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与"风雨兴焉"关系简论

  《荀子・劝学》有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两句连同其下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句子,讲的是积累问题,强调学习要注重日常的积累。然而抛开这种深层的道理,把关注点置于句子表层,我们则可把这两句译成“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不难发现,这句话其实涉及到了土石堆积和风雨兴起等自然现象的关系问题。但问题是,有了高山就会刮风下雨吗?风雨的发生与高山真有关系吗?荀子当时说这句话是否有一定的根据呢?下面,我们将对上述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首先,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高山与风的关系。   高山与风的关系其实很容易理解。有登山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山下时没风,而到了山顶风却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在山下,地面上有很多的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农田、坡地等东西,它们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使风速减慢变小了;而高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阻挡的东西,空气就可以很顺利的过去了,风的力量自然就大了。可以说,山越高,风越大。   2、高山与降雨的关系。   时至今天,普通人对高山与降雨的关系可能还非常陌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地理学上所说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就说明了高山与降雨的关系。据地理学所讲,迎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上吹,而背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下吹。在暖湿的气流遇到迎风坡被抬升时,就会在山前形成云,最后成云降雨;但是如果是在背风坡有暖湿的气流,则气流会下沉,这样就无法形成云,故雨水较少。   由以上论述可知,“积土成山”确实可以“兴风雨”,风雨的发生与高山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其次,荀子关于高山和风雨二者关系问题的根据。   在科学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高山和风雨的关系早已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但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两千多年前,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荀子前后的人曾有过关于高山与风雨的论述,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历史的《诗经》,所选诗歌作品中其年代最晚也是在春秋中期,这比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要早的多。《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有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据程俊英《诗经译注》,“谷风”在这里可解释成“来自山谷的大风”。这两句是说,大风在山谷中习习作响,阴云布满天空,形成降雨,雨水四处流淌。虽然这两句在诗中的作用是起兴,但是根据诗意,可以说正是“谷风”造成了阴雨不断的恶劣气候。于是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从这两句中我们也不难想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就有所谓的高山与风雨关系的记载了。   荀子《劝学篇》有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意思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发展肯定有它的开端或始祖。按照这种说法,结合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论述,我们可以说,在荀子看来高山是风和雨的开端。   稍晚于荀子的楚国学士宋玉在他的《风赋》中对风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滂,激飓�怒。��雷声,四穴错迕……”在两千多年前的宋玉看来,风是从地面产生的,刚开始的时候,它从青青的萍草末梢上开始吹动,接下来渐渐进入河流峡谷,在土山洞口,风势猛烈起来,像发怒一样。它沿着大山的山坳前进,最后集中到山口,就变成了狂猛无比的飓风了。由此可见,风的发生和风势的发展跟地形高低起伏的关系,古人早有观察和了解。另外,荀子在其《荀子・赋》二十六中曾说:“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关于此,王先谦有这样的解释:“风与云并行,故曰‘友’。雨因云而生,故曰‘子’”由此可见,雨的产生与风、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风、云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降雨。   联系上文《诗经》和宋玉关于风的相关论述,以及荀子的说法,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高山与风雨的关系。故此我们可以说,荀子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说法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它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古人对高山与风、雨等自然现象的客观理性的认识,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李振松,山东万杰医学院中文教研室教师。

