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特点与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分裂

汉字的特点与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分裂

2006-09-5

中国的汉字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描述性字汇体系,不是西方那种有毫无本义的字母所组成的单词,这样的单词只有经过定义并广为人知之后,才能完成其交流工具职能,相比较而言,西方仅仅具有表音功能的单词其内涵只能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是一种典型的“契约文字”。西方单词由没有本义的字母组成,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定义,方便地进行推理和演绎,相对容易满足形式逻辑的要求---因为内涵狭隘和理解的分歧少。而汉字做这样的推演就明显具有问题,比如“心之官则思”其中的“官”字,既可以当作名词性的词汇去理解为“功能”,也可以作为动词去理解为“控制、主宰”,而且都不能说是错了,最好的理解是两者都包含在内,这样才比较全面和具有汉语特有的韵致和美感。

如果考虑到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真理”,对社会秩序的认同主要来自对自身利益受到关注的体认,那么形式逻辑和数学模型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真理性实际上是转移了对内容和实质的重视,所以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过分注重形式逻辑实际上是为了否认和掩盖事实的逻辑。从来就没有一种所谓的科学的学术,能够得到人们长久的信赖,并最终帮助了社会秩序的长久稳定。革命者并非不知道“造反是杀头的罪名”,问题在于革命者总是被一个个逼上梁山,一种为特定制度进行论证或者辩护的言说,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完整与规范,看起来多么具有真理特征,也永远代替不了事实上的利益争夺和矛盾激化所带来的深刻不认同。在这个方面,中国2000多年来的古圣先贤都重复了差不多的内容,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发现,孔子时代的人们看到的社会问题和设想的解决方法与路向,始终无法被突破。假如文字真的决定思维,那么汉字就是这样方便地供人们迅速地接触到事情的本质和要害,孔夫子时代人们看到和描述的东西,今天仍然还在起作用。

如果要进行“伪装真理”的意识形态学术过程,汉语确实不是不如西方语言合适,但是要描写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的“伦常日用”,汉字则是非常合适的。按照孔子的说法他自己是“述而不作”,汉字显然也是适合用来“述而不作”的,汉语适合于描述与传递信息,而不适合进行人文领域的“真理”创造过程---论证与推理。西方的意识形态呈工具性的分工发展,今天在美国其财政专家与金融专家都使用各自的专业术语,不能够完全顺利地进行沟通,因此这样文字其基本的功能作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至于说到文明成果的保留和传承,西方的符号文字更是难以望汉语之项背,100年前的英语,非专家根本就不能解读,而2000多年之前的《论语》,笔者今天还是能够比较通达地理解,而且还有所感悟,并且笔者的感悟绝对不受历代注释家的干扰,从这里可以看到汉语是一种民主的文字,而非西方那样经过严格定义的概念化的“专制文字”。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只要用很少的文字,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很完整的意境,传达非常完整的人们内心信息,这是任何其他文字都难以比拟的。汉字容许人们去感悟,也能够方便地传达人们的心志,这是只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语言体系,才能做到的。

至于说到汉语的不精确,乃是一种肤浅的说辞。汉语用来翻译西方近代的全部自然科学的先行著作,从来没有出现什么误解和不足,中国的科学家使用汉语进行思考和交流,也从来没有什么障碍和困难。而且汉语的方便性还在于即使是不同的学科,人们也能够非常方便地相互交流,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一个老记者要完整记载一场心脏病手术,并传达有用的信息给医生的同行们,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医生自己动手写文章。在汉语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汉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语言,也是交流与传承功能非常强大的语言。对于那些五四之后的中国知识精英群体而言,怨言主要在于不利于少数人的职业利益,不方便他们垄断社会科学领域的真理或者叙述权利,中国人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网络辩论,而且许多东西从生活中来,明显比所谓的专家和智囊更加切合问题的要害,这使得他们感到一定的威胁---要是汉语有英语那样方便

