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食住行的民间总结

商业是以媒介和促进商品交换为基本职能的社会行业,其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商品交换活动,实现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的合理分配,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理论上的商业定义很好理解。换句话说,既然商业是一种商品交易活动,那就离不开商品和购买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商业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阶段,每一步变革都体现了商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过程,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中国商业的历次变革,其实都是一个买得到或买不到东西、买得起或买不起,以及买什么或不买什么的消费经历,而最能反映中国商业变革和百姓消费经历的事实,就是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衣:从布票到品牌

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可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需要布票。

布票诞生于1954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1983年冬。曾经主宰过老百姓30年的穿衣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2.3cm×5.2cm的票幅。面额分壹寸、五寸、壹市尺、五市尺、拾市尺不等。发放布票时一律以该年11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14.5市尺,棉花5市两。这样的供应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加上布的供应品种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等,一般人也就有几件换季穿的衣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

当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时尚。那时候,一件哔叽料的制服,绝对属于奢侈品,价钱能抵得上一辆自行车。穿一身旧军装,或者是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也曾是一种服装时尚,这又包含着些许苦中作乐的成分。而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难条件下,改衣服和在旧衣裤上缝补丁是许多女人的功课。等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那些零碎的布片也会成为做鞋的材料。

除了布票,还有一种票券与穿着有关,那就是工业券。许多人在那个时期参加工作的人都还记得,工业券是随

工资发放的,如果攒足了钱去买皮鞋,没有工业券是不行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轻纺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制衣制鞋工业的出现,市场上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供应数量迅速增多,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进而导致布票成为最先被废除的票证。与此同时,因为电视广告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再加上个体经营户的合法化,大批“倒爷”从广州等边贸城市贩运而来的特色服装,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服装选择。大陆人穿牛仔裤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中国人的穿着发生最大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场变化以为西服正名为开始,以建国后第一批时装模特为标志,以男人装、女人装、中老年服装和童装的市场细分为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穿衣戴帽的状况以及人们对服装的认识。

如果说,西服在建国初期还仅仅被看作西式服装的话,那么随着政治运动的升级,这种西方人发明的服装样式,在文革期间就成了资产阶级的某种象征。文革期间,就连穿一件花格衬衫的男人也会被红卫兵羞辱一番,所谓的西服革履干脆就在中国大陆完全绝迹了。改革开放后,被解放的思想也解救了西服。从饭店业开始,继而又在企事业单位流行。特别是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倡导穿西服后,农村里的乡镇干部和年轻人也成为西装一族。

尽管那时的西服的用料和做工不能与今天的西服同日而语,但它冲破了极左思想对人们穿衣打扮的束缚,改变了中国男人过去那种近乎与绝对化的着装状况,其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同样,尽管在今天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时装表演有点不伦不类,但却启动了中国时装业的闸门,具有革命的意味。

中国服装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以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也是中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及舒适度,高薪阶层更是青睐服装的品牌与档次,而世界顶级服装也已成为富裕阶层的寻常穿着。

即使在广大农村地区,服装也早已从遮体御寒的生活必需品升级,也开始对穿戴讲究起来。农村人自制衣服的已不多见,基本上都是购买成衣,这不仅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体现了对服装样式和做工用料的讲究。牛仔裤、运动鞋,这已经不再是种田人的怪异打扮了。

  从布票年代的“一衣多季”到取消布票后的“一季多衣”,中国人在衣着上的变化速度,令西方媒体时而发出惊叹

。现在,在国内各大城市,由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穿着而构成的街景,已经与国际大都市几无差别。中国大陆的服装季节也已经与世界同步。即使是世界最新推出的服装,都少不了在第一时间购买的中国消费者。

食:从定量到营养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食品的重视恐怕是世界第一,这与我们这个国家人口众多,战事频繁,灾难多发有着很大关系。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人为的运动和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粮票一直在城镇居民生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就是粮票,起端是在1955年。之后才有食用油票、肉票、鸡蛋票、食糖票以及副食品供应本的出现。  

