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第22卷第l期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08年1月

Jan.2008

’、u.22№.1

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郭选昌,朱绚绚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44)

摘要: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下,重庆形成了与之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这一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生态环境,其所具有的因地制宜、底层架空、减轻自重等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住宅中加以借鉴和应用。对吊脚楼的传承,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吊脚楼街区进行区域保护,还应该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楼盘开发中进一步发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文化风貌。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运用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重庆;吊脚楼;现代建筑;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m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09斛(2008)01一0091—03

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下,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随着标准化产品在全球的销售,带来了强烈的均质化影响,建筑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包豪斯工业化建筑风格在全球的推广,就是以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为背景的。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体系,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受到了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一味模仿国际化设计的倾向,未能注意把设计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结果出现一些能源消耗和土地利用极不经济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丢弃了我国深厚的建造底蕴,缺乏文化内涵,造成了一些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目光转向传统的、地方的、民族的建筑元素上,尝试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地方主义的现代建筑。这种做法,既是对传统的、地方的、优秀的建筑元素的继承,同时也可以适当满足人们对传统生活的眷恋,减缓城市化生活中居住区内人们的冷漠关系。因此,对凝结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民居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应用于现代建筑当中,特别是住宅建筑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重庆的建筑往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巧妙地利用坡地及高差,争取建筑空间,形成了重庆一种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吊脚楼。为了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吊脚楼在造型上不拘一格,形成了大小相间、层次丰富的建筑群和高低相问、错落有致的城市风貌[1J。

重庆建市很早,早在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就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由于山区用地紧张和建设的艰难性,重庆的建筑设计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空间,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适应本地特殊条件的独特

的建筑文化特征——吊脚楼。这是重庆人在长期的生产

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应重庆的自然环境、气候和风土人情。

i.1

吊脚楼对地形的适应。重庆的地形多陡坡、峭壁和悬

崖,为了利用地形和争取居住空间,产生了吊脚楼这一建筑制式。吊脚楼不但在功能上满足生活的要求,在结构上满足牢固的要求,而且巧妙地将建筑纳入了环境设计中。由于自然条件苛刻,吊脚楼的建设布局淡薄了正统建筑概念,往往依山临水而建,不追求轴线、中心和对称,而是随坡就坎,随弯就曲。从整体上看,山崖成为建筑空间的界面,建筑成为岩体的支撑,吊脚楼的建筑哲学不强调规制的约束,而是强调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强调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空间,并由此自然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1重庆的吊脚楼与生态环境

重庆是我国建筑背景和建筑条件极为特殊的一个城市。以山区丘陵为特色的地形地貌,加上两江环抱,这种・收稿日期:2007—09—24

作者简介:郭选昌(1953一),男,重庆人,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艺术、雕塑艺术研究。

重庆工学院学报

1.2吊脚楼对重庆气候的适应。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气候特征可归纳为“高温、高湿、多雨、风缓”。为了适应这个气候,建筑底层架空体现了吊脚楼对气候特征的适应性,采取底层架空形式能很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的隔湿和通风的要求,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做到了居住的舒适性。这样就充分体会了建筑与自然的结合Ⅲ2。吊脚楼的地方风格及其朴素美在重庆这个特定创造建筑空间的环境中自成一体,它可称作一种巧妙的立体构成(图1)。

征的适应性,采取了底层架空形式,它能更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隔潮和通风的要求。底层架空不但是吊脚楼的主要设计思想,也是现代西方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建筑学家柯布西耶所倡导的现代建筑的五大特征实质上与吊脚楼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柯布西耶极力反对装饰,他认为“装饰,总是掩盖构造的错误”,倡导用传统的模式来为现代建筑提供模板。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柯布西耶对自然界的领悟使其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在新的条件下应用传统制式的思想是值得学习的。现代许多建筑都作为“机器时代的机器”而存在,住宅建筑设计需要满足房屋的基本功能,但这种功能需求并不是简单地应用现代科技,而是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土地情况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充分考虑阳光、空间、绿色植被的问题,从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9J9。实际上,重庆采取吊脚楼底层架空形式的现代建筑,不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洪涝侵扰,其底层平时也可以做社区休闲健身和停车之用。2.3减轻自重。吊脚楼是用木或竹做材料,它的结构是梁柱式木架承重结构。梁柱等构件采用了捆绑方式联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种建筑的墙由抹灰竹编或木板墙做成,自重轻,也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及经济性。现代建筑

图1重庆吊脚楼(原貌)

不可能用木或者竹做建筑材料,是因为它们不防火,而且成本高;但是现代建筑同样趋向于使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现在大量运用轻制隔墙作为空间划分的、结构暴露

