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使用方法

记得小时侯,电视机和空调还远不像现在这么普及,炎热的夏夜里大家就到庭院里避暑纳凉。抬头望天,总是繁星点点。那美丽晶莹的星空便深深地印入脑海,难以忘怀。后来,上学读书,在课本上认识了伽利略,才知道用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1608年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对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换星移,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望远镜早已不是仅供少数人从事科学研究之用的稀罕之物,而是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培养情趣、启蒙教育的好帮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批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朋友和怀揣儿时梦想的成年人陆续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行列之中。但是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望远镜,刚入门的爱好者如何使用它们呢?

支架及主镜安装

造房子没有坚实的地基,再漂亮的房屋也只是空中楼阁——好看不中用,使用望远镜也是一样的道理。业余天文望远镜的质量一般超过1千克,重的可达到几十千克,一个稳固的支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望远镜的功效。而许多初学者常常忽视这一问题,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镜筒上。为了获得较好的观测效果,天文观测活动通常在野外开展,如果风速较大(这种情况常常出现,特别是在山上)而支架又不稳固,别说享受观星乐趣,眼睛还得跟着受累。支架的微小震动,会被望远镜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你看到的景象便是目标天体在视场中剧烈晃动,无法进行观测。望远镜的支架分为地平式经纬仪和赤道仪两种。地平式经纬仪轻便、架设简单、容易调试,适用于初学者培养观察天体的兴趣,就是观测时需要不断调整微动手柄追踪天体目标。赤道仪则适用于大倍率行星观察和天文摄影。

地平式经纬仪:一般是两段伸缩式,操作非常简单。首先,展开脚架,根据您的身高调整支架高度并锁紧固定钮;接着,将镜筒环与经纬仪连接,别忘了上紧螺丝;然后把主镜装入镜筒环并固定。若镜筒较重,应由两人协同完成较为稳妥。最后,安装水平和垂直微动手柄。使用时,先松开水平、垂直固定钮,将镜筒指向目标后旋紧两个固定钮,再转动两个微动手柄作最后的位置调整。

赤道仪则一般供有一定观测经验的爱好者使用。但笔者并不反对初学者使用,只是要特别小心。这里仅向大家介绍使用最广泛的德式赤道仪。赤道仪架设较经纬仪复杂,一般过

程如下:(1)展开三脚架,调整高度。(2)赤道仪本体与三脚架台连结。(3)安装重锤杆和镜筒环。(4)旋紧赤经、赤纬固定钮,安装镜筒和重锤。(5)赤经、赤纬轴平衡。调整重锤位置及数量平衡赤经轴,松开镜筒环调整镜筒位置平衡赤纬轴。两轴平衡很重要,否则轻则影响跟踪精度,重则可能损坏赤道仪内的齿轮部件。(6)连接跟踪马达控制器、电源。(7)对极轴。对于一般的目视观测,调整极轴水平、仰角位置,将北极星放入极轴,望远镜就可以认为是对好极轴了。使用时,先松开赤经、赤纬固定钮,将望远镜对准目标,再旋紧固定钮,然后依靠赤经、赤纬微调旋钮或控制器微动按钮进行位置微调即可。

主镜与寻星镜同轴调整

望远镜架设好之后,还要调整寻星镜与主镜同轴。

(1)主镜装上低倍目镜,对准远处目标(例如楼房、水塔、树等)将其调整至视野中央。

(2)调整寻星镜支架上的固定螺丝(通常是3颗)使主镜所对准的目标也位于寻星镜十字丝交叉处。

(3)检查主镜视场,若目标有偏移,重新调整至视场中央,再调整寻星镜。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主镜与寻星镜视场中心重合无偏移。

主镜与寻星镜处于同轴状态后,寻找天体目标就很方便了。先通过寻星镜,调整望远镜对准目标所在的大致方向,再通过微调将天体目标导入目镜视场。

关于双筒镜及建议

观测星云星团,可以从小型双观测者往往本能的屏住呼吸以保持静止,结果是造成大脑缺氧,影响观测的效果。所以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自然顺畅的呼吸也是很重要的。

使用望远镜时,应轻轻转动调焦器手轮进行对焦。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应太快,达到最大行程后不要继续转动手轮,以免损坏调焦器。遮光罩如果是伸缩式的,请将其拉出。

望远镜使用后,请盖上镜头盖、目镜座后盖,以防止灰尘进入。收好目镜、寻星镜等附件,望远镜、赤道仪、经纬仪、附件最好放置在定做的带衬垫的铝箱内,以便运输、保管。

最后,提醒爱好者注意,不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望远镜、寻星镜看太阳、这可能导致你的眼睛遭到永久性伤害。

光轴调整

一般望远镜出厂时,光轴都已筒镜望远镜开始。7X50或10X50规格的双筒镜可以观测暗至10等的恒星(共计30多万颗),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视场广阔、便于携带。浏览银河是这类望远镜的最佳用途,还能观测到几十个气体星云以及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用双筒镜观测是入门爱好者熟悉天空的最好途径之一,还能为以后的天文实践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国外许多业余爱好者外出观测时都带一台双筒镜。

