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检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1、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和朗读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正确而流利地朗读文章。
2、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营造校园朗读氛围,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
的基础。
二、测查时间:2013年7月3日前,每人测查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测查对象:一年级所有学生。
四、测查形式:口试。
五、检测内容
从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抽取一篇,读其中的几个自然段,字数大约在50个字左右。
六、评分标准:
1、优秀: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能做到正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感情自然、恰当,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10%处以内。
2、良好: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不唱读,不拖音,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20%处以内
3、合格:能基本流利朗读,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30%处以内
4、对发音的准确性不必苛求,重在检测朗读的流利度和停顿是否正确。
七、检测措施
1、检测前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学时教师以文本为例,要多进行朗读示范和学生的朗读指导,课外推荐阅读童话故事(一日一故事,一周三篇,进行落实,利用周二的晨间朗读进行学生展示和教师指导点拨),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朗读从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逐步提高。
2、检测时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朗读哪一篇课文中的几个自然段,然后进行朗读。朗读时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大致在前一个朗读,后一个准备的时间)。
3、学生在朗读期间,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4、对检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采取“延迟评价”和“再次评价”的方式,使其达到理想的成绩,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检测教师:张清华
2013年7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检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1、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和朗读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正确而流利地朗读文章。
2、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营造校园朗读氛围,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
的基础。
二、测查时间:2013年7月3日前,每人测查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三、测查对象:一年级所有学生。
四、测查形式:口试。
五、检测内容
从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抽取一篇,读其中的几个自然段,字数大约在50个字左右。
六、评分标准:
1、优秀: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能做到正确、流利;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感情自然、恰当,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10%处以内。
2、良好: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不唱读,不拖音,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20%处以内
3、合格:能基本流利朗读,添字、漏字、错字、重复、停顿等控制在30%处以内
4、对发音的准确性不必苛求,重在检测朗读的流利度和停顿是否正确。
七、检测措施
1、检测前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学时教师以文本为例,要多进行朗读示范和学生的朗读指导,课外推荐阅读童话故事(一日一故事,一周三篇,进行落实,利用周二的晨间朗读进行学生展示和教师指导点拨),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朗读从正确读──流利读──理解读(或有感情读)逐步提高。
2、检测时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朗读哪一篇课文中的几个自然段,然后进行朗读。朗读时给学生2分钟的准备(大致在前一个朗读,后一个准备的时间)。
3、学生在朗读期间,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4、对检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采取“延迟评价”和“再次评价”的方式,使其达到理想的成绩,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检测教师:张清华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