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黄宁燕1,孙玉明2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2.国家科技部,北京100862)
摘要:法国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度,目前是世界第五经济和科技大国。本文对法国200多年来在科技创
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作了系统的分析。法国经历过两个创新辉煌时代,使其在核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和农业等方面今天仍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过法国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丧失了
机会,2004年初法国爆发的全国范围的科技人员抗议浪潮暴露了科研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政府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冀望解决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法国企业竞争力、重新推动法国经济增长。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我们从法国200多年丰富的创新史看到,没有哪个国家能不依靠自主创新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即使她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法国的科技和经济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与我国类似。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们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法国;创新;科技管理;国家创新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9)03—0089一ll
Analysis
on
FrenchHistoryinInnovationfortheCreationof
Innovative
Country
ofChina
HUANGNing—yanl,SUNYu—min92
(1.InstituteofScience
andTechnology
InformationofChina,Beijing100038,China;
2.Minisw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跏唱100862,Ch/na)
Abstract:France,thetion.Thistechnology
6曲largestintheworldregarding
to
economy
andscience,is
a
countrywiththetraditionofinnova-
articleanalyzessystematicallytheachievementsandtheexperiencesofFrancesince200yearsinscienceand
innovation.’I抽u曲twoglorious
wave
aviation,aerospace,express阳ilwaytheforthtidal
test
and删ture.However,France
2004∞币明蒯thedeepproblems
periodsforianovation,France
isnow
leaderinthefieldsofsuch鹏nuclear,
failedincatchingtheopportunityofdevelopmentin
of
scienceandtechnologyrevolution,inwhichinformationtechnologyisthekernel.Theacademicpro-
inearly
in
nation—wide
happening
thescientificsystemofFrance.TheFrenchgov—
to
eminentis
now
making删effort
that
intaking
n蛐u瑚tosolvetheseproblemsand
on
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French
to
enterprises.Today.itisprove
themajorchoicebased
itsnationalreality
an
andfacingthefutureforChina
determinetOim-
thecapabilityofindependentinnovationand
see
nO
toconstruct
innovativecountry.FromtheabundantFrenchhistoryof
innovation,westrongbasis
cesses
country咖I_emain
economy.The
invinciblewithouttheindependentinnovation,even.thoughithashadthe
to
inscienceand
of
Frenchsystemapproaches
ottr
theChinesesysteminmanyrespects,80both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
sue-
andfailures
Francewillbehelpfulinsteer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France;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management;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收稿日期:2008—10—10修回日期:2009—03一04
项目支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中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2008GXSlK027)。
作者简介:黄宁燕(1970一),女,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智力资
本;技术创新管理。
万方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法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都很丰富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和传统的国家。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使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国丰富的创新历史对我国目前正在创建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创新型国度
法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度,法国人丰富的想象与创新思想始终为世界公认。从19世纪以来一直引领世界潮流的法国绘画,以及独树一帜的新颖的法国设计,代表了法国在艺术文化领域的创新地位;不过,法国经常同时令人称道的还有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为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从费尔马、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到拉瓦锡“燃烧概论”所引发的化学革命;从德罗萨提出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理论,到居里夫妇发现具有高强放射性的钋和镭;从飞机发明,到享誉全球的高速火车;从全世界首次发现高温超导体,到第一次分离出艾滋病毒等,法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锐意创新极大丰富了世界科学技术宝库,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由于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法国已经在若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以及高技术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特长技术。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至2008年的108年间,法国有31人/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若含文学奖和和平奖,则为51人),位列美国、英国、德国之后排名第4。这是法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探索创新的骄傲。法国在空间科学、核电、航空科技、电子、高速铁路、农业等领域处于令人称道的世界领先水平,是其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正因为这些创新,使法兰西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法国2004年研究人员数量为174,839人,每万名劳动力人口中科研人员为56人,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根据科学引文索引的统计数据,2003年法国科学论文在世界科学论文总量中所占比重为4.9%,其影响力为1.0,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3年,法国在欧洲专利局的注册专利
90
万方数据
大约占世界专利总量的5.2%,排名世界第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法国的综合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都非常强,无愧于一个创新型国度。
二、法国创新历史(一)创新历史划分
从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看,法国主要经历过科技大发展和创新的两个辉煌时代:其一是19世纪上半叶;其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两个时代奠定了法国科技经济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技创新走过了一些弯路,我们将这个时期细分为三个阶段:科研调整阶段;机遇丧失阶段;和积极应对阶段。如图l所示。
i匿翌雪
;
…
l
i;
:
i匝面亟画巫匝圃
l
匿60一
80监主!璺
年代初
l
i
i
l
{匦匿面五匹亘圈[]
l
}
【罄婴塑丝些丝趑整!些.h
;
i
;匝互遁巫匦口{
l
i
i匦量变画垂三3l
l
图1
法国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示意图
今天,法国政府和法国社会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常言道: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法国的创新,分析其成与败、兴与衰,对今天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分别从法国几个主要阶段对法国创新进行归纳论述。
(二)19世纪上半叶:第一个辉煌时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法国一举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的科学思想迸发出来,自由的科学探索拥有了宽松的环境,先进的市场意识大行其道,从而为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依靠国家政治与国家暴力实现了世界性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财富的积聚,因此经过不长的时间,法国科学技术水平就赶上了英国,成为世界最重要技术中心
之一。
(三)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第二个辉
煌时代
1.形成基于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选择的国家创新系统经过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法国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损坏殆尽,经济几近崩溃边缘。1958年12月,戴高乐将军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认识到强国的竞争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工业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水平和技术实现能力的竞争。第五共和国后摒弃了战后成立的第四共和国对美国的依附政策,在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领域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在科技领域坚持独立自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赢得创新的又一个辉煌时代。
新政府一方面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化”,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虽然60年代法国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国家尚百废待举,但为了战略性地打破美国对核子武器的技术的禁锢和核垄断,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政府动用巨额财政开支,自主研制并试射了核武器,成功地实现了在核领域的创新,也拉开了其后一系列创新突破的序幕。
法国在这期间先后创建了一批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如法国钢铁研究院、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农科院、原子能委员会、海洋开发研究院、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石油开发研究院等…,由此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体系,这个体系至今仍是法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
为重新赢得作为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应有的世界性竞争地位,政府果断锁定了有限的工业发展目标,制定极富挑战性的重大战略性技术创新计划,集中有限科技资源和资金,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高速轮轨铁路、汽车工业等领域进行集成式的工业技术创新。这一系列的战略措施,使
万方数据
法国在短短20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迄今仍保持着在这些领域的世界领先优势。
在这个阶段法国经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大繁荣时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从研究机构的数量、研究人员的规模与素质到研究成果的产出速度,以及科技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生产部门等都是历史空前的。
2.优势领域影响至今航空——空中客车是法国航空工业的标志。虽然她由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所占股份分别比为37:37:23:3)四国联合组成,但法国拥有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空中客车公司凭借自主创新在短短30年间,从2004年开始无论在订单还是在实际交货方面都超过美国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客机制造商。同时法国在航空领域杰作不断,为世人永远记忆:1969年诞生的协和超音速客机;2005年空客成功开发的超大型远程客机A380;2006年法日宣布联手打造新型“超级协和”飞机计划。