下面再向爱好者提供一些建议:

(1)至少常备一份星图,印刷质量要好,方便携带。

(2)经常查阅天文期刊或浏览网上天文论坛,及时获取信息。若当地有业余天文组织,请积极加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外出观测,请带足御寒衣物和通信工具,最好结伴而行,注意安

、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

放大倍数 = 物镜焦距 / 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望远镜,光路有可能经过内部棱镜或平面镜折射会缩短实际镜筒的长度,屋脊形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观察出来。还有,长焦的摄影镜头由于采用了特殊结构,尽管没有反射, 也可以使得镜筒的长度远小于焦距。

三、是否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呢?

=============================

不是的。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要适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数太大,不宜稳定

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不利于观察,眼睛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恶心。固定望远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对于自己,12倍为手持极限,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

2、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例如60度),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标,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

3、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倍数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例如口径50mm,7倍时亮度(指数)为50,10倍为25、15倍为11、25倍为4,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人眼的分辨能力、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一般来讲,白天亮度小于5、夜间亮度小于20时,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例如,口径300mm的反射镜,放大50倍时,亮度仍为36(非常亮)。另外,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由于亮度高,基本不受此限制。

4、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目镜焦距短,会造成镜目距离(即出瞳距离)小、视在角度小等遗憾,造成观察不舒服、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

5、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大气有个宁静度,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尽管这样,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放大倍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例如看月面会产生“蒸汽”上升的抖动效果,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如果观察时大气宁静度很好,就可以相应选择更高一点的放大倍数。

6、倍数选择的太大,超过了理论分辨极限,会造成无效放大

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为140/口径毫米数,单位是角秒(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只能是接近。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是观察细节。倍数选择太大以后,由于这个理论极限,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因此也失去意义了。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当时的观测条件,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5的说法(也有乘2的说法),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眼力不好、望远镜质量

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相反,眼力很好(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望远镜质量一般,就可以把倍数选择的低一点。例如,口径80mm的折射镜,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 咴ゾ涩ウ 回答采纳率:4.0% 2009-07-19 18:13

普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5~10倍之间,而有德商家的产品上会标注出来,具体形式为N×n,N为口径,n为倍率。

和观察地面的双筒望远镜不同,在天文望远镜方面,最重要的指标并不是放大倍数,而很多无德商家却抓住消费者对于产品不了解的情况大肆吹嘘高倍率,似的很多很可能成为天文爱好者的朋友们买回产品后最终失望而去。

天文望远镜一般比较重要的指标是两个:物镜口径和物镜焦距,口径越大观星和拍照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越能分辨清细微的星体。而所谓观察倍率不过是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目镜焦距小了,倍率自然也就大了,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按照天文学实际观测的经验,一般放大倍率应在口径的两倍以内

一般来说,常见的家用天文望远镜的口径一般在60~70mm之间,焦距在700mm左右,这样的望远镜观察月面环形山已经很清楚了,当然如果想长时间观察,建议加一片月球观察滤镜,防止伤到眼睛(月面亮度极高,特别是满月时,如果通过望远镜长时间观察,会导致眼睛被灼伤)。

至于观察星星,那要看你想观察的星等和生活的环境空气通透度来选择,一般来说,如果空气通透度好,且城市灯光污染不是很严重,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m=6.9+5×lgD

其中,m为观察得到的最暗星等,D为物镜口径,单位为厘米。

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在300元左右就可以了,带有简单赤道跟踪装置的200mm口径附近的从2000到6000不等。

.如何选购天文望远镜?答: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一般分为折射和反射折射镜观察到的是上下正常左右相反的镜象.反射镜观察到的是倒象 反射镜可以加1.5X正象镜得到镜象,但是由于多加了个透镜,其清晰度会下降些。如果呵求观景习惯些的选购折射镜如果不呵求观察目标方向的可以选择反射镜毕竟反射镜口径容易做大对观天看星来说是无所谓方向性的. 需要完全正象的天文望远镜只有2种方法:1.折射使用45度正象棱镜 2.折/反射使用电子目镜观察.

折射望远镜可选择:1/基本版.2/升级版.3/全能版4/发烧版.

反射望远镜可选择:1/76mm.2/114mm.3/150mm4/203mm毕竟反射的口径比较大.

多种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

至于怎么选择其型号只能根据买家的经济能力和要求来选择.一般掌握的是:口径决定清晰度口径是选择望远镜的最重要指标口径同清晰度和重量/价格成正比关系.

购买商品切记:商品没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量力而行不会错.

