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那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呢?结合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谈谈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包括区角环境创设和区角材料的准备。

在区角环境创设方面,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需要,以及地域性及幼儿园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来考虑。这其中,明确活动区创设的目标非常的重要。目标是创设区角环境、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多个(不同)区角来实施。如:小班上期要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穿珠子、用小勺喂食、夹纸球等一系列活动实现。有时,一个区角也可以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奇妙的口袋”里摸图形、拼图形等活动,既是学习形状概念,又能培养幼儿的触摸能力。内容与目标相匹配,区角活动就不会是流于形式,盲目杂乱了。另外,要考虑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的合理安排。例如:阅读区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在单独的一个地方或者单独的一个拐角,不易和音乐区或建构区在一起。

在区角活动材料的准备方面,需要注意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性。

区角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区角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性,这样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配对”

练习的区角,可以是大小配对(大小瓶盖与瓶子匹配),也可以是形状配对(数板与数形匹配);还可以是数量配对(圆点卡与数量匹配)。又如:学习剪纸练习可以是从随意剪→剪细条→剪曲线纸条;从剪报纸→剪薄板纸→剪纸壳;从剪纸→剪布→剪编织袋等。

材料不同、难易程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因此,材料投放一定要有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二、谈谈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应该调整为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指导。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等问题是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所考虑的。

观察内容有: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当前幼儿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

指导策略有:

1、以间接指导为主。

依靠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练了,可以把动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还可以换用筷子夹软的、扁的材料等,激发新的探索热情。依靠问题为媒介进行指导。如教师要常用启发式、探寻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继

续活动“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2、以适时适度指导为宜。

适时是指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时、或发生纠纷问题时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谈谈区角活动结束部分,教师的评价

当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教师适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活动,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

1、教师的评价可以是鼓励性的。如:“你的珠子穿得真长”鼓励幼儿专心练习,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任务;“你配瓶盖使用的时间最少”表扬幼儿学习的速度快、动作灵活等。

2、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激发兴趣的。如: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受冷落的区角,可以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的兴趣指向更广泛些。

3、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讨论性的。如: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呢?”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

这三种评价方式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发兴趣,使每一次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愿望。

总之,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不同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更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爱心及责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才能把幼儿园区角活动区活动生动有效的开展起来,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那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呢?结合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谈谈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包括区角环境创设和区角材料的准备。

在区角环境创设方面,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需要,以及地域性及幼儿园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来考虑。这其中,明确活动区创设的目标非常的重要。目标是创设区角环境、投放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多个(不同)区角来实施。如:小班上期要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穿珠子、用小勺喂食、夹纸球等一系列活动实现。有时,一个区角也可以达到几个不同的教育目标。如:“奇妙的口袋”里摸图形、拼图形等活动,既是学习形状概念,又能培养幼儿的触摸能力。内容与目标相匹配,区角活动就不会是流于形式,盲目杂乱了。另外,要考虑动态区域与静态区域的合理安排。例如:阅读区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安排在单独的一个地方或者单独的一个拐角,不易和音乐区或建构区在一起。

在区角活动材料的准备方面,需要注意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性。

区角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是幼儿学习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什么样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区角活动的材料一定要有层次性,这样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如:“配对”

练习的区角,可以是大小配对(大小瓶盖与瓶子匹配),也可以是形状配对(数板与数形匹配);还可以是数量配对(圆点卡与数量匹配)。又如:学习剪纸练习可以是从随意剪→剪细条→剪曲线纸条;从剪报纸→剪薄板纸→剪纸壳;从剪纸→剪布→剪编织袋等。

材料不同、难易程度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因此,材料投放一定要有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

二、谈谈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任务

当幼儿开始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应该调整为观察幼儿的游戏需求,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指导。教师应该观察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指导策略等问题是教师在活动前要有所考虑的。

观察内容有: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是否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材料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当前幼儿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样做,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

指导策略有:

1、以间接指导为主。

依靠材料为媒介进行指导。如:小班用勺喂食熟练了,可以把动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还可以换用筷子夹软的、扁的材料等,激发新的探索热情。依靠问题为媒介进行指导。如教师要常用启发式、探寻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继

续活动“也许还会有秘密呢?再试试看”,“为什么天平会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导孩子更进一步的尝试探索。

2、以适时适度指导为宜。

适时是指什么时候介入指导要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问题难以深化时、缺少材料时、或发生纠纷问题时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应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区角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活动。

三、谈谈区角活动结束部分,教师的评价

当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探索后,教师适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和成功;总结评价幼儿活动,引发幼儿感受、提升幼儿的经验。

1、教师的评价可以是鼓励性的。如:“你的珠子穿得真长”鼓励幼儿专心练习,有始有终的完成一件任务;“你配瓶盖使用的时间最少”表扬幼儿学习的速度快、动作灵活等。

2、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激发兴趣的。如: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受冷落的区角,可以通过老师启发,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能力、兴趣有偏颇的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的兴趣指向更广泛些。

3、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讨论性的。如:围绕一个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这枚回形针又快又准地取出来呢?”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

这三种评价方式更多的时候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发兴趣,使每一次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愿望。

总之,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不同发展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展,更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爱心及责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才能把幼儿园区角活动区活动生动有效的开展起来,让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相关内容

  •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有效利用
  • [摘 要]区域游戏,作为适宜而有效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孩子们的喜爱.而玩具材料作为游戏工具,也成为教育意图的载体,在满足游戏愿望,培养想象创造,促进幼儿快乐主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本文试图从转变理念.多元思考.整合资源四方面,阐述了投放自制玩具材料,提高区域游戏有效性的研究 ...

  • [2011.5]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
  • 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 地点:教研室 时间:2011年5月15日 主持人:彭叶妮 参与人员:段灿辉 黄凤波 张耀 熊佳 龚淑芝 谭思婕 但玉姣 曾恒 活动目标: 1.了解全托班半日流程及交接班程序与内容: 2.规范教学活动及整理幼儿衣物等环节: 3.营造良好的研讨气氛,引导教师各抒己见,对全托班管理提 ...

  • 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游戏开展
  • 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游戏开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主体,而区域游戏正是综合运用幼儿园本园特色,充分发挥环境作用,积极开展各类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环境创设和游戏开展两方面对区域游戏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区域游戏 环境创设 材料投放 游戏开展 ...

  • 幼儿园区角设计方案
  • 幼儿园区角设计方案(一) 活动目标 1.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遇到问题能进行协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游戏.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评价自己地游戏过程. 活动准备: 各区游戏材料.美工区增添装饰拖鞋地各类材料,如包装带.邹纹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了 ...

  • 第七章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 第七章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 1.理解区角活动的内涵.类型.意义与价值 2.掌握区角活动设计的三大内容 3.掌握区角活动的一般指导策略 第一节 幼儿园区角活动概述 一.区角活动及其基本类型 (一)区角活动的基本涵义 区角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 ...

  • 农村幼儿园区角设计之我见
  • 农村幼儿园区角设置之我见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为了完善农村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就必须加强对其科学指导.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教师结合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所在幼儿园的水平建立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通过幼儿园区角活动,帮助幼儿园学生进行学习,幼儿园区角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的合理规划和发 ...

  •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自制玩具的有效利用
  • 区域游戏是指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幼儿创设恰当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场所中自由自在地游戏.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发现.探索并完善的能力.但在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中的玩具与主题匹配度较低,针对性差.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等. 自制玩 ...

  • 幼儿园区角活动
  • 幼儿园区角活动 作者:贾蓉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2期 摘 要 近几年来,幼儿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幼儿自主游戏也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集体教学到主题教学,再到现在备受推崇的区角活动,我们看到的是对统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的革新,是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追求和对个 ...

  • 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幼儿园区角材料合理投放的意义,从幼儿园区角材料不适合幼儿需求.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教育价值不明显和幼儿园区角材料不能调动幼儿主动性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绥化市公办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区角材料  幼儿园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