进行话语权垄断就好了!所以说汉语不精确,难以适应形式逻辑的应用是胡说九道,实际上是汉语不方便进行意识形态或者话语权垄断,明显地妨碍了所谓的“人文学者”们的职业利益最大化。因为中国知识精英群体从五四以后,由于阶层对立的长期尖锐存在,确实感到说服大众不可能,因说服有困难就想要采取压服手段,通过工具措施来把多数人排斥到对话的圈子之外去。对汉字长期进行贬低的主要根源就在这里,这个所谓的“不精确”或者理解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因为知识精英群体无法方便地把不同的见解和对立的主张,从汉语学术圈子里完全排斥出去的结果。其实就算是把汉语消灭以英语代之,在中国因为社会阶层分裂带来的意识形态分裂依然会存在,互不服气和买帐的情形一样不会消失。从汉语在自然科学的表达上看,凡是不涉及社会阶层的利益划分与立场的歧异,汉字就不存在所谓的“不精确”问题了。

中国人只要学会6000个汉字,大概毕生就不会遇到多少生字了。而西方的大学毕业生,在5-10年之后,其掌握的词汇量常常要翻两番,达到8-10万个,才能在专业领域跟上形势。毛泽东选集四卷有66万多字,在分析了中国革命的背景与现实之后,再全面阐述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政策策略问题,使用的全部单字只有2981个!汉字虽然数量很大,《汉语大字典》共收单字56000个。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根据专家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也是因为汉字传载信息的作用特别强大,所以厚厚的番邦原著翻译过来之后,就只剩下薄薄的一本了。大概美国出版业要使用3000万吨纸张,才能与中国使用1000万吨纸张发布的信息量相当(如果使用文言文的话,估计只需要300-400万吨纸张),所以汉字是一种节省资源的环保型文字。

至于汉字在入门阶段,在学习和书写方面相对要难度大一些,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完成了识字过程之后就可以受用终生,这样的努力和投入过程并非不值得。而英语在字汇上都是非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的。想想看,小孩子不学习干什么,

难学的书写,正好可以磨练和砥砺其意志和性情,这本来就应该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训练内容。中国历代都有在书法上下死工夫,以修身养性为乐的人,看起来学习除了在困难之外还是有乐趣的,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文字起源上看,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比较成熟了,后来又在上千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修正和完善,是经过了许多人的长时间的协商与磨合过程,是经过广泛的“民主”讨论并与多数人的生活过程相适应的结果,所以汉字具备特别强大的描述功能,其基础在于文字产生过程中很好地适应了多数人在生活与生产中进行表达与传递的需要。而番邦文字基本上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成果,是一种独裁的文字,而且是使用过程中,有话语权的人又随时任意更改,完全没有多数人参与的机会,是一种封建专制和贵族式的文字。而且因为职业利益和个人方便,不同的学术圈子又任意使用定义方式,更改文字的内涵与外延,更多地体现了为了少数人行文表述方便,因而妨碍了文字的表述与交流功能。与汉字相比,番邦文字更多地照顾了少数人的职业利益需要,更少兼容对社会现实的适应与调整。

西方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为西方社会多数人所信奉所接受,实际上在于西方社会的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缓和了社会矛盾,因此瓦解了工人的阶级意识,结果在表述上就没有了对立和不可调和的分歧,因此有了多数人接受同一种意识形态表述基础上的社会科学繁荣。而中国就因为社会财富短缺,精英阶层总是想要依托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走极端,而工人农民总是对他们的说法不买帐。最大的分歧就体现在对毛泽东的态度上,知识精英拼命妖魔化毛泽东,而工人农民则更加深切地怀念他,这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叙述或者意识形态上的分裂,根源乃在于物质利益分配上的互不兼容和排斥。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争论,也许体现在语汇使用和理解的歧异上,也许体现在文人相轻上,也许体现在适应中国的人文学科体系与框架尚未完成建设过程上,但是根本问题和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社会认同不存在,阶层对立很深刻。换句话说,就是在社会科学上的广

泛而深刻的分歧,是来自人们的心中,而不是来自人们使用的语言工具上;是因为人们的立场和主张相互对立,而不是说法欠妥。按照庄子的说法是“道术将为天下裂”。

比如在网上我一向反对精英主义,推崇毛泽东,那些反驳我的人就硬说我是要反精英,还振振有辞地追问毛泽东是不是精英。其实并非什么理解上的错误,也不是阅读与把握上的歧异,因为我多次非常清楚阐述我是要反对精英主义的,并且把精英主义定义为“利用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破坏多数人的基本生产条件与生存条件,激化社会矛盾有引发革命的危险”,但是如此鲜明的说法怎么可能还有误解呢?所谓的误解实际上是观点与立场的差距带来的,这些反驳我的人,并非不理解我说的东西,而是他们更愿意说“只有把少数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到底精英主义制度实际上给中国带来的是发展还是倒退,我倒是愿意与这些人进行认真的讨论,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他们说精英主义带来了西方的富裕发达,我也愿意和这些人认真讨论西方发达是不是精英主义制度带来,也没有人愿意来认真讨论;有一点是清楚的,他们需要的精英主义制度,以及为精英主义制度辩护的所谓“普世价值”,至于精英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成效到底如何,这显然不是他们有兴趣讨论的。所以汉语不是不能用来

