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照强度测量仪与温湿度测量仪使用方法。
2、对五个不同物候观测地点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生态因子进行测定。 3、分析不同生境中生态因子的差异及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环境因素。生态因子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植物群落与环境是不可分的。任何一个植物群落在形成的过程中,植物不仅对环境具有适应能力,而且对环境也有巨大的改造作用。随着植物群落发育到成熟阶段,群落的内部环境也发育成熟。植物群落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都不同于群落外部。植物群落内的各生物物种在它们自己创造的环境中,井然有序地生活着。不同的植物群落,其群落环境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实验器材
照度计、温湿度计、记录本。 四、实验地点与过程
本次生态因子测定的实验,我们选取了五个地点进行测定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楼前,图书馆南,图书馆北,化学楼前以及学人大厦前。分别于2016年3月12日与2016年3月26日进行了测量,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为两周。每次测量时标明每个测量点位的位置与小生境,测量并记录各点位的照度、温度、湿度。
注意事项:
1、测量点位的选择:注意选择不同生境,生态因子差异显著,以利对比分析。
2、大气温度、湿度的测定:在某一生境内选取3个相邻位置,用温湿度计分别测定各点1.5米处高的气温和湿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
3、光照强度的测定:在某一生境内选取3个相邻位置,将照度计水平放置在各点地表测定光照强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
(一)原始数据记录
时间
地点
项目
温度 14.6 14.6 14.6 13.9 13.9 13.9 13.8 13.8 13.8 14.0 14.0 14.0 13.9
2016.3.12 湿度 27.6 27.7 27.7 28.9 28.9 29.2 30.1 30.2 30.2 28.1 28.0 28.0 27.7
光照度 4600.0 4200.0 4500.0 4200.0 4100.0 4200.0 3400.0 3200.0 3500.0 1362.0 1377.0 1349.0 2479.0
温度 24.1 24.1 24.1 23.6 23.5 23.5 20.4 20.3 20.4 20.5 20.5 20.5 22.8
2016.3.26 湿度 20.4 20.5 20.5 20.5 20.5 20.5 21.4 21.3 21.3 22.8 22.9 23.1 22.1
光照度 4500.0 3840.0 3627.0 4500.0 6100.0 5300.0 2645.0 2561.0 2275.0 1427.0 1464.0 1281.0 6400.0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图书馆南 图书馆南 图书馆南 图书馆北 图书馆北 图书馆北 化学楼 化学楼 化学楼 学人
学人 学人
13.9 13.9
27.4 27.4
2462.0 2497.0
22.9 22.4
22.3 22.3
6600.0 6700.0
由表格可以粗略的看出:马克思学院、学人大厦以及图书馆南侧以及化学楼都处于向阳面, 温度稍高于图书馆北。五个地点的湿度差别并不大。而光照度却有着明显的变化。3月12日测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化学楼以及学人大厦有着较低的光照水平。3月26日测得的数据却显示,化学楼依旧处于最低水平,而学人大厦却有着极强的光照。这与我们估计的处于阴面的图书馆北有着较低的光照水平有较大的差别。 (二)t 检验结果
组统计量
由表格可知,在两次测量中,温度的两总体方差不相同,不具备方差齐性。在假设方差不相等的情况下,其差异显著性为0,远小于0.05,也就是说温度与测量时间是有显著关联的。湿度与光照度的两总体方差相同,具备方差齐性。其中湿度的差异显著性为0,远小于0.05,也就是说湿度与测量时间是有显著关联的,而光照度的差异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光照度与测量时间是没有显著关联的。 (三)方差分析(anova)
两个时间温度不全相同;对于不同地点,p
湿度
对于湿度,根据表格,按a=0.05水准,对于不同时间,p
两个时间照度不全相同;对于不同地点,p
六、实验结论
(1)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植物群落可知,由于建筑物或植物的遮挡,会使阳面的温度高于阴面;而风速对于温度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风可以带走大气的部分温度。
(2)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湿度和植物群落可知,阴面的湿度大于阳面,较为空旷的地方的湿度小于植物茂盛的地方,是因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会产生水,植物茂盛,风流动慢,水分蒸发慢。当然这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植被相差不大,光照较强的地点,湿度较低。
(3)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光强可知空地的光强远大于有植被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叶片遮挡了大量的阳光,故空地光强远大于树林。当然也可能与所选测定位置有关。附近的大型建筑物也会遮挡大量的阳光。而天气的阴晴也是重要的因素,阴天厚厚的云层也会遮挡大量的光照。
(4)对5个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的分析可知,温度、光强均表现为阳面大于阴面,而湿度表现为阴面大于阳面。这与阴面阴影大于空地有关。当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测量。温度、湿度和光照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光照强,一般温度高,湿度低;光照弱,一般温度低,湿度大。
