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_课后答案

第一章分析结构工艺性

第一章 1-11题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a)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绕X转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保证孔轴线通过外圆轴线平面限制 沿Y移动 保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Y转 动。

v vr ) ) XYZ X Y 限制五个自由度

b)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 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 动和Z转动;

v v ) ))

d) 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X Y Z c) 限制六个自由度 保证尺寸l,h,l2限制三个移动;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 保证与基准A平行度限制绕Z转动。 保证与左孔的平行度限制绕 保证与底面平行限制绕X,Y转动。 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Y移动和Z 转动;

第一章 1-12题

a)

v vr 总体分析法:三爪卡盘+固定后顶尖限制 X Y Z v r;固定后顶尖 v 分件分析法:三爪卡盘 YZ X v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 X v r ) ) YZ YZ 无过定位,欠定位

) Y v Y

) Z r Z

d)

v r ) ) Y ZY Z 总体分析法:前后圆锥销 v v r 分件分析法:前圆锥销限制 X Y Z ; v v 浮动后圆锥销限制 X Y v v r ) )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Z Y Z 无过定位,欠定位

b)

v v r ) ) 前后顶尖总体分析法:前后顶尖 X Y Z Y Z v v r 分件分析法:前顶尖限制 X Y Z ; v v 浮动后顶尖限制 X Y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欠定位

c)

vr 弹性夹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 YZ v (前后顶尖限制弹性夹头五个自由度: X

无过定位,欠定位

) ) Y Z v r ) ) YZ Y Z

F)

v v r ) ) ) 总体分析: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r ) ) 分体分析:底面三个支承钉,限制三个自由度:Z Y X v ) v 后面两个支承钉,限制: Z 棱形销限制: X Y v vr ) ) ) 三个短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v r ) ) Z X Z

共限制六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E)

分体分析:前后两块组合限制: X

v ) 右侧V形块限制 Y ;与前后V形块组合限制: Y

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第一章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解:(a)为保证尺寸100,限制___;为保证对称度,限制___;为保证 垂直度(或平行度),限制____ 定位方案: (b) 为保证尺寸15,限制___ ;为保证对称度,限制___;为保证垂直 度,限制_____ : 定位方案:

(a)

(b)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面

的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第二章习题:2-3, 2-4

2-3 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 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 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2-4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3-80a,b,c 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

中心架与跟刀架

第二章习题:2-11, 2-12

2-11 试说明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哪些因素引 起外圆的圆度和锥度误差 2-12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相同尺寸及相同精度的内外圆柱表面时, 加工内孔表面的走刀次数往往多于外圆,试分析其原因

第二章习题:2-14, 2-15

2-14在卧式铣床上铣削键槽,经测量发现靠工件两端深度大于中 间,且都比调整的深度尺寸小。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2-15如图所示床身零件,当导轨面在龙门刨床上粗刨之后便立即 进行精刨。试分析若床身刚度较低,精刨后导轨面将会产生什么 样的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假设工件的刚度极大,且车床头、尾架刚度K头>K尾,试分析下列 三种加工情况下,加工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 A) 加工外圆面将产生左小右大的圆柱度误差 B)端面形状根据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偏转和刀架偏转的相对 角度变化而不同,形成内凹或者外凸端面,也可能没有平面度误 差 C)工件的偏转角度随位置不同而不同,由此造成工件加工成鞍 形,产生圆柱度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外圆磨床加工带键槽的细长槽,机床的几何精度很高,且床头、尾架 刚度K头>K尾,试分析只考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影响下,往复一次后,被 加工轴颈在轴向和径向 轴向和径向将产生何种形状误差?采取何措施可提高警惕 轴向和径向 加工后的形状精度? 1)轴向:下列三种形状误差的合成:工件刚度低而产生腰鼓形; K头 >K尾而使靠近尾架处直径>靠近头架处直径;砂轮在轴颈两端超出量过 大时,因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的变化使两端产生锥形; 2)径向:键槽使径向刚度不相等,产生圆度误差;键槽口塌陷 采取的措施:无进给多次走刀;控制砂轮超出量,并使砂轮在各处停 留时间均匀;尽量磨削后再加工键槽

第二章补充题:

加工通槽,试分析在只考虑工艺系统静误差影响的条件下,造成加 工后通槽侧面与工件侧面A平行度误差的主要因素 1. 夹具左侧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定向键槽侧面间的平行度误差 2. 夹具定位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之间的配合 间隙 3. 铣床工作台T形槽侧面对工作台燕尾槽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在车床上加工心轴,粗、精车外圆及台肩面,经检测发现外圆面 有圆柱度误差,台肩面对外圆轴线有垂直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 误差的影响,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补充题:

图示零件的A、B、C面, Φ10H7及Φ30H7孔均已加工。试分析加工Φ12H 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 分析:应限制的自由度数为:除 沿Φ12轴线方向的移动外的其余5 个自由度 定位方案1:选用A面为主要定位 基准,限制三个自由度(保证尺 寸40以及加工孔轴线与底面平 行);以Φ30孔为第二基准,用 短圆柱销定位,保证尺寸30;用 棱形销给Φ10孔定位,保证加工 孔轴线与工件的对称线垂直。 问题:定位方案1 哪个较好? 问题:定位方案1、2哪个较好? 定位方案2:用A面为主要定位基准;用棱形销给Φ30定位,限制左右

移动;用两支承钉给B或C面定位,限制前后移动和一个转动

第四章习题 4-5

I为主轴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粗基准以孔I为粗基准,加工与 导轨两侧接触的两平面遵循 保证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精基准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两 平面为精基准,加工I孔和其它孔以 及上顶面,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和基 准重合原则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 准

A)图:以外圆面和左端面为粗基准 加工A面和内孔,一次装夹完成, 用机床精度保证垂直度公差;以内 孔和A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 端面 B)图:液压缸希望壁厚均匀,以不 加工左端外圆和左端面为粗基准, (外圆面被夹持面长,限制了四个 自由度)加工右端阶梯孔和端面; 以已加工的孔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 左端外圆和孔及环槽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C)图:以右孔和右端面(或内 底面)为粗基准加工左端外圆 (或者各外圆)、内孔和各端 面(保证各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的原则);以已加工的左端外 圆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右端面

第四章习题 4-9: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1)加工中心上加工:原工艺安 排没有遵循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的原则 2)在流水线上加工:底面作为 定位基准,在精加工其它表面前 应先精加工底面(基准)

第四章补充题: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图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内孔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 余量较小,试选择粗、精基准

分析:因为外圆加工余量小, 根据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孔,保证 外圆表面不会在加工过程中由 于加工余量小而留

下毛面;再 以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

第四章习题4-13:尺寸链计算

L4

L3 L2

解:测量尺寸L4,四个尺寸组成的尺寸 链中:封闭环为L3,增环:L2,L4;减 环:L1

20 = 60 + L 4 70 L 4 = 30 mm ES L 4 = + 0 . 1mm

L1

+ 0 . 15 = ES L 4 + 0 ( 0 . 05 )

0 = EI L 4 0 . 025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第四章习题4-14:尺寸链计 算

L3 L L1 L2 L4

0 -0.05

解答提示:可测量L或者L’; L1=45

+0.025

L3 L'

L2=30 1)

L3=5+0.30

L4=0±0.25

测量L,则L1,L2,L3 , L4和L 组成尺寸链;

L3为封闭环,L1为增环,L,L2 , L4为减环 2) 若测量L′,则2L1,L3和L′组成尺寸链;L3为 封闭环,2L1为增环,L′为减环

2L1

第四章习题4-15:尺寸链计算, 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这是个公差分配的问题 1) L1=40, L2=L3=15, L4=10 组成尺寸链,工序2,3分别保证尺寸L2 L3, 工序1保证尺寸L1,因此L4为封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2) 将封闭环尺寸L4的公差分配给其它组成环: 设TL1 = TL2 = TL3=0.10

3)将L1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40 4)画尺寸链图并计算 ES1,ES2

-0.1

,又设 ES1=ES2 EI1,EI2

EI1=EI2

第四章习题4-16: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L1=15.250-0.05,L3=15+0.018+0.0075, L2=0±0.025 L4=4+0.20和H组成尺寸链,直接 可以保证的尺寸有L1,L2 ,L3,H;L4为封 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增环:L2,H;减环L1;L3既可看成增环也 可是减环(因其基本尺寸=0) 解得:H=4.25+0.107+0.0175=4.2675