汉字的特点及优势

人类的文字大体上有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两中。人类社会最早发明的文字几乎都是象形文字,后来其它国家的象形文字都相继湮灭,为拼音文字所取代。汉字则是唯一保留下来并且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

正是这个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一派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字必然趋向于拼音化,或者认为文字的拼音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原因。所以他们制定了一个汉字改造计划。首先发明拼音以作为未来汉语文字的字母,然后进行汉字化简,最后把汉字取消,完全使用汉语拼音作为书写和阅读的工具。这一个工作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探讨,在五十年代正式启动。发明了汉语拼音,取代了二十年代开始使用的注音符(台湾目前使用的注音符,是朝末年开始设计,在二十年代确定的,为汉字标音的符号)然后进行第一版简体字的推广。文革之前曾准备用汉语拼音取代简体字。但由于时局动荡,这个计划不了了之了。1978年,又推广了第二版简体字,但这一次由于对汉字的改动太大,而推行不下去。第一版简体字一直使用到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汉字拼音化的这个话题再未被提起。这是国人对本汉字认识的一个巨大转变。

汉字是所有人类发明的文字中最特殊的文字。不仅与拼音文字不同,而且与其它相形文字也有巨大的差别。如古埃及的文字属于实体相形文字,要表达一个“牛”字,就必须画一个牛的形状。这样的文字写法复杂,而且不容易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待表达事物的增多,这种文字必然陷入尴尬的局面。今天在美州发现的玛雅人的文字也属于这类的实体相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刑文字,这种文字的线条直而硬,有点像中国早期的八卦文字,更是难于变化。

中国的汉字在很早以前就由象形转变成象意,或象事了。既把具体事物或事件的形状或精神抽象出来,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即:可以用曲线来描绘物象、意象与事象。这样的表达可以将汉字无穷地扩充。后来又在已有汉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象声的部分,变成新的汉字,又增加了汉字的扩充能力。所以现在的汉字可以分为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汉字的表现力是无穷无尽的。

汉字的起源无从可考,但在殷虚中出土的4000多年前所使用的甲骨文,已经具有上述的汉字规则了。也就是说在周朝以前,汉字就已经确立了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造字原则。自此以后,汉字就处于不断的改造和演进中。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汉字的造字期。这个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各国的官方都在不断造字或字体的调整。哪一个字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这个字就变成了通用的汉字。但是各地区,各国家所认可的汉字不同,所以经常出现一个意义的汉字有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写法。

秦统一中国以后,也强制各地使用统一的汉字。当然政府规定汉字的固定写法,其它的写法通通被取缔。这样汉字就完成了统一的工作。但是秦朝使用的纂字,笔画曲折,书写并不方便。到了汉朝就改用隶书。这一次汉字改革,并不是由政府强力推行的,而是民间自发产生的。因为隶书书写方便、美观,所以大多数知识分子书写时都使用隶书。这样汉字的基本形体也被确定了下来。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的形体,与隶

书相近。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只要认识繁体字,了解文言文的人,都能够很流畅的读下来。

后来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书写工具发生了改变,书写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来所使用的隶书就失去了其方便的意义。又经过书法家的创作,汉字形成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几个主要字体,取代了隶书,完成了字体的改造。虽然后期的字体有所改造,但基本形状和结构却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汉字在汉朝时期就已经稳定下来了。唐朝以后,汉字就更加稳定,以后的千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当然有个别汉字也在简化,也有个别汉字变得更复杂,但这都是个别的调整。不是汉字不能变化,而是汉字不用变化。汉朝以后的汉字就足够表达万事万物了。

汉字这种文字很特殊,它既可以表意,也可以表声,所以它的表现力极强。唐朝时期中国曾经向西方学习佛教,大量地翻译佛经。印度的梵语中的词汇有很多无法与中国词汇相对应,中国人就用汉字的表声能力直接用汉字表示梵语。比如:佛、浮屠都属于此类。清末民初,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也有很多时候采用这样的翻译方式,如:浪漫、引擎等词汇都是直接表声的。

