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色彩知识

(一)光与色的关系 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产生,没有光就见不到色彩。光的光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荧光以及灯光、烛光、电焊光等等。前者是天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蓝、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按光谱序列红色的波长最长,橙色次之,黄、绿、蓝再次之,紫色光波长最短。它们的波长大约在十万分之八厘米之间,一百万个光波的波长连在一起还不到一米长。

由于光的照射,一切物体才呈现出原来的种种颜色,其原因即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的作用。当白色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由于物体质地的不同特性,它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这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物体呈现的色彩。例如红旗的固有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橙、黄、绿、青、蓝、紫六种色光基本被红布所吸收,而把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绿布则是反射出绿光而吸收了其它六种色光的结果,余此类推。黑色的物体对色光是基本全吸收,白色的物体则是基本全反射,而灰色则是每种色光有部分吸收与反射。这里所说的白与黑仅仅是相比较而言,在自然界中绝对的纯色是没有的。黑有种种不同的黑,若以浓淡论之,有深黑、浅黑,若以色彩的冷热来说,有的黑里带红,有的黑里偏青。画人像时,头发、眉毛、眼睛虽然同是黑,但仔细观察一下,则各部不一样。一般来说,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吸收的多,反射的少,这类物体固有色强,如皮毛、丝绒、陶罐、棉布等。反之质地光滑、颜色淡的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得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金属等。

从以上分析可了解到:色彩一方面凭借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这就涉及到形与色的关系。比如:红皮球的颜色,尽管在光照下色彩有种种不同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在圆的球形上的变化。因此,我们在观察色彩的时候,就必须与形体联系起来,把色彩用到画面上的时候,也因该使它成为具体的形体,否则,就是颜色的堆积。

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就是讲“形”和“神”的辩证关系。这里所讲的“神”,就是指精神状态,指神气。画面的神气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所以说形伤神也失,形失去色也无。

(二)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1.原色 原色也称第一次色,就是指能混合成其它一切色彩的原料。颜色中的三原色以红、黄、蓝为标准,所以就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一般在绘画上所说的三原色的红是指曙红、黄是柠檬黄、蓝是湖蓝。根据物理学上的研究,自然界所呈现的种种色彩,均可由红、黄、蓝三种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绘画实践证明,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后,虽然不能产生一切色相(如翠

绿、玫瑰红等色,用三原色就很难调出),但如将这三种颜料加以适当混合以后,确能产生许许多多的色相。

2.间色 也称第二次色,由两原色混合而成,间色是橙、绿、紫三种色彩。即: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3.复色 又称第三次色,两间色相加即成复色,或者是黑浊色与一原色的混合,也称复色。即:橙+绿=橙绿(黄灰);橙+紫=橙紫(红灰);紫+绿=紫绿(蓝灰)。任何复色均可找到三原色红、黄、蓝的成分。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只不过某一种原色多一些罢了,如果三原色不是等量相加的话,那么,就能够混合出更多的复色。土黄、赭石、土红、熟褐色这些颜色本身均为复色,含有不同的黑味,所以与它色相加,也即成为复色。

在自然界光源及环境的影响下,色彩是丰富多样的。如绿的树丛,由于形态、色相、质感、空间、光暗的不同,很少有单纯的绿,而总是带有各种不同的倾向,或偏黄、偏红、偏蓝。在观察间色、复色时,要首先确定它们倾向什么色,以什么色为主,加上什么色,然后再分析它们的明暗关系。如以原色、间色、复色相比,则原色最强,间色次之,复色为最弱。

当画面色块配合感到过分刺激,不够调和时,复色能够起缓冲和谐调的作用。要善于在生活中辨别变化细微的各种不同的复色,并且学习调合这种复色。如果不在平常学习调色,而在实践作画时拿画笔漫无目的地在调色盒内东调西碰,,成为多种复色相加,这块颜色就必然会搞脏。