+0.0895 0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0 -0.3因L3

和L4是图纸上要求的尺寸, 不必校核,因此校核工序尺 寸L1 或L2 。现认可L1,校 核L2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画尺寸链图,确定封闭环L4 (因该尺寸是在加工大端端面后自然形成的) 解得L2=10.3+0.10 ,可知,原工序尺寸(10.40-0.2)不正确 也可以认可L2,校核L1 2)校核d)图工序尺寸是否正确 该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与该工序尺寸有关的尺寸是L4和槽深L5 =10+0.40 解尺寸链得L6=30.-0.3-0.4 可知,原工序尺寸(300-0.3)不正确

链计算

如图为箱体简图(图中只标有关尺寸),分析计算: (1)若两孔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镗孔时,试标注两孔的工序尺寸 (2)检验孔距时,因80±0.08mm不便于直接测量,故选取测量尺寸 为A1,试求工序尺寸A1及其上下偏差。 解: (1)以M面定位加工 ,两孔的工序尺寸分别 为50±0.1和L,计算工 序尺寸L. 在尺寸链,封闭环是80 ±0.08

,其公差小于50 的公差值,因此需重新 分配公差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解: (2)直接测量的尺寸为:A1 ,及两孔直径,尺寸80 ±0.08 在测量工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 此是封闭环是80 ±0.08

80 = A1 + 7.5 + 7.5 0.08 = 0 + 0 + EI A

0 05 A1 = 65 +0..08 mm

A1 = 65mm ES A = 0.05mm EI A = 0.08mm

0.08 = 0.0175 + 0.0175 + ES A

第四章补充题:尺

如图为活塞零件(图中只标注有关尺寸),若活塞销孔 φ 54 +00.018 mm 已加工好了,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须测量尺寸A2, 试求工序尺寸A2及其偏差。 解:孔半径尺寸 27,A2,110.6三尺寸组成尺寸链,且尺寸110.6在 测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此是封闭环,其余都是增环

寸链计算

110.6 = A2 + 27 0.05 = 0.009 + ES 2 0.05 = 0 + EI 2

0 041 A2 = 83.6 +0..05 mm

A2 = 83.6mm ES 2 = 0.041mm EI 2 = 0.05mm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

链计算

如图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30 0 0.021 mm 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 φ + + 碳层厚度为 0.8 0 0.3 mm,磨削前精镗工序的工序尺寸 φ 29.8 +00.021 mm 试求:精镗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 解:设渗碳层的深度为t, 画尺寸链图,封闭环为最 后的渗碳层厚度,尺寸15 为减环,其余为增环

0.8 = t + 14.9 15 0.3 = 0.0105 + ESt 0 0 = 0 + EI t 0.0105 t = 0.9 + 0..2895 mm + 0 0105

t = 0.9mm ESt = 0.2895mm EI t = 0.0105mm

第六章习题 6-3:定位 误差计算: 误差计算:

B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0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Δjb =Td/2 Δdw = 0.05-0.1×0.707=0.0207

Td 2 sin

α

2

C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 + Δjb =0.08 Δjw =Dmax-dmin=0.06 (考虑任意边接触) Δjb=0.02(考虑同轴度) 定位面是内孔,工序基准是外圆轴线,不在同一要素上,两误差相加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 + Δjb =0.13 Δjb=0.02+0.05=0.07 Δjw =Dmax-dmin=0.06

D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Δjb =Td/2 =0.05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 方案比较: 1)由于C、D方案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 >对称度公差,不能用 2) B方案: 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0207,只占该工序尺寸 公差的15%;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0,因此该方案可用

关于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如下图,工艺基准为孔的下母线,而定位基准

为轴的中心线,若外圆及孔的 尺寸无误差,则引起工序基准位置变化的原因为孔轴的同轴度误差,工序基 准位置最大的变动量=T(同轴度公差值),即Δdw =Δjb =T; 若考虑外圆

和孔的尺寸的公差Td和TD,则Δjw = Δdw =Δjb+ Δjw

Td 2 sin

α

2

; Δjb =T+ Td/2;

第六章习题 6-4:定位误差计算

D = φ 35

+ 0.025 0

H = 38.50+ 0.2

d = φ 80 001 .