2重庆吊脚楼对现代住宅建设的启示

虽然现代科技已经极大地克服了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而且传统的吊脚楼也有不易防火的弊病,但是传统吊脚楼中所蕴含的高效利用空间和尽量节省成本的建筑思想,与我国现在提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节能建筑等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机械地采用国外的建筑形式,运用科技克服自然限制并不可取。现代的建筑应该从吊脚楼这一传统的建筑形式中吸取精华,充分运用吊脚楼建筑的优点,这不但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和能源的紧张局面,而且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1因地制宜。吊脚楼之高低适应了地形变化,所需要处理的地基范围极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工程,也不需破坏地貌,保证了地表的原生态性。这是它最值得称道的特性。它能在恶劣苛刻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建造,适应地形能力极强。现代的建筑大都在平整的地形上建造房屋,这会大量地侵占很多本该用于耕地的良田。面对复杂的环境,我们不能盲目用推土机等大型的机械去改变生态环境。我们的当代建筑应该适应地形地貌,应该尊重大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保持原生地貌状态和山水生态平衡条件,而不是改变环境去适应建筑。吊脚楼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就建在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在建造时,顺坡面开挖成两级台阶式屋基,上层立较短的柱子,下层立较高的柱子。房子建成后,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样就较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L3J。

2.2底层架空。吊脚楼根据山地独特地质特点和气候特

的建筑形式,同样使建筑减轻自重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

3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保护和开发

3.1原有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保护与改造。重庆吊脚楼民居保护要因地制宜,既要继承传统,保持风貌特征,又要改造与发展,提高建筑品质。保护和发展任去其一,都是极不完整的保护t4J。

3.1.1保护原有地方传统建筑文化。拓展保护区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已失去了现实的存在根据,传统民居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载体或符号。旧的吊脚楼民居群在经过精心整治和优化环境后,能够完整地保留原有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然而,在传统民居的重要地段,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通常我们在民居的不远处就会看到高层的建筑群,使传统民居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传统民居被保护的价值。

3.1.2保持原有社区文化,改善居住条件,让吊脚楼建筑重现生机。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优美。完全仿古的吊脚楼不可能成为现代重庆人居住的住宅,必须加以改造。比如,可以改进吊脚楼建设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使其具备现代居住生活所需的卫生、防火、抗灾等条件。具体而言,可以在设计中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居民自身使用的需求改造住宅,例如扩大居住

空间,完善厨房和卫生间的设备,改善采光和照明条件,提

郭选昌,等: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93

高隔音和防火性能等。也可对传统的街道某些区域适当进行拓宽,形成公共的绿地和室外休息空间,并增设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以及娱乐设施,使之成为共同构成民居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开发现代吊脚楼——坡地建筑。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在日益进步,建筑科技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完善过去的传统居住形式,使吊脚楼民居重获新生。

吊脚楼体现出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理念与山水城市的中心思想是相通的。所谓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没有具象的特性【7J。山水城市是人为意识的城市规划产物,城市只有与天然的山水互相配合才能构成山水城市的具象。山水城市的建立基础是占有城市面积较大、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居住区环境的自然化。将民居与环境相生息的观念溶入“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中,使建筑溶人大自然,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8。现在的楼盘的选址和规划也充分利用水景和周围的山体,建筑的形式加入民居的元素,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满足了业主对传统生活的眷念,也打破了现代建筑的方盒子结构,使民居的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巧妙结合。这样的小区,其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山水的环境会让住户感到满意。

吊脚楼除了建筑的形式富有层次感以外,还能使土地的利用率更高。在所有的大城市里,土地都是紧缺的,不能用大量的良田来建造房屋。要保证我们的耕地面积,就不能由于城市的扩大,而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当代建筑应当适应地形地貌,尽可能地保持原地貌状态。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就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建于斜度较大的山坡上。这些山坡地势较陡峭,土质情况很差,不适合于耕种。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来建造住宅,坐落在大城市里,交通便利,满足了住户的需求。而对开发商来说,第一,这样的建筑有效利用了土地,由于地势不平整,土地的价格也会相对便宜,就节约了楼盘的成本造价,从而使楼盘出售的价格相对降低;第二,根据《重庆市坡地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吊层部分以吊层高度(层数)确定的建筑类别低于上层部分建筑类别时,按后者进行防火设计。吊层部分以吊层高度(层数)确定的建筑类别高于上层部分建筑类别时,按前者进行防火设计。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修建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做到把建筑物的吊层部分低于上层部分,那么吊层部分的高度不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类别,这样会使开发商在造价上得到很大的实惠。

4当代吊脚楼的运用实例:洪崖洞

洪崖洞片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沧白路以北,嘉陵江以南,紧邻重庆渝中区滨江路快速道。地势南高北低,∞米左右的进深,落差近50米。原有的交通体系分为三横八纵。大致按等高线横向布置,形成洪崖洞的主要通道。洪崖洞位于沧白路以北。它和沧自路之间的地势是基地坡

高最陡的一段,崖滩主要集中于此。其落差20米,进深不足20米,几乎是100%的坡度。因此,崖滩在此几乎完全暴露出来。这样恶劣的用地条件,对于一般城市建设而言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利用各种方法,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利用地形高差,综合采取分层筑台、错层以及吊脚楼等山地建筑处理手法,使建筑物与场地紧密结合,获得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感。配合建筑院落的跌落层次,用形式多样的梯道、台阶将院落空间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序列。吊脚是将建筑物的一部分搁在下吊的脚柱上,使底部凌空的一种处理手法。建筑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减少到只有几个点,因此建筑物与山地地形之间的矛盾也就不再显著。同时,由于其基础是点式基础,可以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地貌,保持绿化环境。还可以避免因破坏地层结构的稳定性而产生的如滑坡、崩塌之类引5。尽管洪崖洞在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中,显得很老,但它却储存着老重庆人的记忆,保留着老山城的醇厚的味道,它成为重庆现存为数不多吊脚楼的特色街区[6]。民居的亲切感体现在民居与自然的相互交融,以及民居的尺度与人的密切关系上。洪崖洞有7层楼高,但是凡与人接触的物件,让人生活的空间,其尺度都十分适当,使人感到安全、自然。在洪崖洞j沿路攀登,你会看到各种的建筑空间形式:堡坎、石梯、台阶、老树,当然还有吊脚楼,这些都反映了重庆人创造自己生活环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精神(图2)。