航天——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航空工业大国和仅次于美、俄的航天工业大国,她建立了完整的军民用飞机、导弹、火箭、卫星、空间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应用体系。政府把航天航空研究与开发水平和技术实现能力视为国家实力和独立性的标志,给予优先发展。阿里亚娜火箭是西欧国家为打破美苏两国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技术上的垄断而共同研制的,她是欧洲联合自强的象征。1979年第一枚阿丽亚娜1型火箭发射成功;从1988年开始,阿丽亚娜火箭在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的占有率就上升到世界首位。航天航空工业是法国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苗圃,也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之一。
核能——对法国而言,核电技术发展是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最为典型实例。法国人自身也认可,其民用核电技术最初来源于美国西屋电气。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第一代、第二代核反应堆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法国完全掌握并拥有了核电发展的全套技术,并在商业运行方面超过了西屋电气,坐上了世界
91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头把交椅。法国在第三代核发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方面不断创新发展;2004年底法国又与美、日、英、德、加拿大等联合签署了发展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协议,并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场址选址上作为欧盟唯一参选方获胜。
高铁——高速轮轨铁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进行的又一自主创新成果。1982年法国第一代TGV高速列车首次成功运行,创下每小时380公里的纪录;1999年5月法国高速列车更是创下每小时515.3公里的最高时速。目前全世界现有的约4000公里的高速列车线路当中,法国境内有2000多公里。令法国人自豪的是,法国高铁运行至今未出现过任何重大事故。
农业——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是法国最大的产业。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中,法国占有24家,而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中,也有7家在法国。长期以来,农副产品出12始终是法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之一,法国的香槟、白兰地、葡萄酒、奶酪、鹅肝酱等长期以来一直是畅销世界的名牌产品。
(四)20世纪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科研调
整
1981年左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以密特朗为首的社会党上台,这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党人首次当选总统。密特朗执政达14年,对法国80年代以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颇大。密特朗在经济上主张通过国有化、计划化和“自治管理”等措施,对法国经济实行渐进式结构改革;一些政策如扩大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扩大社会保障费等社会主义的政策对今天的法国社会仍影响深远;政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大的政策调整,将国家原有的全面统筹改成适度统筹。除了在某些特殊领域继续坚持国家主导外,如以第三代核反应堆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为主的核能,以阿丽亚娜火箭、地面与空间观测以及伽利略远程通信为主的航天,以空客为主要内容的航空计划,政府对其它科学研究实行重视自由发展的松散式管理。
为推进科技进步,保证政策调整的实施,
92
万方数据
1982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制定和颁布了“法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和规划法”(简称“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心】。这是法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科技法律,它以立法形式明确: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国家科研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和增长目标;科技人员的增长速度;基础、应用和发展研究间的平衡和协调关系;优先领域和重大科技计划;科研人员的法律地位等。
(五)20世纪90年代:丧失机遇,创新陷入不
利局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突飞猛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往那种以钢铁、汽车、飞机、化工、建筑为基础的工业经济逐步向以芯片、计算机、网络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演变,高新技术迅速扩散并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股竞争空前激烈的科技创新浪潮中,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基础、积蓄的科技优势以及敏感和有效的竞争机制,捷足先登,牢牢控制
了创新源头和竞争的主动权,进一步提升了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日本、韩国、芬兰、瑞典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也赢得了主动,也迅速形成了竞争优势。
在这一轮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法国没有借机创造出如60年代以来的辉煌。这个阶段法国虽然在微电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从信息技术研发到产业发展都丧失了时机。由于发展晚,丧失了新技术革命发展机遇,法国经济因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发展无力,其创新陷入被动。机会的丧失还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后劲。体来说是下滑的,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90年代末以来,法国科技发展与美、日等国相比总不足,竞争力持续下降。据法国国家经济统计研究院预测,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数年时间∞】。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六)20世纪90年代末一2l世纪:积极应对,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
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法国这样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度数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相对其他国家走弱,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忧思。从90年代末开始法国政府组织有关技术创新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委托专家学者对法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诊断,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构成了法国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即重视产学研结合,支持创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体系。我们把这个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之前和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之后。
1.90年代末一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前——推出“创新与科研法”
1999年7月法国颁布实施了“创新与科研法”
(1aLoi
sur
l’Innovation
etla
Recherche),旨在促进
公共研究面向经济和创新企业创业的技术转移。该法明确了对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企业的财政支持框架和法律保护框架,并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为科研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创办企业提供方便,允许科研人员以其技术和科研成果人股兴办高技术企业,培育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投资和融资环境,对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招标,以国家资金扶持形式加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和产业化过程等H1。
——建立全国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
在“创新与科研法”指导下,1999年底法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该网络围绕政府确定的科技优先发展领域,支持和建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包含食品及其安全、多媒体信息、水与环境科技、生物技术、民用基因工程、新材料、微纳米技术与系统、氢燃料电池等许多子系统。
——规划优先领域发展
2000年初,法国在全面评估经济、科技能力与实力的基础上再次确立了有限发展的战略思想,
万方数据
规划出包括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空间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数学、物理与化学)、能源、信息与通信技术、微纳米技术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在内的优先发展领域。
——制定“企业科技创新计划”
为支持企业创新,法国经济部2002年12月宣布了法国“企业科技创新计划”,提出对创办不到8年的“新兴科技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由此使法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由当时占国内生产总值2.2%逐步增加到2010年的3%。
2.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后
尽管推出了以上促进创新措施,但在2004年初,法国还是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科技人员抗议浪潮。这次抗议浪潮一个方面说明进入21世纪后法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确实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表明法国科研体制对科技发展的束缚到了非大改不可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科技抗议浪潮后全国引发了全民大讨论。自2004年开始,法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与创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应对严峻形势。
——成立国家科研署
在国家科研改革总体框架下,法国2005年成立了以资助大型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国家科研署”(Agenee
Nationaledela
Recherche)。其使命是成
为横跨整个公共科研部门(研究机构、大学等)的重要角色,通过资金调控与项目引导,在现行政府体制下,引导和强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研发合作。最初国家科研署是作为以目标完成时间作为其存在期限的“公共利益集团”(groupement
d’int6ret
public)而成立
的,但法国2007年1月1日起将其性质改变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机构”(6tablissement
publicadmi-
nistratif),反映出政府完全确立了将国家科研署作为国家科研资助部门的政策。国家科研署的项目经费按年度预算,2005年度为3.5亿欧元,2008年即增长为9.55亿欧元。资助项目研究时间最长为4年,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信息与通讯科学及其技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四大优先主题”】。
93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再次实施集中的工业创新政策,成立国家工业创新署
2005年8月,经过一年多时间酝酿的国家“工业创新署”(Agence
del’Innovation
Industriele)成
立,并由总理直接负责,标志着法国开始实施新一轮集中的工业创新政策。通过国家工业创新署,2005年法国实施了“工业创新激励计划”,计划参照法国60—80年代执行的超音速协和飞机、阿丽亚娜火箭、民用核能、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火车、无线及远程通信算机网络等重大工业研发计划,选择适应当今发展特征的方式,启动新的战略性大型项目。计划选择了10多个大型工业研发项目(包括清洁汽车、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无污染工厂等),利用未来5至15年时间,予以重点支持,冀望取得突破性创新,以获得所处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双重优势。新工业与投资政策被认为是法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国家首要任务”。
——“1+2+3”公共科研投入计划
为配合新工业创新政策的实施,政府还制定了一项“1+2+3”的增加公共科研投入计划。2005至2007年,国家对公共科研投入在例行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增加值递增10亿欧元,三年内共增加60亿欧元,公共科研年增长率为10%。
——创建专业化“竞争点”
2005年7月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推出了在全国建立专业化“竞争点”(PSle
de
Comp6Iitivit6)措施,