2.为什么好多朋友刚开始使用天文望远镜时什么都看不见?答:安装正确后在目镜里观察到的

正常光线是:白天白光晚上黑光为什么看不见目标呢?因为天文望远镜具有高倍的特性倍数和视场(可观察到的范围)是反比关系由于存在着高倍小视场的关系所以一般新手比较难掌握找目标的技巧望远镜看不见目标不要着急,1.保护盖全部打开了吗?2.安装上最低倍(最长焦距)的目镜了吗?3.找到目标了吗?(这是最重要的环节)4.仔细调焦了吗?解决了以上4个问题,同时不要隔着玻璃窗观察.应该可以正常观察了.

找到目标是望远镜观察的先决条件,只有目标进入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由于天文望远镜倍数比较高,视场范围比较小,找目标要由近到远,由大到小同时要学会使用寻星镜快速寻找目标这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1.5X正象镜和2/3X增倍镜?答:1.5X是正象镜,它的作用是放大1.5倍并且将图象再颠倒一次.适合近距离观察.正像镜就是用来将颠倒的像校正为正像的。一般是在观测地面目标时使用,观测天空是没有必要使用的。折射镜观察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正常的镜象,加了1.5X正象镜上下就颠倒了所以说1.5X用在折射镜上是鸡肋。在反射镜上使用

1.5X正象镜可以得到镜象.

2X/3x巴洛增倍镜是2/3倍放大镜.建议在目标反差较大且亮度足够的情况下使用.

注意使用了1.5X和2X/3X时由于增加了透镜的数量和倍率的升高光线穿过每个透镜时会减少其能量观察到的目标会比不用这些镜时要暗和清晰度会下降些注意物体的亮度反差和距离.观察时以自己觉得满意为主.

4.为什么有时看见的天体成象不太稳定?答:需要花时间才能看到细节的一大原因是地球不稳定的大气。由于在我们上方微弱但总是存在的热气流,使星像在高倍放大下总是显得闪烁和沸腾。这种闪烁的剧烈程度――被称为大气视宁度――每晚甚至是每分钟都在变特别是深空的星云星团.这需要观察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这就是所谓的"天文探索".人类所有的探索都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5.如何观察天象?答:有的朋友安装好天文望远镜马上想观察到所有的天象这种"一步登天"的想法不切实际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天体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就是恒星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不同的景色作为初次接触天文观察的朋友.一定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极大的信心.

A.需要一定的天文基础知识本店铺提供的学习光盘可以很好的帮助朋友们入门学习.

B.一定要知道当前的天文预报可以在本店铺介绍里浏览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道理.

C.不少朋友使用在这里购买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许多天文天象这说明学习+付出是一定有成果的关键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去实践.

天文望远镜提供了观察天体的硬件,而天体随着它的位置距离不同而展现不同的效果,不同型号不同价格的天文望远镜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天文望远镜一般用来观察太阳的黑子和耀斑,月亮上的环行山、金星的盈亏、土星的光环、木星的条纹与卫星、火星上的极冠以及仙女座大星云、猎户座大星云等,至于“软件”的操作就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去付出了!相信朋友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一定会成功!6.部分天文望远镜配件名称解释:¤目镜:H20/H12.5mm/SR4mm/K25/K10.PL25/PL20/PL12.5/PL10/PL6.5/PL4

目镜是天文望远镜终端最后的成像配件供观察者直接观察.一般常用的有:

惠更斯目镜(H)

冉斯登目镜(SR)

凯涅尔目镜(K)

普罗斯尔目镜(PL)

字母代表目镜的类型数字代表目镜的焦距在物镜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其焦距和放大倍数是反比关系.望远镜放大倍数=物镜的焦距/目镜的焦距.

1,惠更斯目镜(H)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2凯尔纳目镜(K、RK)

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3.普罗素目镜(PL)

又称为对称目镜。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1.5x正像镜

1.5X是正象镜,它的作用是放大1.5倍并且将图象再颠倒一次。适合近距离观察

正像镜就是用来将颠倒的像校正为镜像的。一般是在反射式天文望远镜上使用可以得到镜像供观测地面目标时使用,观测天空是没有必要使用的。

折射观察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正常的镜象,加了1.5X正象镜上下就颠倒了所以说1.5X用在折射上是鸡肋。

¤2X/3x巴洛增倍镜

是2/3倍放大镜接在目镜筒上供观察者要求放大目标之用.

¤5*24/6*30寻星镜

5/6代表倍数24/30代表寻星镜的口径是一低倍反射式小望远镜供天文望远镜快速寻找目标使用.也称"导星镜".

¤90度天顶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一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镜像.

¤45度正像棱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多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完全正像. ¤月亮滤光镜

因为观察满月时,有大量的反射强光,使用月亮镜可以排除这些强光的干扰,这样可以把月球表面看得更清楚。在其它时候,月光镜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不装反而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月亮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

¤太阳滤光镜

观察太阳必须使用太阳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

¤赤道仪

天文望远镜型号中带有"EQ"字母的表示配置赤道仪.使用赤道仪可以比较快速的寻找和跟踪您所观测的目标.