195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时办法》,规定居民口粮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以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了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成年人粮食定量每月平均30市斤左右,基本上是以体力劳动者略高于脑力劳动者、男性略高于女性,婴幼儿按年龄增长递增直至成年定量标准为原则,每月由粮食部门派人员到街道居委会分发,各户居民凭与常住户口相符合的粮食供应本领取。领票面额分一市两、二市两、半市斤、一市斤、五市斤、十市斤不等。除全国粮票和军用粮票外,各地粮票的式样各有不同。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是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老人和需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以每户或每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又是也会增加一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30市斤的粮食标准应该吃不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24日开始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城镇尚且如此,农村的食品供应则更是紧张。

农村实行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后,人们的劳动热情受到抑制,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那时候倡导的“过黄河,跨长江”,分别指向的是亩产500斤和800斤的目标,这仅是今天我国粮食每亩产量的一少半。

粮食产量低,

还要保证城镇居民供应和工业及军队用粮,留给农民自己的口粮少得可怜。正常年份,农村人口的全年人均口粮大约在300市斤左右。这还是带皮的粮食。按照80%的出粮率计算,那时农民每年仅能吃到200多斤粮食,平均每年不足一市斤。如果遇到自然灾害,这样的口粮标准也是奢望,农村人只能靠糠菜半年粮过日子,甚至外出逃荒要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被饿死的农村人口数字一直成为忌讳,但过来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却很难被岁月抹去。

中国粮食供应的转机也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合作制几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日益现代的种植方式也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几年时间内,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就实现了家家有余粮,户户不愁吃。同时,在粮食产品连续丰产的带动下,养殖业也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的食品供应也从紧张、单一转而呈现充足、丰富的局面。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率先取消了粮票供应制,而内地的一些城市虽然还有粮票流通,但随着粮食及各类食品的敞开供应,与粮油相关的票证已形同虚设。1993年,粮票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后,那些曾为城镇居民提供生存保障的小小纸片,成为收藏市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藏品。

粮票的退出也是中国人饮食结构变化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食品市场供应丰富,人均主食消费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却在日渐上升。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注重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及多样化。

此外,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也在进一步减少,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消费倍受消费者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及餐饮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关企业顺应形势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食品种类。尤其在健康理念的催动下,绿色食品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已成时尚。这些变化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难以想象的。

现在,人们见面不再以“吃了吗”当问候语了。如果谈到吃,人们会相会推荐品牌食品、特色餐饮、健康食谱,即使这样,也还有不少人为如何品尝到新的口味而发愁呢!

住:从简陋到舒适

私宅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四十年里几乎成为过时的名词,过去的房产主一度被定为剥削阶级,而曾拥有私人住房的人家也都多少受到政治歧视。这自然与当时的政策导向使然。

建国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房问题,主要是靠单位自建住房来解决的,谓之为福利分房。一般居民可以到当地房管部门提出住房申请,房价相当便宜,也具有很大的福利成分。在福利分房时代,“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般而言,住房分配的对象以职工的级别高低、工龄的长短为先后次序,住房面积也跟级别、工龄和家庭人口关联。那时候,除了个别事业单位单位,企业职工住房总是因为僧多粥少而矛盾重重。当同一级别或同样工龄的人为严重供应不足的住房争执不下时,通常会用抓阄的方式来平衡。而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一点福利,所分配的住房面积就被一再分割。有两家人合住一套住房的,有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的。即使是这样,也还有职工一时半会儿分不到房子,等房结婚的年轻职工更是比比皆是。

福利分房的年代,城市住房以平房、大杂院、简易楼为主。当院生火做饭或几家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的事情实属稀松平常事。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住房远远跟不上急速正增长的住房需求,私搭乱建的现象难以控制,人们的居住条件更有恶化的趋势。