图2重庆洪崖洞设计(效果图)

5结束语

吊脚楼在重庆的建筑形式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

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与自然紧密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典范。随着本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吊脚楼随之消失,因此对现存的吊脚楼中的精品应该加以保护、利用与研究。在吊脚楼的开发问题上,由于其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价值,可以营造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可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其作为新概念楼盘的开发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也能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

(下转第104页)

104

重庆工学院学报

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如今,个人主义仍然是主导美国人的文化精神。“个人主义像贪婪的幽深洞穴,它吸纳着人们的各种欲望,也喷发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7J,左右着美国人的生活。通过美国个人主义这面镜子,我们能更准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背后的实质,洞悉美国一系列外交政策。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美国个人主义,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美国个人主义才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有的态度。

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银行、农业、工业的法令,干预和控制自由主义市场下的经济,成功实施了新政,复兴了经济。

3)个人主义对文化的影响。美国在宪法中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使得美国的电视、报纸发展一路高歌,虽竞争残酷,但不受政府干预。这也是美国个人主义在舆论工具上的表现,舆论的力量就是电视和报纸构成的一种公众压力。在美国,电视、报纸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同时它们也具有娱乐和商业功能。美国的电视、报纸在某种程度上看更像一个万花筒,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找到支持者和反对者,这也是和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底蕴相吻合的。

4)个人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个人主义导致了美国当代社会的享乐主义。随着加世纪20年代大众消费经济的建立,资本家和政府打破了美国人传统伦理观(即新教主义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受到挑战),提倡消费是一种美德,是“爱国主义的义务与责任”,并推出了分期购物的措施。到50年代,由于二战影响,人们难以摆脱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二战结束后不久便出现了冷战,迫害知识分子的麦卡锡主义也猖獗一时,人们个性受到压抑,精神紧张而消极,年轻一代感到迷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小家庭的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再一次蔓延。时至今日,它仍然是美国人的生活观。

参考文献:

[1]郝清杰.个人主义的张扬与批判——舶年代个人主

义研究述评[力.社会科学动态,1999(12):112.[2]张宏.个人主叉文化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2(12):107.

【3]泽普.简论西方个人主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l(1):122.

[4]黄明哲.梦想与尘世:二十世纪美国文化[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9:8.

[5]王兰楠.试论一战后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

甘肃农业,2006(9):150.

[6]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J].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1993:2昕.

[7]李小芬.20世纪前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厦门

4结束语

作为美国文化价值观核心的个人主义与美国的历史如影随行,通过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起源,个人主义在美国的演变,个人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能看出个人主义

大学学报,am(5):127.

(责任编辑张佑法)

(上接第93页)2005(6):32—34.

[6]何玉,郭良.洪崖洞民居的传统形式[J].重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剑英.我爱我家——说说重庆吊脚楼[J].中外建

筑.1999(4):38—38.

[2]王莺.重庆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初探[J].小

城镇建设,2003(3):57—60.

[3]杨丹.重庆吊脚楼民居初探[J].室内设计,2006(4):

40—44.

学报,2001,15(4):63—65.

[7]周干峙.我对“出水城市”的认识——2000年10月29

日在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上的讲话[J].城市发展研究,200l,8(2):14—16.[8]

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1,8(2):17—18.

[9]徐丽君.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思想[J].安徽建筑

工业学院学报,2006,14(2):75—76.

(责任编辑张佑法)

[4]朱昌廉.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J].住

宅科技,2003(2):30—32.

[5]俞青.洪崖洞:人文底蕴下的时尚之都[J].城市管理,

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郭选昌, 朱绚绚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22(1)0次

参考文献(9条)

1.刘剑英 我爱我家--说说重庆吊脚楼 1999(4)

2.王莺 重庆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初探[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03(3)3.杨丹 重庆吊脚楼民居初探[期刊论文]-室内设计 2006(4)

4.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期刊论文]-住宅科技 2003(2)5.俞青 洪崖洞:人文底蕴下的时尚之都 2005(6)

6.何玉.郭良 洪崖洞民居的传统形式[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4)

7.周干峙 我对“山水城市”的认识——2000年10月29日在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上的讲话[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1(2)

8.吴良镛 关于山水城市[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1(2)

9.徐丽君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思想[期刊论文]-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住宅科技2003(2)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个性.在当前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适应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文章针对重庆吊脚楼民居与环境结合的特点,从相关环境、整体风貌、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吊脚楼民居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2.会议论文 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诌议 2001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个性,在当前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适应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针对重庆吊脚楼民居与环境结合的特点,从相关环境、整体风貌、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吊脚楼民居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3.期刊论文 龚国琴.徐革.Gong Guo-qin.Xu-Ge 重庆某高层建筑吊脚楼结构设计 -重庆建筑2009,8(5)

本文阐述了在特殊地形条件下采用吊脚楼形式建筑的必要性,在满足现有国家规程规范的基础上,论述了钢筋混凝土吊脚楼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分析及施工中注意事项,力求使钢筋混凝土吊脚楼结构设计系统化、简明化,为类似工程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4.期刊论文 项之圆 风水美学里的重庆吊脚楼 -小城镇建设2004(5)

重庆吊脚楼 山城重庆地形起伏,坡坡坎坎随处可见.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只能因势修造,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错落而不可拘泥成法. 那些靠山崖而建的房屋依自然地形直接立柱为屋基,房子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呈同一水平.而自上而下直接立在下层屋基处的柱子,则构成托举支撑前半间房屋的吊脚柱.

