诗专题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典故,体会边塞诗几类常见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3. 归纳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把握感情 教学难点: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自读.点拨.研讨.归纳 教学设想: "边塞诗" ...

  • 浅谈王昌龄边塞诗艺术风格
  • 浅谈王昌龄边塞诗艺术风格 王昌龄(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5年至757年之间),字少伯,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家境贫寒,早年在故乡躬耕读书.开元十一年客于河东并州.灏州.开元十二年,即诗人二十七岁以及其后数年间,又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州.临洮.玉门关一带.在其早年生活中,曾经写过一首& ...

  • 边塞征战诗
  • 边塞征战诗鉴赏 一.明确边塞诗与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境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 ...

  • 七绝圣手简介
  • 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誉称.王昌龄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语出明代胡应麟<诗薮>:"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绝,其中名作<出塞>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

  • 从军行 学案 学生版
  • < 从 军 行 > 学 案 一.文学常识 1.边塞诗及边塞诗派 边塞诗,是指以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的创作尽管源远流长,但是其繁荣却在唐代.据统计,现存唐以前诗歌中涉及边塞内容的诗歌约180首左右,而<全唐诗>中边塞题材的诗歌多达2000多首.唐 ...

  • 5边塞诗学案
  • 2014届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五)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 塞 诗 学习目标 1.理解边塞诗通常所表达的情感. 2.了解边塞诗的主要意象. 3.了解边塞诗中的一个重要的表达技巧:寓情于景. 一.典型试题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12年 湖南卷) ①度破讷沙(其二)李益 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 ...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出塞]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结合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故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歌,读诗 学生自由读.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 1.读诗题 师:告诉老师,诗题 ...

  • 边塞诗相关资料
  • 边塞诗的相关资料 不同时期的边塞诗: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 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l ...

  • 边塞诗的特点
  • 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象一朵凄美绝艳的异域奇葩.它开在远古的楼兰,它开在僻远的大漠,它以它似火的颜色点燃了壮士的青春,它以它馥郁的芬芳诱惑着鲜活的生命.绝艳背后,是旷古的孤独,是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索. 一.概念阐释: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