题目:生态因子的综合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照强度测量仪与温湿度测量仪使用方法。
2、对五个不同物候观测地点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生态因子进行测定。 3、分析不同生境中生态因子的差异及其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的环境因素。生态因子也可以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植物群落与环境是不可分的。任何一个植物群落在形成的过程中,植物不仅对环境具有适应能力,而且对环境也有巨大的改造作用。随着植物群落发育到成熟阶段,群落的内部环境也发育成熟。植物群落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都不同于群落外部。植物群落内的各生物物种在它们自己创造的环境中,井然有序地生活着。不同的植物群落,其群落环境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实验器材
照度计、温湿度计、记录本。 四、实验地点与过程
本次生态因子测定的实验,我们选取了五个地点进行测定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楼前,图书馆南,图书馆北,化学楼前以及学人大厦前。分别于2016年3月12日与2016年3月26日进行了测量,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为两周。每次测量时标明每个测量点位的位置与小生境,测量并记录各点位的照度、温度、湿度。
注意事项:
1、测量点位的选择:注意选择不同生境,生态因子差异显著,以利对比分析。
2、大气温度、湿度的测定:在某一生境内选取3个相邻位置,用温湿度计分别测定各点1.5米处高的气温和湿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
3、光照强度的测定:在某一生境内选取3个相邻位置,将照度计水平放置在各点地表测定光照强度,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
(一)原始数据记录
时间
地点
项目
温度 14.6 14.6 14.6 13.9 13.9 13.9 13.8 13.8 13.8 14.0 14.0 14.0 13.9
2016.3.12 湿度 27.6 27.7 27.7 28.9 28.9 29.2 30.1 30.2 30.2 28.1 28.0 28.0 27.7
光照度 4600.0 4200.0 4500.0 4200.0 4100.0 4200.0 3400.0 3200.0 3500.0 1362.0 1377.0 1349.0 2479.0
温度 24.1 24.1 24.1 23.6 23.5 23.5 20.4 20.3 20.4 20.5 20.5 20.5 22.8
2016.3.26 湿度 20.4 20.5 20.5 20.5 20.5 20.5 21.4 21.3 21.3 22.8 22.9 23.1 22.1
光照度 4500.0 3840.0 3627.0 4500.0 6100.0 5300.0 2645.0 2561.0 2275.0 1427.0 1464.0 1281.0 6400.0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图书馆南 图书馆南 图书馆南 图书馆北 图书馆北 图书馆北 化学楼 化学楼 化学楼 学人
学人 学人
13.9 13.9
27.4 27.4
2462.0 2497.0
22.9 22.4
22.3 22.3
6600.0 6700.0
由表格可以粗略的看出:马克思学院、学人大厦以及图书馆南侧以及化学楼都处于向阳面, 温度稍高于图书馆北。五个地点的湿度差别并不大。而光照度却有着明显的变化。3月12日测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化学楼以及学人大厦有着较低的光照水平。3月26日测得的数据却显示,化学楼依旧处于最低水平,而学人大厦却有着极强的光照。这与我们估计的处于阴面的图书馆北有着较低的光照水平有较大的差别。 (二)t 检验结果
组统计量
由表格可知,在两次测量中,温度的两总体方差不相同,不具备方差齐性。在假设方差不相等的情况下,其差异显著性为0,远小于0.05,也就是说温度与测量时间是有显著关联的。湿度与光照度的两总体方差相同,具备方差齐性。其中湿度的差异显著性为0,远小于0.05,也就是说湿度与测量时间是有显著关联的,而光照度的差异显著性大于0.05,说明光照度与测量时间是没有显著关联的。 (三)方差分析(anova)
两个时间温度不全相同;对于不同地点,p
湿度
对于湿度,根据表格,按a=0.05水准,对于不同时间,p
两个时间照度不全相同;对于不同地点,p
六、实验结论
(1)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植物群落可知,由于建筑物或植物的遮挡,会使阳面的温度高于阴面;而风速对于温度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风可以带走大气的部分温度。
(2)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湿度和植物群落可知,阴面的湿度大于阳面,较为空旷的地方的湿度小于植物茂盛的地方,是因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会产生水,植物茂盛,风流动慢,水分蒸发慢。当然这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植被相差不大,光照较强的地点,湿度较低。
(3)比较5个不同地点的光强可知空地的光强远大于有植被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叶片遮挡了大量的阳光,故空地光强远大于树林。当然也可能与所选测定位置有关。附近的大型建筑物也会遮挡大量的阳光。而天气的阴晴也是重要的因素,阴天厚厚的云层也会遮挡大量的光照。
(4)对5个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的分析可知,温度、光强均表现为阳面大于阴面,而湿度表现为阴面大于阳面。这与阴面阴影大于空地有关。当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测量。温度、湿度和光照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光照强,一般温度高,湿度低;光照弱,一般温度低,湿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