5.学位论文 李熠 从木楼到小洋楼 2005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重庆东南角,渝鄂湘黔交界处。长期以来,当地杂居共处着土家、苗、汉等民族,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杂居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受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在今天,走进黔江地界,已看不到穿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的土家、苗人。这是一个“汉化”的时代,苗家银饰丢失了,土家摆手堂瓦解了,只有少数和当地人最基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习俗,还暂且得以保留。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吊脚楼。仅仅用吊脚楼概括黔江的传统民居,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说法,黔江的传统民居是木楼,大致分为一字形木楼、七字形木楼、凹字形木楼和口字形木楼四种。其中,以七字形木楼和凹字形木楼最为常见,而这两种木楼又都配置有吊脚楼。因此,可以说吊脚楼是黔江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黔江多山地而少平川,加上气候温热潮湿,所以吊脚楼曾漫山遍野地存在过。然而时代变了,社会进步,木楼已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在黔江城区,木楼早已绝迹,在农村,也正以异常迅速的速度为钢筋水泥的小洋楼取代。笔者的第一个田野作业点,马喇镇杉树村便是见证了这一剧变的村寨。

6.期刊论文 邓晓 重庆古城的建筑与历史文化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重庆是川江上游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且特色独具的古城.本文力图通过对重庆古城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吊脚民居及其特色、著名寺观及豪宅建筑的回顾等方面的介绍与讨论,揭示在该城市建筑中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7.期刊论文 文小琴 维持与发展城市传统风貌——谈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规划师2002,18(3)

应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重庆的地方城市建筑文化进行评述,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建筑文化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就重庆市的城市文化维持与保护问题做出了一些探索性思考,并就目前城市建设中的得与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继而提出对相关的城市水文化、建筑文化、城市天际线及园林绿化方面的保护性设想.

8.期刊论文 刘晓晖.覃琳.LIU Xiao-hui.QIN Lin 土家吊脚楼的特色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传统

民居考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

以处于重庆东南部的土家族民居调研为基础,从地理、气候、生活模式和适宜技术方面探究了具有土家族民居鲜明特征的

9.期刊论文 余啸峰.汤健泓.Frank YU.Ellen TONG 乡土文化,现代演绎--关于重庆翡翠湖一期项目 -时代建筑2006(3)

居住文化--从市场开放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最初往往去西方寻找答案.但建筑师接触过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方之后,才觉得中国人集聚了几千年的居住文化是最成熟和充满浪漫的.所以在重庆翡翠湖别墅项目里,建筑师利用了一些老中国的元素来处理一些现代中国的居住问题.

10.期刊论文 祝国超.ZHU Guo-chao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吊脚楼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是土家居住文化的杰出代表,加强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保护、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gxyxb-shkxb20080103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8日

第22卷第l期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08年1月

Jan.2008

’、u.22№.1

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郭选昌,朱绚绚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44)

摘要: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下,重庆形成了与之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这一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生态环境,其所具有的因地制宜、底层架空、减轻自重等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住宅中加以借鉴和应用。对吊脚楼的传承,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吊脚楼街区进行区域保护,还应该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楼盘开发中进一步发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文化风貌。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运用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重庆;吊脚楼;现代建筑;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m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09斛(2008)01一0091—03

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下,全球化进程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随着标准化产品在全球的销售,带来了强烈的均质化影响,建筑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包豪斯工业化建筑风格在全球的推广,就是以现代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为背景的。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体系,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受到了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一味模仿国际化设计的倾向,未能注意把设计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结果出现一些能源消耗和土地利用极不经济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丢弃了我国深厚的建造底蕴,缺乏文化内涵,造成了一些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目光转向传统的、地方的、民族的建筑元素上,尝试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地方主义的现代建筑。这种做法,既是对传统的、地方的、优秀的建筑元素的继承,同时也可以适当满足人们对传统生活的眷恋,减缓城市化生活中居住区内人们的冷漠关系。因此,对凝结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民居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应用于现代建筑当中,特别是住宅建筑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重庆的建筑往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巧妙地利用坡地及高差,争取建筑空间,形成了重庆一种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吊脚楼。为了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吊脚楼在造型上不拘一格,形成了大小相间、层次丰富的建筑群和高低相问、错落有致的城市风貌[1J。

重庆建市很早,早在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就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由于山区用地紧张和建设的艰难性,重庆的建筑设计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空间,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适应本地特殊条件的独特

