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的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顾振彪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作文部分作了比较大的改革。

在编排上,作文教材分为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相对独立编排的。目录如下:

第一册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第三册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第四册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第五册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第二个系统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在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几十次写作练习。这些练习,从阅读说,属于应用性阅读,从写作说,属于笔记作文。

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在全套教科书共15次“梳理探究”中,设计了几十次写作练习。这些练习,主要是研究性作文。

上述三个系统中,第一个系统是这套教材作文部分的主体。它力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作文训练。虽然尽量加强与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和口语交际的联系,但更注重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作文教学的本身规律来编排。第二个系统是读写结合的产物,基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主要是笔记式作文,让学生随时随地把阅读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第三个系统是写作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结合,作文练习是在语文活动中进行的,十分贴近生活,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练习与应用相统一”的原则。总之,这三个系统的作文教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们与阅读鉴赏、梳理探究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融会贯通,使全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不难理解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旗帜鲜明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与方法。为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套实验教科书的作文部分,尤其是第一个系统,致力于突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对于写作的过程,古今中外学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双重转化。”刘锡庆先生解释说:“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诞生,都要完成这样一种‘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作者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它要遵循‘表现论'的原则,有‘理'有‘物'并有‘序'有‘文'地将头脑中所获得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思想的‘外衣')。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简言之,由“物”到“意”,由“意”到“文”,就是写作过程所必须完成的“双重转化”。

这“双重转化”中,第一重“转化”是根本,是基础。生活贫乏,认识低下,缺少“发现”,是写作的致命伤。第二重“转化”是手段,是关键。思维紊乱,文字很差,如何写得好文章?因此,写作的全过程,必须完成“双重转化”,缺一不可。

基于上述认识,第一个系统的作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分作“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块。“话题探讨”力图帮助学生完成由“物”到“意”的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法借鉴”力图帮助学生完成由“意”到“文”的第二重“转化”,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作练习”则提供一些作文题目或范围,让学生试试看,自行经历写作的全过程。

从上边第一个系统的作文教材目录就可以看出,每一个单元作文标题的前半部分就是所要探讨的话题,后半部分就是所要借鉴的写法。例如第一册第二单元“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先在“话题探讨”中,指导学生探讨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的问题;接着在“写法借鉴”中,引导学生借鉴范文作者是怎样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和表现自然的;最后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任选一题,投入到表现自然的写作实践中去。全系统20个单元作文,指导学生探讨了20个话题,借鉴了20种写法,经历了20次“双重转化”──20次写作的全过程。

可能有人会问:“双重转化”中,哪一重“转化”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呢?对这个问题,至今见仁见智,认识不一。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教育》杂志上还就这个问题展开过一场争论。