4.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余色。三原色中的一原色与其它两色混合成的间色之关系,即互为补色的关系。如原色红与其它两原色黄、蓝所混合成的间色绿,即为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红是绿的补色;同样道理,黄与紫,蓝与橙也都是互为补色的。即黄是紫的补色,紫是黄的补色,蓝是橙的补色,橙是蓝的补色。补色关系中主要的三对就是红绿、黄紫、蓝橙。在调色中如两色相加成为黑色者,也称此两色互为补色。互补的颜色皆有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现象,那么一个色彩的客观规律是在六个标准色的色环加以引伸为十二色组成一个色轮,在色轮上它们必然处于180度对角线内。色彩互补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如蔚蓝的天空与橙黄的秋天树林、翠绿色的原野,红瓦顶电灌站的房屋;金黄色的打谷场与青紫色的投影等。

绘画上称为对比色,一般皆包含有补色的含义,可以这么说,补色必然是对比色,但对比色不一定是补色,如黑与白在明度上是对比色的关系,但不是补色。互为补色的二色等量相加成为黑灰色,如不等量相加则由此可以调出很多复色。 互补的两色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色彩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互补色关系运用得好,将使画面色彩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地托出主体。相反,补色关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谐调和色块大小的安排,也会产生生硬、火气的弊病。

(一)光与色的关系 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产生,没有光就见不到色彩。光的光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荧光以及灯光、烛光、电焊光等等。前者是天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蓝、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按光谱序列红色的波长最长,橙色次之,黄、绿、蓝再次之,紫色光波长最短。它们的波长大约在十万分之八厘米之间,一百万个光波的波长连在一起还不到一米长。

由于光的照射,一切物体才呈现出原来的种种颜色,其原因即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的作用。当白色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由于物体质地的不同特性,它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这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物体呈现的色彩。例如红旗的固有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橙、黄、绿、青、蓝、紫六种色光基本被红布所吸收,而把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绿布则是反射出绿光而吸收了其它六种色光的结果,余此类推。黑色的物体对色光是基本全吸收,白色的物体则是基本全反射,而灰色则是每种色光有部分吸收与反射。这里所说的白与黑仅仅是相比较而言,在自然界中绝对的纯色是没有的。黑有种种不同的黑,若以浓淡论之,有深黑、浅黑,若以色彩的冷热来说,有的黑里带红,有的黑里偏青。画人像时,头发、眉毛、眼睛虽然同是黑,但仔细观察一下,则各部不一样。一般来说,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吸收的多,反射的少,这类物体固有色强,如皮毛、丝绒、陶罐、棉布等。反之质地光滑、颜色淡的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得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金属等。

从以上分析可了解到:色彩一方面凭借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这就涉及到形与色的关系。比如:红皮球的颜色,尽管在光照下色彩有种种不同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在圆的球形上的变化。因此,我们在观察色彩的时候,就必须与形体联系起来,把色彩用到画面上的时候,也因该使它成为具体的形体,否则,就是颜色的堆积。

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就是讲“形”和“神”的辩证关系。这里所讲的“神”,就是指精神状态,指神气。画面的神气是通过可视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所以说形伤神也失,形失去色也无。

(二)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1.原色 原色也称第一次色,就是指能混合成其它一切色彩的原料。颜色中的三原色以红、黄、蓝为标准,所以就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一般在绘画上所说的三原色的红是指曙红、黄是柠檬黄、蓝是湖蓝。根据物理学上的研究,自然界所呈现的种种色彩,均可由红、黄、蓝三种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绘画实践证明,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后,虽然不能产生一切色相(如翠

绿、玫瑰红等色,用三原色就很难调出),但如将这三种颜料加以适当混合以后,确能产生许许多多的色相。

2.间色 也称第二次色,由两原色混合而成,间色是橙、绿、紫三种色彩。即: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3.复色 又称第三次色,两间色相加即成复色,或者是黑浊色与一原色的混合,也称复色。即:橙+绿=橙绿(黄灰);橙+紫=橙紫(红灰);紫+绿=紫绿(蓝灰)。任何复色均可找到三原色红、黄、蓝的成分。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只不过某一种原色多一些罢了,如果三原色不是等量相加的话,那么,就能够混合出更多的复色。土黄、赭石、土红、熟褐色这些颜色本身均为复色,含有不同的黑味,所以与它色相加,也即成为复色。

