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性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幼儿计算教学法

开设学期:一学期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

编撰人员:XXX

绵阳广播电视大学XX 分校

二0一四年 五 月

《幼儿计算教学法》实施性课程标准

目 录

一、教材基本信息………………………………………………„„…1

二、课程的任务和性质……………………………………………„„1

三、教学的内容、进度和目标要求……………………………………

四、四套学月检测考试题及答案. …………………………………„

五、一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一、教材基本信息:

1、编著者:矫德凤

2、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版次:第一版

4、出版时间:1987年

二、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任务:

1、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知识

主要内容有:

(1) 认识10以内的数

(2) 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3) 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学习一些量的比较

(4) 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

(5) 获得简单的空间方位和一些时间观念

由于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教给幼儿的数学初步知识必须是粗浅的。

2、发展幼儿的智力

(1)、数学具有抽象性,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2)、发展幼儿的智力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

(3)、发展幼儿的智力是多方面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着重在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幼儿思维品质的训练。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轻松愉快,饶有兴趣,对幼儿入小学后喜爱学习数学会产生积极影响

4、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内容,向幼儿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计算教学中,还有有意识的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心、大胆、爱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以上几个任务是紧密联系的,要统筹安排,全面落实。

性质:

“幼儿计算教学法”是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学科。

三、教学的内容、进度和目标要求:

本教材时间安排:一学期(4个学月)

周学时:3学时

总学时:48学时

新课学时:33学时

学生试讲、书写教案:9学时

复习考试:6学时

第一学月

绪言 教学时数 1课时

明确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内容可适当增加一些网上资料, 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的意义,重要性这方面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意义,

理解:幼儿数学计算的特点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四大任务

理解:设置幼儿计算教学四大任务的原因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四大任务的内容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安排的原则

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设置的依据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2 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同时要增加一些学生对教学方法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主要是能用所学知识去试讲就行了。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基本技能:学生会根据幼儿计算的教学方法来作一些教学片断

专业技能:学生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二节 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方法和依据

理解: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与教具的配合。

基本技能:学生会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

何把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具的运用有效的结合。

专业技能:学生能正确选择教学方法

第九章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 教学时数:4学时

知识选修说明或增添内容:

本章是第9章,把它提前到前面来学习,理由是第二章学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后,接下来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和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全貌,知道怎么样去制订教学计划,怎么样去上课,而第3章至第8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幼儿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先学习了第9章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具体的内容教学生备课,试讲,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如果学生写课时计划有困难,可以在网上下载很多教案,让学生摸仿,从中学习,写教案的基本环节,这一点很重要,在以前的学生实习反馈情况看,学生写教案的能力都不高,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加强。

第一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有哪些组织形式

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进行可以在所有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

第二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和记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基本技能:学生会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订课时计划

专业技能:学生能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课时计划来实现试讲(初级阶段,要求不要太高)

第三节 幼儿计算教学效果的检查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检查的内容和范围。

理解:检查的作用。

掌握:检查的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所学的检查的方法去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

第二学月

第三章 物体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教学 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

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但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集合、对应的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

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对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理解:分类教学的重要性

掌握:物体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专业技能:学生能用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去进行试讲

第三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的意义

理解:一样多、不一样多、多些、少些等词的含义

掌握: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能用比较教学的教学方法去分析幼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

第四节 物体排序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排序教学的意义。

理解:排序的教学对幼儿的作用

掌握:幼儿排序教学的要求和排序教学的方法。

专业技能:学生能用排序的教学方法去分析处理相关教材

第四章 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7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但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自然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自然数的产生经过。

理解:理解数数的涵义。

掌握:自然数、基数、序数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

理解:幼儿计数、认识数的序列、认识数的组成的认知特点

掌握: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几个标志。

第三节 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要求

理解:数的分与合在幼儿成长中作用

掌握: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去写一些有关教学片断。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要求

理解:认识10以内基数形成正确概念的重要性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比较法、例举法等方法来写有关教学片断,或是试讲