不少人认为,第二重“转化”是重点,理由是:提高学生积累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不是专靠语文一门学科所能奏效的,而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至于怎样反映生活,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则是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的特定任务。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应把第一重“转化”作为重点。著名特级教师方仁工是这样说的:“在我的思想中,第一个转化比第二个转化更重要。现在有很多人拿到了作文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指的并不是有了材料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而是指头脑中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对中学生来说,要提高作文的水平,首先要抓的,倒不仅是如何立意、布局、谋篇,而是如何去选择材料,如何进行构思。材料选好了,构思好了,动笔是比较快的。前者是‘十月怀胎',后者是‘一朝分娩'。”应该说,这种意见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上面两种意见,各有一定道理。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学作文教材主要解决第二重“转化”的问题,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从1997年底语文教学大讨论以来,又出现一些把第一重“转化”作为重点的中学作文教材,主要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两类教材各有长处和优势。但弄得不好,前一种教材容易忽视“写什么”,后一种教材容易忽视“怎样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鉴于此,这套高中作文教材试图在上述两种教材之外另辟一条新路,就是兼顾“双重转化”,不厚此薄彼。与前一种作文教材相比,这套作文教材多了“话题探讨”;与后一种作文教材相比,这套作文教材多了“写法借鉴”。这套作文教材所强调的,就是写作的全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为体现这个精神,这套高中作文教材特别注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这套作文教材致力于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写作的自主地位。第一个系统的20个话题和第二、三个系统的写作练习设计,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几个方面,都是现实社会中生活、生产的热点问题,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生最感兴趣的、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发现社会、发现自然、发现自我,在发现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生命境界。以这些话题为内容的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适应学生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于是,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根本不成其为问题。这就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其次,这套作文教材注重与阅读密切联系,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让学生从范文中自主探究写法。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因此,这套作文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这些范文,主要是阅读教材中已有定评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包括当代具有示范性的佳作和学生习作。教材中只对这些范文或示例作极为简明的解说与点评,对学生各自的揣摩和集体讨论起一点儿点拨和指引作用。换言之,过去的作文教材,一般都免不了从写作知识出发,介绍一系列写作技巧,让学生全盘接受,而这套作文教材一反这种做法,只是指点学生自己从范文中去体味、领悟写法。这对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第三,这套作文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把多思善想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注意破除束缚学生的写作程式。上文说过,这套作文教材突出写作的全过程,但在这全过程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应该看到,“写什么”的问题,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是相差不远的,差距大的是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这就关系到思想水平问题;“怎么写”的问题,立意、选材、谋篇,都属于构思,至于语言,它的外衣也是思想。这就是说,“想”是写作的总枢纽。因此,第一个作文系统中,有五个单元是直接培养思维能力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想象世界学习虚构”。还有几个单元,与培养思维能力关系很密切,比如“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锤炼语言学习写得有文采”。其他单元,也贯穿着培养思维能力这根红线。上文说过,对于“双重转化”的重点,有两种不同意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写作中的思维训练。张志公先生是赞同第一种意见的。他说过,作文教学“主要解决学生有了需要写的事物之后怎样整理思路,怎样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持第二种意见的方仁工老师说:“要提高作文的水平,首先要抓的,是如何进行构思。”“一定要重视构思。一定要在构思上多花时间!”一个强调思路,一个强调构思,其实都是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套作文教材把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想必是大家所认同的。

从1997年底以来,社会上批评一些学校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作文训练,片面追求写作技巧。把写作中的立意、选材、谋篇、造句,都“铸”成一个个“模子”,让学生在这些“模子”中制出一个个“标准件”。这套作文教材力图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解放出来,从培养个性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入手,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写作、个性化写作。

使用这套作文教材,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对“话题探讨”的要求要适度

在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中,第一重“化”是基础,至关重要。当前,大多数同志认为,高中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出在第一重“转化”上,没有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应该看到:第一,完成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不是语文一门学科的特定任务,而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写作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第二,完成这个“转化”、解决这个问题,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中,是学生平时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为了写作才特意去认识生活,也就是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重“转化”只是平时生活中“转化”的结果和延伸;第三,中学生写作,是写学生生活范围以内的,能够认识清楚的事物。叶圣陶先生说过,如果生活没有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责备中学生的积蓄没有更正确更深广,就犯了期望过切的毛病。由于上述三个原因,“话题探讨”主要是“诱导”和“触发”学生平时已积蓄的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对话题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识水平,作过高的要求。

2.灵活处理“话题”和“写法”的关系

这套作文教材的第一个系统,是按照写作本身的规律来设计的。第一册的重点是记叙文的写作,第二册的重点是各种表达方式的训练,第三、四册的重点是议论文的写作,第五册的重点是更高要求的写作训练。有人说,把20个话题安排在20个单元中,有些与所要借鉴的写法有内在联系,安排在一个单元十分自然;而有些与所要借鉴的写法没有必然联系,安排在一个单元似乎有些牵强。后一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要看到,后一种情况下的话题和写法尽管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本质上还是有联系的,就是说这个话题可以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可以用在这个话题上。过去的作文教材,以介绍写法为主,举例可以不限某个话题;现在的作文教材突出写作的过程,兼顾话题和写法,一个单元的写作就不能不在借鉴一种写法时,只以一个话题为例。这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学生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3.抓住一个“写”宇

