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 2题, 练习十七第1, 2, 3, 4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探索过程, 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 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 初步感知乘除法间的关系。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正确求商。 根据除法算式很快找到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展示台、口算卡片、口诀卡片、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1. 对口令
三七( ) 五五( ) 七八( ) ( )十六
三( )十五 ( )七十四 八( )六十四 ( )三十六
2. 口算
教师用卡片出示, 学生依次开火车回答, 其余学生当裁判。
4×5 3×7 6×7 5×3 4×6
9×4 6×8 1×8 6×2 9×8
教师:同学们, 你们算得又对又快, 有什么秘密? (乘法口诀。) 看 来乘法口诀的本领真大, 乘法口诀还有一个本领呢? 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点评:用学生喜欢参与的对口令、开火车两个游戏活动, 不仅对 已经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复习, 而且还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
二、探索求商, 自主构建
1. 观察主题图, 理解图意(课件展示) 教师:仔细观察图,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篮子里有24个苹果, 小朋友们要准备分苹果。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放入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教师:谁来联系这个问题说一说图上的意思?
学生:小朋友们准备把篮子里的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全班再一齐说一遍,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贴图。( 24个苹果, 4个盘。) 边摆边叙述:要求把24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就是把24平均分成4份, 求每份是多少?
教师:能列出算式吗? (能。)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 都已经把结果写出来了。
同桌互相小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结果的? 除了你的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想法。 全班交流。
教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的想法和全班的同学分享一下? 学生:我是这样想的: 4×6=24, 24÷4=6。
教师:真厉害! 你用乘法算式来想除法算式, 和这位同学想法一样的举手! 学生:我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商是6。
板书: 24÷4=6(个), 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要想4的乘法口诀呢? 引导学生看除数, 想与除数相关的乘法口诀。 [点评:通过让学生读图理解图意, 再用完整的话说出解决问题 的过程, 最后用贴图表示题意, 这些措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 义以及体会题目中内在的数量关系, 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用多种方法求商, 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的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要想4的乘法口诀呢? ”在潜移默 化中进行了方法的优化。知识重点落实, 难点突破:看除数是几, 就 想几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问题:每6个装1盘, 可以装几盘? 让学生完整地读出题目。
教师:你敢挑战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教师巡视。 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并讲解自己列式的意思。
学生:图上说要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用24除以6等 于4。 教师:要求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是求什么?
学生:要求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 6,所以用24除以6。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算式的商是4呢? 学生:除数是6, 我就想6的乘法口诀, 四六二十四。
板书: 24÷6=4,(四) 六二十四。 [点评:学生经历了第1个问题的解决, 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放 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上台展
示自己的成果, 并在教师的追问中, 学生讲解求商的方法,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对比发现, 总结提升
(1)教师:认真看一看,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 4, 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 24÷4=6。
学生:乘法算式中的积24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24, 乘法算 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 4×6,24÷6, 24÷4, 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
教师:说说24÷4是怎样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
教师: 24÷6呢?
3. 及时练习
3×6=( ) 4×8=( ) 3×7=( ) 18÷3=( )
32÷8=( ) 21÷7=( ) 18÷6=( ) 32÷4=( ) 21÷3=( ) 小结:看来乘法口诀的本领确实很大, 同一个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还可以求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点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用同一句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而且还可以求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让学生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理解可以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道理。]
三、练习应用, 巩固内化
1. 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 2题 第1题:结合图的意思说3个算式分别表示的意义, 并说一说利 用的乘法口诀。 第2题:同桌之间一人说口诀, 另一人说两个除法算式。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 2, 3, 4题 第1题:让学生独立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两个除法算式, 找一找乘除法算式间的关系, 并说一说利用的乘法口诀。 第2, 3, 4题 :学生独立完成。 [点评:围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进行适当的练习, 有利于学生进 一步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通过操作、游戏等方式, 激发学 生学习的欲望, 为后续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四、反思总结, 概括提升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全课结束时,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有利于学生巩 固学习的新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好习惯。]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3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 2题, 练习十七第1, 2, 3, 4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探索过程, 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 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 初步感知乘除法间的关系。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正确求商。 根据除法算式很快找到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展示台、口算卡片、口诀卡片、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1. 对口令
三七( ) 五五( ) 七八( ) ( )十六
三( )十五 ( )七十四 八( )六十四 ( )三十六
2. 口算
教师用卡片出示, 学生依次开火车回答, 其余学生当裁判。
4×5 3×7 6×7 5×3 4×6
9×4 6×8 1×8 6×2 9×8
教师:同学们, 你们算得又对又快, 有什么秘密? (乘法口诀。) 看 来乘法口诀的本领真大, 乘法口诀还有一个本领呢? 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用乘法口诀求商。 [点评:用学生喜欢参与的对口令、开火车两个游戏活动, 不仅对 已经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复习, 而且还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
二、探索求商, 自主构建
1. 观察主题图, 理解图意(课件展示) 教师:仔细观察图, 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篮子里有24个苹果, 小朋友们要准备分苹果。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放入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教师:谁来联系这个问题说一说图上的意思?