称之为“全新产业战略”。“竞争点”实际是根据各区域发展积累的优势与资源特征,加强创新资源的积聚和集中,把研究机构、大学、企业连成有效的创新网络,同时激活地方创新潜力。法国根据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并结合其创新发展基础,在全国范围确定了67个竞争点,既包括了微电子与通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新兴领域,也涵盖了汽车、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优势领域,分为两个层级:15个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另外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其现有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竞争点”的生命力,普遍被认为是法国跃上工业发展历史新阶段的标志。
94
万方数据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组建OSEO创新集团法国在对中小企业支持方面长期以来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政府2005年初整合现有资源,将独立的股份制公司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银行(BD.BME)与国家全资工商机构法国科技成果推广署(ANVAR)进行合并,成立了旨在强化对中小企业创立与创新的支持的OSEO创新集团,任务是培植中小企业,促进企业创新。与原先科技成果推广署不同的是,OSEO集团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技术,而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创立、发展、创新、扩散,形成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链条;项目遴选、投资等)MJ。
——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合并OSEO创新集团和国家工业创新署
2005至2007年,政府对OSEO的支持快速增加(从8000万欧元增长到1.2亿欧元),但受到各方批评,认为其通过工业创新署给大企业的项目支持太多,而实际上大工业集团并不一定需要补助。2007年5月萨科奇政府上台后,推出了一些加强法国企业竞争力、重新推动法国经济增长的新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于2008年合并两大创新支持机构——OSEO创新集团和国家工业创新署,成立新的OSEO创新集团。两个机构的合并实际上是要弥补对中等企业创新支持的不足,除了继续原先两机构的创新支持外,新OSEO创新集团主要增加了一些新的资金,重点加强支持中等规模企业或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有重大技术进步潜力的项目。通过新OSEO,政府现在能够向任何规模的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适当的一揽子支持。
——制定“科研规划法”,全面规划未来科技2004年爆发大规模科技人员抗议浪潮后,法国政府决定着手制定新的“科技导向和规划法”。长达20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数十场专题或综合与了研究与反复论证。经过较长的一个立法程Loi
发展
鉴于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法国社会相关各界在辩论,数千名国内外科技经济及社会专家直接参序,这部法律于2006年4月18日获得通过,并以新的面目出台,重新命名为“科研规划法”(La
52个主要着眼于国内发展的需求。法国未来能否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deProgrammepourlaRecherche)Ⅲ。
的结果引发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生产费用昂贵,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困难等。这些严重制约了法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导致竞争力逐步减弱,需求疲软,投资不振,资本外流,失业严重等。
(二)1982年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对公共科研体
制影响深远
在“科研规划法”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战略思路清晰、机能运转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其核心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来提高法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法国掀起一场“科研复兴运动”,促使社会为推动科研付出史无前例的努力,在科学研究与民族未来之间建立“契约”关系;还提出了一些重点措施,包括成立总统主持的“国家科研与技术高级理事会”;成立科研评估署;建立机制运转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提高法国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大幅度增加科研与创新投入。法律中还明确了2005—2010年法国年度公共科研投入(含高等教育科研)指标(见表
1)。
1982年“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实施后,法国科研体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影响至今。虽然这部法律在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成立“科研与技术部”,统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管理与协调;确定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明确研究与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的阶段性重要目标;以及使法国科学技
三、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原因分析法国具有两次辉煌创新历史,一直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强国之一,今天却“沦落”为新兴科技发展的追随者,不得不令人深思。法国国内对此进行了许多大讨论。我们也在此深度分析,究其原因,归纳总结了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的七大主要因素。以他国为鉴,为建设我国自己的自主创新型国家提供决策参考。
(一)“三高”国家
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及国际和国内政治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跟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逐步演变成为“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1981年以社会党为首的左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后,密特朗政府在执政14年间实施了一系列国有化、社会化管理措施,使法国的“三高”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中最突出的,尤其是其“慷慨”的高福利政策使其几乎变为低收入阶层的天堂。“三高”
术的发展首次做到有法可依等方面,但也不可否认,该法也为法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下降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在法律中政府不惜财政负担,确立了公共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员以及科技行政管理人员的公务员身份,并据此调整了公共科研经费的预算方法,将原有以按项目计划预算为主的方式更改为主体按人头预算的方式。这就是说,法国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享受稳定的工资和终身聘用待遇。政府通过这种做法表达了一种良好愿望——即希望通过为科研人员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保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以体现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尊重。
大部分美国科学家是依靠合同生存的,他们每年都必须经常更新合同,这个体制迫使研究人员快出成果,不断地发表文章。而在科技导向和
表1法国2005—2010年科研投入
单位:百万欧元
年度
公共科研预算
基于科研项目投人(工业创新署投入除外)财政对企业科研支出补贴科研总支出
比2004年累计增长
2004
】8205
200518
561
2006
18950
20cr719360
9101570216
840
200819
20092010
91920365
1295
20800
15001700
0650
18
350950
19l
630129020
870
l100
1620
1660
23
855861006
22639
9790
32024000
19400
302l00614255
资料来源:PmjetdelaLoideProgrlllgtlmePourlaRecherche,rio2006—450du18awil2006[8】
万方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规划法指导下的法国科研体制保障了法国科学家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从事风险大、周期长的研究,而不受“要么有文章、要么就走人”的威胁。这样的环境确实可以让科学家能够一心一意钻研学问。这样的体制对于适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确是非常有效的。从获得的诺贝尔获奖数量可以看出,法国近20多年来在基础学科方面实力的确不减。
但这个适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的公共科研体制在20多年间却滋生了其他一些始料不及的弊端。作为公务员的科研人员抱的是“铁饭碗”,没有奖金,如果没有较严厉和有效的淘汰和晋升评估机制则干多于少一个样。“自由”滋生了一些“滥竽”研究人员,科研机构里打着“幌子”做研究却什么也研究不出来的“科学家”委实不少。优越的条件、稳定的职位还导致:科研机构臃肿庞大,科研机构人员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量科研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年轻人不愿进入科研队伍,科研队伍急剧呈现老年化。法国政府一项调查表明,法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万多人的编制中,一半以上不是科研人员,对最新科研进展反应迟钝。实验室主任无权增减研究人员,因为人事调配权控制在政府手中。
由于法国国家科研的主体是大型国立科研机构,经过几十年的运作,这种以大型国立科研机构为中心的体制,还显得有些老化,出现了许多结构性问题,如科学研究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产学研脱节等。法国80年代以来在新兴高科技领域几乎未能形成大的产业优势,与其科研体制缺乏竞争性不无相关,并且这些体制内部滋生的弊端愈演愈烈,成为法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严重阻碍,最终演化为2004年初全国规模空前的科技人员抗议浪潮。
(三)科研投入产出及效率
从投入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技投入比例总体落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以2003年为例,法国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23%[9】,这个比例滞后于瑞典的4.3%、日本
96
万方数据
的3.1%、美国的2.7%和德国的2.5%。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法国的科学论文所占比重和影响力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此外,高技术贸易在国际高技术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落后于这些国家¨0。。
近年的统计还表明,法国公共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率委实不高。以与英国对比为例,法国R&D投入比例是高于英国的,但其科研产出(论文、专利等)却不到英国的一半。法国的科研体制鼓励“自由探索”研究,然而科研活动投入巨大,基础研究更是需要长期投资,因而收效甚慢。法国实行预算制,研究项目一般是科研机构自主提出的,项目鼓励了自由探索,但通常与市场需求脱节:有的项目太偏,有的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市场效益太低。例如,有些研究项目在美、英可能会因为实际经济前景不明而被放弃,但在法国则有可能照样立项并研究到底,经费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四)科研投资体制僵化
法国的观察家分析认为,法国科研投资体制的僵化,是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走弱的原因之一。法国有实验室3500多个,研究力量过于分散,消耗许多资金,却难形成合力。与美英等国家科研人员相比,法国科学家感到研究经费不足。首先,国立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庞大导致财政负担沉重;其次,法国公共研究机构人员属于政府公务员,公共研究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养人”的,人头费吃掉了很大一部分研究经费;另外,科研拨款多集中在大实验室,有创造力的一些中小实验室资金拮据;还有,法国研究机构重叠严重,国家科研中心、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健康与医药研究院、农科院这些大机构中的实验室各不相属,同一个领域(如生命科学)往往各大机构都在开展研究。在法国,除了人头费,所有科研经费都必须通过申请,手续非常繁杂,只有工资来源无须发愁,因为是国家公务员。许多实验室主任抱怨,“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打电话,找经费”。
(五)前瞻认识不足
二战后法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戴高乐将军对战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正确并超
科技与管理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前的把握密不可分,从而创造出一个创新历史上至今令法国人怀念的辉煌时代。而自上世纪末以来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功源于对趋势的充分把握,而失败源于认识不足。90年代初,这场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时,法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没有认识到这场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来势会如此迅猛,因此毫无应对。此外,体制原因使法国采取应对举措缓慢,没有及时对路的科技政策和工业政策支持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因而错过发展良机。
(六)缺乏创新文化
与美、日等国相比,法国在创新文化上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缺少可以自由流动的高质量人才。法国的科研界等级相对较严,等级制的科研队伍导致一些有资历的人占据着职位,掌握充足经费,而许多年轻科学家却无用武之地。每年,法国从各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等合格的科研人员达11000人左右,但国立科研机构只能吸收其中大约半数人才。法国作为一个福利型国家,税赋高、待遇低,论资排辈的做法又制约了年轻人,致使年轻人才近些年来大量流失。英国来自法国的博士后、实习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在法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流向美国的则更多了,因为美国科研经费相对充足,找位置相对容易。
