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流派简介

现代诗歌

尝试派 流派简介

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代诗歌个人专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尝试派”。该诗歌流派的成熟标志是胡适《尝试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

代表诗人:胡适 刘半农 沈尹默 俞平伯 康白情 刘大白 代表作:胡适《卢山游记》,《胡适文选》刘半农《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沈尹默《谈书法》《书法漫谈》俞平伯《冬夜》《孤坟》康白情《草儿》《河上集》刘大白《旧梦》,《邮吻》

人生派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先后加入文学研究会的还有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

瞿世英、蒋百里、黄庐隐、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加入,会员人数曾一度多达170多名。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代表诗人: 鲁迅 冰心 朱自清 周作人 王统照 刘延陵 朱湘 刘半农 刘大白 徐志摩

代表作:鲁迅《呐喊》《彷徨》冰心《繁星》《春水》朱自清《踪迹》《踪迹》

浪漫派

创造社是1921年6月至7月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创建。

创造社在成立后编辑出版《创造社丛书》,编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第二年开始发行《创造季刊》,1923年编辑出版《创造周报》以及《中华新报》的文学副刊《创造日》》 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对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

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代表诗人: 郭沫若 宗白华 王独清 冯乃超 穆木天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长春集》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

王独清《圣母像前》《死前》

湖畔诗派

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湖畔派原指19世纪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浪漫主义诗人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中国的湖畔派诗人的诗歌与英国的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其最有特色的是歌颂爱情的诗歌。

湖畔派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代表诗人: 应修人 汪静之 潘漠华 冯雪峰

o 代表作:应修人《旗子的故事》《金宝塔银宝塔》汪静之《蕙的风》《耶稣的吩咐》潘漠华《理论纲领》《行动纲领》 20世纪初至20年代:

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为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o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现代派诗群(中国现代主义)、汉园三诗人、七月派

o 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九叶诗人)

o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o 20世纪70年代:

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o 20世纪80年代:

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o 20世纪90年代:

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

o 21世纪初:

下半身写作、荒诞主义、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垃圾派、80后诗人

现代诗歌

尝试派 流派简介

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代诗歌个人专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形成了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尝试派”。该诗歌流派的成熟标志是胡适《尝试集》的出版,所以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尝试派。

代表诗人:胡适 刘半农 沈尹默 俞平伯 康白情 刘大白 代表作:胡适《卢山游记》,《胡适文选》刘半农《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沈尹默《谈书法》《书法漫谈》俞平伯《冬夜》《孤坟》康白情《草儿》《河上集》刘大白《旧梦》,《邮吻》

人生派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先后加入文学研究会的还有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

瞿世英、蒋百里、黄庐隐、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加入,会员人数曾一度多达170多名。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代表诗人: 鲁迅 冰心 朱自清 周作人 王统照 刘延陵 朱湘 刘半农 刘大白 徐志摩

代表作:鲁迅《呐喊》《彷徨》冰心《繁星》《春水》朱自清《踪迹》《踪迹》

浪漫派

创造社是1921年6月至7月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现代文学社团,由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共同创建。

创造社在成立后编辑出版《创造社丛书》,编有郭沫若的诗歌《女神》等。第二年开始发行《创造季刊》,1923年编辑出版《创造周报》以及《中华新报》的文学副刊《创造日》》 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对中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

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代表诗人: 郭沫若 宗白华 王独清 冯乃超 穆木天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长春集》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

王独清《圣母像前》《死前》

湖畔诗派

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湖畔派原指19世纪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浪漫主义诗人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中国的湖畔派诗人的诗歌与英国的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其最有特色的是歌颂爱情的诗歌。

湖畔派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代表诗人: 应修人 汪静之 潘漠华 冯雪峰

o 代表作:应修人《旗子的故事》《金宝塔银宝塔》汪静之《蕙的风》《耶稣的吩咐》潘漠华《理论纲领》《行动纲领》 20世纪初至20年代:

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为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o 20世纪30年代:

中国现代派诗群(中国现代主义)、汉园三诗人、七月派

o 20世纪40年代:

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九叶诗人)

o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o 20世纪70年代:

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o 20世纪80年代:

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o 20世纪90年代:

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

o 21世纪初:

下半身写作、荒诞主义、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垃圾派、80后诗人


相关内容

  • 艺术流派简介
  • 艺术流派指在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由若干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艺术流派的出现及相互之间的竞赛和斗争.是推动艺术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条件. 艺术流派的产生是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形 ...

  • "装饰风格"分类
  • "装饰风格"分类下的词条: (共15个)中式风格 概要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现在的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例如,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简介 中式风格在业界 ...

  • 外国文学专题1
  •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专题,中央电大必修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四次平时形成性考核,占30分(见沧州电大在线).期末开卷考试,占70分. 绪论 第一编现实主义文学 包括二章: 第一章 20世纪西欧及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第二章 20世纪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编现代主义文学 ...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简介
  • 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简介 理学院 张兵 1091110202 在活生生的希望和恐惧面前,不确定充满痛苦,但是如果我们不愿依赖安慰人心的神话故事生活,那么就必须忍受······告诉人们离开确定性如何生活,又不因怀疑而寸步难行,在我们的时代可能是哲学为那些研究它的人可做的主要贡献了. --波特兰·罗素 现代 ...

  • 江西诗派三宗
  •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的诗歌流派.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 ...

  • 唐诗三百首简介
  • 唐诗三百首简介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 ...

  • 南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介绍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学科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学科梯队,"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研究生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2 ...

  •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 目录 概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简介 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y,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德国戏剧家),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茶馆话剧 二十世纪以来 ...

  • 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 参观学习**省**医院**特色发展的汇报 **年**月**副院长带领我赴**医院进行了参观学习活动.在这有限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参观了该医院**病科.**科,听取了该院领导.科主任关于医院建设和科室发展的经验介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更重要的是我们吸取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并且,通过参观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