“话题探讨”也好,“写法借鉴”也好,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写”字上。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为此,这套作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提供五个作文参考题目,全套教材共100个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数都不同于过去教材的作文题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这些题目只是参考题,没有要求非做不可,愿意写就可以试试看,不愿意写也能起到促进思考的作用。做这些题目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大都不限字数,对于写法完全不做硬性规定,有些只限文体,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写作,个性化地写作。

高中写作的重要目标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套作文教材关于写作习惯有六个“小方块”,提醒学生重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贯穿学生写作的始终。

4.改变一个观念

有的老师也许要说:“这套作文教材,有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还突出写作的全过程,而作文课的时间却很有限,这让教师如何是好?”

要转变一个观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正是根据这个精神,这套作文教材给学校和师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去进一步“选择和拓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作删节。补充、调整、重组。绝不是像过去那样,把教材当《圣经》,一成不变地去教学。这套教材编得丰富一些,设计了三个系统,只是想使提供的平台更宽广一些,便于教师和学生大显身手而已。

2005-06-25 (来源:《中学语文教与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顾振彪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作文部分作了比较大的改革。

在编排上,作文教材分为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相对独立编排的。目录如下:

第一册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第三册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第四册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第五册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第二个系统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在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几十次写作练习。这些练习,从阅读说,属于应用性阅读,从写作说,属于笔记作文。

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在全套教科书共15次“梳理探究”中,设计了几十次写作练习。这些练习,主要是研究性作文。

上述三个系统中,第一个系统是这套教材作文部分的主体。它力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的作文训练。虽然尽量加强与阅读鉴赏、梳理探究和口语交际的联系,但更注重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作文教学的本身规律来编排。第二个系统是读写结合的产物,基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主要是笔记式作文,让学生随时随地把阅读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第三个系统是写作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结合,作文练习是在语文活动中进行的,十分贴近生活,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练习与应用相统一”的原则。总之,这三个系统的作文教材,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们与阅读鉴赏、梳理探究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融会贯通,使全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不难理解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旗帜鲜明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必须突出过程与方法。为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这套实验教科书的作文部分,尤其是第一个系统,致力于突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对于写作的过程,古今中外学者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双重转化。”刘锡庆先生解释说:“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诞生,都要完成这样一种‘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作者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其次,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它要遵循‘表现论'的原则,有‘理'有‘物'并有‘序'有‘文'地将头脑中所获得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语言(思想的‘外衣')。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简言之,由“物”到“意”,由“意”到“文”,就是写作过程所必须完成的“双重转化”。

这“双重转化”中,第一重“转化”是根本,是基础。生活贫乏,认识低下,缺少“发现”,是写作的致命伤。第二重“转化”是手段,是关键。思维紊乱,文字很差,如何写得好文章?因此,写作的全过程,必须完成“双重转化”,缺一不可。

基于上述认识,第一个系统的作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分作“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块。“话题探讨”力图帮助学生完成由“物”到“意”的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法借鉴”力图帮助学生完成由“意”到“文”的第二重“转化”,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写作练习”则提供一些作文题目或范围,让学生试试看,自行经历写作的全过程。

从上边第一个系统的作文教材目录就可以看出,每一个单元作文标题的前半部分就是所要探讨的话题,后半部分就是所要借鉴的写法。例如第一册第二单元“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先在“话题探讨”中,指导学生探讨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的问题;接着在“写法借鉴”中,引导学生借鉴范文作者是怎样认识自然、感受自然和表现自然的;最后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任选一题,投入到表现自然的写作实践中去。全系统20个单元作文,指导学生探讨了20个话题,借鉴了20种写法,经历了20次“双重转化”──20次写作的全过程。

可能有人会问:“双重转化”中,哪一重“转化”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呢?对这个问题,至今见仁见智,认识不一。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教育》杂志上还就这个问题展开过一场争论。