尽管流出数量总体上并不十分多,但人才问题折射出法国在制度环境和用人机制方面的僵化。如果想要在法国搞研究,只有两条路可走:在公共科研机构中找到一个终身职位;到大学当研究式教师。一方面选学理科的大学生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就业潮时上岗的科研人员即将进入退休年龄。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有预测指出,法国在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将会出现严重的人才匮乏。
(七)中小企业创新不足
法国大型企业的国有化程度较高,政府有依靠“大兵团”作战的惯性,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中小企业创新却重视不够。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资法国和其它国家相比处于前列,但企业对科
万方数据
技的投资,包括国有和私人企业对科技的投资只占科技投资总额的54%,低于美国的66%和德国的65%In]。据法国中小企业创新署统计,90年代法国中小企业成活率仅为25%。2005年OSEO创新集团成立之前,法国既缺乏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制度环境,又缺少专业化的创新支持系统,特别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此外,法国在促进高新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环境方面远落后于英美。
四、对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我们从法国200多年丰富的创新史看到,没有哪个国家能不依靠自主创新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即使她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
(一)法国创新型国度的地位并未动摇法兰西民族的独立性以及其无限发散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不甘落后的民族精神,构成了其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客观基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又是一位法国作家摘得桂冠。法兰西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使其在很多领域都富于创造性。没有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法兰西民族不可能走到今天。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学水平和技术地位开始呈下降趋势,但这是相对而言的。最近几年,法国创新仍处于较沉闷阶段,但纵观其近代科技发展史,法国创新型国度的地位却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其主体是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其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根据OECD的评价,法国科技总体实力仍然排名世界第五。法国科学技术水平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创新能力也是较强的。我们相信,一旦法国科研体制目前的束缚获得突破,这个国家将迸发的创新能力是巨大的。
(二)世界上没有唯一的创新模式,法国丰富的创新历史尤其值得我国借鉴
法国经济在西方国家里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最为接近,因此法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也最有借鉴意义。从法国近现代的创新历史
97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来看,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法国成功的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失败之处值得我们深思。近些年来,即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法国几乎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奖,令世人瞩目。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法国在基础科研领域一直具有非常活跃的创新能力;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虽然法国原有的公共科研体制受到批评,但其却很适合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科学发展。雄厚的基础科学使法国科研和创新能力具有坚实的基础,对于未来“厚积薄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三)技术创新机遇的机会丧失意味着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被动
90年代法国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上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中落后的经验表明,丧失技术创新机会意味着国家发展的被动。今天,法国政府将眼光着眼于国家未来,把科研和创新置于优先改革与发展的地位,加强战略筹划,从加强基础、促进创新、抢占制高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法国科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不断深化中发展前行,政府先期推行的科技改革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多个方面取得新进展,部分领域现出新亮点。
我国要以法国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今天中国科技实力渐强,即使我们的发展水平已然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也要防止在国家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方面出现类似错误,造成因被动发展而带来的损失。
(四)自主创新是法国在历史上的战略选择,也应是中国唯一的战略选择
法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改变发展战略,摒弃了战后对美国的依附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尤其在科技领域坚持独立自主提高创新能力,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西方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尚且意识到了,何况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因此,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只能是,也应当是中国唯一的战略选择。
98
万方数据
(五)中国特色和法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可相互借鉴
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是由20几个创新型国家主导的,这些国家包括法国。今天,我国正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无独有偶,法国也在调整和重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公共科研体制改革,增设创新管理机构等措施,几年来已经略见成效。两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探索中前进,尽管中国特色和法国特色无法相互替代,但双方都在尝试相似的实践活动,各自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委实有许多可相互借鉴之处。笔者将持续跟踪两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更深入相关对比研究。
五、结语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法国政府采取的这些积极应对措施表明,法国政府面对经济、科技发展的困境,努力加强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这一系列措施基本上构成了新的较完整的法国国家创新体系。几年来,法国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大型工业创新政策实施取得新进展,有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园区快速发展,企业创新趋于活跃,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加深。对这些措施进一步的成效,今后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并再一次验证没有哪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缺的。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世界的多样性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发展空间。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我们研究法国创新史的原因,并希望这些研究有助于中国在不远的将参考文献:
[1]霍利浦,邱举良.法国科技概览[M].北京:科学出版
[2]1982年“法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和规划法”:LDi
de
d’Orientation
et
deProgrammationpourlaRecherche
et
D6veloppementTechnologique
de
la
France[z].
[3]IJB
FranceEnBref.Edition
2007[Z].Paris:INSEE,
来谱写出属于中国人的辉煌的创新时代篇章!
社,2002年.
1982
le
Paris:1982.
科技与管理
France,2007.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2006[Z].Paris.2006.
Sciences
et
et
—450du18avril
sur
[4]1999年法国“创新与科研法”:LoiRecherche[Z].Paris.1999.[5]Budget
2008:Enseignement
l’Innovation
et
hi
[9]Indicateursde
technologies
2004[Z].Paris:
ObservatoircdesSciences
Sup&ieur
et
desTechnologies,France,2004.
ha-
Recherche[z].
et
[10]Rapportannuel
tionaleh
2004furI’6valuationdelapolitique
et
Paris:Minist6rcdel’EnseignementSup6rieur
delaRecher-derecherche
ded6veloppementtechnologique[z].
et
che,2007.
ConseilSu#rieurdelaRecherche
delaTechnologie.
[6]Rapport
France.2005.
Annuel[z].Paris:OSEO—BDBME,[11]程津培,吴忠泽(主编).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2006年法国“科研规划法”:Loi
-450
deProgranuneno。2006
2006年.
du18avril2006pourlaRecherche[z].Paris.2006.
laLoideProgrammePourhi
(本文责编:海洋)
[8]Projetde
Recherche,no2006
(上接第52页)
救济经费和政策性补贴经费。东部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财政的公共福利投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限制,必须确保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主要领域的财政投入,视当地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逐步扩大财政在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力度。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内的财政关系纵向失衡会导致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也没有财力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用以提高其福利水平,所以,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质上是通过财力调节的方式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促进政府间公共福利权责的对等,增加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地方政府财政福利性支出能力,使各地区公共产品提供的基本福利水平大致均等。
鉴于数据收集的可获性,仅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财政福利性支出的分项指标,后续研究可以将公共福利范围扩大到地区间的公共设施、公共事业领域,可以更加全面地剖析地区间公共福利分配的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EngelbertStockhammer.WelfareStatesandSocialInequal.
ity:KeyIssuesinContemporaryCross—NationalResearchSocialStratificationandfieationand
on
Mobility[J].Research
inSocialStrati-
Mobility,2006,(24):333—351.
[2]MatthewClarke.MeasuringSocialWelfa.re:Applicationof
SocialChoice
Theory[J].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3,
(32):1—15.
[3]Zeogguowen.CaseStudy
Indicator
t0
on
theUseofGenuine
Progrcss
MeasureUrbanEconomic
WelfareinChina[J].
EcologicalEconomlc8,2007,(63):463—475.
[4]杨缅昆.国民福利:诺德豪斯——托宾核算模式评析
[J].统计研究,2007,5(2.4):31-33.
度d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的推广与统一[J].经济
科学,2003,21(1):120—125.
用研究[J].现代财经环境保护,2004,15(8):35—38.
[5]唐爱国,秦宛顺.基于广义随机占优的经济福利测
[6]杜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
[7]张长征.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10—14.
[8]安晓敏.我国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8(4):138
—142.
[9]YAOShu—jie.On
byPopulation
Class
theDecompositionofGiniCoefficientsand
Income
Source:a
Spreadsheet
ApproachandApplication[J].AppliedEconomics,1999(31):
1249—1264.