在自然界光源及环境的影响下,色彩是丰富多样的。如绿的树丛,由于形态、色相、质感、空间、光暗的不同,很少有单纯的绿,而总是带有各种不同的倾向,或偏黄、偏红、偏蓝。在观察间色、复色时,要首先确定它们倾向什么色,以什么色为主,加上什么色,然后再分析它们的明暗关系。如以原色、间色、复色相比,则原色最强,间色次之,复色为最弱。

当画面色块配合感到过分刺激,不够调和时,复色能够起缓冲和谐调的作用。要善于在生活中辨别变化细微的各种不同的复色,并且学习调合这种复色。如果不在平常学习调色,而在实践作画时拿画笔漫无目的地在调色盒内东调西碰,,成为多种复色相加,这块颜色就必然会搞脏。

4.补色 补色又称互补色,余色。三原色中的一原色与其它两色混合成的间色之关系,即互为补色的关系。如原色红与其它两原色黄、蓝所混合成的间色绿,即为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红是绿的补色;同样道理,黄与紫,蓝与橙也都是互为补色的。即黄是紫的补色,紫是黄的补色,蓝是橙的补色,橙是蓝的补色。补色关系中主要的三对就是红绿、黄紫、蓝橙。在调色中如两色相加成为黑色者,也称此两色互为补色。互补的颜色皆有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现象,那么一个色彩的客观规律是在六个标准色的色环加以引伸为十二色组成一个色轮,在色轮上它们必然处于180度对角线内。色彩互补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如蔚蓝的天空与橙黄的秋天树林、翠绿色的原野,红瓦顶电灌站的房屋;金黄色的打谷场与青紫色的投影等。

绘画上称为对比色,一般皆包含有补色的含义,可以这么说,补色必然是对比色,但对比色不一定是补色,如黑与白在明度上是对比色的关系,但不是补色。互为补色的二色等量相加成为黑灰色,如不等量相加则由此可以调出很多复色。 互补的两色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色彩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互补色关系运用得好,将使画面色彩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地托出主体。相反,补色关系如不注意色彩的谐调和色块大小的安排,也会产生生硬、火气的弊病。


相关内容

  • 色彩丰富的风景画的教案
  •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风景画艺术的特点风景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风景画艺术富有的特色及鲜明的色彩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风景画.②根据对像进行写生. 3.情感目标:通过对风景画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 ...

  • 电脑绘画兴趣小组教学总结
  • 电脑绘画兴趣小组教学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兴趣课的安排,本人承担了我校电脑绘画兴趣小组的教学工作.电脑绘画非常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运用电脑绘画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能画出许多用手绘方法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发展其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巨大作用,下面 ...

  • 八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
  • 八年级美术 教学 计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黑山县大兴初级中学 袁东哲 划(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 色彩的情感联想 教材分析: 本课和第二课<色彩的综合练习>都是关于色彩知识的内容,其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懂得色彩感觉能够作用于人们的心理并产生情感联想,学会如何根 ...

  • 第二课堂教案
  •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 教学分析: 本课从色彩静物画的学习途径.色彩静物的形态语言来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基础知识和在绘画过程中的运用.水粉画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就能为后面的水粉静物做好铺垫.如:人物.风景写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欣赏,让学 ...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 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 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 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的提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幼儿"求学的欲望", 对学习"有兴趣, 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来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四年级<美术>教案 (上册) 任教教师:张 立 任教年级:四年级 任教科目:<美术> 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泼,想象丰富,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较强,上课气氛活泼,接受能力特强.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 ...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 美 术 教 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 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 ...

  • 专题讲座-美术
  • 专题讲座 高中美术"绘画"领域教学策略研究 ---- 绘画模块课程设计 张宾(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 副教授) 一.认识模块教学的特点 制定模块课程实施方案 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提出 模块教学方式,其理念和内容 ,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几年来,美术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 ...

  • 高职院校设计色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 [摘 要]高职设计色彩教学中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从过去的绘画色彩训练向设计色彩训练过渡,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形色物象的结合训练,短时间内要想让高职艺术生掌握好色彩理论知识与技能,色彩归纳写生与创作无疑是较为适宜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设计色彩:归纳色彩 生活中色彩较之文字对人的心理影响 ...

  • 湘版美术教案[向日葵]
  • <向日葵> 一.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3课 向日葵)选择色彩表现为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向日葵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照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向日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