EQ1赤道仪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有一套蜗轮蜗杆机构,只能利用调节杆连续调整望远镜的经度。一般与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相配。

EQ2在EQ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蜗轮蜗杆机构,这样就能在赤经赤纬两个方向上都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续调整。基本上满足了调节之要求。

EQ3不仅满足在赤经赤纬两个方向上都能调节的需要,结构和精度以及稳定性上都远远好于以上两款赤道仪,重量上也大的多,可加装自动跟踪同步电机,实现赤经自动跟踪,一般与中档以上的望远镜相配。

EQ4赤道仪是在EQ3赤道仪基础上的改进型,增加了极轴望远镜使极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调整更加容易。一般与大口径高档次产品相配。

EQ5极轴、赤纬轴都装有同步电机,实现了双轴自动跟踪。

*天文望远镜的维护与保养*

天文望远镜是精密仪器,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望远镜的使用和寿命。天文望远镜必须要专人使用,专人保管,非专业人士不要轻易拆卸及修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几组物镜,几组目镜及其他的光学元件组成,必须做到:

(1)保证圆顶室和望远镜存放室通风干燥,洁净。雨天尽量不要打开物镜盖,在南方的霉雨季节可将镜筒两头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扎紧,在镜筒内(远离镜头)放置袋装的干燥剂,并注意经常替换新的干燥剂,以保持主要物镜的干燥。北方有灰沙的天气不能打开物镜盖,特别对于无密封窗的反射望远镜。灰沙是最大的敌害。

(2)所有的目镜、棱镜、二次成像镜及其它小的光学零件及附件,不使用时请放入带干燥剂的干燥箱或干燥缸内,同时要时常注意更换新的干燥剂。

(3)光学镜面上有灰尘时,用吹耳球轻轻吹去,不能用嘴吹,以免唾沫溅到镜面上。光学镜面上千万不要用手去摸,留下指印往往会腐蚀而留下永久性痕迹。一旦留下指印请尽快清擦,用无水乙醇和乙醚各50%的混合液滴在干净的脱脂纱布上,从镜面中心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地向镜面边缘擦转,只能向一个方向轻擦,直到擦净为止。对于镀铝面,尽量不要擦拭,以免铝膜脱落。

(4)便携式望远镜尽量不要在雾气很重的森林边,水边及盐份很多的海边观测,若迫不得已观测的话,观测完后尽快擦拭一遍。

*使用天文望远镜要点*

1:任何情况下,先用寻星镜寻找物体……因为寻星镜的视角更大,这样可以极大加快您粗调的速度。

2:一般情况下,先装低倍目镜,再逐渐提高您所要的倍数……当您换目镜时要进行必要的调焦。

3:不要被您看到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图像所困扰,对天文望远镜来说这是一个正常情况使用1.5X正像镜除外

记得小时侯,电视机和空调还远不像现在这么普及,炎热的夏夜里大家就到庭院里避暑纳凉。抬头望天,总是繁星点点。那美丽晶莹的星空便深深地印入脑海,难以忘怀。后来,上学读书,在课本上认识了伽利略,才知道用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1608年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对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换星移,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望远镜早已不是仅供少数人从事科学研究之用的稀罕之物,而是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培养情趣、启蒙教育的好帮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批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朋友和怀揣儿时梦想的成年人陆续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行列之中。但是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望远镜,刚入门的爱好者如何使用它们呢?

支架及主镜安装

造房子没有坚实的地基,再漂亮的房屋也只是空中楼阁——好看不中用,使用望远镜也是一样的道理。业余天文望远镜的质量一般超过1千克,重的可达到几十千克,一个稳固的支架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望远镜的功效。而许多初学者常常忽视这一问题,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镜筒上。为了获得较好的观测效果,天文观测活动通常在野外开展,如果风速较大(这种情况常常出现,特别是在山上)而支架又不稳固,别说享受观星乐趣,眼睛还得跟着受累。支架的微小震动,会被望远镜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你看到的景象便是目标天体在视场中剧烈晃动,无法进行观测。望远镜的支架分为地平式经纬仪和赤道仪两种。地平式经纬仪轻便、架设简单、容易调试,适用于初学者培养观察天体的兴趣,就是观测时需要不断调整微动手柄追踪天体目标。赤道仪则适用于大倍率行星观察和天文摄影。

地平式经纬仪:一般是两段伸缩式,操作非常简单。首先,展开脚架,根据您的身高调整支架高度并锁紧固定钮;接着,将镜筒环与经纬仪连接,别忘了上紧螺丝;然后把主镜装入镜筒环并固定。若镜筒较重,应由两人协同完成较为稳妥。最后,安装水平和垂直微动手柄。使用时,先松开水平、垂直固定钮,将镜筒指向目标后旋紧两个固定钮,再转动两个微动手柄作最后的位置调整。

