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虚幻与现实,灵魂与救赎

《赎罪》:虚幻与现实,灵魂与救赎

□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是一部写得非常出色的小说,入围2001年布克奖,被《纽约时报》、《时代》杂志选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并于次年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奖。麦克尤恩的作品被频频地搬上银幕,如《陌生人的安慰》、《水泥花园》、《无辜的人》、《游乐场》等,其中不乏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小说《赎罪》也是如此,尽管文学上的成功对商业电影的改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经过导演乔·怀特苦心雕琢,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采。

关于语言和文字对现实和灵魂所能拥有力量的一次反省。

《赎罪》是一部具备元小说、意识流、戏仿手法等重要特征的后现代小说,电影中也不乏实验技巧的使用。大量意识流的运用,电影蒙太奇式的时空转换,让观众恍惚迷离,现实与创作交织更替,虚实相间,使观众和作者、观众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产生“间离化”、“陌生化”的奇妙效果。影片的结尾,晚年的布里奥尼对着摄像机镜头说出了关于她新书的秘密,西西莉妮和罗比的再次邂逅只是文字给观众带来美丽幻觉,对比现实中罗比死于败血症的苍白眼神与西西莉妮漂浮在地铁里的尸体,观众会产生肝肠撕裂般的痛苦和慨叹,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再次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故事是有主观视角的。许多观众宁愿躲避在虚幻的爱情世界里,以宽慰的心态旁观着海边的别墅、白色的墙壁、 蓝色的窗框,以及美丽的公主和恋人的故事继续闪映,并且希望她永远不要结束。

一、忠实的改编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聚焦于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过失和她为其灾难性的后果而赎罪的努力。小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发生在泰利斯家的乡村庄园,由多人的内心活动来展开一段故事;第二部分发生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场,基本上是男主人公罗比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三部分发生在二战中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小女儿布里奥妮在这里做护士。

电影完全依照小说的结构,以段落的方式来表现故事的多重角度,三大部分的影像风格也完全不同,通过不同人物心理视角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用一生来完成自我救赎的感人故事:第一部分以1935年二战前夕的英国乡村为开场背景,通过一个富于幻想的13岁女孩布里奥妮的眼睛,看到了一个自我臆想的爱情故事,用一位青春期小姑娘的躁动和傲慢把一场自然的男女情爱演化成一场有关罪与罚的离别剧;第二部分的故事镜头跳到二战时的敦刻尔克,主要通过已成为士兵的罗比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同时也通过西西莉娅“等你回来”的呼唤预示着一种真情的存在;第三部分的场景转到了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深受良心谴责的布里奥妮以一种苦行的方式做着肮脏、单调、卑微而又艰辛的工作,希望以此获得内心的慰藉。然而当她发现罗拉与当年真正的强奸犯保罗·马歇尔结婚时,意识到即使改变证词也无法还事实以真相,便转而通过文字来诉求自我心灵的救赎。真正的点题部分出现在尾声,已是知名作家的老年布里奥妮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自己通过编造罗比与姐姐的美好结局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真情。原来罗比与西西莉娅都早已不在,之前的坦白也只是一种虚构,任何形式的赎罪都已无法完成,她只能通过文学的虚构在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为赎罪做最后的努力。

三、一生的救赎

《赎罪》是一曲满怀遗憾的灵魂悲歌,影片的悲剧性在于布里奥妮所伤害的姐姐西西莉亚和她的男友罗比均已在战火中丧生,赎罪的可能性荡然无存,灵魂注定要经受良知一辈子的拷问。罪孽在一次次回忆中被不断放大,直至变成终生缠绕的梦魇。电影的重要意义是向我们揭示了文学的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人性的回归。布里奥妮最终以写作的方式完成自我心灵的救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灵对现实与过去的最终态度。

对于布里奥妮错误的根源,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评论。有的从道德的角度入手,叙述了布里奥妮种种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有的从布里奥尼作为作家的心理,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促成了事实和虚构的混淆;也有的结合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说明布里奥妮“本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错误爆发。

令人感到悲凉的是,布里奥尼一直以为通过叙事的力量安排罗比和西西莉妮重逢并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实现赎罪的愿望,至少能够表现出自己为赎罪所作的努力。只不过当祈求原谅的主体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任何形式的赎罪都是不可能的。麦克尤恩明白这一点,布里奥妮也明白这一点。但“我想改变往事并不是因为性格弱点或逃避现实,而是出于最后善良的行为,一种反对遗忘和绝望的姿态,让这对恋人活着并最终团聚。我给了他们幸福,但并非出于谋取谅解的个人目的”,他们仍然通过虚构让我们去相信那样的诚意是存在的。当赎罪变得不可能的时候,写作对于自我救赎者而言已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通过文字祭奠往事的仪式。

[参考文献]

[1] 丁建宁.赎罪如何可能——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4,(6).

[2] 严春妹.无法完成的救赎——《赎罪》中布里奥尼的心理分析[J].电影评介,2006,(21) .