的建筑文化特征——吊脚楼。这是重庆人在长期的生产

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建筑形式,特别适应重庆的自然环境、气候和风土人情。

i.1

吊脚楼对地形的适应。重庆的地形多陡坡、峭壁和悬

崖,为了利用地形和争取居住空间,产生了吊脚楼这一建筑制式。吊脚楼不但在功能上满足生活的要求,在结构上满足牢固的要求,而且巧妙地将建筑纳入了环境设计中。由于自然条件苛刻,吊脚楼的建设布局淡薄了正统建筑概念,往往依山临水而建,不追求轴线、中心和对称,而是随坡就坎,随弯就曲。从整体上看,山崖成为建筑空间的界面,建筑成为岩体的支撑,吊脚楼的建筑哲学不强调规制的约束,而是强调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强调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空间,并由此自然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1重庆的吊脚楼与生态环境

重庆是我国建筑背景和建筑条件极为特殊的一个城市。以山区丘陵为特色的地形地貌,加上两江环抱,这种・收稿日期:2007—09—24

作者简介:郭选昌(1953一),男,重庆人,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艺术、雕塑艺术研究。

重庆工学院学报

1.2吊脚楼对重庆气候的适应。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气候特征可归纳为“高温、高湿、多雨、风缓”。为了适应这个气候,建筑底层架空体现了吊脚楼对气候特征的适应性,采取底层架空形式能很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的隔湿和通风的要求,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做到了居住的舒适性。这样就充分体会了建筑与自然的结合Ⅲ2。吊脚楼的地方风格及其朴素美在重庆这个特定创造建筑空间的环境中自成一体,它可称作一种巧妙的立体构成(图1)。

征的适应性,采取了底层架空形式,它能更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隔潮和通风的要求。底层架空不但是吊脚楼的主要设计思想,也是现代西方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建筑学家柯布西耶所倡导的现代建筑的五大特征实质上与吊脚楼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一提的是,柯布西耶极力反对装饰,他认为“装饰,总是掩盖构造的错误”,倡导用传统的模式来为现代建筑提供模板。因此,他致力于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柯布西耶对自然界的领悟使其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在新的条件下应用传统制式的思想是值得学习的。现代许多建筑都作为“机器时代的机器”而存在,住宅建筑设计需要满足房屋的基本功能,但这种功能需求并不是简单地应用现代科技,而是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土地情况重新进行规划和建设,充分考虑阳光、空间、绿色植被的问题,从设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9J9。实际上,重庆采取吊脚楼底层架空形式的现代建筑,不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洪涝侵扰,其底层平时也可以做社区休闲健身和停车之用。2.3减轻自重。吊脚楼是用木或竹做材料,它的结构是梁柱式木架承重结构。梁柱等构件采用了捆绑方式联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种建筑的墙由抹灰竹编或木板墙做成,自重轻,也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及经济性。现代建筑

图1重庆吊脚楼(原貌)

不可能用木或者竹做建筑材料,是因为它们不防火,而且成本高;但是现代建筑同样趋向于使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现在大量运用轻制隔墙作为空间划分的、结构暴露

2重庆吊脚楼对现代住宅建设的启示

虽然现代科技已经极大地克服了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而且传统的吊脚楼也有不易防火的弊病,但是传统吊脚楼中所蕴含的高效利用空间和尽量节省成本的建筑思想,与我国现在提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节能建筑等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机械地采用国外的建筑形式,运用科技克服自然限制并不可取。现代的建筑应该从吊脚楼这一传统的建筑形式中吸取精华,充分运用吊脚楼建筑的优点,这不但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和能源的紧张局面,而且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1因地制宜。吊脚楼之高低适应了地形变化,所需要处理的地基范围极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工程,也不需破坏地貌,保证了地表的原生态性。这是它最值得称道的特性。它能在恶劣苛刻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建造,适应地形能力极强。现代的建筑大都在平整的地形上建造房屋,这会大量地侵占很多本该用于耕地的良田。面对复杂的环境,我们不能盲目用推土机等大型的机械去改变生态环境。我们的当代建筑应该适应地形地貌,应该尊重大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保持原生地貌状态和山水生态平衡条件,而不是改变环境去适应建筑。吊脚楼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就建在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在建造时,顺坡面开挖成两级台阶式屋基,上层立较短的柱子,下层立较高的柱子。房子建成后,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样就较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L3J。

2.2底层架空。吊脚楼根据山地独特地质特点和气候特

的建筑形式,同样使建筑减轻自重从而达到更好的稳定。

3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保护和开发

3.1原有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保护与改造。重庆吊脚楼民居保护要因地制宜,既要继承传统,保持风貌特征,又要改造与发展,提高建筑品质。保护和发展任去其一,都是极不完整的保护t4J。

3.1.1保护原有地方传统建筑文化。拓展保护区域。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已失去了现实的存在根据,传统民居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载体或符号。旧的吊脚楼民居群在经过精心整治和优化环境后,能够完整地保留原有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然而,在传统民居的重要地段,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通常我们在民居的不远处就会看到高层的建筑群,使传统民居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传统民居被保护的价值。

3.1.2保持原有社区文化,改善居住条件,让吊脚楼建筑重现生机。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现代的楼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优美。完全仿古的吊脚楼不可能成为现代重庆人居住的住宅,必须加以改造。比如,可以改进吊脚楼建设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使其具备现代居住生活所需的卫生、防火、抗灾等条件。具体而言,可以在设计中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居民自身使用的需求改造住宅,例如扩大居住