1980年,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思路。

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法 房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们在情愿和不情愿的心态下告别了福利分房,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商品房。同时也在理解和不理解的状态下,开始感受到商品化住房的好处,并且开始享受逐步优化的住房条件。

随着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居住的选择面更宽了,楼市上有高层公寓,有复式和越层结构住房,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犹如好马配好鞍的道理,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居室的装饰装修也随之也来越讲究起来。各色住房装修以人为本,有因人而异,一家一个风格,几年几种流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的就是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除了商品房,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还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补贴性住房,尽管目前此类住房的受益面积还相对狭小,开发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相信经过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普通百姓的居住要求会进一步得到满足。

至于广大农村地区,盖新房,造新屋,早已不是什么发愁的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各式小楼比比皆是,而且这些新房的配套设施也想城里人那样齐全。即使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想找出一间过去常见的土

坯房,肯定是一件难事。

行:从体力到便捷

过去,城里人出行有三种选择:徒步、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以骑车的人居多。

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5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

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都知道,当年的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

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场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有些地方。在有些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自行车也当类似现在摩的一样使用。乘车人跟骑车人谈好价格,坐上自行车的后衣架。骑车人就会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这事一般都是偷偷摸摸干的,在当时的背景下,干私活和私自做小买卖都是违法的。弄不好,骑车载客的人自行车被没收不说,严重的还得进监狱。

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必须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的连车门都关不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也就关上了。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中国人出行条件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大约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因为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投资兴建的过程。

现在,中国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地铁外,大部分自行车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本世纪出已成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谋生,更增添了旅游休闲。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的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有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同时也给人带来些许现代交通制造的烦恼。

目前,绿色出行,也是时尚。这种时尚就在于,同时骑自行车或徒步行走,人们的心情与以前大不一样。

有关衣食住行的民间总结,说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反应的却是新中国经济

的发展经历,证明的更是只有国富才能民强的道理。有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40.5亿元。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个数字也不过平均每年几千亿元。1992年,我国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到2003年超过5万亿元。此后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以每年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1万亿元以上的数量稳步增长,到2008年已达到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8488亿元。

抚今追昔,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钱的那段蹉跎岁月。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里,我们在商业上的相对落后和衣食住行上的相对贫困,除了百废待兴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也是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军事与外交的强大而付出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经历过贫困甚至为贫困付出生命的人,应该与后来战胜贫困的人一样值得尊重。

从衣食住行看新中国的变化,看到的不仅是物质。

查看 《商业文化》 的所有文章

商业是以媒介和促进商品交换为基本职能的社会行业,其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商品交换活动,实现社会资源在各个领域的合理分配,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理论上的商业定义很好理解。换句话说,既然商业是一种商品交易活动,那就离不开商品和购买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商业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阶段,每一步变革都体现了商业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过程,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中国商业的历次变革,其实都是一个买得到或买不到东西、买得起或买不起,以及买什么或不买什么的消费经历,而最能反映中国商业变革和百姓消费经历的事实,就是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衣:从布票到品牌

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可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需要布票。

布票诞生于1954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1983年冬。曾经主宰过老百姓30年的穿衣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2.3cm×5.2cm的票幅。面额分壹寸、五寸、壹市尺、五市尺、拾市尺不等。发放布票时一律以该年11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14.5市尺,棉花5市两。这样的供应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加上布的供应品种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等,一般人也就有几件换季穿的衣服,谈不到什么时尚不时尚了。

当然,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时尚。那时候,一件哔叽料的制服,绝对属于奢侈品,价钱能抵得上一辆自行车。穿一身旧军装,或者是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也曾是一种服装时尚,这又包含着些许苦中作乐的成分。而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难条件下,改衣服和在旧衣裤上缝补丁是许多女人的功课。等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那些零碎的布片也会成为做鞋的材料。