(本文责编:润泽)
万方数据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黄宁燕1,孙玉明2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2.国家科技部,北京100862)
摘要:法国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度,目前是世界第五经济和科技大国。本文对法国200多年来在科技创
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作了系统的分析。法国经历过两个创新辉煌时代,使其在核能、航空、航天、高速铁路和农业等方面今天仍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过法国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丧失了
机会,2004年初法国爆发的全国范围的科技人员抗议浪潮暴露了科研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政府正在努力采取措施,冀望解决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法国企业竞争力、重新推动法国经济增长。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我们从法国200多年丰富的创新史看到,没有哪个国家能不依靠自主创新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即使她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法国的科技和经济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与我国类似。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们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法国;创新;科技管理;国家创新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9)03—0089一ll
Analysis
on
FrenchHistoryinInnovationfortheCreationof
Innovative
Country
ofChina
HUANGNing—yanl,SUNYu—min92
(1.InstituteofScience
andTechnology
InformationofChina,Beijing100038,China;
2.Minisw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跏唱100862,Ch/na)
Abstract:France,thetion.Thistechnology
6曲largestintheworldregarding
to
economy
andscience,is
a
countrywiththetraditionofinnova-
articleanalyzessystematicallytheachievementsandtheexperiencesofFrancesince200yearsinscienceand
innovation.’I抽u曲twoglorious
wave
aviation,aerospace,express阳ilwaytheforthtidal
test
and删ture.However,France
2004∞币明蒯thedeepproblems
periodsforianovation,France
isnow
leaderinthefieldsofsuch鹏nuclear,
failedincatchingtheopportunityofdevelopmentin
of
scienceandtechnologyrevolution,inwhichinformationtechnologyisthekernel.Theacademicpro-
inearly
in
nation—wide
happening
thescientificsystemofFrance.TheFrenchgov—
to
eminentis
now
making删effort
that
intaking
n蛐u瑚tosolvetheseproblemsand
on
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French
to
enterprises.Today.itisprove
themajorchoicebased
itsnationalreality
an
andfacingthefutureforChina
determinetOim-
thecapabilityofindependentinnovationand
see
nO
toconstruct
innovativecountry.FromtheabundantFrenchhistoryof
innovation,westrongbasis
cesses
country咖I_emain
economy.The
invinciblewithouttheindependentinnovation,even.thoughithashadthe
to
inscienceand
of
Frenchsystemapproaches
ottr
theChinesesysteminmanyrespects,80both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
sue-
andfailures
Francewillbehelpfulinsteer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France;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
management;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收稿日期:2008—10—10修回日期:2009—03一04
项目支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中国在世界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2008GXSlK027)。
作者简介:黄宁燕(1970一),女,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智力资
本;技术创新管理。
万方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法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都很丰富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和传统的国家。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使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国丰富的创新历史对我国目前正在创建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创新型国度
法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度,法国人丰富的想象与创新思想始终为世界公认。从19世纪以来一直引领世界潮流的法国绘画,以及独树一帜的新颖的法国设计,代表了法国在艺术文化领域的创新地位;不过,法国经常同时令人称道的还有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为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从费尔马、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到拉瓦锡“燃烧概论”所引发的化学革命;从德罗萨提出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理论,到居里夫妇发现具有高强放射性的钋和镭;从飞机发明,到享誉全球的高速火车;从全世界首次发现高温超导体,到第一次分离出艾滋病毒等,法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锐意创新极大丰富了世界科学技术宝库,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由于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法国已经在若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以及高技术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特长技术。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至2008年的108年间,法国有31人/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若含文学奖和和平奖,则为51人),位列美国、英国、德国之后排名第4。这是法国在基础科学领域探索创新的骄傲。法国在空间科学、核电、航空科技、电子、高速铁路、农业等领域处于令人称道的世界领先水平,是其技术创新取得的成就。正因为这些创新,使法兰西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法国2004年研究人员数量为174,839人,每万名劳动力人口中科研人员为56人,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根据科学引文索引的统计数据,2003年法国科学论文在世界科学论文总量中所占比重为4.9%,其影响力为1.0,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四位;2003年,法国在欧洲专利局的注册专利
90
万方数据
大约占世界专利总量的5.2%,排名世界第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法国的综合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都非常强,无愧于一个创新型国度。
二、法国创新历史(一)创新历史划分
从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看,法国主要经历过科技大发展和创新的两个辉煌时代:其一是19世纪上半叶;其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两个时代奠定了法国科技经济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技创新走过了一些弯路,我们将这个时期细分为三个阶段:科研调整阶段;机遇丧失阶段;和积极应对阶段。如图l所示。
i匿翌雪
;
…
l
i;
:
i匝面亟画巫匝圃
l
匿60一
80监主!璺
年代初
l
i
i
l
{匦匿面五匹亘圈[]
l
}
【罄婴塑丝些丝趑整!些.h
;
i
;匝互遁巫匦口{
l
i
i匦量变画垂三3l
l
图1
法国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示意图
今天,法国政府和法国社会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常言道: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法国的创新,分析其成与败、兴与衰,对今天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分别从法国几个主要阶段对法国创新进行归纳论述。
(二)19世纪上半叶:第一个辉煌时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法国一举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禁锢的科学思想迸发出来,自由的科学探索拥有了宽松的环境,先进的市场意识大行其道,从而为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依靠国家政治与国家暴力实现了世界性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财富的积聚,因此经过不长的时间,法国科学技术水平就赶上了英国,成为世界最重要技术中心
之一。
(三)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第二个辉
煌时代
1.形成基于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选择的国家创新系统经过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法国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损坏殆尽,经济几近崩溃边缘。1958年12月,戴高乐将军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认识到强国的竞争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工业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水平和技术实现能力的竞争。第五共和国后摒弃了战后成立的第四共和国对美国的依附政策,在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领域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在科技领域坚持独立自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赢得创新的又一个辉煌时代。
新政府一方面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化”,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虽然60年代法国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国家尚百废待举,但为了战略性地打破美国对核子武器的技术的禁锢和核垄断,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政府动用巨额财政开支,自主研制并试射了核武器,成功地实现了在核领域的创新,也拉开了其后一系列创新突破的序幕。
法国在这期间先后创建了一批全国性的科研机构,如法国钢铁研究院、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农科院、原子能委员会、海洋开发研究院、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石油开发研究院等…,由此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体系,这个体系至今仍是法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
为重新赢得作为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应有的世界性竞争地位,政府果断锁定了有限的工业发展目标,制定极富挑战性的重大战略性技术创新计划,集中有限科技资源和资金,在航空、航天、民用核能、高速轮轨铁路、汽车工业等领域进行集成式的工业技术创新。这一系列的战略措施,使
万方数据
法国在短短20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迄今仍保持着在这些领域的世界领先优势。
在这个阶段法国经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大繁荣时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从研究机构的数量、研究人员的规模与素质到研究成果的产出速度,以及科技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生产部门等都是历史空前的。
2.优势领域影响至今航空——空中客车是法国航空工业的标志。虽然她由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所占股份分别比为37:37:23:3)四国联合组成,但法国拥有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空中客车公司凭借自主创新在短短30年间,从2004年开始无论在订单还是在实际交货方面都超过美国波音公司,成为世界头号客机制造商。同时法国在航空领域杰作不断,为世人永远记忆:1969年诞生的协和超音速客机;2005年空客成功开发的超大型远程客机A380;2006年法日宣布联手打造新型“超级协和”飞机计划。