空间,完善厨房和卫生间的设备,改善采光和照明条件,提

郭选昌,等: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93

高隔音和防火性能等。也可对传统的街道某些区域适当进行拓宽,形成公共的绿地和室外休息空间,并增设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以及娱乐设施,使之成为共同构成民居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开发现代吊脚楼——坡地建筑。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在日益进步,建筑科技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完善过去的传统居住形式,使吊脚楼民居重获新生。

吊脚楼体现出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的理念与山水城市的中心思想是相通的。所谓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没有具象的特性【7J。山水城市是人为意识的城市规划产物,城市只有与天然的山水互相配合才能构成山水城市的具象。山水城市的建立基础是占有城市面积较大、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居住区环境的自然化。将民居与环境相生息的观念溶入“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中,使建筑溶人大自然,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8。现在的楼盘的选址和规划也充分利用水景和周围的山体,建筑的形式加入民居的元素,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满足了业主对传统生活的眷念,也打破了现代建筑的方盒子结构,使民居的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巧妙结合。这样的小区,其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山水的环境会让住户感到满意。

吊脚楼除了建筑的形式富有层次感以外,还能使土地的利用率更高。在所有的大城市里,土地都是紧缺的,不能用大量的良田来建造房屋。要保证我们的耕地面积,就不能由于城市的扩大,而减少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当代建筑应当适应地形地貌,尽可能地保持原地貌状态。吊脚楼这一建筑形式就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建于斜度较大的山坡上。这些山坡地势较陡峭,土质情况很差,不适合于耕种。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来建造住宅,坐落在大城市里,交通便利,满足了住户的需求。而对开发商来说,第一,这样的建筑有效利用了土地,由于地势不平整,土地的价格也会相对便宜,就节约了楼盘的成本造价,从而使楼盘出售的价格相对降低;第二,根据《重庆市坡地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吊层部分以吊层高度(层数)确定的建筑类别低于上层部分建筑类别时,按后者进行防火设计。吊层部分以吊层高度(层数)确定的建筑类别高于上层部分建筑类别时,按前者进行防火设计。也就是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修建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做到把建筑物的吊层部分低于上层部分,那么吊层部分的高度不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类别,这样会使开发商在造价上得到很大的实惠。

4当代吊脚楼的运用实例:洪崖洞

洪崖洞片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沧白路以北,嘉陵江以南,紧邻重庆渝中区滨江路快速道。地势南高北低,∞米左右的进深,落差近50米。原有的交通体系分为三横八纵。大致按等高线横向布置,形成洪崖洞的主要通道。洪崖洞位于沧白路以北。它和沧自路之间的地势是基地坡

高最陡的一段,崖滩主要集中于此。其落差20米,进深不足20米,几乎是100%的坡度。因此,崖滩在此几乎完全暴露出来。这样恶劣的用地条件,对于一般城市建设而言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利用各种方法,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利用地形高差,综合采取分层筑台、错层以及吊脚楼等山地建筑处理手法,使建筑物与场地紧密结合,获得丰富多变的空间层次感。配合建筑院落的跌落层次,用形式多样的梯道、台阶将院落空间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序列。吊脚是将建筑物的一部分搁在下吊的脚柱上,使底部凌空的一种处理手法。建筑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减少到只有几个点,因此建筑物与山地地形之间的矛盾也就不再显著。同时,由于其基础是点式基础,可以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地貌,保持绿化环境。还可以避免因破坏地层结构的稳定性而产生的如滑坡、崩塌之类引5。尽管洪崖洞在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中,显得很老,但它却储存着老重庆人的记忆,保留着老山城的醇厚的味道,它成为重庆现存为数不多吊脚楼的特色街区[6]。民居的亲切感体现在民居与自然的相互交融,以及民居的尺度与人的密切关系上。洪崖洞有7层楼高,但是凡与人接触的物件,让人生活的空间,其尺度都十分适当,使人感到安全、自然。在洪崖洞j沿路攀登,你会看到各种的建筑空间形式:堡坎、石梯、台阶、老树,当然还有吊脚楼,这些都反映了重庆人创造自己生活环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精神(图2)。

图2重庆洪崖洞设计(效果图)

5结束语

吊脚楼在重庆的建筑形式中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

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与自然紧密结合和因地制宜的典范。随着本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吊脚楼随之消失,因此对现存的吊脚楼中的精品应该加以保护、利用与研究。在吊脚楼的开发问题上,由于其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价值,可以营造自然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可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其作为新概念楼盘的开发价值是比较高的,同时也能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要求。

(下转第104页)

104

重庆工学院学报

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如今,个人主义仍然是主导美国人的文化精神。“个人主义像贪婪的幽深洞穴,它吸纳着人们的各种欲望,也喷发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7J,左右着美国人的生活。通过美国个人主义这面镜子,我们能更准确理解和把握英语语言背后的实质,洞悉美国一系列外交政策。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美国个人主义,以辩证的态度对待美国个人主义才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有的态度。

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银行、农业、工业的法令,干预和控制自由主义市场下的经济,成功实施了新政,复兴了经济。