汉字的表意特征更保证了汉字的稳定性。人类的口语发音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古代没有传媒的时候,更是如此。古人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中国若大的国土,每隔十里,发音就有差异了。但是由于汉字表意的特征,无论什么发音,想表达特定的意思,都使用特定的汉字。

正是这个特点保证了中国文化的统一。同时保证汉字可以在如此广漠的国土里,如此悠久的历史中,几乎不需要变化。

拼音文字就不具有这样的稳定性。因为拼音文字完全是表音的,其表意能力很弱。所以当发音改变的时候,文字也要求随之变化。所以今天人讲英语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大变,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看到西方文字一直都在发展变化中,就认为人类的文字必须变化。这种观点其实是对汉字缺乏认识的结果。人类的文明确实在日益进步,但是记载人类文明的文字如果一直在变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词汇量的扩充。英文词汇量的膨胀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语言学家发现如今不知道掌握多少英文词汇才能算真正学会英语。由于各地用词习惯不同,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表达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词汇越来越多,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英文中的“海洋”,可以用sea 来表达,也可以用ocean 来表达。这有点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状况。但是因为拼音文字的特点,这个问题几乎是不能解决的。

早期的汉字也有类似今天英文的状况。如:牛是一个字,母牛又是一个字,公牛又是一个字,那个时候汉字数量膨胀很快。后来中国人聪明了,不用创造那么多汉字,而是把汉字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表达意思了。因此汉字基本稳定在一万个左右,而常用字只有四千个左右,日常生活用字只有两千个左右。英文单词由二十六个无意义的字母组成。而汉语词汇由数千上万个有意义的汉字组成。任意汉字都可以进行组

合,组成新的词汇。其表现力由此可知。所以汉字无须像英文那样不停地变化。

其实文字的变化并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翻译工作,必须不断地翻译历史文献。因为每一百年,其文字就发生一次重大变化。所以今天要翻译一百年以前的文献,一百年以后又看不懂今天的翻译品了,还得重新翻译。当然,那时又增加了这一百年中新文献的翻译工作。随着文明的积累,翻译量会逐渐加大,否则普通人就看不懂。今天普通的英国人,看一百年以前的文字很吃力,五百年前的文字几乎看不懂,一千年以前的文字,除非文字学家,否则没有人能认识。大量的翻译工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中国却避免了这种状况。只要认识汉字,稍微训练一下文言文能力,就可以通读古今一切文章。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书籍都是汉朝以后的。先秦的著作也被汉朝翻译成了“今文”(汉朝的文字叫今文,先秦文字叫古文)。所以经过稍微训练的人,都能通读中国历史的一切文献。

秦朝焚书,先秦典籍所剩无几,汉朝人都用今文整理出来。自此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过翻译历史典籍的工作(有整理,没有翻译),翻译只是翻译外来的文献。这其实对人类文明进步非常有利。可惜近几十年,中国却进行了一些翻译古代典籍的工作。如:把古文翻译成简体字,把十三经翻译成白话文。其实这是人为的多余的工作。翻译成简体字,很多句子意思反而看不懂了;翻译成白话文,与原来的意思多少都有出

入。所以希望今后对随着对汉字认识的逐渐加深,能够避免这些无用的浪费。

汉字的特点与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分裂

2006-09-5

中国的汉字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描述性字汇体系,不是西方那种有毫无本义的字母所组成的单词,这样的单词只有经过定义并广为人知之后,才能完成其交流工具职能,相比较而言,西方仅仅具有表音功能的单词其内涵只能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是一种典型的“契约文字”。西方单词由没有本义的字母组成,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定义,方便地进行推理和演绎,相对容易满足形式逻辑的要求---因为内涵狭隘和理解的分歧少。而汉字做这样的推演就明显具有问题,比如“心之官则思”其中的“官”字,既可以当作名词性的词汇去理解为“功能”,也可以作为动词去理解为“控制、主宰”,而且都不能说是错了,最好的理解是两者都包含在内,这样才比较全面和具有汉语特有的韵致和美感。

