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司决定继续留在证券市场博弈,但既然对年内行情不乐观,老总便在与其它合伙人商量之后下了决心:清仓。
具体的实施当然就落实到我的身上。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在我们这类公司中是最能体现的。老总的指示就是“清仓”,至于化多少时间,在什么价位,用何种手法等等就只有我自己作主了。
既然总的方针已经定了,老总便起身出外巡游去了。尽管现在只是第三季度,但我们必须为明年作准备。在我的案头上已经有了几个目标公司,所以趁此空闲老总便开始打前站。私募基金与其它的机构不同,谈事的一般就是管事的,往往一出场就是老总。
林林总总还有百十万股筹码,分散在近十家个股中,必须分类派发。
由于分到每一家个股的筹码并不多,因此那种拔高股价甚至拉出涨停板的手法是不合适的。
大盘从1540点下来,破了1500点,然后俯冲1400点。一般来说,连破两个整数位自然会有反弹,因此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货时机。
如果个股成交非常清淡,而且已经长期走弱于大盘,那么就把出货的任务以限价的方式交给场内马甲。尽管有的营业部已经不用马甲,但也会专门派一个员工替我们操作。
对于一些成交相对活跃的个股当然是自己来操作。这类股票都有或大或小的主力驻扎其中,但决不可能刚刚建完仓而准备拉升,并且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套,因此往往会有脉冲式的上冲行情,只要瞬间的走势脱离大盘就坚决出货。
至于具体的做法有两种:如果在上冲的过程中下档有连续较大的接盘,表明主力还愿意往上做一点,那就用小手笔往上挂,也不至于让主力见了就害怕。如果下档大接盘不多,表明主力并不想增加太多的筹码,这时就必须对准下档的接盘猛砸。
至于卖出的价位其实就是目前的价位。既然决定清仓,目前的价位就是认可的。既然认可了,那就坚决按照目前的价位出。
也许最后股价上涨了,那怎么办?这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任何股票都还有下跌的可能。
当然,大盘的趋势在短期内会出现一些回暖,但类似的短暂性行情并不会改变整个市场调整的格局,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次以现价而不是更高价格派发的机会。如果现在大盘继续下跌的话以目前的价位是不可能出货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主力参与的散股是绝对不能碰的。这类股票总是随大盘涨的少而跌的多,而且一旦遇到像我们这样的一笔大单子要出来,大盘上涨时还好,尽管不涨但还不至于跌,但如果大盘正好也走软,那么股价就不免下一个台阶再随大盘波动了。
尽管公司决定继续留在证券市场博弈,但既然对年内行情不乐观,老总便在与其它合伙人商量之后下了决心:清仓。
具体的实施当然就落实到我的身上。
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在我们这类公司中是最能体现的。老总的指示就是“清仓”,至于化多少时间,在什么价位,用何种手法等等就只有我自己作主了。
既然总的方针已经定了,老总便起身出外巡游去了。尽管现在只是第三季度,但我们必须为明年作准备。在我的案头上已经有了几个目标公司,所以趁此空闲老总便开始打前站。私募基金与其它的机构不同,谈事的一般就是管事的,往往一出场就是老总。
林林总总还有百十万股筹码,分散在近十家个股中,必须分类派发。
由于分到每一家个股的筹码并不多,因此那种拔高股价甚至拉出涨停板的手法是不合适的。
大盘从1540点下来,破了1500点,然后俯冲1400点。一般来说,连破两个整数位自然会有反弹,因此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货时机。
如果个股成交非常清淡,而且已经长期走弱于大盘,那么就把出货的任务以限价的方式交给场内马甲。尽管有的营业部已经不用马甲,但也会专门派一个员工替我们操作。
对于一些成交相对活跃的个股当然是自己来操作。这类股票都有或大或小的主力驻扎其中,但决不可能刚刚建完仓而准备拉升,并且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套,因此往往会有脉冲式的上冲行情,只要瞬间的走势脱离大盘就坚决出货。
至于具体的做法有两种:如果在上冲的过程中下档有连续较大的接盘,表明主力还愿意往上做一点,那就用小手笔往上挂,也不至于让主力见了就害怕。如果下档大接盘不多,表明主力并不想增加太多的筹码,这时就必须对准下档的接盘猛砸。
至于卖出的价位其实就是目前的价位。既然决定清仓,目前的价位就是认可的。既然认可了,那就坚决按照目前的价位出。
也许最后股价上涨了,那怎么办?这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任何股票都还有下跌的可能。
当然,大盘的趋势在短期内会出现一些回暖,但类似的短暂性行情并不会改变整个市场调整的格局,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一次以现价而不是更高价格派发的机会。如果现在大盘继续下跌的话以目前的价位是不可能出货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主力参与的散股是绝对不能碰的。这类股票总是随大盘涨的少而跌的多,而且一旦遇到像我们这样的一笔大单子要出来,大盘上涨时还好,尽管不涨但还不至于跌,但如果大盘正好也走软,那么股价就不免下一个台阶再随大盘波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