赤道仪则一般供有一定观测经验的爱好者使用。但笔者并不反对初学者使用,只是要特别小心。这里仅向大家介绍使用最广泛的德式赤道仪。赤道仪架设较经纬仪复杂,一般过

程如下:(1)展开三脚架,调整高度。(2)赤道仪本体与三脚架台连结。(3)安装重锤杆和镜筒环。(4)旋紧赤经、赤纬固定钮,安装镜筒和重锤。(5)赤经、赤纬轴平衡。调整重锤位置及数量平衡赤经轴,松开镜筒环调整镜筒位置平衡赤纬轴。两轴平衡很重要,否则轻则影响跟踪精度,重则可能损坏赤道仪内的齿轮部件。(6)连接跟踪马达控制器、电源。(7)对极轴。对于一般的目视观测,调整极轴水平、仰角位置,将北极星放入极轴,望远镜就可以认为是对好极轴了。使用时,先松开赤经、赤纬固定钮,将望远镜对准目标,再旋紧固定钮,然后依靠赤经、赤纬微调旋钮或控制器微动按钮进行位置微调即可。

主镜与寻星镜同轴调整

望远镜架设好之后,还要调整寻星镜与主镜同轴。

(1)主镜装上低倍目镜,对准远处目标(例如楼房、水塔、树等)将其调整至视野中央。

(2)调整寻星镜支架上的固定螺丝(通常是3颗)使主镜所对准的目标也位于寻星镜十字丝交叉处。

(3)检查主镜视场,若目标有偏移,重新调整至视场中央,再调整寻星镜。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主镜与寻星镜视场中心重合无偏移。

主镜与寻星镜处于同轴状态后,寻找天体目标就很方便了。先通过寻星镜,调整望远镜对准目标所在的大致方向,再通过微调将天体目标导入目镜视场。

关于双筒镜及建议

观测星云星团,可以从小型双观测者往往本能的屏住呼吸以保持静止,结果是造成大脑缺氧,影响观测的效果。所以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自然顺畅的呼吸也是很重要的。

使用望远镜时,应轻轻转动调焦器手轮进行对焦。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应太快,达到最大行程后不要继续转动手轮,以免损坏调焦器。遮光罩如果是伸缩式的,请将其拉出。

望远镜使用后,请盖上镜头盖、目镜座后盖,以防止灰尘进入。收好目镜、寻星镜等附件,望远镜、赤道仪、经纬仪、附件最好放置在定做的带衬垫的铝箱内,以便运输、保管。

最后,提醒爱好者注意,不要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望远镜、寻星镜看太阳、这可能导致你的眼睛遭到永久性伤害。

光轴调整

一般望远镜出厂时,光轴都已筒镜望远镜开始。7X50或10X50规格的双筒镜可以观测暗至10等的恒星(共计30多万颗),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视场广阔、便于携带。浏览银河是这类望远镜的最佳用途,还能观测到几十个气体星云以及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用双筒镜观测是入门爱好者熟悉天空的最好途径之一,还能为以后的天文实践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国外许多业余爱好者外出观测时都带一台双筒镜。

下面再向爱好者提供一些建议:

(1)至少常备一份星图,印刷质量要好,方便携带。

(2)经常查阅天文期刊或浏览网上天文论坛,及时获取信息。若当地有业余天文组织,请积极加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外出观测,请带足御寒衣物和通信工具,最好结伴而行,注意安

、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

放大倍数 = 物镜焦距 / 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望远镜,光路有可能经过内部棱镜或平面镜折射会缩短实际镜筒的长度,屋脊形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观察出来。还有,长焦的摄影镜头由于采用了特殊结构,尽管没有反射, 也可以使得镜筒的长度远小于焦距。

三、是否是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呢?

=============================

不是的。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要适中才好,主要有如下限制:

1、放大倍数太大,不宜稳定

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不利于观察,眼睛容易疲劳,甚至引起恶心。固定望远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对于自己,12倍为手持极限,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

2、放大倍数大,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

一般来讲,倍数越大,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例如60度),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这样,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即便是找好了目标,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

3、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倍数越大,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

例如口径50mm,7倍时亮度(指数)为50,10倍为25、15倍为11、25倍为4,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人眼的分辨能力、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一般来讲,白天亮度小于5、夜间亮度小于20时,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例如,口径300mm的反射镜,放大50倍时,亮度仍为36(非常亮)。另外,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由于亮度高,基本不受此限制。

4、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目镜焦距短,会造成镜目距离(即出瞳距离)小、视在角度小等遗憾,造成观察不舒服、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

5、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

大气有个宁静度,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尽管这样,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放大倍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例如看月面会产生“蒸汽”上升的抖动效果,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如果观察时大气宁静度很好,就可以相应选择更高一点的放大倍数。

6、倍数选择的太大,超过了理论分辨极限,会造成无效放大

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为140/口径毫米数,单位是角秒(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只能是接近。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是观察细节。倍数选择太大以后,由于这个理论极限,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因此也失去意义了。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当时的观测条件,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5的说法(也有乘2的说法),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眼力不好、望远镜质量

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相反,眼力很好(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望远镜质量一般,就可以把倍数选择的低一点。例如,口径80mm的折射镜,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 咴ゾ涩ウ 回答采纳率:4.0% 2009-07-19 18:13