如果考虑到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真理”,对社会秩序的认同主要来自对自身利益受到关注的体认,那么形式逻辑和数学模型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真理性实际上是转移了对内容和实质的重视,所以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过分注重形式逻辑实际上是为了否认和掩盖事实的逻辑。从来就没有一种所谓的科学的学术,能够得到人们长久的信赖,并最终帮助了社会秩序的长久稳定。革命者并非不知道“造反是杀头的罪名”,问题在于革命者总是被一个个逼上梁山,一种为特定制度进行论证或者辩护的言说,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完整与规范,看起来多么具有真理特征,也永远代替不了事实上的利益争夺和矛盾激化所带来的深刻不认同。在这个方面,中国2000多年来的古圣先贤都重复了差不多的内容,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发现,孔子时代的人们看到的社会问题和设想的解决方法与路向,始终无法被突破。假如文字真的决定思维,那么汉字就是这样方便地供人们迅速地接触到事情的本质和要害,孔夫子时代人们看到和描述的东西,今天仍然还在起作用。

如果要进行“伪装真理”的意识形态学术过程,汉语确实不是不如西方语言合适,但是要描写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的“伦常日用”,汉字则是非常合适的。按照孔子的说法他自己是“述而不作”,汉字显然也是适合用来“述而不作”的,汉语适合于描述与传递信息,而不适合进行人文领域的“真理”创造过程---论证与推理。西方的意识形态呈工具性的分工发展,今天在美国其财政专家与金融专家都使用各自的专业术语,不能够完全顺利地进行沟通,因此这样文字其基本的功能作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至于说到文明成果的保留和传承,西方的符号文字更是难以望汉语之项背,100年前的英语,非专家根本就不能解读,而2000多年之前的《论语》,笔者今天还是能够比较通达地理解,而且还有所感悟,并且笔者的感悟绝对不受历代注释家的干扰,从这里可以看到汉语是一种民主的文字,而非西方那样经过严格定义的概念化的“专制文字”。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只要用很少的文字,就能够营造出一个很完整的意境,传达非常完整的人们内心信息,这是任何其他文字都难以比拟的。汉字容许人们去感悟,也能够方便地传达人们的心志,这是只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语言体系,才能做到的。

至于说到汉语的不精确,乃是一种肤浅的说辞。汉语用来翻译西方近代的全部自然科学的先行著作,从来没有出现什么误解和不足,中国的科学家使用汉语进行思考和交流,也从来没有什么障碍和困难。而且汉语的方便性还在于即使是不同的学科,人们也能够非常方便地相互交流,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一个老记者要完整记载一场心脏病手术,并传达有用的信息给医生的同行们,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医生自己动手写文章。在汉语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汉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语言,也是交流与传承功能非常强大的语言。对于那些五四之后的中国知识精英群体而言,怨言主要在于不利于少数人的职业利益,不方便他们垄断社会科学领域的真理或者叙述权利,中国人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网络辩论,而且许多东西从生活中来,明显比所谓的专家和智囊更加切合问题的要害,这使得他们感到一定的威胁---要是汉语有英语那样方便

进行话语权垄断就好了!所以说汉语不精确,难以适应形式逻辑的应用是胡说九道,实际上是汉语不方便进行意识形态或者话语权垄断,明显地妨碍了所谓的“人文学者”们的职业利益最大化。因为中国知识精英群体从五四以后,由于阶层对立的长期尖锐存在,确实感到说服大众不可能,因说服有困难就想要采取压服手段,通过工具措施来把多数人排斥到对话的圈子之外去。对汉字长期进行贬低的主要根源就在这里,这个所谓的“不精确”或者理解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因为知识精英群体无法方便地把不同的见解和对立的主张,从汉语学术圈子里完全排斥出去的结果。其实就算是把汉语消灭以英语代之,在中国因为社会阶层分裂带来的意识形态分裂依然会存在,互不服气和买帐的情形一样不会消失。从汉语在自然科学的表达上看,凡是不涉及社会阶层的利益划分与立场的歧异,汉字就不存在所谓的“不精确”问题了。

中国人只要学会6000个汉字,大概毕生就不会遇到多少生字了。而西方的大学毕业生,在5-10年之后,其掌握的词汇量常常要翻两番,达到8-10万个,才能在专业领域跟上形势。毛泽东选集四卷有66万多字,在分析了中国革命的背景与现实之后,再全面阐述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政策策略问题,使用的全部单字只有2981个!汉字虽然数量很大,《汉语大字典》共收单字56000个。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根据专家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也是因为汉字传载信息的作用特别强大,所以厚厚的番邦原著翻译过来之后,就只剩下薄薄的一本了。大概美国出版业要使用3000万吨纸张,才能与中国使用1000万吨纸张发布的信息量相当(如果使用文言文的话,估计只需要300-400万吨纸张),所以汉字是一种节省资源的环保型文字。