第三学月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

理解:认识10以内序数的意义,幼儿对10以内序数的认知规律。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例举法、比较法等方法写有关教学片断或试讲有关内容。

第六节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要求

理解:数的组成的要位和作用,为后续加减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利用演示讲解引导和活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写这部分教案,要求详案。但要求要低,基本环节完整,能运用洽当的教学方法就行。

第七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要求

理解:明确认读这10个数字的意义,培养幼儿的抽象能力。

掌握: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教学时数:3课时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要下载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学习写较为详细的教案,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书写教案的质量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加减法与集合的关系

理解:理解加法、减法的集合涵义;

掌握:差集、并集的概念,并与加减法的概念相联系。

第二节 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幼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

理解:使学生明确幼儿对加减法的概念的理解是通过活动来进行的 掌握:幼儿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第三节 怎样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

理解:对幼儿的加减法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在活动中进行。

掌握: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加减法教学的方法书写有关教案,要求详案,并能根据所写教案在小组中展开试讲。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量、计量单位、进率、量数的概念

理解:幼儿对量的认识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掌握:直接计量、间接计量、自然测量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为什么要了解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理解:幼儿对量的学习对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掌握: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对量的感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量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要求

理解:各个年龄阶段对量的认识的不同要求

掌握: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量的教学方法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自己的教案

第四学月

第七章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节 有关几何形体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平面和空间在生活中的主要几何图形

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各种三角形、各种四边形、圆、椭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认识几何图形过程及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理解: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原因

掌握: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对幼儿日常生活的作用

掌握: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教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来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能在小组中试讲。

第四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差异

掌握: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教幼儿认识空间图形的教学方法来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能在小组中试讲。

第五节 等分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等分的教学要求

理解:等分在后续课的学习的地位

掌握:教幼儿在学习等分中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等分中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第八章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掌握: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第二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掌握: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时间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幼儿计算教学法测试题(第一学月)

( 使用专业 学前教育)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幼儿计算教学法是研究幼儿学习_________初步知识的__________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_________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

2、学习好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方法有:联系_______学科的基础知识;联系幼儿园________教学实际;认真完成各项________。

3、幼儿园计算教学有四大任务, 一是教给幼儿一些__________初步知识,二是发展幼儿的_________,三是培养幼儿的学习__________,四是培养幼儿良发的__________和______习惯。

4、幼儿园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一是要选择幼儿认识周围__________和为入小学做准备所必须的__________初步知识。二是要适合幼儿的________能力。

5、幼儿园计算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________学科的特点和幼儿的___________特点。 6\课时计划也叫教案,它包括教学________、教学_________、教学__________、教学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有( )。

A 、计算课 B 、在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C 、在其它学科教学了联系计算教学 D 前面几种都有

2、下列选项中不是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主要途径的是( )。

A 、每周的计算课 B 、各类游戏活动

C 思想品德教育课 D 、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3、教案中教学要求应该包括( )

A 、知识技能方面 B 、发展智力方面

C 、思想品德方面 D 前面三种都有

4、发展幼儿智力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思维能力 B .分析能力 C .观察能力 D .判断能力

5、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有( )

A 、平时检查 B 、阶段检查 C 、个别检查 D 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

6、为检查教学效果要对教学情况有意识的进行记录, 下列记录方式中没有( )

A 、计算课的记录 B 活动记录 C 、专题记录 D 、阶段记录

7、幼儿学习的动力最关键的是( )

A 兴趣 B 、引导 C 、模仿 D 、强制学习

8、制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

A 、社会要求 B 、学科特点 C 幼儿情感 D 、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9、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的,下列选项中没有( )

A .数和计算 B .形 C .量 D .几何体的结构

10、研究和选择幼儿计算教学的方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中没有( )

A 幼儿情感特点 B 、数学学科特点 C. 、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生学习幼儿计算教学法必须要联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

2、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学任务的制定不必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 )

3、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的安排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智力水平。( )

4、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发现法主要在小班中使用 ( )

5、一节课中往往不会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

6、教具的选择越多越好,颜色越艳丽越好( )

7、幼儿园计算课的种类主要是综合性和复习性两种。( )

8、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计算活动。( )

9、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就是教案( )

10、幼儿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而不能一味按计划进行。(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哪4种?