[3]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大鹏(1973— ),男,山东临沂人,文学硕士,山东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与专业英语教学。

二、虚幻与现实

这是个具有强烈奥斯丁风格的电影。典型的英国故事,充满围绕情感、阶级地位和社会习俗所产生的情节,只不过故事最终没能演变成奥斯丁式喜剧,而是一出涉及“强暴”、“指控”、“战争”、“忏悔”等字眼的悲剧。

《赎罪》并不是《英国病人》那样的战争爱情史诗,虽然有某些相似的格调。故事的重心并不在于西西莉娅与罗比的爱情悲剧,他们只不过是为“小说中的小说”而存在的人物,布里奥妮眼中的世界以及伴随成长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在忏悔中对自己内心的痛苦解剖才是整个电影的主线。整部片建构在布里奥妮幻想之中,所有事情都是布里奥妮对自己经历事件的感知和推断。从少女怀春,到战争残酷和内心挣扎,直至老年时的无奈与坦然,赎罪的结果是无处可赎,唯有诉诸文字,为一对恋人构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爱情归宿。表面上看这是部关于爱情和战争的电影,但更重要的是

《赎罪》:虚幻与现实,灵魂与救赎

□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是一部写得非常出色的小说,入围2001年布克奖,被《纽约时报》、《时代》杂志选为2002年十大好书之一,并于次年获得美国国家书评人奖。麦克尤恩的作品被频频地搬上银幕,如《陌生人的安慰》、《水泥花园》、《无辜的人》、《游乐场》等,其中不乏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小说《赎罪》也是如此,尽管文学上的成功对商业电影的改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经过导演乔·怀特苦心雕琢,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采。

关于语言和文字对现实和灵魂所能拥有力量的一次反省。

《赎罪》是一部具备元小说、意识流、戏仿手法等重要特征的后现代小说,电影中也不乏实验技巧的使用。大量意识流的运用,电影蒙太奇式的时空转换,让观众恍惚迷离,现实与创作交织更替,虚实相间,使观众和作者、观众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产生“间离化”、“陌生化”的奇妙效果。影片的结尾,晚年的布里奥尼对着摄像机镜头说出了关于她新书的秘密,西西莉妮和罗比的再次邂逅只是文字给观众带来美丽幻觉,对比现实中罗比死于败血症的苍白眼神与西西莉妮漂浮在地铁里的尸体,观众会产生肝肠撕裂般的痛苦和慨叹,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再次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故事是有主观视角的。许多观众宁愿躲避在虚幻的爱情世界里,以宽慰的心态旁观着海边的别墅、白色的墙壁、 蓝色的窗框,以及美丽的公主和恋人的故事继续闪映,并且希望她永远不要结束。

一、忠实的改编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聚焦于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过失和她为其灾难性的后果而赎罪的努力。小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发生在泰利斯家的乡村庄园,由多人的内心活动来展开一段故事;第二部分发生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场,基本上是男主人公罗比的心理活动描写;第三部分发生在二战中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小女儿布里奥妮在这里做护士。

电影完全依照小说的结构,以段落的方式来表现故事的多重角度,三大部分的影像风格也完全不同,通过不同人物心理视角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用一生来完成自我救赎的感人故事:第一部分以1935年二战前夕的英国乡村为开场背景,通过一个富于幻想的13岁女孩布里奥妮的眼睛,看到了一个自我臆想的爱情故事,用一位青春期小姑娘的躁动和傲慢把一场自然的男女情爱演化成一场有关罪与罚的离别剧;第二部分的故事镜头跳到二战时的敦刻尔克,主要通过已成为士兵的罗比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同时也通过西西莉娅“等你回来”的呼唤预示着一种真情的存在;第三部分的场景转到了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深受良心谴责的布里奥妮以一种苦行的方式做着肮脏、单调、卑微而又艰辛的工作,希望以此获得内心的慰藉。然而当她发现罗拉与当年真正的强奸犯保罗·马歇尔结婚时,意识到即使改变证词也无法还事实以真相,便转而通过文字来诉求自我心灵的救赎。真正的点题部分出现在尾声,已是知名作家的老年布里奥妮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自己通过编造罗比与姐姐的美好结局作为救赎自己罪过的真情。原来罗比与西西莉娅都早已不在,之前的坦白也只是一种虚构,任何形式的赎罪都已无法完成,她只能通过文学的虚构在将要离开人世之前为赎罪做最后的努力。

三、一生的救赎

《赎罪》是一曲满怀遗憾的灵魂悲歌,影片的悲剧性在于布里奥妮所伤害的姐姐西西莉亚和她的男友罗比均已在战火中丧生,赎罪的可能性荡然无存,灵魂注定要经受良知一辈子的拷问。罪孽在一次次回忆中被不断放大,直至变成终生缠绕的梦魇。电影的重要意义是向我们揭示了文学的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人性的回归。布里奥妮最终以写作的方式完成自我心灵的救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灵对现实与过去的最终态度。

对于布里奥妮错误的根源,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评论。有的从道德的角度入手,叙述了布里奥妮种种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有的从布里奥尼作为作家的心理,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促成了事实和虚构的混淆;也有的结合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说明布里奥妮“本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错误爆发。