航天——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航空工业大国和仅次于美、俄的航天工业大国,她建立了完整的军民用飞机、导弹、火箭、卫星、空间科学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应用体系。政府把航天航空研究与开发水平和技术实现能力视为国家实力和独立性的标志,给予优先发展。阿里亚娜火箭是西欧国家为打破美苏两国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技术上的垄断而共同研制的,她是欧洲联合自强的象征。1979年第一枚阿丽亚娜1型火箭发射成功;从1988年开始,阿丽亚娜火箭在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的占有率就上升到世界首位。航天航空工业是法国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苗圃,也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器之一。
核能——对法国而言,核电技术发展是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最为典型实例。法国人自身也认可,其民用核电技术最初来源于美国西屋电气。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第一代、第二代核反应堆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法国完全掌握并拥有了核电发展的全套技术,并在商业运行方面超过了西屋电气,坐上了世界
91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头把交椅。法国在第三代核发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方面不断创新发展;2004年底法国又与美、日、英、德、加拿大等联合签署了发展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协议,并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场址选址上作为欧盟唯一参选方获胜。
高铁——高速轮轨铁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进行的又一自主创新成果。1982年法国第一代TGV高速列车首次成功运行,创下每小时380公里的纪录;1999年5月法国高速列车更是创下每小时515.3公里的最高时速。目前全世界现有的约4000公里的高速列车线路当中,法国境内有2000多公里。令法国人自豪的是,法国高铁运行至今未出现过任何重大事故。
农业——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是法国最大的产业。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中,法国占有24家,而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中,也有7家在法国。长期以来,农副产品出12始终是法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之一,法国的香槟、白兰地、葡萄酒、奶酪、鹅肝酱等长期以来一直是畅销世界的名牌产品。
(四)20世纪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科研调
整
1981年左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以密特朗为首的社会党上台,这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党人首次当选总统。密特朗执政达14年,对法国80年代以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颇大。密特朗在经济上主张通过国有化、计划化和“自治管理”等措施,对法国经济实行渐进式结构改革;一些政策如扩大有薪假期、削减法定工作时间、扩大社会保障费等社会主义的政策对今天的法国社会仍影响深远;政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重大的政策调整,将国家原有的全面统筹改成适度统筹。除了在某些特殊领域继续坚持国家主导外,如以第三代核反应堆与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为主的核能,以阿丽亚娜火箭、地面与空间观测以及伽利略远程通信为主的航天,以空客为主要内容的航空计划,政府对其它科学研究实行重视自由发展的松散式管理。
为推进科技进步,保证政策调整的实施,
92
万方数据
1982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制定和颁布了“法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和规划法”(简称“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心】。这是法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科技法律,它以立法形式明确: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国家科研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和增长目标;科技人员的增长速度;基础、应用和发展研究间的平衡和协调关系;优先领域和重大科技计划;科研人员的法律地位等。
(五)20世纪90年代:丧失机遇,创新陷入不
利局面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突飞猛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往那种以钢铁、汽车、飞机、化工、建筑为基础的工业经济逐步向以芯片、计算机、网络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演变,高新技术迅速扩散并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股竞争空前激烈的科技创新浪潮中,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基础、积蓄的科技优势以及敏感和有效的竞争机制,捷足先登,牢牢控制
了创新源头和竞争的主动权,进一步提升了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日本、韩国、芬兰、瑞典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通过自主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也赢得了主动,也迅速形成了竞争优势。
在这一轮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法国没有借机创造出如60年代以来的辉煌。这个阶段法国虽然在微电子、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海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从信息技术研发到产业发展都丧失了时机。由于发展晚,丧失了新技术革命发展机遇,法国经济因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发展无力,其创新陷入被动。机会的丧失还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后劲。体来说是下滑的,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严重90年代末以来,法国科技发展与美、日等国相比总不足,竞争力持续下降。据法国国家经济统计研究院预测,这种影响还将持续数年时间∞】。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六)20世纪90年代末一2l世纪:积极应对,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
由于技术进步推动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法国这样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度数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相对其他国家走弱,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忧思。从90年代末开始法国政府组织有关技术创新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委托专家学者对法国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诊断,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构成了法国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即重视产学研结合,支持创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体系。我们把这个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之前和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之后。
1.90年代末一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前——推出“创新与科研法”
1999年7月法国颁布实施了“创新与科研法”
(1aLoi
sur
l’Innovation
etla
Recherche),旨在促进
公共研究面向经济和创新企业创业的技术转移。该法明确了对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企业的财政支持框架和法律保护框架,并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为科研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创办企业提供方便,允许科研人员以其技术和科研成果人股兴办高技术企业,培育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投资和融资环境,对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招标,以国家资金扶持形式加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和产业化过程等H1。
——建立全国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
在“创新与科研法”指导下,1999年底法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研究与技术创新网络。该网络围绕政府确定的科技优先发展领域,支持和建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创新机制,包含食品及其安全、多媒体信息、水与环境科技、生物技术、民用基因工程、新材料、微纳米技术与系统、氢燃料电池等许多子系统。
——规划优先领域发展
2000年初,法国在全面评估经济、科技能力与实力的基础上再次确立了有限发展的战略思想,
万方数据
规划出包括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与空间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科学(数学、物理与化学)、能源、信息与通信技术、微纳米技术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在内的优先发展领域。
——制定“企业科技创新计划”
为支持企业创新,法国经济部2002年12月宣布了法国“企业科技创新计划”,提出对创办不到8年的“新兴科技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由此使法国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由当时占国内生产总值2.2%逐步增加到2010年的3%。
2.2004年科技抗议浪潮后
尽管推出了以上促进创新措施,但在2004年初,法国还是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科技人员抗议浪潮。这次抗议浪潮一个方面说明进入21世纪后法国的科技发展与创新确实陷入了困境,另一方面表明法国科研体制对科技发展的束缚到了非大改不可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科技抗议浪潮后全国引发了全民大讨论。自2004年开始,法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与创新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应对严峻形势。
——成立国家科研署
在国家科研改革总体框架下,法国2005年成立了以资助大型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国家科研署”(Agenee
Nationaledela
Recherche)。其使命是成
为横跨整个公共科研部门(研究机构、大学等)的重要角色,通过资金调控与项目引导,在现行政府体制下,引导和强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研发合作。最初国家科研署是作为以目标完成时间作为其存在期限的“公共利益集团”(groupement
d’int6ret
public)而成立
的,但法国2007年1月1日起将其性质改变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机构”(6tablissement
publicadmi-
nistratif),反映出政府完全确立了将国家科研署作为国家科研资助部门的政策。国家科研署的项目经费按年度预算,2005年度为3.5亿欧元,2008年即增长为9.55亿欧元。资助项目研究时间最长为4年,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信息与通讯科学及其技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四大优先主题”】。
93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再次实施集中的工业创新政策,成立国家工业创新署
2005年8月,经过一年多时间酝酿的国家“工业创新署”(Agence
del’Innovation
Industriele)成
立,并由总理直接负责,标志着法国开始实施新一轮集中的工业创新政策。通过国家工业创新署,2005年法国实施了“工业创新激励计划”,计划参照法国60—80年代执行的超音速协和飞机、阿丽亚娜火箭、民用核能、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火车、无线及远程通信算机网络等重大工业研发计划,选择适应当今发展特征的方式,启动新的战略性大型项目。计划选择了10多个大型工业研发项目(包括清洁汽车、燃料电池、太阳能利用、无污染工厂等),利用未来5至15年时间,予以重点支持,冀望取得突破性创新,以获得所处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双重优势。新工业与投资政策被认为是法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国家首要任务”。
——“1+2+3”公共科研投入计划
为配合新工业创新政策的实施,政府还制定了一项“1+2+3”的增加公共科研投入计划。2005至2007年,国家对公共科研投入在例行投入的基础上,每年增加值递增10亿欧元,三年内共增加60亿欧元,公共科研年增长率为10%。
——创建专业化“竞争点”
2005年7月法国总理德维尔潘推出了在全国建立专业化“竞争点”(PSle
de
Comp6Iitivit6)措施,
称之为“全新产业战略”。“竞争点”实际是根据各区域发展积累的优势与资源特征,加强创新资源的积聚和集中,把研究机构、大学、企业连成有效的创新网络,同时激活地方创新潜力。法国根据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并结合其创新发展基础,在全国范围确定了67个竞争点,既包括了微电子与通讯、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新兴领域,也涵盖了汽车、航空航天、核能等传统优势领域,分为两个层级:15个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另外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其现有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竞争点”的生命力,普遍被认为是法国跃上工业发展历史新阶段的标志。