Td

基准位置误差 Δjw =

2 sin

α

2

=0.0707

Δjb = TD/2 = 0.0125 Δdw = 0.0832 >0.2/3

补充习题:定位误差计算 补充习题

面定位加工φ20H8 φ20H8孔 :1)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加工尺寸40 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8孔,求:1)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2)若以 为基准标注工序尺寸,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定位误差; 若以A ; 2)若以A为基准标注工序尺寸,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定位误差; 解:1) 平面定位: Δjw=0mm ;设计基准B与定位基准A不重 合,因此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其计算应用尺寸链计算)

Δdw =Δjw=0.05+0.1=0.15m 2) 设工序尺寸为L,则尺寸 40,20,100及L组成尺寸链,且尺寸40 为封闭环,L为减环,其余尺寸为增环 解尺寸链得:L=80±0.025mm 对于工序尺寸L,工序基准与定位基 准重合,而平面定位,基准位置误差为 0,因此:Δdw =0

补充习题:定位误差计算 补充习题

如下图所示,工件以d1外圆定位,加工φ10H8孔。已知:

0 d1 = φ300.01mm

d2 = φ550..010 mm 0 056

H = 40 ± 0.15mm

t = 0.03mm 。

求加工尺寸40±0.15mm的定位误差。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链计算

如图为箱体简图(图中只标有关尺寸),若下孔已加工,分析计算: 以M面为基准镗上孔时,定位误差的大小 解: 尺寸80的定位误差: Δdw= Δjb= 0.2 大于 该尺寸的尺寸公差 0.16! 解决方法:计算工序尺 寸L并重新分配公差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第六章习题 6-1:选择粗、精加工基准分析定位方案:1)指出限制的自由度 数;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3)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孔同轴 在O处钻孔

b) 长心轴+小平面限制五个自由 a) 三个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为 度;为保证同轴度应限制四个 保证孔轴线过中心O应该限制六个 自由度,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自由度,因此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第六章习题 6-1

c) 车阶梯轴外圆前端固定顶尖限制三个移动,尾座活动顶尖与前端 顶尖一起限绕X,Y转动;三爪卡盘也限制沿X,Y移动 有过定位沿X,Y移动;改进去掉三爪卡盘 能否去掉前端固定顶尖?? d) 在圆盘上钻孔,保证孔与外圆同轴平面限制沿Z移动,绕X、Y转动; 左边固定V形块限制沿X,Y移动;右边活动V形块压紧 无过定位和欠定位,但若同轴度要求高,可考虑用两块V形块自动定心

第六章习题 6-1

e) 钻铰连杆小头孔,保证与大头孔的距离及两孔平行度平面限制沿Z 移动,绕X,Y转动;短圆柱销限制沿X,Y移动;右边活动V形块限制沿X, Y移动; 有过定位沿X移动过定位;改进V形块改成活动的

2.如图所示CA6140车床主轴法兰盘装配图,根据技术要求,主轴 如图所示CA6140车床主轴法兰盘装配图,根据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

主轴法兰盘装配图 前端法兰盘与床头箱端面间保持间隙在0.38~0.95mm范围内, 0.38~0.95mm范围内 前端法兰盘与床头箱端面间保持间隙在0.38~0.95mm范围内,试查 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上的尺寸,并求出有关尺寸的上、 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上的尺寸,并求出有关尺寸的上、下偏 差。

谢谢观赏!

内容来自:文档资料共享网http://www.nexoncn.com/

更多"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_课后答案"相关资料请点击这里

第一章分析结构工艺性

第一章 1-11题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a)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绕X转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保证孔轴线通过外圆轴线平面限制 沿Y移动 保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Y转 动。

v vr ) ) XYZ X Y 限制五个自由度

b)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 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 动和Z转动;

v v ) ))

d) 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X Y Z c) 限制六个自由度 保证尺寸l,h,l2限制三个移动;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 保证与基准A平行度限制绕Z转动。 保证与左孔的平行度限制绕 保证与底面平行限制绕X,Y转动。 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Y移动和Z 转动;

第一章 1-12题

a)

v vr 总体分析法:三爪卡盘+固定后顶尖限制 X Y Z v r;固定后顶尖 v 分件分析法:三爪卡盘 YZ X v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 X v r ) ) YZ YZ 无过定位,欠定位

) Y v Y

) Z r Z

d)

v r ) ) Y ZY Z 总体分析法:前后圆锥销 v v r 分件分析法:前圆锥销限制 X Y Z ; v v 浮动后圆锥销限制 X Y v v r ) )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Z Y Z 无过定位,欠定位

b)

v v r ) ) 前后顶尖总体分析法:前后顶尖 X Y Z Y Z v v r 分件分析法:前顶尖限制 X Y Z ; v v 浮动后顶尖限制 X Y

两者一起限制五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欠定位

c)

vr 弹性夹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 YZ v (前后顶尖限制弹性夹头五个自由度: X