3)个人主义对文化的影响。美国在宪法中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使得美国的电视、报纸发展一路高歌,虽竞争残酷,但不受政府干预。这也是美国个人主义在舆论工具上的表现,舆论的力量就是电视和报纸构成的一种公众压力。在美国,电视、报纸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同时它们也具有娱乐和商业功能。美国的电视、报纸在某种程度上看更像一个万花筒,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找到支持者和反对者,这也是和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底蕴相吻合的。

4)个人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个人主义导致了美国当代社会的享乐主义。随着加世纪20年代大众消费经济的建立,资本家和政府打破了美国人传统伦理观(即新教主义的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受到挑战),提倡消费是一种美德,是“爱国主义的义务与责任”,并推出了分期购物的措施。到50年代,由于二战影响,人们难以摆脱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二战结束后不久便出现了冷战,迫害知识分子的麦卡锡主义也猖獗一时,人们个性受到压抑,精神紧张而消极,年轻一代感到迷惘,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个人小家庭的生活享受,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再一次蔓延。时至今日,它仍然是美国人的生活观。

参考文献:

[1]郝清杰.个人主义的张扬与批判——舶年代个人主

义研究述评[力.社会科学动态,1999(12):112.[2]张宏.个人主叉文化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

报,2002(12):107.

【3]泽普.简论西方个人主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l(1):122.

[4]黄明哲.梦想与尘世:二十世纪美国文化[M].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9:8.

[5]王兰楠.试论一战后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

甘肃农业,2006(9):150.

[6]庄锡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J].杭州:浙江人民出

版社.1993:2昕.

[7]李小芬.20世纪前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厦门

4结束语

作为美国文化价值观核心的个人主义与美国的历史如影随行,通过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起源,个人主义在美国的演变,个人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能看出个人主义

大学学报,am(5):127.

(责任编辑张佑法)

(上接第93页)2005(6):32—34.

[6]何玉,郭良.洪崖洞民居的传统形式[J].重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剑英.我爱我家——说说重庆吊脚楼[J].中外建

筑.1999(4):38—38.

[2]王莺.重庆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初探[J].小

城镇建设,2003(3):57—60.

[3]杨丹.重庆吊脚楼民居初探[J].室内设计,2006(4):

40—44.

学报,2001,15(4):63—65.

[7]周干峙.我对“出水城市”的认识——2000年10月29

日在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上的讲话[J].城市发展研究,200l,8(2):14—16.[8]

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1,8(2):17—18.

[9]徐丽君.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思想[J].安徽建筑

工业学院学报,2006,14(2):75—76.

(责任编辑张佑法)

[4]朱昌廉.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J].住

宅科技,2003(2):30—32.

[5]俞青.洪崖洞:人文底蕴下的时尚之都[J].城市管理,

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郭选昌, 朱绚绚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22(1)0次

参考文献(9条)

1.刘剑英 我爱我家--说说重庆吊脚楼 1999(4)

2.王莺 重庆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造措施初探[期刊论文]-小城镇建设 2003(3)3.杨丹 重庆吊脚楼民居初探[期刊论文]-室内设计 2006(4)

4.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期刊论文]-住宅科技 2003(2)5.俞青 洪崖洞:人文底蕴下的时尚之都 2005(6)

6.何玉.郭良 洪崖洞民居的传统形式[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4)

7.周干峙 我对“山水城市”的认识——2000年10月29日在广州山水城市建设论坛上的讲话[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1(2)

8.吴良镛 关于山水城市[期刊论文]-城市发展研究 2001(2)

9.徐丽君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哲学思想[期刊论文]-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住宅科技2003(2)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个性.在当前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适应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文章针对重庆吊脚楼民居与环境结合的特点,从相关环境、整体风貌、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吊脚楼民居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2.会议论文 卢峰.朱昌廉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诌议 2001

重庆吊脚楼民居是重庆地区独特的山地地貌特征与传统文化长期融合演化的结果,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个性,在当前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适应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针对重庆吊脚楼民居与环境结合的特点,从相关环境、整体风貌、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吊脚楼民居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3.期刊论文 龚国琴.徐革.Gong Guo-qin.Xu-Ge 重庆某高层建筑吊脚楼结构设计 -重庆建筑2009,8(5)

本文阐述了在特殊地形条件下采用吊脚楼形式建筑的必要性,在满足现有国家规程规范的基础上,论述了钢筋混凝土吊脚楼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分析及施工中注意事项,力求使钢筋混凝土吊脚楼结构设计系统化、简明化,为类似工程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4.期刊论文 项之圆 风水美学里的重庆吊脚楼 -小城镇建设2004(5)

重庆吊脚楼 山城重庆地形起伏,坡坡坎坎随处可见.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只能因势修造,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错落而不可拘泥成法. 那些靠山崖而建的房屋依自然地形直接立柱为屋基,房子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呈同一水平.而自上而下直接立在下层屋基处的柱子,则构成托举支撑前半间房屋的吊脚柱.