至于汉字在入门阶段,在学习和书写方面相对要难度大一些,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完成了识字过程之后就可以受用终生,这样的努力和投入过程并非不值得。而英语在字汇上都是非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可的。想想看,小孩子不学习干什么,

难学的书写,正好可以磨练和砥砺其意志和性情,这本来就应该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训练内容。中国历代都有在书法上下死工夫,以修身养性为乐的人,看起来学习除了在困难之外还是有乐趣的,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

在文字起源上看,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比较成熟了,后来又在上千年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修正和完善,是经过了许多人的长时间的协商与磨合过程,是经过广泛的“民主”讨论并与多数人的生活过程相适应的结果,所以汉字具备特别强大的描述功能,其基础在于文字产生过程中很好地适应了多数人在生活与生产中进行表达与传递的需要。而番邦文字基本上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成果,是一种独裁的文字,而且是使用过程中,有话语权的人又随时任意更改,完全没有多数人参与的机会,是一种封建专制和贵族式的文字。而且因为职业利益和个人方便,不同的学术圈子又任意使用定义方式,更改文字的内涵与外延,更多地体现了为了少数人行文表述方便,因而妨碍了文字的表述与交流功能。与汉字相比,番邦文字更多地照顾了少数人的职业利益需要,更少兼容对社会现实的适应与调整。

西方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为西方社会多数人所信奉所接受,实际上在于西方社会的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缓和了社会矛盾,因此瓦解了工人的阶级意识,结果在表述上就没有了对立和不可调和的分歧,因此有了多数人接受同一种意识形态表述基础上的社会科学繁荣。而中国就因为社会财富短缺,精英阶层总是想要依托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走极端,而工人农民总是对他们的说法不买帐。最大的分歧就体现在对毛泽东的态度上,知识精英拼命妖魔化毛泽东,而工人农民则更加深切地怀念他,这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叙述或者意识形态上的分裂,根源乃在于物质利益分配上的互不兼容和排斥。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争论,也许体现在语汇使用和理解的歧异上,也许体现在文人相轻上,也许体现在适应中国的人文学科体系与框架尚未完成建设过程上,但是根本问题和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社会认同不存在,阶层对立很深刻。换句话说,就是在社会科学上的广

泛而深刻的分歧,是来自人们的心中,而不是来自人们使用的语言工具上;是因为人们的立场和主张相互对立,而不是说法欠妥。按照庄子的说法是“道术将为天下裂”。

比如在网上我一向反对精英主义,推崇毛泽东,那些反驳我的人就硬说我是要反精英,还振振有辞地追问毛泽东是不是精英。其实并非什么理解上的错误,也不是阅读与把握上的歧异,因为我多次非常清楚阐述我是要反对精英主义的,并且把精英主义定义为“利用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破坏多数人的基本生产条件与生存条件,激化社会矛盾有引发革命的危险”,但是如此鲜明的说法怎么可能还有误解呢?所谓的误解实际上是观点与立场的差距带来的,这些反驳我的人,并非不理解我说的东西,而是他们更愿意说“只有把少数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到底精英主义制度实际上给中国带来的是发展还是倒退,我倒是愿意与这些人进行认真的讨论,但是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他们说精英主义带来了西方的富裕发达,我也愿意和这些人认真讨论西方发达是不是精英主义制度带来,也没有人愿意来认真讨论;有一点是清楚的,他们需要的精英主义制度,以及为精英主义制度辩护的所谓“普世价值”,至于精英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成效到底如何,这显然不是他们有兴趣讨论的。所以汉语不是不能用来

汉字的特点及优势

人类的文字大体上有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两中。人类社会最早发明的文字几乎都是象形文字,后来其它国家的象形文字都相继湮灭,为拼音文字所取代。汉字则是唯一保留下来并且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