无过定位,欠定位

) ) Y Z v r ) ) YZ Y Z

F)

v v r ) ) ) 总体分析: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r ) ) 分体分析:底面三个支承钉,限制三个自由度:Z Y X v ) v 后面两个支承钉,限制: Z 棱形销限制: X Y v vr ) ) ) 三个短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v r ) ) Z X Z

共限制六个自由度,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E)

分体分析:前后两块组合限制: X

v ) 右侧V形块限制 Y ;与前后V形块组合限制: Y

无过定位,无欠定位

第一章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解:(a)为保证尺寸100,限制___;为保证对称度,限制___;为保证 垂直度(或平行度),限制____ 定位方案: (b) 为保证尺寸15,限制___ ;为保证对称度,限制___;为保证垂直 度,限制_____ : 定位方案:

(a)

(b)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第一章 补充题: 根据工件加工面

的技术条件, 根据工件加工面的技术条件,指出工件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并确定定位方案

第二章习题:2-3, 2-4

2-3 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 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 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2-4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3-80a,b,c 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

中心架与跟刀架

第二章习题:2-11, 2-12

2-11 试说明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哪些因素引 起外圆的圆度和锥度误差 2-12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相同尺寸及相同精度的内外圆柱表面时, 加工内孔表面的走刀次数往往多于外圆,试分析其原因

第二章习题:2-14, 2-15

2-14在卧式铣床上铣削键槽,经测量发现靠工件两端深度大于中 间,且都比调整的深度尺寸小。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2-15如图所示床身零件,当导轨面在龙门刨床上粗刨之后便立即 进行精刨。试分析若床身刚度较低,精刨后导轨面将会产生什么 样的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假设工件的刚度极大,且车床头、尾架刚度K头>K尾,试分析下列 三种加工情况下,加工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 A) 加工外圆面将产生左小右大的圆柱度误差 B)端面形状根据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偏转和刀架偏转的相对 角度变化而不同,形成内凹或者外凸端面,也可能没有平面度误 差 C)工件的偏转角度随位置不同而不同,由此造成工件加工成鞍 形,产生圆柱度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外圆磨床加工带键槽的细长槽,机床的几何精度很高,且床头、尾架 刚度K头>K尾,试分析只考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影响下,往复一次后,被 加工轴颈在轴向和径向 轴向和径向将产生何种形状误差?采取何措施可提高警惕 轴向和径向 加工后的形状精度? 1)轴向:下列三种形状误差的合成:工件刚度低而产生腰鼓形; K头 >K尾而使靠近尾架处直径>靠近头架处直径;砂轮在轴颈两端超出量过 大时,因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的变化使两端产生锥形; 2)径向:键槽使径向刚度不相等,产生圆度误差;键槽口塌陷 采取的措施:无进给多次走刀;控制砂轮超出量,并使砂轮在各处停 留时间均匀;尽量磨削后再加工键槽

第二章补充题:

加工通槽,试分析在只考虑工艺系统静误差影响的条件下,造成加 工后通槽侧面与工件侧面A平行度误差的主要因素 1. 夹具左侧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与定向键槽侧面间的平行度误差 2. 夹具定位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之间的配合 间隙 3. 铣床工作台T形槽侧面对工作台燕尾槽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第二章补充题:

在车床上加工心轴,粗、精车外圆及台肩面,经检测发现外圆面 有圆柱度误差,台肩面对外圆轴线有垂直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 误差的影响,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补充题:

图示零件的A、B、C面, Φ10H7及Φ30H7孔均已加工。试分析加工Φ12H 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 分析:应限制的自由度数为:除 沿Φ12轴线方向的移动外的其余5 个自由度 定位方案1:选用A面为主要定位 基准,限制三个自由度(保证尺 寸40以及加工孔轴线与底面平 行);以Φ30孔为第二基准,用 短圆柱销定位,保证尺寸30;用 棱形销给Φ10孔定位,保证加工 孔轴线与工件的对称线垂直。 问题:定位方案1 哪个较好? 问题:定位方案1、2哪个较好? 定位方案2:用A面为主要定位基准;用棱形销给Φ30定位,限制左右