不少人认为,第二重“转化”是重点,理由是:提高学生积累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不是专靠语文一门学科所能奏效的,而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至于怎样反映生活,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则是作文教学责无旁贷的特定任务。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应把第一重“转化”作为重点。著名特级教师方仁工是这样说的:“在我的思想中,第一个转化比第二个转化更重要。现在有很多人拿到了作文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指的并不是有了材料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而是指头脑中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对中学生来说,要提高作文的水平,首先要抓的,倒不仅是如何立意、布局、谋篇,而是如何去选择材料,如何进行构思。材料选好了,构思好了,动笔是比较快的。前者是‘十月怀胎',后者是‘一朝分娩'。”应该说,这种意见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上面两种意见,各有一定道理。

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学作文教材主要解决第二重“转化”的问题,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从1997年底语文教学大讨论以来,又出现一些把第一重“转化”作为重点的中学作文教材,主要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两类教材各有长处和优势。但弄得不好,前一种教材容易忽视“写什么”,后一种教材容易忽视“怎样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鉴于此,这套高中作文教材试图在上述两种教材之外另辟一条新路,就是兼顾“双重转化”,不厚此薄彼。与前一种作文教材相比,这套作文教材多了“话题探讨”;与后一种作文教材相比,这套作文教材多了“写法借鉴”。这套作文教材所强调的,就是写作的全过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为体现这个精神,这套高中作文教材特别注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这套作文教材致力于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写作的自主地位。第一个系统的20个话题和第二、三个系统的写作练习设计,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几个方面,都是现实社会中生活、生产的热点问题,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学生最感兴趣的、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发现社会、发现自然、发现自我,在发现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生命境界。以这些话题为内容的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适应学生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于是,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根本不成其为问题。这就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其次,这套作文教材注重与阅读密切联系,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让学生从范文中自主探究写法。鲁迅先生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因此,这套作文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这些范文,主要是阅读教材中已有定评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也包括当代具有示范性的佳作和学生习作。教材中只对这些范文或示例作极为简明的解说与点评,对学生各自的揣摩和集体讨论起一点儿点拨和指引作用。换言之,过去的作文教材,一般都免不了从写作知识出发,介绍一系列写作技巧,让学生全盘接受,而这套作文教材一反这种做法,只是指点学生自己从范文中去体味、领悟写法。这对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第三,这套作文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把多思善想作为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注意破除束缚学生的写作程式。上文说过,这套作文教材突出写作的全过程,但在这全过程中有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应该看到,“写什么”的问题,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是相差不远的,差距大的是对生活的认识和发现,这就关系到思想水平问题;“怎么写”的问题,立意、选材、谋篇,都属于构思,至于语言,它的外衣也是思想。这就是说,“想”是写作的总枢纽。因此,第一个作文系统中,有五个单元是直接培养思维能力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想象世界学习虚构”。还有几个单元,与培养思维能力关系很密切,比如“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锤炼语言学习写得有文采”。其他单元,也贯穿着培养思维能力这根红线。上文说过,对于“双重转化”的重点,有两种不同意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重视写作中的思维训练。张志公先生是赞同第一种意见的。他说过,作文教学“主要解决学生有了需要写的事物之后怎样整理思路,怎样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这个问题”。持第二种意见的方仁工老师说:“要提高作文的水平,首先要抓的,是如何进行构思。”“一定要重视构思。一定要在构思上多花时间!”一个强调思路,一个强调构思,其实都是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套作文教材把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个性化、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作为重点,想必是大家所认同的。

从1997年底以来,社会上批评一些学校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作文训练,片面追求写作技巧。把写作中的立意、选材、谋篇、造句,都“铸”成一个个“模子”,让学生在这些“模子”中制出一个个“标准件”。这套作文教材力图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解放出来,从培养个性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入手,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写作、个性化写作。

使用这套作文教材,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对“话题探讨”的要求要适度

在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中,第一重“化”是基础,至关重要。当前,大多数同志认为,高中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出在第一重“转化”上,没有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应该看到:第一,完成第一重“转化”,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不是语文一门学科的特定任务,而是各门学科的共同任务,写作课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独立完成这个任务;第二,完成这个“转化”、解决这个问题,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中,是学生平时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为了写作才特意去认识生活,也就是说写作过程中的第一重“转化”只是平时生活中“转化”的结果和延伸;第三,中学生写作,是写学生生活范围以内的,能够认识清楚的事物。叶圣陶先生说过,如果生活没有进展到某一阶段的时候,责备中学生的积蓄没有更正确更深广,就犯了期望过切的毛病。由于上述三个原因,“话题探讨”主要是“诱导”和“触发”学生平时已积蓄的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对话题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不可脱离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识水平,作过高的要求。