除了布票,还有一种票券与穿着有关,那就是工业券。许多人在那个时期参加工作的人都还记得,工业券是随

工资发放的,如果攒足了钱去买皮鞋,没有工业券是不行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轻纺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制衣制鞋工业的出现,市场上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供应数量迅速增多,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进而导致布票成为最先被废除的票证。与此同时,因为电视广告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再加上个体经营户的合法化,大批“倒爷”从广州等边贸城市贩运而来的特色服装,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服装选择。大陆人穿牛仔裤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中国人的穿着发生最大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场变化以为西服正名为开始,以建国后第一批时装模特为标志,以男人装、女人装、中老年服装和童装的市场细分为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穿衣戴帽的状况以及人们对服装的认识。

如果说,西服在建国初期还仅仅被看作西式服装的话,那么随着政治运动的升级,这种西方人发明的服装样式,在文革期间就成了资产阶级的某种象征。文革期间,就连穿一件花格衬衫的男人也会被红卫兵羞辱一番,所谓的西服革履干脆就在中国大陆完全绝迹了。改革开放后,被解放的思想也解救了西服。从饭店业开始,继而又在企事业单位流行。特别是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倡导穿西服后,农村里的乡镇干部和年轻人也成为西装一族。

尽管那时的西服的用料和做工不能与今天的西服同日而语,但它冲破了极左思想对人们穿衣打扮的束缚,改变了中国男人过去那种近乎与绝对化的着装状况,其历史意义非同一般。

同样,尽管在今天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时装表演有点不伦不类,但却启动了中国时装业的闸门,具有革命的意味。

中国服装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以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也是中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及舒适度,高薪阶层更是青睐服装的品牌与档次,而世界顶级服装也已成为富裕阶层的寻常穿着。

即使在广大农村地区,服装也早已从遮体御寒的生活必需品升级,也开始对穿戴讲究起来。农村人自制衣服的已不多见,基本上都是购买成衣,这不仅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体现了对服装样式和做工用料的讲究。牛仔裤、运动鞋,这已经不再是种田人的怪异打扮了。

  从布票年代的“一衣多季”到取消布票后的“一季多衣”,中国人在衣着上的变化速度,令西方媒体时而发出惊叹

。现在,在国内各大城市,由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穿着而构成的街景,已经与国际大都市几无差别。中国大陆的服装季节也已经与世界同步。即使是世界最新推出的服装,都少不了在第一时间购买的中国消费者。

食:从定量到营养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食品的重视恐怕是世界第一,这与我们这个国家人口众多,战事频繁,灾难多发有着很大关系。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而伴随着人为的运动和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粮票一直在城镇居民生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我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就是粮票,起端是在1955年。之后才有食用油票、肉票、鸡蛋票、食糖票以及副食品供应本的出现。  

195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时办法》,规定居民口粮依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以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了9个等级的供应标准。成年人粮食定量每月平均30市斤左右,基本上是以体力劳动者略高于脑力劳动者、男性略高于女性,婴幼儿按年龄增长递增直至成年定量标准为原则,每月由粮食部门派人员到街道居委会分发,各户居民凭与常住户口相符合的粮食供应本领取。领票面额分一市两、二市两、半市斤、一市斤、五市斤、十市斤不等。除全国粮票和军用粮票外,各地粮票的式样各有不同。

比粮票略早一点实行定量供应的是食用油。随粮票之后实行计划供应的是猪肉、牛羊肉、鲜蛋、红白糖、粉丝、糕点、食用碱等副食品。鲜牛奶仅特供给婴儿、老人和需要医院出具证明的病人,其他人基本上无缘享用。逢年过节时,政府部门会以每户或每人的标准增加一些诸如香油、鱼类的供应,并提供一些烟酒及瓜子花生之类的节日食品,这也是家庭食品最丰富的时候。另外,遇到季节变化,如夏季高温期间,又是也会增加一些诸如绿豆之类的杂粮。