移动;用两支承钉给B或C面定位,限制前后移动和一个转动

第四章习题 4-5

I为主轴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粗基准以孔I为粗基准,加工与 导轨两侧接触的两平面遵循 保证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精基准以与导轨两侧接触的两 平面为精基准,加工I孔和其它孔以 及上顶面,遵循基准统一原则和基 准重合原则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 准

A)图:以外圆面和左端面为粗基准 加工A面和内孔,一次装夹完成, 用机床精度保证垂直度公差;以内 孔和A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 端面 B)图:液压缸希望壁厚均匀,以不 加工左端外圆和左端面为粗基准, (外圆面被夹持面长,限制了四个 自由度)加工右端阶梯孔和端面; 以已加工的孔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 左端外圆和孔及环槽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C)图:以右孔和右端面(或内 底面)为粗基准加工左端外圆 (或者各外圆)、内孔和各端 面(保证各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的原则);以已加工的左端外 圆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右端面

第四章习题 4-9: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1)加工中心上加工:原工艺安 排没有遵循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的原则 2)在流水线上加工:底面作为 定位基准,在精加工其它表面前 应先精加工底面(基准)

第四章补充题: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图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内孔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 余量较小,试选择粗、精基准

分析:因为外圆加工余量小, 根据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孔,保证 外圆表面不会在加工过程中由 于加工余量小而留

下毛面;再 以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

第四章习题4-13:尺寸链计算

L4

L3 L2

解:测量尺寸L4,四个尺寸组成的尺寸 链中:封闭环为L3,增环:L2,L4;减 环:L1

20 = 60 + L 4 70 L 4 = 30 mm ES L 4 = + 0 . 1mm

L1

+ 0 . 15 = ES L 4 + 0 ( 0 . 05 )

0 = EI L 4 0 . 025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第四章习题4-14:尺寸链计 算

L3 L L1 L2 L4

0 -0.05

解答提示:可测量L或者L’; L1=45

+0.025

L3 L'

L2=30 1)

L3=5+0.30

L4=0±0.25

测量L,则L1,L2,L3 , L4和L 组成尺寸链;

L3为封闭环,L1为增环,L,L2 , L4为减环 2) 若测量L′,则2L1,L3和L′组成尺寸链;L3为 封闭环,2L1为增环,L′为减环

2L1

第四章习题4-15:尺寸链计算, 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这是个公差分配的问题 1) L1=40, L2=L3=15, L4=10 组成尺寸链,工序2,3分别保证尺寸L2 L3, 工序1保证尺寸L1,因此L4为封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2) 将封闭环尺寸L4的公差分配给其它组成环: 设TL1 = TL2 = TL3=0.10

3)将L1的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40 4)画尺寸链图并计算 ES1,ES2

-0.1

,又设 ES1=ES2 EI1,EI2

EI1=EI2

第四章习题4-16:尺寸链计算

解答提示:L1=15.250-0.05,L3=15+0.018+0.0075, L2=0±0.025 L4=4+0.20和H组成尺寸链,直接 可以保证的尺寸有L1,L2 ,L3,H;L4为封 闭环(间接保证的尺寸) 增环:L2,H;减环L1;L3既可看成增环也 可是减环(因其基本尺寸=0) 解得:H=4.25+0.107+0.0175=4.2675

+0.0895 0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0 -0.3因L3

和L4是图纸上要求的尺寸, 不必校核,因此校核工序尺 寸L1 或L2 。现认可L1,校 核L2

第四章习题4-18:尺寸链计算

画尺寸链图,确定封闭环L4 (因该尺寸是在加工大端端面后自然形成的) 解得L2=10.3+0.10 ,可知,原工序尺寸(10.40-0.2)不正确 也可以认可L2,校核L1 2)校核d)图工序尺寸是否正确 该工序是最后一道工序,与该工序尺寸有关的尺寸是L4和槽深L5 =10+0.40 解尺寸链得L6=30.-0.3-0.4 可知,原工序尺寸(300-0.3)不正确

链计算

如图为箱体简图(图中只标有关尺寸),分析计算: (1)若两孔分别都以M面为基准镗孔时,试标注两孔的工序尺寸 (2)检验孔距时,因80±0.08mm不便于直接测量,故选取测量尺寸 为A1,试求工序尺寸A1及其上下偏差。 解: (1)以M面定位加工 ,两孔的工序尺寸分别 为50±0.1和L,计算工 序尺寸L. 在尺寸链,封闭环是80 ±0.08