94
万方数据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组建OSEO创新集团法国在对中小企业支持方面长期以来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政府2005年初整合现有资源,将独立的股份制公司国家中小企业发展银行(BD.BME)与国家全资工商机构法国科技成果推广署(ANVAR)进行合并,成立了旨在强化对中小企业创立与创新的支持的OSEO创新集团,任务是培植中小企业,促进企业创新。与原先科技成果推广署不同的是,OSEO集团关注的不再仅仅是技术,而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创立、发展、创新、扩散,形成了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链条;项目遴选、投资等)MJ。
——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合并OSEO创新集团和国家工业创新署
2005至2007年,政府对OSEO的支持快速增加(从8000万欧元增长到1.2亿欧元),但受到各方批评,认为其通过工业创新署给大企业的项目支持太多,而实际上大工业集团并不一定需要补助。2007年5月萨科奇政府上台后,推出了一些加强法国企业竞争力、重新推动法国经济增长的新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于2008年合并两大创新支持机构——OSEO创新集团和国家工业创新署,成立新的OSEO创新集团。两个机构的合并实际上是要弥补对中等企业创新支持的不足,除了继续原先两机构的创新支持外,新OSEO创新集团主要增加了一些新的资金,重点加强支持中等规模企业或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有重大技术进步潜力的项目。通过新OSEO,政府现在能够向任何规模的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适当的一揽子支持。
——制定“科研规划法”,全面规划未来科技2004年爆发大规模科技人员抗议浪潮后,法国政府决定着手制定新的“科技导向和规划法”。长达20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数十场专题或综合与了研究与反复论证。经过较长的一个立法程Loi
发展
鉴于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法国社会相关各界在辩论,数千名国内外科技经济及社会专家直接参序,这部法律于2006年4月18日获得通过,并以新的面目出台,重新命名为“科研规划法”(La
52个主要着眼于国内发展的需求。法国未来能否
科技与管理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deProgrammepourlaRecherche)Ⅲ。
的结果引发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生产费用昂贵,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困难等。这些严重制约了法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导致竞争力逐步减弱,需求疲软,投资不振,资本外流,失业严重等。
(二)1982年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对公共科研体
制影响深远
在“科研规划法”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战略思路清晰、机能运转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其核心是通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来提高法国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法国掀起一场“科研复兴运动”,促使社会为推动科研付出史无前例的努力,在科学研究与民族未来之间建立“契约”关系;还提出了一些重点措施,包括成立总统主持的“国家科研与技术高级理事会”;成立科研评估署;建立机制运转高效的“国家创新系统”,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提高法国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大幅度增加科研与创新投入。法律中还明确了2005—2010年法国年度公共科研投入(含高等教育科研)指标(见表
1)。
1982年“科技导向和规划法实施后,法国科研体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影响至今。虽然这部法律在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一面,如成立“科研与技术部”,统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管理与协调;确定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为国家优先发展领域;明确研究与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的阶段性重要目标;以及使法国科学技
三、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原因分析法国具有两次辉煌创新历史,一直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强国之一,今天却“沦落”为新兴科技发展的追随者,不得不令人深思。法国国内对此进行了许多大讨论。我们也在此深度分析,究其原因,归纳总结了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的七大主要因素。以他国为鉴,为建设我国自己的自主创新型国家提供决策参考。
(一)“三高”国家
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及国际和国内政治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跟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逐步演变成为“高工资、高福利、高税收”的国家。1981年以社会党为首的左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后,密特朗政府在执政14年间实施了一系列国有化、社会化管理措施,使法国的“三高”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中最突出的,尤其是其“慷慨”的高福利政策使其几乎变为低收入阶层的天堂。“三高”
术的发展首次做到有法可依等方面,但也不可否认,该法也为法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下降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在法律中政府不惜财政负担,确立了公共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员以及科技行政管理人员的公务员身份,并据此调整了公共科研经费的预算方法,将原有以按项目计划预算为主的方式更改为主体按人头预算的方式。这就是说,法国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享受稳定的工资和终身聘用待遇。政府通过这种做法表达了一种良好愿望——即希望通过为科研人员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保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以体现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尊重。
大部分美国科学家是依靠合同生存的,他们每年都必须经常更新合同,这个体制迫使研究人员快出成果,不断地发表文章。而在科技导向和
表1法国2005—2010年科研投入
单位:百万欧元
年度
公共科研预算
基于科研项目投人(工业创新署投入除外)财政对企业科研支出补贴科研总支出
比2004年累计增长
2004
】8205
200518
561
2006
18950
20cr719360
9101570216
840
200819
20092010
91920365
1295
20800
15001700
0650
18
350950
19l
630129020
870
l100
1620
1660
23
855861006
22639
9790
32024000
19400
302l00614255
资料来源:PmjetdelaLoideProgrlllgtlmePourlaRecherche,rio2006—450du18awil2006[8】
万方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规划法指导下的法国科研体制保障了法国科学家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从事风险大、周期长的研究,而不受“要么有文章、要么就走人”的威胁。这样的环境确实可以让科学家能够一心一意钻研学问。这样的体制对于适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确是非常有效的。从获得的诺贝尔获奖数量可以看出,法国近20多年来在基础学科方面实力的确不减。
但这个适于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的公共科研体制在20多年间却滋生了其他一些始料不及的弊端。作为公务员的科研人员抱的是“铁饭碗”,没有奖金,如果没有较严厉和有效的淘汰和晋升评估机制则干多于少一个样。“自由”滋生了一些“滥竽”研究人员,科研机构里打着“幌子”做研究却什么也研究不出来的“科学家”委实不少。优越的条件、稳定的职位还导致:科研机构臃肿庞大,科研机构人员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量科研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年轻人不愿进入科研队伍,科研队伍急剧呈现老年化。法国政府一项调查表明,法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万多人的编制中,一半以上不是科研人员,对最新科研进展反应迟钝。实验室主任无权增减研究人员,因为人事调配权控制在政府手中。
由于法国国家科研的主体是大型国立科研机构,经过几十年的运作,这种以大型国立科研机构为中心的体制,还显得有些老化,出现了许多结构性问题,如科学研究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产学研脱节等。法国80年代以来在新兴高科技领域几乎未能形成大的产业优势,与其科研体制缺乏竞争性不无相关,并且这些体制内部滋生的弊端愈演愈烈,成为法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严重阻碍,最终演化为2004年初全国规模空前的科技人员抗议浪潮。
(三)科研投入产出及效率
从投入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技投入比例总体落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以2003年为例,法国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为2.23%[9】,这个比例滞后于瑞典的4.3%、日本
96
万方数据
的3.1%、美国的2.7%和德国的2.5%。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法国的科学论文所占比重和影响力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此外,高技术贸易在国际高技术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落后于这些国家¨0。。
近年的统计还表明,法国公共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率委实不高。以与英国对比为例,法国R&D投入比例是高于英国的,但其科研产出(论文、专利等)却不到英国的一半。法国的科研体制鼓励“自由探索”研究,然而科研活动投入巨大,基础研究更是需要长期投资,因而收效甚慢。法国实行预算制,研究项目一般是科研机构自主提出的,项目鼓励了自由探索,但通常与市场需求脱节:有的项目太偏,有的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市场效益太低。例如,有些研究项目在美、英可能会因为实际经济前景不明而被放弃,但在法国则有可能照样立项并研究到底,经费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四)科研投资体制僵化
法国的观察家分析认为,法国科研投资体制的僵化,是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走弱的原因之一。法国有实验室3500多个,研究力量过于分散,消耗许多资金,却难形成合力。与美英等国家科研人员相比,法国科学家感到研究经费不足。首先,国立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庞大导致财政负担沉重;其次,法国公共研究机构人员属于政府公务员,公共研究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养人”的,人头费吃掉了很大一部分研究经费;另外,科研拨款多集中在大实验室,有创造力的一些中小实验室资金拮据;还有,法国研究机构重叠严重,国家科研中心、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健康与医药研究院、农科院这些大机构中的实验室各不相属,同一个领域(如生命科学)往往各大机构都在开展研究。在法国,除了人头费,所有科研经费都必须通过申请,手续非常繁杂,只有工资来源无须发愁,因为是国家公务员。许多实验室主任抱怨,“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打电话,找经费”。
(五)前瞻认识不足
二战后法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与戴高乐将军对战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正确并超
科技与管理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前的把握密不可分,从而创造出一个创新历史上至今令法国人怀念的辉煌时代。而自上世纪末以来法国科技创新能力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功源于对趋势的充分把握,而失败源于认识不足。90年代初,这场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时,法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没有认识到这场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来势会如此迅猛,因此毫无应对。此外,体制原因使法国采取应对举措缓慢,没有及时对路的科技政策和工业政策支持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因而错过发展良机。
(六)缺乏创新文化
与美、日等国相比,法国在创新文化上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缺少可以自由流动的高质量人才。法国的科研界等级相对较严,等级制的科研队伍导致一些有资历的人占据着职位,掌握充足经费,而许多年轻科学家却无用武之地。每年,法国从各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等合格的科研人员达11000人左右,但国立科研机构只能吸收其中大约半数人才。法国作为一个福利型国家,税赋高、待遇低,论资排辈的做法又制约了年轻人,致使年轻人才近些年来大量流失。英国来自法国的博士后、实习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在法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流向美国的则更多了,因为美国科研经费相对充足,找位置相对容易。