正是这个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一派学者认为人类的文字必然趋向于拼音化,或者认为文字的拼音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原因。所以他们制定了一个汉字改造计划。首先发明拼音以作为未来汉语文字的字母,然后进行汉字化简,最后把汉字取消,完全使用汉语拼音作为书写和阅读的工具。这一个工作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探讨,在五十年代正式启动。发明了汉语拼音,取代了二十年代开始使用的注音符(台湾目前使用的注音符,是朝末年开始设计,在二十年代确定的,为汉字标音的符号)然后进行第一版简体字的推广。文革之前曾准备用汉语拼音取代简体字。但由于时局动荡,这个计划不了了之了。1978年,又推广了第二版简体字,但这一次由于对汉字的改动太大,而推行不下去。第一版简体字一直使用到今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汉字拼音化的这个话题再未被提起。这是国人对本汉字认识的一个巨大转变。

汉字是所有人类发明的文字中最特殊的文字。不仅与拼音文字不同,而且与其它相形文字也有巨大的差别。如古埃及的文字属于实体相形文字,要表达一个“牛”字,就必须画一个牛的形状。这样的文字写法复杂,而且不容易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待表达事物的增多,这种文字必然陷入尴尬的局面。今天在美州发现的玛雅人的文字也属于这类的实体相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刑文字,这种文字的线条直而硬,有点像中国早期的八卦文字,更是难于变化。

中国的汉字在很早以前就由象形转变成象意,或象事了。既把具体事物或事件的形状或精神抽象出来,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即:可以用曲线来描绘物象、意象与事象。这样的表达可以将汉字无穷地扩充。后来又在已有汉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象声的部分,变成新的汉字,又增加了汉字的扩充能力。所以现在的汉字可以分为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汉字的表现力是无穷无尽的。

汉字的起源无从可考,但在殷虚中出土的4000多年前所使用的甲骨文,已经具有上述的汉字规则了。也就是说在周朝以前,汉字就已经确立了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造字原则。自此以后,汉字就处于不断的改造和演进中。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汉字的造字期。这个时期无论是民间还是各国的官方都在不断造字或字体的调整。哪一个字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这个字就变成了通用的汉字。但是各地区,各国家所认可的汉字不同,所以经常出现一个意义的汉字有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写法。

秦统一中国以后,也强制各地使用统一的汉字。当然政府规定汉字的固定写法,其它的写法通通被取缔。这样汉字就完成了统一的工作。但是秦朝使用的纂字,笔画曲折,书写并不方便。到了汉朝就改用隶书。这一次汉字改革,并不是由政府强力推行的,而是民间自发产生的。因为隶书书写方便、美观,所以大多数知识分子书写时都使用隶书。这样汉字的基本形体也被确定了下来。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的形体,与隶

书相近。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只要认识繁体字,了解文言文的人,都能够很流畅的读下来。

后来由于造纸术的发明,书写工具发生了改变,书写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来所使用的隶书就失去了其方便的意义。又经过书法家的创作,汉字形成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几个主要字体,取代了隶书,完成了字体的改造。虽然后期的字体有所改造,但基本形状和结构却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汉字在汉朝时期就已经稳定下来了。唐朝以后,汉字就更加稳定,以后的千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当然有个别汉字也在简化,也有个别汉字变得更复杂,但这都是个别的调整。不是汉字不能变化,而是汉字不用变化。汉朝以后的汉字就足够表达万事万物了。

汉字这种文字很特殊,它既可以表意,也可以表声,所以它的表现力极强。唐朝时期中国曾经向西方学习佛教,大量地翻译佛经。印度的梵语中的词汇有很多无法与中国词汇相对应,中国人就用汉字的表声能力直接用汉字表示梵语。比如:佛、浮屠都属于此类。清末民初,中国学习西方文化,也有很多时候采用这样的翻译方式,如:浪漫、引擎等词汇都是直接表声的。

汉字的表意特征更保证了汉字的稳定性。人类的口语发音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古代没有传媒的时候,更是如此。古人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中国若大的国土,每隔十里,发音就有差异了。但是由于汉字表意的特征,无论什么发音,想表达特定的意思,都使用特定的汉字。

