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差异

现实主义是在文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人们经常在三种意义上使用它:其一是指一种文学思潮或一种文学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是一个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概念,指发生在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思潮、运动或流派。现实主义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审美或文学精神。现实主义的第三个含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作为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如高尔基所说,“浪漫主义乃是一种情绪,它复杂地而且始终多少模糊地反映出笼罩着过渡时代社会的一切感觉和情绪的色彩,可是,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的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它的“写实性”。无论是对具体形象的塑造,细枝末节的刻画,还是在整体的表现形态,现实主义文学都力求贴近社会生活,追求艺术虚构的真实感。从表现形态上讲,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表现的“真实性”,要求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是“写实性”的标志,也是“写实性”的基本内涵。现实主义文学“写实性”的又一体现是它的“客观性”。“客观性”要求作家必须忠于现实生活,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所以高尔基给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做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

关汉卿的《窦娥冤》,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的黑暗现实,充分地表现了被冤屈的窦娥的满腔怨愤和正义的最后得到伸张,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作者在揭示现实的时候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在人物及其与现实关系的描写中渗透着理想和热情。窦娥在临刑前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的黑暗社会,发出了激昂的诅咒:“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在做天!”这无情的揭露,激起了人们无比的愤怒;这惊天动地的反抗的声音,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也是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表现理想和幻想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艾布拉姆斯在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之后发现,“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表现’就是用得最多的术语之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浪漫主义文学的“变现性”的首要特征是抒情性。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几乎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还意味着“个性化”。与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性,以生活固有的面貌来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著于个人的理想和幻想的表现,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浪漫主义注重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

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题材上现实主义是现实生活,而浪漫主义则是神话、传奇或是自然。主题上现实主义带有很大的客观性,是以真实性为主,而浪漫主义却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是以理想色彩为主。在写作手法上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描写,主要是写实,而浪漫主义则是以夸张、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来写的。在人物想象方面,现实主义写的是典型的人物,浪漫主义写的是英雄或者是奇人等人物。就本质上的特点来说现实主义是再现,浪漫主义是表现。

现实主义是在文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术语之一,人们经常在三种意义上使用它:其一是指一种文学思潮或一种文学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现实主义是一个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概念,指发生在文学史上某个时期的思潮、运动或流派。现实主义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审美或文学精神。现实主义的第三个含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作为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如高尔基所说,“浪漫主义乃是一种情绪,它复杂地而且始终多少模糊地反映出笼罩着过渡时代社会的一切感觉和情绪的色彩,可是,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 作为一种文学表现的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最为显著的风格特征是它的“写实性”。无论是对具体形象的塑造,细枝末节的刻画,还是在整体的表现形态,现实主义文学都力求贴近社会生活,追求艺术虚构的真实感。从表现形态上讲,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两个方面。首先是艺术表现的“真实性”,要求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的特点是“写实性”的标志,也是“写实性”的基本内涵。现实主义文学“写实性”的又一体现是它的“客观性”。“客观性”要求作家必须忠于现实生活,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所以高尔基给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做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

关汉卿的《窦娥冤》,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的黑暗现实,充分地表现了被冤屈的窦娥的满腔怨愤和正义的最后得到伸张,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作者在揭示现实的时候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在人物及其与现实关系的描写中渗透着理想和热情。窦娥在临刑前对“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的黑暗社会,发出了激昂的诅咒:“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在做天!”这无情的揭露,激起了人们无比的愤怒;这惊天动地的反抗的声音,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在《窦娥冤》里,作者以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惊人的艺术捕捉力,为我们揭示了元代社会黑暗的各个侧面,告诉人们窦娥的冤狱是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她的屈死,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屈死的冤狱;她的悲惨遭遇是人民群众苦难的集中反映,她的抗争是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也是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表现理想和幻想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艾布拉姆斯在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之后发现,“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表现’就是用得最多的术语之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浪漫主义文学的“变现性”的首要特征是抒情性。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几乎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还意味着“个性化”。与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性,以生活固有的面貌来塑造艺术形象不同,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著于个人的理想和幻想的表现,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浪漫主义注重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

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题材上现实主义是现实生活,而浪漫主义则是神话、传奇或是自然。主题上现实主义带有很大的客观性,是以真实性为主,而浪漫主义却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是以理想色彩为主。在写作手法上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描写,主要是写实,而浪漫主义则是以夸张、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来写的。在人物想象方面,现实主义写的是典型的人物,浪漫主义写的是英雄或者是奇人等人物。就本质上的特点来说现实主义是再现,浪漫主义是表现。


相关内容

  • 本科心理学毕业论文
  •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应激.抑郁.焦虑的相关研究 教育学院 心理学 1185820***** 张炜彬 [摘要]目的:采用皮尔逊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完美主义与应激.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积极.消极完美主义量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焦虑 ...

  • 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对比
  • 一.题目: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对比 二.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是什么? 三.简要思路提纲: 选题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 提出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传统社会历史观的差异是什么? 事例:关于木兰从军这一历史事实的不同理解 思路:分别陈述,对比差异,凸显优势 ...

  • 海德格尔的_存在论差异_理论及其启示
  • 195 海德格尔的 存在论差异! 理论及其启示 俞吾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海200433) 摘要:人们通常把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论差异理解为对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的肯定, 本文首次揭示了存在论差异的四重含义, 并进而探讨了这一理论对当前的存在论研究.形而上学史研究和马克思思想的阐释史研究的重大 ...

  • 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 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作者:冯俊 发布时间:2005-7-17 10:40:06 点击数:169 [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内容摘要]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中来把握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认清哲学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转向的理论实质.与&q ...

  • 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 南昌大学哲学081班 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差异 东方与西方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概念,它们不仅是区域上的划分和界定,更是生活习惯.政治和文化分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目标是建立解放人类的社会主义.由于东西方国家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在东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 ...

  • 中国古建筑地域特色受那些因素影响
  • 中国古建筑地域特色受那些因素影响? 结合第二.三周教学视频内容,从中国古代南北差异.地理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思考.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有巨大的差别.为了适应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建筑在统一风格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墙体薄,屋面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形相应轻巧玲珑,北方地 ...

  • 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
  •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3-05-17  ] 周庆智 对于民族学家来说,文化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体,它是以客观的共同要素──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典章制度,以及主观的人们自我认同来界定的.民族学家试图对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作出解释,事实上,民族学所研究的大部份对象均是关于文化差异 ...

  • 浅析[格列佛游记]的语言特点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 ...

  • 论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层生态学批判
  • 摘 要:作为西方生态哲学的新兴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与深层生态学之间在哲学层面发生了深刻的思想"碰撞",二者的争论一直是生态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女性主义拒斥二元论的态度与深层生态学具有同一性,但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深层生态学"生态自我"这一概念包含父权观念.由 ...

  •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选题汇总
  •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A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 ✧ 国别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学研究 ✧ 文学流派研究 (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黑色幽默,意识流,女性主义文学等) ✧ 作家研究和文本分析 ✧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 B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