普通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般为5~10倍之间,而有德商家的产品上会标注出来,具体形式为N×n,N为口径,n为倍率。

和观察地面的双筒望远镜不同,在天文望远镜方面,最重要的指标并不是放大倍数,而很多无德商家却抓住消费者对于产品不了解的情况大肆吹嘘高倍率,似的很多很可能成为天文爱好者的朋友们买回产品后最终失望而去。

天文望远镜一般比较重要的指标是两个:物镜口径和物镜焦距,口径越大观星和拍照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越能分辨清细微的星体。而所谓观察倍率不过是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目镜焦距小了,倍率自然也就大了,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按照天文学实际观测的经验,一般放大倍率应在口径的两倍以内

一般来说,常见的家用天文望远镜的口径一般在60~70mm之间,焦距在700mm左右,这样的望远镜观察月面环形山已经很清楚了,当然如果想长时间观察,建议加一片月球观察滤镜,防止伤到眼睛(月面亮度极高,特别是满月时,如果通过望远镜长时间观察,会导致眼睛被灼伤)。

至于观察星星,那要看你想观察的星等和生活的环境空气通透度来选择,一般来说,如果空气通透度好,且城市灯光污染不是很严重,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m=6.9+5×lgD

其中,m为观察得到的最暗星等,D为物镜口径,单位为厘米。

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在300元左右就可以了,带有简单赤道跟踪装置的200mm口径附近的从2000到6000不等。

.如何选购天文望远镜?答: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一般分为折射和反射折射镜观察到的是上下正常左右相反的镜象.反射镜观察到的是倒象 反射镜可以加1.5X正象镜得到镜象,但是由于多加了个透镜,其清晰度会下降些。如果呵求观景习惯些的选购折射镜如果不呵求观察目标方向的可以选择反射镜毕竟反射镜口径容易做大对观天看星来说是无所谓方向性的. 需要完全正象的天文望远镜只有2种方法:1.折射使用45度正象棱镜 2.折/反射使用电子目镜观察.

折射望远镜可选择:1/基本版.2/升级版.3/全能版4/发烧版.

反射望远镜可选择:1/76mm.2/114mm.3/150mm4/203mm毕竟反射的口径比较大.

多种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

至于怎么选择其型号只能根据买家的经济能力和要求来选择.一般掌握的是:口径决定清晰度口径是选择望远镜的最重要指标口径同清晰度和重量/价格成正比关系.

购买商品切记:商品没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量力而行不会错.

2.为什么好多朋友刚开始使用天文望远镜时什么都看不见?答:安装正确后在目镜里观察到的

正常光线是:白天白光晚上黑光为什么看不见目标呢?因为天文望远镜具有高倍的特性倍数和视场(可观察到的范围)是反比关系由于存在着高倍小视场的关系所以一般新手比较难掌握找目标的技巧望远镜看不见目标不要着急,1.保护盖全部打开了吗?2.安装上最低倍(最长焦距)的目镜了吗?3.找到目标了吗?(这是最重要的环节)4.仔细调焦了吗?解决了以上4个问题,同时不要隔着玻璃窗观察.应该可以正常观察了.

找到目标是望远镜观察的先决条件,只有目标进入望远镜,才能观察到,由于天文望远镜倍数比较高,视场范围比较小,找目标要由近到远,由大到小同时要学会使用寻星镜快速寻找目标这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1.5X正象镜和2/3X增倍镜?答:1.5X是正象镜,它的作用是放大1.5倍并且将图象再颠倒一次.适合近距离观察.正像镜就是用来将颠倒的像校正为正像的。一般是在观测地面目标时使用,观测天空是没有必要使用的。折射镜观察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正常的镜象,加了1.5X正象镜上下就颠倒了所以说1.5X用在折射镜上是鸡肋。在反射镜上使用

1.5X正象镜可以得到镜象.

2X/3x巴洛增倍镜是2/3倍放大镜.建议在目标反差较大且亮度足够的情况下使用.

注意使用了1.5X和2X/3X时由于增加了透镜的数量和倍率的升高光线穿过每个透镜时会减少其能量观察到的目标会比不用这些镜时要暗和清晰度会下降些注意物体的亮度反差和距离.观察时以自己觉得满意为主.

4.为什么有时看见的天体成象不太稳定?答:需要花时间才能看到细节的一大原因是地球不稳定的大气。由于在我们上方微弱但总是存在的热气流,使星像在高倍放大下总是显得闪烁和沸腾。这种闪烁的剧烈程度――被称为大气视宁度――每晚甚至是每分钟都在变特别是深空的星云星团.这需要观察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这就是所谓的"天文探索".人类所有的探索都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5.如何观察天象?答:有的朋友安装好天文望远镜马上想观察到所有的天象这种"一步登天"的想法不切实际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天体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就是恒星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不同的景色作为初次接触天文观察的朋友.一定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极大的信心.

A.需要一定的天文基础知识本店铺提供的学习光盘可以很好的帮助朋友们入门学习.