5.学位论文 李熠 从木楼到小洋楼 2005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重庆东南角,渝鄂湘黔交界处。长期以来,当地杂居共处着土家、苗、汉等民族,是一个典型的民族杂居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受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已消失殆尽。在今天,走进黔江地界,已看不到穿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的土家、苗人。这是一个“汉化”的时代,苗家银饰丢失了,土家摆手堂瓦解了,只有少数和当地人最基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习俗,还暂且得以保留。这其中就有著名的吊脚楼。仅仅用吊脚楼概括黔江的传统民居,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说法,黔江的传统民居是木楼,大致分为一字形木楼、七字形木楼、凹字形木楼和口字形木楼四种。其中,以七字形木楼和凹字形木楼最为常见,而这两种木楼又都配置有吊脚楼。因此,可以说吊脚楼是黔江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黔江多山地而少平川,加上气候温热潮湿,所以吊脚楼曾漫山遍野地存在过。然而时代变了,社会进步,木楼已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在黔江城区,木楼早已绝迹,在农村,也正以异常迅速的速度为钢筋水泥的小洋楼取代。笔者的第一个田野作业点,马喇镇杉树村便是见证了这一剧变的村寨。

6.期刊论文 邓晓 重庆古城的建筑与历史文化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重庆是川江上游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且特色独具的古城.本文力图通过对重庆古城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吊脚民居及其特色、著名寺观及豪宅建筑的回顾等方面的介绍与讨论,揭示在该城市建筑中所蕴藏的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7.期刊论文 文小琴 维持与发展城市传统风貌——谈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规划师2002,18(3)

应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重庆的地方城市建筑文化进行评述,从历史的角度阐明建筑文化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就重庆市的城市文化维持与保护问题做出了一些探索性思考,并就目前城市建设中的得与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继而提出对相关的城市水文化、建筑文化、城市天际线及园林绿化方面的保护性设想.

8.期刊论文 刘晓晖.覃琳.LIU Xiao-hui.QIN Lin 土家吊脚楼的特色及其可持续发展思考--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传统

民居考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

以处于重庆东南部的土家族民居调研为基础,从地理、气候、生活模式和适宜技术方面探究了具有土家族民居鲜明特征的

9.期刊论文 余啸峰.汤健泓.Frank YU.Ellen TONG 乡土文化,现代演绎--关于重庆翡翠湖一期项目 -时代建筑2006(3)

居住文化--从市场开放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最初往往去西方寻找答案.但建筑师接触过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方之后,才觉得中国人集聚了几千年的居住文化是最成熟和充满浪漫的.所以在重庆翡翠湖别墅项目里,建筑师利用了一些老中国的元素来处理一些现代中国的居住问题.

10.期刊论文 祝国超.ZHU Guo-chao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

吊脚楼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是土家居住文化的杰出代表,加强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保护、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qgxyxb-shkxb20080103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8日


相关内容

  •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
  • 20 第36卷第4期 10年2月 山 西建筑 &"小ⅨIARCHITEC兀瓜E V01.36No.4Feb.2010 ・5・ 文章编号:1009缶825(20lO)04埘∞5.02 恩施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研究* 张劲松 摘要:从地理.气候.生活模式和适宜技术方面探究了湖北恩施土家族 ...

  • 有机更新理论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及对重庆旧城改造的思考
  • 浅谈: 有机更新理论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及对重庆旧城改造的思考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论文 浅谈有机更新理论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及对重庆旧城改造的思考 摘要:西安城下有长安,北京城下有大都,南京城下是建宁,太多的城市下面有着古代城市的" 遗骸", 所以不 ...

  • 序茅舍诗集[龙河吟]
  • 用诗意照亮回家的征途 --序茅舍诗集<龙河吟> 蒋登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人这样说,现代人也这样说. 一个人,无论他走得多远,无论其职位多高,但最终都会和他的故乡联系在一起.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故乡经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成为人生的底色.人的一生,无法逃离故乡的影响与制约,或者正面 ...

  • 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及传承研究
  • 摘 要:土家族吊脚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家族人民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宗教民族信仰,并对土家族人民的教育.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土家族人民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就从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类型出发,分析土家族吊脚楼的基本作用,并由此探索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 ...

  • 重庆园博园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
  • 重庆园博园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6年6月4日 考察地点:重庆市园博园 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考察目的: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在专业方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明年的毕业设计和以后 ...

  • 简析湖南传统民居构造
  • 文化视野 色料持久,字迹不易磨灭,也能进一步加强贝叶的防腐性能.最后在贝叶周边涂上金粉或红黑油漆,以类似叠扇子的形式用线绳将50至100张贝叶穿叠为一册. 一册贝叶经,不仅是记载经文的载体,它本身更是一件工艺品,是对材料的出神入化的运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古老方法都是对材料特性充分研究了解之 ...

  • 三峡人家--最美景区的完美蝶变
  • 三峡人家 最美景区的完美 蝶变 九月二十九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景区分会主办.新华网协办的"三峡美丽景区"大型网络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湖北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排名第一,成为长江三峡最美丽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湖北宜昌三峡大坝.重庆丰都鬼城名山.重庆奉节白帝城.湖北巴东神农溪成为长江三 ...

  • 浅谈休闲城市的建设
  • 浅谈休闲城市的建设 --以重庆为例 地理与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饭店管理) 2009级 武咪咪 [1**********] 指导教师 张科 摘要:休闲城市, 是围绕休闲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 并以休闲文化作为城市的气质与内涵.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已成为众多城市提升形象及促进经济发展 ...

  • 重庆市建筑面积与居住核定规定
  • 重庆市规划局建筑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复核标准 一.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一).总则 1.0.1 为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 面积计算. 1.0.3 建筑面积计算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