2、幼儿计算教学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哪3部分?

3、课时计划包括哪4个方面的内容?

4、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一般要遵循哪两个原则 ?

5、简述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幼儿计算教学法测试题(第二学月)

( 使用专业 学前教育)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施性课程标准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幼儿计算教学法

开设学期:一学期

开设年级:一年级上

编撰人员:XXX

绵阳广播电视大学XX 分校

二0一四年 五 月

《幼儿计算教学法》实施性课程标准

目 录

一、教材基本信息………………………………………………„„…1

二、课程的任务和性质……………………………………………„„1

三、教学的内容、进度和目标要求……………………………………

四、四套学月检测考试题及答案. …………………………………„

五、一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一、教材基本信息:

1、编著者:矫德凤

2、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版次:第一版

4、出版时间:1987年

二、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任务:

1、教给幼儿一些数学初步知识

主要内容有:

(1) 认识10以内的数

(2) 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3) 认识一些常见的量,学习一些量的比较

(4) 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

(5) 获得简单的空间方位和一些时间观念

由于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教给幼儿的数学初步知识必须是粗浅的。

2、发展幼儿的智力

(1)、数学具有抽象性,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2)、发展幼儿的智力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人才的重要方面。

(3)、发展幼儿的智力是多方面的,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着重在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幼儿思维品质的训练。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轻松愉快,饶有兴趣,对幼儿入小学后喜爱学习数学会产生积极影响

4、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内容,向幼儿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计算教学中,还有有意识的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心、大胆、爱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以上几个任务是紧密联系的,要统筹安排,全面落实。

性质:

“幼儿计算教学法”是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分析探讨幼儿园计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是一门研究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活动的学科。

三、教学的内容、进度和目标要求:

本教材时间安排:一学期(4个学月)

周学时:3学时

总学时:48学时

新课学时:33学时

学生试讲、书写教案:9学时

复习考试:6学时

第一学月

绪言 教学时数 1课时

明确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内容可适当增加一些网上资料, 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的意义,重要性这方面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进行计算教学的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意义,

理解:幼儿数学计算的特点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掌握:幼儿园计算教学在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四大任务

理解:设置幼儿计算教学四大任务的原因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四大任务的内容

第三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安排的原则

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设置的依据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2 章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方法 教学时数:3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同时要增加一些学生对教学方法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主要是能用所学知识去试讲就行了。

第一节 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基本技能:学生会根据幼儿计算的教学方法来作一些教学片断

专业技能:学生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二节 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学方法选择的方法和依据

理解: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

与教具的配合。

基本技能:学生会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

何把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具的运用有效的结合。

专业技能:学生能正确选择教学方法

第九章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 教学时数:4学时

知识选修说明或增添内容:

本章是第9章,把它提前到前面来学习,理由是第二章学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后,接下来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和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全貌,知道怎么样去制订教学计划,怎么样去上课,而第3章至第8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根据幼儿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先学习了第9章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具体的内容教学生备课,试讲,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如果学生写课时计划有困难,可以在网上下载很多教案,让学生摸仿,从中学习,写教案的基本环节,这一点很重要,在以前的学生实习反馈情况看,学生写教案的能力都不高,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加强。

第一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计算教学有哪些组织形式

理解:幼儿计算教学的进行可以在所有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掌握: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

第二节 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和记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基本技能:学生会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制订课时计划

专业技能:学生能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课时计划来实现试讲(初级阶段,要求不要太高)

第三节 幼儿计算教学效果的检查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检查的内容和范围。

理解:检查的作用。

掌握:检查的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所学的检查的方法去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

第二学月

第三章 物体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教学 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

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但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集合、对应的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集合的概念和

