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白喜娟 第5课时

教师寄语: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

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 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课程导入: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唐朝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不断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求学、贸易。唐朝赴外使节和僧侣也很多,极大地密切了唐朝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异地他乡呢?当时有哪几条交通路线?途中又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朝、日遣唐使

1.在唐朝,与我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 、 、 。

2.在来唐朝的留学生中, 留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

3.唐朝时,日本派出的 有十几次,还有 、 。

鉴真东渡

1.中日交往史上两个重要人物是 、 。

2.鉴真东渡

(1)时间: 。

(2)概况: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 次才成功。

(3)贡献(评价):鉴真东渡,是 。

既 ,又 ,

对 。

玄奘取经

1.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 进行的。

2.概况:从 出发,途径今 、 ,访问了 等南亚国家。

3.贡献(1)在天竺的佛学中心 研习佛学。

(2)翻译佛经,写成《 》一书,为后世研究这些地区

的 、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 、 、 的王朝之一。

2.唐朝的疆域:东北抵达 ,西北到 ,北界包括 和 一带,南至 。

3.唐朝时,为了有效管理海外贸易,设立了 。

4.大食是中国史书对 的称呼。

5.天竺是中国史书对 的称呼。

二、合作探究

1、请说出唐朝时期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个历史人物,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讲出欣赏的理由。

2、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2)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请回答:

(1)与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2)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3)从材料三的描述和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达标测试

1.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

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2.今天 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3.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唐朝的( )

A.高僧玄奘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5.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6.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古迹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7.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8.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9.阅读郭沫若的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义”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白喜娟 第5课时

教师寄语: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

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 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课程导入:

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唐朝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不断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求学、贸易。唐朝赴外使节和僧侣也很多,极大地密切了唐朝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异地他乡呢?当时有哪几条交通路线?途中又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朝、日遣唐使

1.在唐朝,与我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 、 、 。

2.在来唐朝的留学生中, 留学生的人数是最多的。

3.唐朝时,日本派出的 有十几次,还有 、 。

鉴真东渡

1.中日交往史上两个重要人物是 、 。

2.鉴真东渡

(1)时间: 。

(2)概况: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 次才成功。

(3)贡献(评价):鉴真东渡,是 。

既 ,又 ,

对 。

玄奘取经

1.唐朝与天竺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 进行的。

2.概况:从 出发,途径今 、 ,访问了 等南亚国家。

3.贡献(1)在天竺的佛学中心 研习佛学。

(2)翻译佛经,写成《 》一书,为后世研究这些地区

的 、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 、 、 的王朝之一。

2.唐朝的疆域:东北抵达 ,西北到 ,北界包括 和 一带,南至 。

3.唐朝时,为了有效管理海外贸易,设立了 。

4.大食是中国史书对 的称呼。

5.天竺是中国史书对 的称呼。

二、合作探究

1、请说出唐朝时期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个历史人物,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讲出欣赏的理由。

2、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2)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请回答:

(1)与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2)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3)从材料三的描述和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你得到哪些启示?

四、达标测试

1.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

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2.今天 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3.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唐朝的( )

A.高僧玄奘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5.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6.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古迹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7.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8.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9.阅读郭沫若的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义”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第6课_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 课题 知 识 能 力 品 德教 学 目 标教 材 分 析重 点 难点: 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 以及它与当 难 今的开放的区别 点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遣唐使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唐 日本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佛 经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唐 天竺 玄奘西游 ...

  •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 专题四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一.中国古代与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 1.与东亚的关系 (1)与日本的关系秦汉:①徐福东渡的故事: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①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十多次派 ...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 东 冯 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 ...

  • 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教案
  • 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教案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教学理念 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从汉朝开始,直到明朝,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开放政策.汉代的丝绸之路联通了欧亚大陆,唐朝的频繁交往远扬了中华国威,明朝的郑和远航缩短了世界距离.尤其是唐朝,它海纳百川,吸收各国文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 ...

  •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 2012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 历 史 教 案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课标内容: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 隋朝的建立:②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③大运河开凿的时间. 南北起止及中 ...

  •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教案 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 吕纪勤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唐时期 ...

  • 6对外友好往来
  • 原阳县阳光中学初中部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主备:薛赛婵 班级: 课题:对外友好往来 学 习 目 标 1.会说出唐朝与日本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日 本.隋唐与新罗的来往.玄奘西游的史诗. 2.会总结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审核: 姓名: 课型:自学+展示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 ...

  • 中国古代民族与外交
  •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处理方式: 1.和亲(联姻):唐朝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世纪中期,唐朝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作用: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战争:①秦 ...

  • 第3课时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 第三课时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历史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情景,它一直被看作是汉藏两族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对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吐蕃与唐"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得吐蕃与唐"合同为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