正是这个特点保证了中国文化的统一。同时保证汉字可以在如此广漠的国土里,如此悠久的历史中,几乎不需要变化。

拼音文字就不具有这样的稳定性。因为拼音文字完全是表音的,其表意能力很弱。所以当发音改变的时候,文字也要求随之变化。所以今天人讲英语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大变,就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看到西方文字一直都在发展变化中,就认为人类的文字必须变化。这种观点其实是对汉字缺乏认识的结果。人类的文明确实在日益进步,但是记载人类文明的文字如果一直在变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词汇量的扩充。英文词汇量的膨胀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语言学家发现如今不知道掌握多少英文词汇才能算真正学会英语。由于各地用词习惯不同,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表达是很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词汇越来越多,而且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英文中的“海洋”,可以用sea 来表达,也可以用ocean 来表达。这有点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的状况。但是因为拼音文字的特点,这个问题几乎是不能解决的。

早期的汉字也有类似今天英文的状况。如:牛是一个字,母牛又是一个字,公牛又是一个字,那个时候汉字数量膨胀很快。后来中国人聪明了,不用创造那么多汉字,而是把汉字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表达意思了。因此汉字基本稳定在一万个左右,而常用字只有四千个左右,日常生活用字只有两千个左右。英文单词由二十六个无意义的字母组成。而汉语词汇由数千上万个有意义的汉字组成。任意汉字都可以进行组

合,组成新的词汇。其表现力由此可知。所以汉字无须像英文那样不停地变化。

其实文字的变化并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翻译工作,必须不断地翻译历史文献。因为每一百年,其文字就发生一次重大变化。所以今天要翻译一百年以前的文献,一百年以后又看不懂今天的翻译品了,还得重新翻译。当然,那时又增加了这一百年中新文献的翻译工作。随着文明的积累,翻译量会逐渐加大,否则普通人就看不懂。今天普通的英国人,看一百年以前的文字很吃力,五百年前的文字几乎看不懂,一千年以前的文字,除非文字学家,否则没有人能认识。大量的翻译工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中国却避免了这种状况。只要认识汉字,稍微训练一下文言文能力,就可以通读古今一切文章。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书籍都是汉朝以后的。先秦的著作也被汉朝翻译成了“今文”(汉朝的文字叫今文,先秦文字叫古文)。所以经过稍微训练的人,都能通读中国历史的一切文献。

秦朝焚书,先秦典籍所剩无几,汉朝人都用今文整理出来。自此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过翻译历史典籍的工作(有整理,没有翻译),翻译只是翻译外来的文献。这其实对人类文明进步非常有利。可惜近几十年,中国却进行了一些翻译古代典籍的工作。如:把古文翻译成简体字,把十三经翻译成白话文。其实这是人为的多余的工作。翻译成简体字,很多句子意思反而看不懂了;翻译成白话文,与原来的意思多少都有出

入。所以希望今后对随着对汉字认识的逐渐加深,能够避免这些无用的浪费。


相关内容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
  • 论述: 1.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答:(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国家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 ...

  •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试题
  • 名词解释 :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2.<神灭论>: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范缜本着道家 ...

  • 湛晓白 | 拼写方言: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运动与国语运动之离合(下)
  • 湛晓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 四.违背"书同文":各界对方言拉丁化的质疑与批评 用拉丁化汉字来书写方言的原则,不仅见诸<拉丁化概论>等发行较广的著作当中,且在<太白><生活知识><清华周刊>等左翼刊物上被 ...

  • [中国书法 ]教学讲授纲要
  • [英文名称]:Calligraphy Teaching Syllabus [课程编号]:学时:36 学时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艺术.它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凝聚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中华先民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黑格尔曾说:中国是特别的东方,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 ...

  • 对甲骨文化的历史追问
  • 摘要:令世界和中国文化学术界醉心多年的殷商甲骨文字,随同它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烟消云散了.历来的甲骨文研究,似乎都倾向于仅仅将它视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资料.我们主张将甲骨文看作社会文化产物,在人文历史背景下去考察甲骨文字的文化社会学意义.将甲骨文字产生.发展以及湮灭的过程放到社会发展史的视角中来观察,可以 ...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作者:李如龙 < 光明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16 版) 1936年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李如龙提供) "龙"字 ...

  • 八上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知识点
  • 八上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 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 4.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 ...

  • 山西省原平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 和第Ⅱ卷(表达题) 两部分,共15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

  • 为什么像汉字一样的象形文字很少,多数语言是拼音文字呢?
  • 很少人用象形文字,恰恰说明了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一个大一统的环境,即使在很长的分裂中也基本上处于大一统的文化中,这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最大的不同,也是解答这一问题的根本.象形文字应该是人们可以想到的最最简单的一种表达方式了,而汉字一开始也是从最简单的象形表达中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