在现在人看来,每人每月30市斤的粮食标准应该吃不完,殊不知,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24日开始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城镇尚且如此,农村的食品供应则更是紧张。

农村实行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后,人们的劳动热情受到抑制,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那时候倡导的“过黄河,跨长江”,分别指向的是亩产500斤和800斤的目标,这仅是今天我国粮食每亩产量的一少半。

粮食产量低,

还要保证城镇居民供应和工业及军队用粮,留给农民自己的口粮少得可怜。正常年份,农村人口的全年人均口粮大约在300市斤左右。这还是带皮的粮食。按照80%的出粮率计算,那时农民每年仅能吃到200多斤粮食,平均每年不足一市斤。如果遇到自然灾害,这样的口粮标准也是奢望,农村人只能靠糠菜半年粮过日子,甚至外出逃荒要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被饿死的农村人口数字一直成为忌讳,但过来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却很难被岁月抹去。

中国粮食供应的转机也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合作制几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日益现代的种植方式也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几年时间内,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就实现了家家有余粮,户户不愁吃。同时,在粮食产品连续丰产的带动下,养殖业也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的食品供应也从紧张、单一转而呈现充足、丰富的局面。南方一些沿海城市率先取消了粮票供应制,而内地的一些城市虽然还有粮票流通,但随着粮食及各类食品的敞开供应,与粮油相关的票证已形同虚设。1993年,粮票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后,那些曾为城镇居民提供生存保障的小小纸片,成为收藏市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藏品。

粮票的退出也是中国人饮食结构变化的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食品市场供应丰富,人均主食消费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却在日渐上升。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注重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及多样化。

此外,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也在进一步减少,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消费倍受消费者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及餐饮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关企业顺应形势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食品种类。尤其在健康理念的催动下,绿色食品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已成时尚。这些变化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难以想象的。

现在,人们见面不再以“吃了吗”当问候语了。如果谈到吃,人们会相会推荐品牌食品、特色餐饮、健康食谱,即使这样,也还有不少人为如何品尝到新的口味而发愁呢!

住:从简陋到舒适

私宅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四十年里几乎成为过时的名词,过去的房产主一度被定为剥削阶级,而曾拥有私人住房的人家也都多少受到政治歧视。这自然与当时的政策导向使然。

建国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房问题,主要是靠单位自建住房来解决的,谓之为福利分房。一般居民可以到当地房管部门提出住房申请,房价相当便宜,也具有很大的福利成分。在福利分房时代,“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般而言,住房分配的对象以职工的级别高低、工龄的长短为先后次序,住房面积也跟级别、工龄和家庭人口关联。那时候,除了个别事业单位单位,企业职工住房总是因为僧多粥少而矛盾重重。当同一级别或同样工龄的人为严重供应不足的住房争执不下时,通常会用抓阄的方式来平衡。而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享受一点福利,所分配的住房面积就被一再分割。有两家人合住一套住房的,有老少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的。即使是这样,也还有职工一时半会儿分不到房子,等房结婚的年轻职工更是比比皆是。

福利分房的年代,城市住房以平房、大杂院、简易楼为主。当院生火做饭或几家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的事情实属稀松平常事。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住房远远跟不上急速正增长的住房需求,私搭乱建的现象难以控制,人们的居住条件更有恶化的趋势。

1980年,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思路。

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法 房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们在情愿和不情愿的心态下告别了福利分房,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商品房。同时也在理解和不理解的状态下,开始感受到商品化住房的好处,并且开始享受逐步优化的住房条件。

随着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居住的选择面更宽了,楼市上有高层公寓,有复式和越层结构住房,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犹如好马配好鞍的道理,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居室的装饰装修也随之也来越讲究起来。各色住房装修以人为本,有因人而异,一家一个风格,几年几种流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的就是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除了商品房,政府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还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补贴性住房,尽管目前此类住房的受益面积还相对狭小,开发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但相信经过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普通百姓的居住要求会进一步得到满足。