尽管流出数量总体上并不十分多,但人才问题折射出法国在制度环境和用人机制方面的僵化。如果想要在法国搞研究,只有两条路可走:在公共科研机构中找到一个终身职位;到大学当研究式教师。一方面选学理科的大学生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上世纪70年代就业潮时上岗的科研人员即将进入退休年龄。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有预测指出,法国在物理、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将会出现严重的人才匮乏。
(七)中小企业创新不足
法国大型企业的国有化程度较高,政府有依靠“大兵团”作战的惯性,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中小企业创新却重视不够。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资法国和其它国家相比处于前列,但企业对科
万方数据
技的投资,包括国有和私人企业对科技的投资只占科技投资总额的54%,低于美国的66%和德国的65%In]。据法国中小企业创新署统计,90年代法国中小企业成活率仅为25%。2005年OSEO创新集团成立之前,法国既缺乏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制度环境,又缺少专业化的创新支持系统,特别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此外,法国在促进高新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环境方面远落后于英美。
四、对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今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我们从法国200多年丰富的创新史看到,没有哪个国家能不依靠自主创新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即使她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
(一)法国创新型国度的地位并未动摇法兰西民族的独立性以及其无限发散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不甘落后的民族精神,构成了其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客观基础。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又是一位法国作家摘得桂冠。法兰西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使其在很多领域都富于创造性。没有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法兰西民族不可能走到今天。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科学水平和技术地位开始呈下降趋势,但这是相对而言的。最近几年,法国创新仍处于较沉闷阶段,但纵观其近代科技发展史,法国创新型国度的地位却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其主体是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其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根据OECD的评价,法国科技总体实力仍然排名世界第五。法国科学技术水平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创新能力也是较强的。我们相信,一旦法国科研体制目前的束缚获得突破,这个国家将迸发的创新能力是巨大的。
(二)世界上没有唯一的创新模式,法国丰富的创新历史尤其值得我国借鉴
法国经济在西方国家里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最为接近,因此法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也最有借鉴意义。从法国近现代的创新历史
97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来看,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法国成功的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失败之处值得我们深思。近些年来,即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法国几乎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奖,令世人瞩目。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法国在基础科研领域一直具有非常活跃的创新能力;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虽然法国原有的公共科研体制受到批评,但其却很适合于自由探索的基础科学发展。雄厚的基础科学使法国科研和创新能力具有坚实的基础,对于未来“厚积薄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三)技术创新机遇的机会丧失意味着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被动
90年代法国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上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中落后的经验表明,丧失技术创新机会意味着国家发展的被动。今天,法国政府将眼光着眼于国家未来,把科研和创新置于优先改革与发展的地位,加强战略筹划,从加强基础、促进创新、抢占制高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法国科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不断深化中发展前行,政府先期推行的科技改革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多个方面取得新进展,部分领域现出新亮点。
我国要以法国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今天中国科技实力渐强,即使我们的发展水平已然赶上世界发达国家,也要防止在国家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方面出现类似错误,造成因被动发展而带来的损失。
(四)自主创新是法国在历史上的战略选择,也应是中国唯一的战略选择
法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改变发展战略,摒弃了战后对美国的依附政策,实行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尤其在科技领域坚持独立自主提高创新能力,赢得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西方大国在发展过程中尚且意识到了,何况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因此,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只能是,也应当是中国唯一的战略选择。
98
万方数据
(五)中国特色和法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可相互借鉴
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是由20几个创新型国家主导的,这些国家包括法国。今天,我国正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无独有偶,法国也在调整和重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公共科研体制改革,增设创新管理机构等措施,几年来已经略见成效。两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探索中前进,尽管中国特色和法国特色无法相互替代,但双方都在尝试相似的实践活动,各自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委实有许多可相互借鉴之处。笔者将持续跟踪两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更深入相关对比研究。
五、结语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法国政府采取的这些积极应对措施表明,法国政府面对经济、科技发展的困境,努力加强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这一系列措施基本上构成了新的较完整的法国国家创新体系。几年来,法国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大型工业创新政策实施取得新进展,有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园区快速发展,企业创新趋于活跃,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加深。对这些措施进一步的成效,今后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并再一次验证没有哪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缺的。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世界的多样性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发展空间。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我们研究法国创新史的原因,并希望这些研究有助于中国在不远的将参考文献:
[1]霍利浦,邱举良.法国科技概览[M].北京:科学出版
[2]1982年“法国科研与技术发展导向和规划法”:LDi
de
d’Orientation
et
deProgrammationpourlaRecherche
et
D6veloppementTechnologique
de
la
France[z].
[3]IJB
FranceEnBref.Edition
2007[Z].Paris:INSEE,
来谱写出属于中国人的辉煌的创新时代篇章!
社,2002年.
1982
le
Paris:1982.
科技与管理
France,2007.
法国创新历史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建的启示
2006[Z].Paris.2006.
Sciences
et
et
—450du18avril
sur
[4]1999年法国“创新与科研法”:LoiRecherche[Z].Paris.1999.[5]Budget
2008:Enseignement
l’Innovation
et
hi
[9]Indicateursde
technologies
2004[Z].Paris:
ObservatoircdesSciences
Sup&ieur
et
desTechnologies,France,2004.
ha-
Recherche[z].
et
[10]Rapportannuel
tionaleh
2004furI’6valuationdelapolitique
et
Paris:Minist6rcdel’EnseignementSup6rieur
delaRecher-derecherche
ded6veloppementtechnologique[z].
et
che,2007.
ConseilSu#rieurdelaRecherche
delaTechnologie.
[6]Rapport
France.2005.
Annuel[z].Paris:OSEO—BDBME,[11]程津培,吴忠泽(主编).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2006年法国“科研规划法”:Loi
-450
deProgranuneno。2006
2006年.
du18avril2006pourlaRecherche[z].Paris.2006.
laLoideProgrammePourhi
(本文责编:海洋)
[8]Projetde
Recherche,no2006
(上接第52页)
救济经费和政策性补贴经费。东部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财政的公共福利投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限制,必须确保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主要领域的财政投入,视当地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逐步扩大财政在公共福利领域的投入力度。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内的财政关系纵向失衡会导致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也没有财力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用以提高其福利水平,所以,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质上是通过财力调节的方式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促进政府间公共福利权责的对等,增加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地方政府财政福利性支出能力,使各地区公共产品提供的基本福利水平大致均等。
鉴于数据收集的可获性,仅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财政福利性支出的分项指标,后续研究可以将公共福利范围扩大到地区间的公共设施、公共事业领域,可以更加全面地剖析地区间公共福利分配的差异程度。
参考文献:
[1]EngelbertStockhammer.WelfareStatesandSocialInequal.
ity:KeyIssuesinContemporaryCross—NationalResearchSocialStratificationandfieationand
on
Mobility[J].Research
inSocialStrati-
Mobility,2006,(24):333—351.
[2]MatthewClarke.MeasuringSocialWelfa.re:Applicationof
SocialChoice
Theory[J].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3,
(32):1—15.
[3]Zeogguowen.CaseStudy
Indicator
t0
on
theUseofGenuine
Progrcss
MeasureUrbanEconomic
WelfareinChina[J].
EcologicalEconomlc8,2007,(63):463—475.
[4]杨缅昆.国民福利:诺德豪斯——托宾核算模式评析
[J].统计研究,2007,5(2.4):31-33.
度dINI系数和Atkinson指数的推广与统一[J].经济
科学,2003,21(1):120—125.
用研究[J].现代财经环境保护,2004,15(8):35—38.
[5]唐爱国,秦宛顺.基于广义随机占优的经济福利测
[6]杜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衡量城市可持续性的应
[7]张长征.我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10—14.
[8]安晓敏.我国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8(4):138
—142.
[9]YAOShu—jie.On
byPopulation
Class
theDecompositionofGiniCoefficientsand
Income
Source:a
Spreadsheet
ApproachandApplication[J].AppliedEconomics,1999(31):
1249—1264.
(本文责编:润泽)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