学生:小朋友们准备把篮子里的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全班再一齐说一遍,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贴图。( 24个苹果, 4个盘。) 边摆边叙述:要求把24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 就是把24平均分成4份, 求每份是多少?
教师:能列出算式吗? (能。)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 都已经把结果写出来了。
同桌互相小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结果的? 除了你的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同桌交流, 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想法。 全班交流。
教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的想法和全班的同学分享一下? 学生:我是这样想的: 4×6=24, 24÷4=6。
教师:真厉害! 你用乘法算式来想除法算式, 和这位同学想法一样的举手! 学生:我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商是6。
板书: 24÷4=6(个), 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是从哪儿看出要想4的乘法口诀呢? 引导学生看除数, 想与除数相关的乘法口诀。 [点评:通过让学生读图理解图意, 再用完整的话说出解决问题 的过程, 最后用贴图表示题意, 这些措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 义以及体会题目中内在的数量关系, 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用多种方法求商, 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的追问“你是从哪儿看出要想4的乘法口诀呢? ”在潜移默 化中进行了方法的优化。知识重点落实, 难点突破:看除数是几, 就 想几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问题:每6个装1盘, 可以装几盘? 让学生完整地读出题目。
教师:你敢挑战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教师巡视。 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并讲解自己列式的意思。
学生:图上说要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用24除以6等 于4。 教师:要求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是求什么?
学生:要求把24个苹果, 每6个放1盘, 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 6,所以用24除以6。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算式的商是4呢? 学生:除数是6, 我就想6的乘法口诀, 四六二十四。
板书: 24÷6=4,(四) 六二十四。 [点评:学生经历了第1个问题的解决, 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放 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上台展
示自己的成果, 并在教师的追问中, 学生讲解求商的方法,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对比发现, 总结提升
(1)教师:认真看一看,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汇报。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 4, 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 24÷4=6。
学生:乘法算式中的积24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24, 乘法算 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 4×6,24÷6, 24÷4, 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一句口诀“四六二十四”来计算。
教师:说说24÷4是怎样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
教师: 24÷6呢?
3. 及时练习
3×6=( ) 4×8=( ) 3×7=( ) 18÷3=( )
32÷8=( ) 21÷7=( ) 18÷6=( ) 32÷4=( ) 21÷3=( ) 小结:看来乘法口诀的本领确实很大, 同一个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还可以求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点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用同一句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出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而且还可以求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让学生感受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理解可以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道理。]
三、练习应用, 巩固内化
1. 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 2题 第1题:结合图的意思说3个算式分别表示的意义, 并说一说利 用的乘法口诀。 第2题:同桌之间一人说口诀, 另一人说两个除法算式。
2.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1, 2, 3, 4题 第1题:让学生独立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两个除法算式, 找一找乘除法算式间的关系, 并说一说利用的乘法口诀。 第2, 3, 4题 :学生独立完成。 [点评:围绕利用乘法口诀求商, 进行适当的练习, 有利于学生进 一步掌握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通过操作、游戏等方式, 激发学 生学习的欲望, 为后续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四、反思总结, 概括提升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全课结束时,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有利于学生巩 固学习的新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