令人感到悲凉的是,布里奥尼一直以为通过叙事的力量安排罗比和西西莉妮重逢并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实现赎罪的愿望,至少能够表现出自己为赎罪所作的努力。只不过当祈求原谅的主体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任何形式的赎罪都是不可能的。麦克尤恩明白这一点,布里奥妮也明白这一点。但“我想改变往事并不是因为性格弱点或逃避现实,而是出于最后善良的行为,一种反对遗忘和绝望的姿态,让这对恋人活着并最终团聚。我给了他们幸福,但并非出于谋取谅解的个人目的”,他们仍然通过虚构让我们去相信那样的诚意是存在的。当赎罪变得不可能的时候,写作对于自我救赎者而言已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通过文字祭奠往事的仪式。

[参考文献]

[1] 丁建宁.赎罪如何可能——评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J].外国文学动态,2004,(6).

[2] 严春妹.无法完成的救赎——《赎罪》中布里奥尼的心理分析[J].电影评介,2006,(21) .

[3] [英]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大鹏(1973— ),男,山东临沂人,文学硕士,山东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与专业英语教学。

二、虚幻与现实

这是个具有强烈奥斯丁风格的电影。典型的英国故事,充满围绕情感、阶级地位和社会习俗所产生的情节,只不过故事最终没能演变成奥斯丁式喜剧,而是一出涉及“强暴”、“指控”、“战争”、“忏悔”等字眼的悲剧。

《赎罪》并不是《英国病人》那样的战争爱情史诗,虽然有某些相似的格调。故事的重心并不在于西西莉娅与罗比的爱情悲剧,他们只不过是为“小说中的小说”而存在的人物,布里奥妮眼中的世界以及伴随成长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在忏悔中对自己内心的痛苦解剖才是整个电影的主线。整部片建构在布里奥妮幻想之中,所有事情都是布里奥妮对自己经历事件的感知和推断。从少女怀春,到战争残酷和内心挣扎,直至老年时的无奈与坦然,赎罪的结果是无处可赎,唯有诉诸文字,为一对恋人构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爱情归宿。表面上看这是部关于爱情和战争的电影,但更重要的是


相关内容

  • 叶秀山: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
  •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刻剖析了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所在:它揭示了欧洲传统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企图以一个超越的"理念-神"来化解现实世界种种矛盾.不公.欺诈的虚伪性和欺人之谈,热情讴歌了感性的现实生活,激励人们勇敢地去破除那&quo ...

  • 罪恶与救赎_论_圣经_原型在_罪与罚_中的体现_王冬梅
  • 2012年第3期第1总第61卷(0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 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11,No.3 ,Jun.2012 罪恶与救赎 ---论<圣经>原型在<罪与罚>中的体现 王冬梅 ()荆楚理工 ...

  • [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两希"文学传统及文化基因
  • 蔡 娜 (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摘 要:杰弗里·乔叟是继但丁后最能充分地表现出中世纪文学精神的人,深受"两希"文化传统的影响.<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内容丰富.意义广泛的作品,现实主义.人文主义.世俗化倾向和对生活的歌颂都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离 ...

  • 解读_少年派的奇幻漂流_之隐喻人生[1]
  • 热片劲评 MOVIELITERATURE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隐喻人生解读< ■王 鹏李祥慧(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它的影响力是很多语言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影视作 品多通过隐喻来影射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文化生活,从而使观众能够 ...

  • 人生必读之四十四--[卡拉马佐夫兄弟]
  •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78年开始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小说的发端就能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深受的几处影响的痕迹.例如他此时深受俄国哲学家和思想家Nikolai Fyodorovich Fyodorov的影响.Fyodorov推崇基督教中"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先辈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 ...

  • 关于莫言小说
  • 关于莫言小说<蛙>的一件小事 (2011-10-19 07:10:26) 标签: 分类: 人海冲浪 小说 大江健三郎 情感 小说家莫言是我的好友,连续10多年,几乎每隔两年就有一部新的长篇小说问世,而且紧接下来就有日文版的翻译出版,比欧美其他文种的翻译都快上1年左右. <蛙> ...

  •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 第14卷 第2期2003年4月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URNALOFJIANGSURADIO&TELEVISIONUNIVERSITYVol.14No.2Apr.2003 从贝克特作品看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张红军 (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荒诞派戏剧曾在20.它致力于 ...

  • "写作是一种祈祷形式"
  • 我渴望那些突然使我置身于孤独中的东西,比如旅行.阅读.那次远赴新疆.甘肃时,我只带了三四本薄薄的小书,其中有<卡夫卡传>和<卡夫卡书信日记选>.这两本书相互映照着,使漫漫长途突然陡峭.迂回曲折起来.关于书,卡夫卡给他在一次大战中阵亡的中学同学奥斯卡的信中写道:"一本 ...

  • [窗]公开课教案
  • <窗>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2.揣摩文章技法,学习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2.感受人性的美与丑,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教学流程: [导入语]诗人顾城说:我要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透过诗句,我们看到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