,其公差小于50 的公差值,因此需重新 分配公差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解: (2)直接测量的尺寸为:A1 ,及两孔直径,尺寸80 ±0.08 在测量工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 此是封闭环是80 ±0.08

80 = A1 + 7.5 + 7.5 0.08 = 0 + 0 + EI A

0 05 A1 = 65 +0..08 mm

A1 = 65mm ES A = 0.05mm EI A = 0.08mm

0.08 = 0.0175 + 0.0175 + ES A

第四章补充题:尺

如图为活塞零件(图中只标注有关尺寸),若活塞销孔 φ 54 +00.018 mm 已加工好了,现欲精车活塞顶面,在试切调刀时,须测量尺寸A2, 试求工序尺寸A2及其偏差。 解:孔半径尺寸 27,A2,110.6三尺寸组成尺寸链,且尺寸110.6在 测量中是间接得到的,因此是封闭环,其余都是增环

寸链计算

110.6 = A2 + 27 0.05 = 0.009 + ES 2 0.05 = 0 + EI 2

0 041 A2 = 83.6 +0..05 mm

A2 = 83.6mm ES 2 = 0.041mm EI 2 = 0.05mm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

链计算

如图所示衬套,材料为20钢,30 0 0.021 mm 内孔表面要求磨削后保证渗 φ + + 碳层厚度为 0.8 0 0.3 mm,磨削前精镗工序的工序尺寸 φ 29.8 +00.021 mm 试求:精镗后热处理时渗碳层的深度尺寸及偏差。 解:设渗碳层的深度为t, 画尺寸链图,封闭环为最 后的渗碳层厚度,尺寸15 为减环,其余为增环

0.8 = t + 14.9 15 0.3 = 0.0105 + ESt 0 0 = 0 + EI t 0.0105 t = 0.9 + 0..2895 mm + 0 0105

t = 0.9mm ESt = 0.2895mm EI t = 0.0105mm

第六章习题 6-3:定位 误差计算: 误差计算:

B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0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Δjb =Td/2 Δdw = 0.05-0.1×0.707=0.0207

Td 2 sin

α

2

C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 + Δjb =0.08 Δjw =Dmax-dmin=0.06 (考虑任意边接触) Δjb=0.02(考虑同轴度) 定位面是内孔,工序基准是外圆轴线,不在同一要素上,两误差相加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Δjw + Δjb =0.13 Δjb=0.02+0.05=0.07 Δjw =Dmax-dmin=0.06

D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Δjb =Td/2 =0.05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 方案比较: 1)由于C、D方案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 >对称度公差,不能用 2) B方案: 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0207,只占该工序尺寸 公差的15%;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0,因此该方案可用

关于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如下图,工艺基准为孔的下母线,而定位基准

为轴的中心线,若外圆及孔的 尺寸无误差,则引起工序基准位置变化的原因为孔轴的同轴度误差,工序基 准位置最大的变动量=T(同轴度公差值),即Δdw =Δjb =T; 若考虑外圆

和孔的尺寸的公差Td和TD,则Δjw = Δdw =Δjb+ Δjw

Td 2 sin

α

2

; Δjb =T+ Td/2;

第六章习题 6-4:定位误差计算

D = φ 35

+ 0.025 0

H = 38.50+ 0.2

d = φ 80 001 .

Td

基准位置误差 Δjw =

2 sin

α

2

=0.0707

Δjb = TD/2 = 0.0125 Δdw = 0.0832 >0.2/3

补充习题:定位误差计算 补充习题

面定位加工φ20H8 φ20H8孔 :1)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加工尺寸40 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8孔,求:1)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2)若以 为基准标注工序尺寸,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定位误差; 若以A ; 2)若以A为基准标注工序尺寸,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定位误差; 解:1) 平面定位: Δjw=0mm ;设计基准B与定位基准A不重 合,因此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其计算应用尺寸链计算)

Δdw =Δjw=0.05+0.1=0.15m 2) 设工序尺寸为L,则尺寸 40,20,100及L组成尺寸链,且尺寸40 为封闭环,L为减环,其余尺寸为增环 解尺寸链得:L=80±0.025mm 对于工序尺寸L,工序基准与定位基 准重合,而平面定位,基准位置误差为 0,因此:Δdw =0

补充习题:定位误差计算 补充习题

如下图所示,工件以d1外圆定位,加工φ10H8孔。已知:

0 d1 = φ300.01mm

d2 = φ550..010 mm 0 056

H = 40 ± 0.15mm

t = 0.03mm 。

求加工尺寸40±0.15mm的定位误差。

第四章补充题:尺寸链计算

如图为箱体简图(图中只标有关尺寸),若下孔已加工,分析计算: 以M面为基准镗上孔时,定位误差的大小 解: 尺寸80的定位误差: Δdw= Δjb= 0.2 大于 该尺寸的尺寸公差 0.16! 解决方法:计算工序尺 寸L并重新分配公差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第六章习题 6-1:选择粗、精加工基准分析定位方案:1)指出限制的自由度 数;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3)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孔同轴 在O处钻孔

b) 长心轴+小平面限制五个自由 a) 三个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为 度;为保证同轴度应限制四个 保证孔轴线过中心O应该限制六个 自由度,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自由度,因此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第六章习题 6-1

c) 车阶梯轴外圆前端固定顶尖限制三个移动,尾座活动顶尖与前端 顶尖一起限绕X,Y转动;三爪卡盘也限制沿X,Y移动 有过定位沿X,Y移动;改进去掉三爪卡盘 能否去掉前端固定顶尖?? d) 在圆盘上钻孔,保证孔与外圆同轴平面限制沿Z移动,绕X、Y转动; 左边固定V形块限制沿X,Y移动;右边活动V形块压紧 无过定位和欠定位,但若同轴度要求高,可考虑用两块V形块自动定心

第六章习题 6-1

e) 钻铰连杆小头孔,保证与大头孔的距离及两孔平行度平面限制沿Z 移动,绕X,Y转动;短圆柱销限制沿X,Y移动;右边活动V形块限制沿X, Y移动; 有过定位沿X移动过定位;改进V形块改成活动的

2.如图所示CA6140车床主轴法兰盘装配图,根据技术要求,主轴 如图所示CA6140车床主轴法兰盘装配图,根据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

主轴法兰盘装配图 前端法兰盘与床头箱端面间保持间隙在0.38~0.95mm范围内, 0.38~0.95mm范围内 前端法兰盘与床头箱端面间保持间隙在0.38~0.95mm范围内,试查 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上的尺寸,并求出有关尺寸的上、 明影响装配精度的有关零件上的尺寸,并求出有关尺寸的上、下偏 差。

谢谢观赏!

内容来自:文档资料共享网http://www.nexoncn.com/

更多"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_课后答案"相关资料请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 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 ...

  • 材料成型设备课后习题答案
  • 第二章 2-3.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说明压力机许用负荷图的准确含义 答:曲柄压力机工作时,曲柄滑块机构要承受全部的工艺力,是主要的受力机构之一 理想状态下滑块上受到的作用力有:工件成形工艺力F.连杆对滑块的作用力FAB.导轨对滑块的反作用力FQ,实际上,曲柄滑块机构各运动副之间是有摩擦存在的,考 ...

  • 热工艺课后习题答案
  • 材料工程及热工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2.金属具有哪些特性?请用金属键结合的特点予以说明. 答案要点: 特性: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好的塑性:强度.硬度有高有低,熔点有高有低,但机械行业常用那些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好的工艺性能的材料: 金属键: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 ...

  •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次作业 2 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 试切法.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3  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 轨迹法.成形刀具法.包络法 8 在大批大量和中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采用什么方法获得? 大批大量生产: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 ...

  • 临沂大学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全)
  • 机械工程材料 课后习题答案 1-1.可否通过增加零件尺寸来提高其弹性模量. 解:不能,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所以不能通过增大尺寸来提高弹性模量. 1-2.工程上的伸长率与选取的样品长度有关,为 ...

  • 机械工程材料(于永泗_齐民)课后习题答案(全)
  • 机械工程材料 课后习题答案 于永泗 齐民 1-1.可否通过增加零件尺寸来提高其弹性模量. 解:不能,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所以不能通过增大尺寸来提高弹性模量. 1-2.工程上的伸长率与选取的样 ...

  • 工程材料(金属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 工程材料参考答案 第1章 机械工程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思考题与习题P20 1.3.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承受哪些负荷?这些负荷对零件产生什么作用?p4 工程构件与机械零件(以下简称零件或构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有时只受到一种负荷作用,更多的时候将受到两种或三种负荷 ...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 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 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 ...

  • ERP课后答案
  • 第一章 1.ERP MRP MRP2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也不积压库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