至于广大农村地区,盖新房,造新屋,早已不是什么发愁的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各式小楼比比皆是,而且这些新房的配套设施也想城里人那样齐全。即使在相对落后的地区,要想找出一间过去常见的土

坯房,肯定是一件难事。

行:从体力到便捷

过去,城里人出行有三种选择:徒步、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以骑车的人居多。

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5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

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都知道,当年的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

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场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有些地方。在有些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自行车也当类似现在摩的一样使用。乘车人跟骑车人谈好价格,坐上自行车的后衣架。骑车人就会将乘客送到目的地。这事一般都是偷偷摸摸干的,在当时的背景下,干私活和私自做小买卖都是违法的。弄不好,骑车载客的人自行车被没收不说,严重的还得进监狱。

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必须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的连车门都关不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也就关上了。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中国人出行条件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大约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因为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投资兴建的过程。

现在,中国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地铁外,大部分自行车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本世纪出已成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谋生,更增添了旅游休闲。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的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有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同时也给人带来些许现代交通制造的烦恼。

目前,绿色出行,也是时尚。这种时尚就在于,同时骑自行车或徒步行走,人们的心情与以前大不一样。

有关衣食住行的民间总结,说的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反应的却是新中国经济

的发展经历,证明的更是只有国富才能民强的道理。有资料显示,1949年,我国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140.5亿元。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个数字也不过平均每年几千亿元。1992年,我国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到2003年超过5万亿元。此后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以每年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1万亿元以上的数量稳步增长,到2008年已达到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8488亿元。

抚今追昔,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继续坚定改革开放的步伐。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钱的那段蹉跎岁月。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里,我们在商业上的相对落后和衣食住行上的相对贫困,除了百废待兴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也是全国人民为新中国军事与外交的强大而付出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经历过贫困甚至为贫困付出生命的人,应该与后来战胜贫困的人一样值得尊重。

从衣食住行看新中国的变化,看到的不仅是物质。

查看 《商业文化》 的所有文章


相关内容

  • 4 地方民俗文化 实施方案
  • 活动主题产生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遗失.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用学生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自己身边的传统文化,并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

  • 社会实践范文
  • 能够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我是觉得很荣幸的:能够到贵州去切身地感受它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也是我很难拥有的经历之一.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队就开始开会讨论一些相关的事宜,分课题组准备实践中的一些课题预习和研究,分配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工作,做最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就做得很好,而且很难得.所以, ...

  • 走进古人的生活
  •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走进古人的生活. 衣食住行> --苏少版<美术>教材第13册 [教材分析] 教材从我国古代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通过不同时代的艺术文化特征介绍,充分体现了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领域里,精心设计,热 ...

  • 初中口语交际整理
  • 初中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理 口语交际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自我介绍与提问 第二单元:采访任课老师 采访内容:(1)了解任课老师对学好本门课程的要求. (2)了解学好该学科的方法.要领:请老师介绍一本好书. (3)听取任课老师对本班的看法. (4)同学们对任课老师的希望和要求或建议. 采访步骤: ...

  •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研究 作者:杨会兰 贺万荣 舒彩前 韦永生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州市(县)学校在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 中国民族概论大纲
  • 中国民族概论是一门全面介绍中国民族基本情况的课程.是民族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分数2,周学时2.总学分数36. 课程前三章属于总论性质,分别介绍"中国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观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结构分析.希望从经济.文化方面整体把握中国民族的 ...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学院派美术等形式而言,它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大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历史和人类文化 ...

  •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_评介
  • 2005年第4期第32卷(总第16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he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No.4,2005 Vol.32 GeneralNo.161 ...

  • 民间送子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习俗_周秋良
  • 第18卷第5期 2012年10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8 No.5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Oct. 2012 民间送子观音信仰的形成及其习俗 周秋良 (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