2.灵活处理“话题”和“写法”的关系

这套作文教材的第一个系统,是按照写作本身的规律来设计的。第一册的重点是记叙文的写作,第二册的重点是各种表达方式的训练,第三、四册的重点是议论文的写作,第五册的重点是更高要求的写作训练。有人说,把20个话题安排在20个单元中,有些与所要借鉴的写法有内在联系,安排在一个单元十分自然;而有些与所要借鉴的写法没有必然联系,安排在一个单元似乎有些牵强。后一种情况是存在的。但要看到,后一种情况下的话题和写法尽管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本质上还是有联系的,就是说这个话题可以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可以用在这个话题上。过去的作文教材,以介绍写法为主,举例可以不限某个话题;现在的作文教材突出写作的过程,兼顾话题和写法,一个单元的写作就不能不在借鉴一种写法时,只以一个话题为例。这样,一个单元中话题与写法缺乏必然联系的情况几乎不可避免。教材是这样设计的,使用教材时只要注意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个话题来说,用这种写法只是举例;对于这种写法来说,用这个话题也只是举例。学生在写作中,完全可以灵活处理话题与写法的关系。

3.抓住一个“写”宇

“话题探讨”也好,“写法借鉴”也好,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写”字上。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为此,这套作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提供五个作文参考题目,全套教材共100个题目。这些题目大多数都不同于过去教材的作文题形式,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这些题目只是参考题,没有要求非做不可,愿意写就可以试试看,不愿意写也能起到促进思考的作用。做这些题目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大都不限字数,对于写法完全不做硬性规定,有些只限文体,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写作,个性化地写作。

高中写作的重要目标是在写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套作文教材关于写作习惯有六个“小方块”,提醒学生重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贯穿学生写作的始终。

4.改变一个观念

有的老师也许要说:“这套作文教材,有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还突出写作的全过程,而作文课的时间却很有限,这让教师如何是好?”

要转变一个观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正是根据这个精神,这套作文教材给学校和师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去进一步“选择和拓展”。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作删节。补充、调整、重组。绝不是像过去那样,把教材当《圣经》,一成不变地去教学。这套教材编得丰富一些,设计了三个系统,只是想使提供的平台更宽广一些,便于教师和学生大显身手而已。

2005-06-25 (来源:《中学语文教与学》)


相关内容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 北京景山学校编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之刍议 北京景山学校  周群 一.            依然尴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2003年,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的<中华少年写作精选>(现已休刊)主持了一年的"作文阶梯"栏目.当时,我和首师大文学院刘占泉先生共同策划了一场 ...

  • 我对中学语文教学几个问题的看法
  • 作者:张定远 <语文教学通讯> 2001年09期 一.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属性应当肯定 自1963年教育部颁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学科的属性明确定为基础工具以来,教学大纲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语文的基础工具属性没有改变.2000年初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经过长时间的讨论. ...

  • 高中议论文片段作文--英语课惹谁了?
  • 高考议论文片段作文--英语课惹谁了? 训练目标: 1.正确理解<考试大纲>提出的"有创新"的要求. 2.力求在"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中某个方面有所突破. 写作指津: 注意扬"长"避&qu ...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严格实施市、区教研室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中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 ...

  • 高中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 篇一: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杏坛 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任教年级.班别 高 一(13).高一(14), 科目 语文, 科任 陈志昌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 这个学期,本人所 带的两个班都是理科平行班,其中14班的学生比较沉稳,不爱回答问题 ...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 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1--2014) [1]张剑锋. 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田朋朋. 新时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变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姚治松.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 ...

  •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语文组:梁雪莲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 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 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 力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