理解:一一对应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对物体分类的教学要求

理解:分类教学的重要性

掌握:物体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

专业技能:学生能用分类教学的教学方法去进行试讲

第三节 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的意义

理解:一样多、不一样多、多些、少些等词的含义

掌握: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能用比较教学的教学方法去分析幼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

第四节 物体排序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排序教学的意义。

理解:排序的教学对幼儿的作用

掌握:幼儿排序教学的要求和排序教学的方法。

专业技能:学生能用排序的教学方法去分析处理相关教材

第四章 认识10以内的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7课时

本章内容增减说明: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是要增加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但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自然数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自然数的产生经过。

理解:理解数数的涵义。

掌握:自然数、基数、序数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数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多数物体的感知特点

理解:幼儿计数、认识数的序列、认识数的组成的认知特点

掌握: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几个标志。

第三节 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要求

理解:数的分与合在幼儿成长中作用

掌握: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方法去写一些有关教学片断。

第四节 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要求

理解:认识10以内基数形成正确概念的重要性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基数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比较法、例举法等方法来写有关教学片断,或是试讲

第三学月

第五节 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

理解:认识10以内序数的意义,幼儿对10以内序数的认知规律。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例举法、比较法等方法写有关教学片断或试讲有关内容。

第六节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要求

理解:数的组成的要位和作用,为后续加减法的学习打好基础。

掌握:教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的组成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利用演示讲解引导和活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写这部分教案,要求详案。但要求要低,基本环节完整,能运用洽当的教学方法就行。

第七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要求

理解:明确认读这10个数字的意义,培养幼儿的抽象能力。

掌握:教幼儿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 教学时数:3课时

本章教材内容不进行增减,但要下载一些网上资料,如对本章内容有用的幼儿教学片断供学生模仿,学习写较为详细的教案,增加学生对本章知识试讲的片断练习,培养学生的胆量,对试讲的质量、书写教案的质量要比前面有进步,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比前面要求更高,要能在试讲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加减法与集合的关系

理解:理解加法、减法的集合涵义;

掌握:差集、并集的概念,并与加减法的概念相联系。

第二节 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幼儿学习加法减法的特点。

理解:使学生明确幼儿对加减法的概念的理解是通过活动来进行的 掌握:幼儿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的问题

第三节 怎样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要求

理解:对幼儿的加减法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在活动中进行。

掌握:教幼儿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加减法教学的方法书写有关教案,要求详案,并能根据所写教案在小组中展开试讲。

第六章 认识量的教学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量、计量单位、进率、量数的概念

理解:幼儿对量的认识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掌握:直接计量、间接计量、自然测量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为什么要了解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理解:幼儿对量的学习对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掌握: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对量的感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量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要求

理解:各个年龄阶段对量的认识的不同要求

掌握:教幼儿认识量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量的教学方法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自己的教案

第四学月

第七章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 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一节 有关几何形体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了解平面和空间在生活中的主要几何图形

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各种三角形、各种四边形、圆、椭圆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

第二节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对认识几何图形过程及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理解: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原因

掌握: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第三节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对幼儿日常生活的作用

掌握: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教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来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能在小组中试讲。

第四节 认识几何体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认识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差异

掌握:幼儿认识几何体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教幼儿认识空间图形的教学方法来书写本节内容的相关教案,并能在小组中试讲。

第五节 等分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等分的教学要求

理解:等分在后续课的学习的地位

掌握:教幼儿在学习等分中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等分中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第八章 认识空间方位和时间的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掌握:幼儿认识空间方位教学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空间方位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第二节 认识时间的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目标:

了解: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要求

理解: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掌握:教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学生会用认识时间的教学方法书写相关知识的教案,并在小组中试讲。

幼儿计算教学法测试题(第一学月)

( 使用专业 学前教育)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幼儿计算教学法是研究幼儿学习_________初步知识的__________特点和在幼儿园进行_________教学活动的一门学科.

