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信息搜集能力

送 评 论 文 封 面

学 校 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学 科

徐 国 梅 培养信息搜集能力平

培养信息搜集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作文中主要表现出: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言之无序,条理性差;无真情感,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少,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每当写作时,脑子一片空白,像沙漠,寸草不生。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除了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坚持习作外,还要重视学生积累素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 搜集方法 培养习惯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作文中主要表现出: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言之无序,条理性差;无真情感,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少,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每当写作时,脑子一片空白,像沙漠,寸草不生。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除了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坚持习作外,还要重视学生积累素材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阅读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扩展、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典范,其内容包罗万象,所展示的信息量非常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阅读策略。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教师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三顾茅庐》,可在课外指导阅读《三国演义》节选等,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可让学生阅读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方面的资料。为真正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拓宽他们阅读的空间。有些课文,需要课前搜集资料,教师要对课前搜集到与课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的同学,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表

扬,并适时展示这些同学所搜集的资料。对于在阅读中能摘抄好词佳句、精美片段, 并能运用的同学给予鼓励, 这样就为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让学生在一路书香中“你追我赶”地积累感悟,既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语言素材,又感悟了生活的哲理,得到了精神激励,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觉搜集资料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1、做读书笔记。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最常见和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教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每天读课外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博览群书,并把其中有价值的或与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资料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注明“标题”、“类别”、“资料来源”等,以便分类保管和查阅原文。这特别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日记积累法。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身边有着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例如,可以让他们观察人们干农活的情形,观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收集生活中的语言,让他们体会自己在洗衣、做饭、喂猪、喂鸡、种植的快乐和感受,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或经历的事记录下来。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还为今后习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3、网络学习法。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不仅进入了城市学校、城市家庭,也逐步进入了农村小学、农村家庭,这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来检索相关资料并整理信息。小学课本中涉及很多伟人、名人,学生不一定都了解;另外,有些课文蕴涵着特定的复杂的时代背景,使课文难以理解;还有一些课文涉及学生还未掌握的科学知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校园文化积累法。校园语文学习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了解校园文化。首先,学校的阅览室,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好场所。其次,校园黑板报,这也是小学生收集资料的最佳环境。再次,校园中的一些名人画像,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名人的丰功伟绩,还可学到知识,受到思想熏陶,立志向伟人学习。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习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一些知识,要牢固的掌握得靠实践。语文实践活动,可避免课内与课外人为的割裂。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能多渠道地接受各种信息,如开设信息课、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组织朗诵、搞调查研究等。这些活动不但能达到扩大阅读量的目的,而且是一种集思广益、群体互动的多项自我教育方式。学生搜集了信息,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便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不定期的组织故事会、辩论会等,对优胜者给予奖励,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搜集信息对自己学习的帮助,才能让学生产生坚持不懈地搜集信息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学生善于搜集信息、积累信息,就不怕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了。

送 评 论 文 封 面

学 校 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学 科

徐 国 梅 培养信息搜集能力平

培养信息搜集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

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作文中主要表现出: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言之无序,条理性差;无真情感,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少,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每当写作时,脑子一片空白,像沙漠,寸草不生。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除了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坚持习作外,还要重视学生积累素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激发兴趣 搜集方法 培养习惯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作文中主要表现出:无话可说,内容空洞;言之无序,条理性差;无真情感,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少,写作素材不够丰富;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严重不足。每当写作时,脑子一片空白,像沙漠,寸草不生。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除了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坚持习作外,还要重视学生积累素材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阅读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扩展、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的典范,其内容包罗万象,所展示的信息量非常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阅读策略。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教师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三顾茅庐》,可在课外指导阅读《三国演义》节选等,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可让学生阅读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等方面的资料。为真正体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拓宽他们阅读的空间。有些课文,需要课前搜集资料,教师要对课前搜集到与课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的同学,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肯定表

扬,并适时展示这些同学所搜集的资料。对于在阅读中能摘抄好词佳句、精美片段, 并能运用的同学给予鼓励, 这样就为别的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让学生在一路书香中“你追我赶”地积累感悟,既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语言素材,又感悟了生活的哲理,得到了精神激励,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觉搜集资料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1、做读书笔记。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最常见和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教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每天读课外书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并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博览群书,并把其中有价值的或与学习有密切联系的资料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注明“标题”、“类别”、“资料来源”等,以便分类保管和查阅原文。这特别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日记积累法。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身边有着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例如,可以让他们观察人们干农活的情形,观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收集生活中的语言,让他们体会自己在洗衣、做饭、喂猪、喂鸡、种植的快乐和感受,让他们把自己听到的或经历的事记录下来。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还为今后习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3、网络学习法。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不仅进入了城市学校、城市家庭,也逐步进入了农村小学、农村家庭,这为网络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来检索相关资料并整理信息。小学课本中涉及很多伟人、名人,学生不一定都了解;另外,有些课文蕴涵着特定的复杂的时代背景,使课文难以理解;还有一些课文涉及学生还未掌握的科学知识,要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4、校园文化积累法。校园语文学习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了解校园文化。首先,学校的阅览室,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各种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好场所。其次,校园黑板报,这也是小学生收集资料的最佳环境。再次,校园中的一些名人画像,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名人的丰功伟绩,还可学到知识,受到思想熏陶,立志向伟人学习。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习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一些知识,要牢固的掌握得靠实践。语文实践活动,可避免课内与课外人为的割裂。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能多渠道地接受各种信息,如开设信息课、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组织朗诵、搞调查研究等。这些活动不但能达到扩大阅读量的目的,而且是一种集思广益、群体互动的多项自我教育方式。学生搜集了信息,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便会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定期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不定期的组织故事会、辩论会等,对优胜者给予奖励,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搜集信息对自己学习的帮助,才能让学生产生坚持不懈地搜集信息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学生善于搜集信息、积累信息,就不怕写作文时无话可说了。


相关内容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题目: 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 --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参赛学校: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 作者: 肖静(女) 教龄 5 年 苏艺(女) 教龄 12 年 联系电话: 65213327 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 --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天,我坐在办公室批改学生的作文<国 ...

  • 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
  • 边远山区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 ----现状.价值.问题与对策 澌波小学:刘森 电话:[1**********] 摘要:2001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国家必修课程的形态向我们走来.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 ...

  • 国培论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初探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初探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多元整合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有益于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成 ...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一:外出活动保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 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 ...

  • 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 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作者:赵亮 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08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早已进入了学生的课堂,但有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课本上的知识却并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他们更喜欢的是 ...

  •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浙教版
  •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单元 话说社区 1 社区--我的大"家" 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 ...

  •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马安镇中心学校 闵传杰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扎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教教材"和简单地"用教材教"的观念必将要改变,而开发课程资源将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这一观 ...

  • 教科版思品九年[战争与和平]word教案
  • 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体现成就感. (2)通过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网站的浏览培养学生观察和阅读能力 ...

  •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 xxxkt--xxyw671 课题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 赵亚荣 所在单位 未央区感业寺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助攻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