B.一定要知道当前的天文预报可以在本店铺介绍里浏览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道理.

C.不少朋友使用在这里购买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许多天文天象这说明学习+付出是一定有成果的关键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去实践.

天文望远镜提供了观察天体的硬件,而天体随着它的位置距离不同而展现不同的效果,不同型号不同价格的天文望远镜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天文望远镜一般用来观察太阳的黑子和耀斑,月亮上的环行山、金星的盈亏、土星的光环、木星的条纹与卫星、火星上的极冠以及仙女座大星云、猎户座大星云等,至于“软件”的操作就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去付出了!相信朋友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一定会成功!6.部分天文望远镜配件名称解释:¤目镜:H20/H12.5mm/SR4mm/K25/K10.PL25/PL20/PL12.5/PL10/PL6.5/PL4

目镜是天文望远镜终端最后的成像配件供观察者直接观察.一般常用的有:

惠更斯目镜(H)

冉斯登目镜(SR)

凯涅尔目镜(K)

普罗斯尔目镜(PL)

字母代表目镜的类型数字代表目镜的焦距在物镜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其焦距和放大倍数是反比关系.望远镜放大倍数=物镜的焦距/目镜的焦距.

1,惠更斯目镜(H)

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于1703年设计,有两片平凸透镜组成,前面为场镜,后面为接目镜,他们的凸面都朝向物镜一端,场镜的焦距一般是接目镜的2-3倍,镜片间距是它们焦距之和的一半。惠更斯目镜视场约为25-40度。过去,惠更斯目镜是小型折射镜的首选,但随着望远镜光力的增大,其视场小,反差低,色差,球差场曲明显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所以目前这种结构一般为显微镜的目镜采用。

2凯尔纳目镜(K、RK)

是在冉斯登目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出现于1849年,主要改进是将单片的接目镜改为双胶合消色差透镜,大大改善了对色差和边缘像质的改善,视场达到40-50度,低倍时有着舒适的出瞳距离,所以目前在一些中低倍望远镜中广泛应用,但是在高倍时表现欠佳。另外,凯尔纳目镜的场镜靠近焦平面,这样场镜上的灰尘便容易成像,影响观测,所以要特别注意清洁。美国一家公司在凯尔纳目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制出了RKE目镜,其边缘像质要好于经典结构。

3.普罗素目镜(PL)

又称为对称目镜。由完全相同的两组双胶合消色差透镜组成,其参数表现与OL目镜相当,但具有更大的出瞳距离和视场,造价更低,而且适用于所有的放大倍率,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目镜,曾派生出多种改进型。

¤1.5x正像镜

1.5X是正象镜,它的作用是放大1.5倍并且将图象再颠倒一次。适合近距离观察

正像镜就是用来将颠倒的像校正为镜像的。一般是在反射式天文望远镜上使用可以得到镜像供观测地面目标时使用,观测天空是没有必要使用的。

折射观察到的是左右相反上下正常的镜象,加了1.5X正象镜上下就颠倒了所以说1.5X用在折射上是鸡肋。

¤2X/3x巴洛增倍镜

是2/3倍放大镜接在目镜筒上供观察者要求放大目标之用.

¤5*24/6*30寻星镜

5/6代表倍数24/30代表寻星镜的口径是一低倍反射式小望远镜供天文望远镜快速寻找目标使用.也称"导星镜".

¤90度天顶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一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镜像.

¤45度正像棱镜

折射天文望远镜目镜筒与目镜之间的多次反射成像配件使目镜可以得到完全正像. ¤月亮滤光镜

因为观察满月时,有大量的反射强光,使用月亮镜可以排除这些强光的干扰,这样可以把月球表面看得更清楚。在其它时候,月光镜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不装反而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月亮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

¤太阳滤光镜

观察太阳必须使用太阳滤光镜是旋进目镜里的.

¤赤道仪

天文望远镜型号中带有"EQ"字母的表示配置赤道仪.使用赤道仪可以比较快速的寻找和跟踪您所观测的目标.

EQ1赤道仪是最简单的一种,只有一套蜗轮蜗杆机构,只能利用调节杆连续调整望远镜的经度。一般与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相配。

EQ2在EQ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蜗轮蜗杆机构,这样就能在赤经赤纬两个方向上都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续调整。基本上满足了调节之要求。

EQ3不仅满足在赤经赤纬两个方向上都能调节的需要,结构和精度以及稳定性上都远远好于以上两款赤道仪,重量上也大的多,可加装自动跟踪同步电机,实现赤经自动跟踪,一般与中档以上的望远镜相配。

EQ4赤道仪是在EQ3赤道仪基础上的改进型,增加了极轴望远镜使极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调整更加容易。一般与大口径高档次产品相配。

EQ5极轴、赤纬轴都装有同步电机,实现了双轴自动跟踪。

*天文望远镜的维护与保养*

天文望远镜是精密仪器,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望远镜的使用和寿命。天文望远镜必须要专人使用,专人保管,非专业人士不要轻易拆卸及修理。