  《荀子・劝学》有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两句连同其下的“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等句子,讲的是积累问题,强调学习要注重日常的积累。然而抛开这种深层的道理,把关注点置于句子表层,我们则可把这两句译成“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不难发现,这句话其实涉及到了土石堆积和风雨兴起等自然现象的关系问题。但问题是,有了高山就会刮风下雨吗?风雨的发生与高山真有关系吗?荀子当时说这句话是否有一定的根据呢?下面,我们将对上述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首先,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高山与风的关系。   高山与风的关系其实很容易理解。有登山经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山下时没风,而到了山顶风却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众所周知,在山下,地面上有很多的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农田、坡地等东西,它们阻挡了空气的流动,使风速减慢变小了;而高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阻挡的东西,空气就可以很顺利的过去了,风的力量自然就大了。可以说,山越高,风越大。   2、高山与降雨的关系。   时至今天,普通人对高山与降雨的关系可能还非常陌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地理学上所说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就说明了高山与降雨的关系。据地理学所讲,迎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上吹,而背风坡是指风沿着山坡向下吹。在暖湿的气流遇到迎风坡被抬升时,就会在山前形成云,最后成云降雨;但是如果是在背风坡有暖湿的气流,则气流会下沉,这样就无法形成云,故雨水较少。   由以上论述可知,“积土成山”确实可以“兴风雨”,风雨的发生与高山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其次,荀子关于高山和风雨二者关系问题的根据。   在科学极为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高山和风雨的关系早已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但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两千多年前,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荀子前后的人曾有过关于高山与风雨的论述,也是不争的事实。   反映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历史的《诗经》,所选诗歌作品中其年代最晚也是在春秋中期,这比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要早的多。《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有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据程俊英《诗经译注》,“谷风”在这里可解释成“来自山谷的大风”。这两句是说,大风在山谷中习习作响,阴云布满天空,形成降雨,雨水四处流淌。虽然这两句在诗中的作用是起兴,但是根据诗意,可以说正是“谷风”造成了阴雨不断的恶劣气候。于是关于高山与风雨的关系问题,从这两句中我们也不难想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春秋时期就有所谓的高山与风雨关系的记载了。   荀子《劝学篇》有曰:“物类之起,必有所始”,意思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发展肯定有它的开端或始祖。按照这种说法,结合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论述,我们可以说,在荀子看来高山是风和雨的开端。   稍晚于荀子的楚国学士宋玉在他的《风赋》中对风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滂,激飓�怒。��雷声,四穴错迕……”在两千多年前的宋玉看来,风是从地面产生的,刚开始的时候,它从青青的萍草末梢上开始吹动,接下来渐渐进入河流峡谷,在土山洞口,风势猛烈起来,像发怒一样。它沿着大山的山坳前进,最后集中到山口,就变成了狂猛无比的飓风了。由此可见,风的发生和风势的发展跟地形高低起伏的关系,古人早有观察和了解。另外,荀子在其《荀子・赋》二十六中曾说:“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关于此,王先谦有这样的解释:“风与云并行,故曰‘友’。雨因云而生,故曰‘子’”由此可见,雨的产生与风、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风、云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降雨。   联系上文《诗经》和宋玉关于风的相关论述,以及荀子的说法,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高山与风雨的关系。故此我们可以说,荀子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说法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它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古人对高山与风、雨等自然现象的客观理性的认识,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李振松,山东万杰医学院中文教研室教师。


相关内容

  • [劝学]导学案(2)
  • <劝学>导学案(2) 编制人: 审核人:高一语文组 编号:2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考纲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 ...

  • 文言虚词-焉以因
  • 焉 1.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 A.表肯定语气. . 肯定语气.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用在数词后,表陈述语气. .用在数词后, 陈述语气. 例: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C.用在句中,表停顿. .用在句中,表停顿. 例: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于是焉 ...

  • [劝学].[师说]含答案
  • 高一国庆自我学习练习03:<劝学>.<师说> <劝学> (一)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輮( ) (2)骐骥( ) (3)镂( ) ....(4)锲而不舍( ) (5)跬步( ) (6)螯( ) ...(二)文学常识填空 2.荀子,名 , 末期赵国 ...

  • 第五课 滕王阁序
  • 第五课 滕王阁序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命题规律 (1)"而""乃""其""为""以""于""之"等词是考查重点. (2)选项中用来比较的文言虚词 ...

  • 劝学读后感
  • <劝学>读后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我们每天都在认真的工作,为的是以后,也许是为了以后的以 后的收获,却不知正如<劝学>中所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只要你在 生活中,在工作中稍有用心,稍有留心的话,你会发现每时每刻 ...

  • 必修三课时作业
  • 课时作业(九) [基础演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蟹螯(xiè áo) 跬步(ɡuǐ) ... 其曲中规(qǔ) . B .槁暴(ɡǎo pù) 须臾(yú) ... 假舆马者(yú) 跂而望矣(qì) .. C .骐骥(qí jì) 驽马(nón ɡ) ... 锲而不 ...

  • 材料作文的结构
  • 材料作文的结构 一.以故事开头的材料作文的结构方式 阳光总在风雨后 导:由一个故事导入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寓言:台阶上的条石和庙里的神像,都是用从同一座山上开采的石料做成的.条石认为神像与自己都是石头,人们却踩着它去瞻仰神像,这让它感觉非常不公平.然而神像平静地告诉它:"这是因为你只挨了六刀 ...

  • 高一文言文字词整理[劝学]
  • <劝学>字词整理 一. 实词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 ...

  • 文言文断句
  • 文言文断句.翻译 1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