2、学习好幼儿计算教学法这门学科的方法有:联系_______学科的基础知识;联系幼儿园________教学实际;认真完成各项________。

3、幼儿园计算教学有四大任务, 一是教给幼儿一些__________初步知识,二是发展幼儿的_________,三是培养幼儿的学习__________,四是培养幼儿良发的__________和______习惯。

4、幼儿园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一是要选择幼儿认识周围__________和为入小学做准备所必须的__________初步知识。二是要适合幼儿的________能力。

5、幼儿园计算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________学科的特点和幼儿的___________特点。 6\课时计划也叫教案,它包括教学________、教学_________、教学__________、教学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幼儿计算教学的组织形式有( )。

A 、计算课 B 、在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C 、在其它学科教学了联系计算教学 D 前面几种都有

2、下列选项中不是完成学期教学计划的主要途径的是( )。

A 、每周的计算课 B 、各类游戏活动

C 思想品德教育课 D 、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3、教案中教学要求应该包括( )

A 、知识技能方面 B 、发展智力方面

C 、思想品德方面 D 前面三种都有

4、发展幼儿智力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思维能力 B .分析能力 C .观察能力 D .判断能力

5、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有( )

A 、平时检查 B 、阶段检查 C 、个别检查 D 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

6、为检查教学效果要对教学情况有意识的进行记录, 下列记录方式中没有( )

A 、计算课的记录 B 活动记录 C 、专题记录 D 、阶段记录

7、幼儿学习的动力最关键的是( )

A 兴趣 B 、引导 C 、模仿 D 、强制学习

8、制定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

A 、社会要求 B 、学科特点 C 幼儿情感 D 、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9、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的,下列选项中没有( )

A .数和计算 B .形 C .量 D .几何体的结构

10、研究和选择幼儿计算教学的方法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中没有( )

A 幼儿情感特点 B 、数学学科特点 C. 、幼儿的认知特点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学生学习幼儿计算教学法必须要联系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

2、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学任务的制定不必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 )

3、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的安排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智力水平。( )

4、教学方法中的引导发现法主要在小班中使用 ( )

5、一节课中往往不会选择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

6、教具的选择越多越好,颜色越艳丽越好( )

7、幼儿园计算课的种类主要是综合性和复习性两种。( )

8、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计算活动。( )

9、幼儿计算教学的计划就是教案( )

10、幼儿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而不能一味按计划进行。(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幼儿园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哪4种?

2、幼儿计算教学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哪3部分?

3、课时计划包括哪4个方面的内容?

4、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内容一般要遵循哪两个原则 ?

5、简述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任务。

幼儿计算教学法测试题(第二学月)

( 使用专业 学前教育)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相关内容

  • 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 二.内涵说明 注释: [1]按照"不降低要求,因地制宜"的原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注解"观测点内涵说明"内容,并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 [2]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 [3]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体育. ...

  • 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文件汇编
  • 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文件汇编 财政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局) .教育(教委.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

  •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 附件 教 育 部 文 件 教职成„2011‟9号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 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 ...

  • 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 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送审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更好地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武汉市职业教育和成人 ...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何忠 一.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在理念和课程目标方面,应提出坚持以学 ...

  • 国家免学费.助学金管理办法摘要
  •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摘要 第一条根据<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的通知>(财教[2013]110号)和<省财政厅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人社厅关于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川财教[2012]298号)有关要 ...

  •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 教育部60条专业标准为校长园长定规矩 教育部近日印发<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园长)队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

  •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制度改进的探讨
  • 作者:俞启定 教师教育研究 2015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15)03-0025-06 按现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等职业学校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两项.中职教师又分为文化 ...

  • 和静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自评结果概述
  • 和静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自评结果概述 自评依据及概述: 我校占地面积73069.43平方米,合109.5亩,生均141.88平方米,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有跑道周长为200米塑胶运动场地,环跑道内设小型人造草皮足球场,另建有28米×15米标准篮球场4个,兵乓球训练台6个,羽毛球场一个.室内体 ...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研究 作者:张运鸿 刘丽琴 莫小珍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极高的学校,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高于普通学校.本文分别从法律.职业资格.职业化.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