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有几组物镜,几组目镜及其他的光学元件组成,必须做到:

(1)保证圆顶室和望远镜存放室通风干燥,洁净。雨天尽量不要打开物镜盖,在南方的霉雨季节可将镜筒两头用不透气的塑料袋扎紧,在镜筒内(远离镜头)放置袋装的干燥剂,并注意经常替换新的干燥剂,以保持主要物镜的干燥。北方有灰沙的天气不能打开物镜盖,特别对于无密封窗的反射望远镜。灰沙是最大的敌害。

(2)所有的目镜、棱镜、二次成像镜及其它小的光学零件及附件,不使用时请放入带干燥剂的干燥箱或干燥缸内,同时要时常注意更换新的干燥剂。

(3)光学镜面上有灰尘时,用吹耳球轻轻吹去,不能用嘴吹,以免唾沫溅到镜面上。光学镜面上千万不要用手去摸,留下指印往往会腐蚀而留下永久性痕迹。一旦留下指印请尽快清擦,用无水乙醇和乙醚各50%的混合液滴在干净的脱脂纱布上,从镜面中心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轻轻地向镜面边缘擦转,只能向一个方向轻擦,直到擦净为止。对于镀铝面,尽量不要擦拭,以免铝膜脱落。

(4)便携式望远镜尽量不要在雾气很重的森林边,水边及盐份很多的海边观测,若迫不得已观测的话,观测完后尽快擦拭一遍。

*使用天文望远镜要点*

1:任何情况下,先用寻星镜寻找物体……因为寻星镜的视角更大,这样可以极大加快您粗调的速度。

2:一般情况下,先装低倍目镜,再逐渐提高您所要的倍数……当您换目镜时要进行必要的调焦。

3:不要被您看到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图像所困扰,对天文望远镜来说这是一个正常情况使用1.5X正像镜除外


相关内容

  • 望远镜选购
  • 选购天文望远镜 一 基本的参考因素 1.口径 焦距: 物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用F表示. 有效口径:物镜的直径没有被框子和光阑挡住的部分.用D表示. 相对口径:有效口径与焦距的比,用符号A表示.即:A=D/F, 焦比:相对口径的倒数(1/A) (即 f/D,照相机上称为光圈数). 例如70060天文望 ...

  •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来源: 太空探索杂志社供本网专稿(原载<太空探索>2009年3月--9月)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 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 ...

  • 望远镜中的光学知识
  • 双筒望远镜是一样很有用的天文观察工具.你可以用它来观看一场球赛.演唱会或是天上的飞鸟.你也可以用它来欣赏两百万光年之遥的银河.月球上的坑洞.围绕木星的几个卫星及无数星星. 许多人都错以为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察上没有作为.事实上,它是很多资深的天文观测者喜爱的工具.对初学者,它是进入天文观测之门的门票. ...

  •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 实验三 分光计调节及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线将改变传播的方向,结果在入射光与反射光或折射光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夹角.通过对某些角度的测量,可以测定折射率.光栅常数.光波波长.色散率等许多物理量.因而精确测量这些角度,在光学实验中显得十分重要. ...

  • 望远镜选购指南(如何辨别劣质望远镜)
  • 望远镜选购指南(如何辨别劣质望远镜) 镜片镀膜的意义: 当光照在镜片表面时,有部分光会被反射掉,一个典型的望远镜有10个以上反射面,即使每个反射面只反射几个百分点的光,加上镜片内部对光线的吸收,最后 进入眼睛的光线可能损失了50%以上,不但成像昏暗,而且反射光在望远镜内部多次反射,部分通过目镜进入眼 ...

  • 实验15 分光计 实验讲义
  • 实验15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 分光计是一种能精确测量光线偏转角度的光学仪器,也称为测角仪.光学中的许多基本量如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率.光波波长,都可以通过分光计进行观测.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控制部件较多且操作复杂,所以,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调整,才能获得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分光计的 ...

  • 实验10,11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 实验十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整要求和调整方法: 3.用分光计测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 分光计,汞灯,玻璃三棱镜 仪器描述 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量角度的仪器,它常用来测量折射率.光波波长.色散率和观察光谱等.它是一种比较精密的仪器.分光计的 ...

  • 俄罗斯望远镜和西方望远镜的比较
  • 俄罗斯望远镜和西方望远镜的比较 一.望远镜的流派划分 世界各国在对望远镜的效能.倍率.口径.出瞳直径和距离.转像.调焦形式.工艺结构.光学镀膜.成像质量和外观及附加功能等方面的观念上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其代表分别是以原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原西德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二.望远镜 ...

  • 分光计调节与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 分光计调节与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 实 验 目 的  注 意 事 项 注意:本教学片中引用的图片或其它资料,无论注明与否,版权均属原作者或单位所有 1 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计的结构,训练分光计的调整 技术和技巧,学习分光计测量角度的方法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3.熟悉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物质折射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