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菌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痢疾杆菌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流行。儿童感染菌痢的机会更多,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发病率高。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

苍蝇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已经感染发病的病人和不发病的带菌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一般1~3天。临床表现与感染菌型、菌量及机体状况有关。

1.急性期   人体摄入污染细菌痢疾杆菌后1—2天即发病。因痢疾杆菌爱心中医药资讯网有内、外毒素,所以临床有全身中毒症状;又因痢疾杆菌使人体结肠粘膜损害坏死,出现脓血粘液便及腹痛等肠道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中毒型等四型。①轻型——无中毒症、不烧、腹痛腹泻较轻,腹泻每日不超10次,大便有粘液而无脓血。易误诊为肠炎,3—6天痊愈。②普通型(典型)——起病多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开始呕吐,继而阵发性腹痛及腹泻,每天排便数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便量少,有时为 脓血或脓冻,可有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持续1~3周后缓解或自愈,亦可转为慢性。儿童可惊厥,有中度毒血症。病程持续10—14天。③重型——多有严重中毒症状,起病急骤,高热,伴呕吐,大便频繁以至失禁,带血脓粘液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失水明显,四肢寒冷。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著。病人极度衰竭,四肢厥冷、意识模糊、谵妄或惊厥、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④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未出现时,即可有高热40C°、精神萎靡、面色青 灰、四肢厥冷、呼吸浅表、反复惊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花进而导致呼吸 和循环衰竭。好睡,昏迷,迅速发生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型)或呼吸衰竭(脑型),或二者兼有之(混合型),但不一定有腹泻。以重度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炎为主要症状,而腹泻、呕吐不一定严重,出现较晚。如果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很高。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应考虑菌痢的可能。对突然高热、惊厥、昏迷的患儿,需与乙脑鉴别。   2.慢性期病程超过2月以上为慢性。   ①慢性迁延型:有持续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腹部可有压痛。   ②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无临床症状,但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大便培养可阳性。   ③急性发作型:可在上述二型基础上发生,有急性菌痢典型症状,但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最初有粪便排出,及至肠内容物排空后,即大便仅是粘液沾有血丝,继而呈鲜红色粘液。轻者每日3-5次,中等者可数十次,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可有中等度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大便次数频繁、失水严重、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参考药方:   白头翁12 秦皮10 黄芩12 白芍15 槟榔12 金银花15   肉桂4 枳实10 马齿苋20   《加减》   ① 呕吐甚:加竹茹10   ② 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 地榆15   ③ 抽搐者:加钩藤15 全蝎6   ④ 高热不退:加水牛角30 丹皮15   ⑤ 昏迷、痰鸣者:加郁金12 天竺黄12 胆南星10   ⑥ 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用量按药品的说明书)   ⑦ 全身浮肿:加黄芪15 云苓15 大腹皮12   ⑧ 脱肛者:加黄芪15 天麻6 赤石脂16   ⑨ 阴虚津亏:加沙参15 石斛12   ⑩ 胃纳差:加淮山18 炒扁豆15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痢疾杆菌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流行。儿童感染菌痢的机会更多,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发病率高。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

苍蝇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已经感染发病的病人和不发病的带菌者。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一般1~3天。临床表现与感染菌型、菌量及机体状况有关。

1.急性期   人体摄入污染细菌痢疾杆菌后1—2天即发病。因痢疾杆菌爱心中医药资讯网有内、外毒素,所以临床有全身中毒症状;又因痢疾杆菌使人体结肠粘膜损害坏死,出现脓血粘液便及腹痛等肠道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及中毒型等四型。①轻型——无中毒症、不烧、腹痛腹泻较轻,腹泻每日不超10次,大便有粘液而无脓血。易误诊为肠炎,3—6天痊愈。②普通型(典型)——起病多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开始呕吐,继而阵发性腹痛及腹泻,每天排便数次至数十次,常伴里急后重,便量少,有时为 脓血或脓冻,可有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持续1~3周后缓解或自愈,亦可转为慢性。儿童可惊厥,有中度毒血症。病程持续10—14天。③重型——多有严重中毒症状,起病急骤,高热,伴呕吐,大便频繁以至失禁,带血脓粘液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失水明显,四肢寒冷。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著。病人极度衰竭,四肢厥冷、意识模糊、谵妄或惊厥、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④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未出现时,即可有高热40C°、精神萎靡、面色青 灰、四肢厥冷、呼吸浅表、反复惊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花进而导致呼吸 和循环衰竭。好睡,昏迷,迅速发生周围循环衰竭(休克 型)或呼吸衰竭(脑型),或二者兼有之(混合型),但不一定有腹泻。以重度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炎为主要症状,而腹泻、呕吐不一定严重,出现较晚。如果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很高。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应考虑菌痢的可能。对突然高热、惊厥、昏迷的患儿,需与乙脑鉴别。   2.慢性期病程超过2月以上为慢性。   ①慢性迁延型:有持续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腹部可有压痛。   ②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无临床症状,但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大便培养可阳性。   ③急性发作型:可在上述二型基础上发生,有急性菌痢典型症状,但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最初有粪便排出,及至肠内容物排空后,即大便仅是粘液沾有血丝,继而呈鲜红色粘液。轻者每日3-5次,中等者可数十次,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可有中等度发烧、食欲不振、恶心、大便次数频繁、失水严重、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参考药方:   白头翁12 秦皮10 黄芩12 白芍15 槟榔12 金银花15   肉桂4 枳实10 马齿苋20   《加减》   ① 呕吐甚:加竹茹10   ② 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 地榆15   ③ 抽搐者:加钩藤15 全蝎6   ④ 高热不退:加水牛角30 丹皮15   ⑤ 昏迷、痰鸣者:加郁金12 天竺黄12 胆南星10   ⑥ 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用量按药品的说明书)   ⑦ 全身浮肿:加黄芪15 云苓15 大腹皮12   ⑧ 脱肛者:加黄芪15 天麻6 赤石脂16   ⑨ 阴虚津亏:加沙参15 石斛12   ⑩ 胃纳差:加淮山18 炒扁豆15


相关内容

  • 2016-2021年中国细菌鉴定仪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1年中国细菌鉴定仪行业市场发展 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章 细菌鉴定仪概述 第一节细菌鉴定仪定义 第二节细菌鉴定仪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细菌鉴定仪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细菌鉴定仪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细菌鉴定仪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2010-2015 ...

  •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知识
  •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知识 1.为什么夏秋季是痢疾的高发期? 夏秋季是痢疾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秋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痢疾杆菌的繁殖.再加上苍蝇可作为痢疾的重要传播媒介,很容易引起痢疾的流行.平时,人的胃液里有胃酸,可以把吞进胃里的病菌杀死.但在热天出汗多时,使体内的水和盐分大量损失,以致制造胃酸的原料 ...

  • 时细菌教案
  • 第二节 细菌 一.学习目标: 1.探究细菌的发现过程 2.观察细菌的形态.描述细菌结构,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识记细菌的生殖方式. 4.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能够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预习案 [课前预习] 1.17世纪后页荷兰人 制作了 倍的 ...

  •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
  • 兽医微生物学-在线作业_A 一 单项选择题 1. 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甲烷 硫化氢 二氧化碳 氨气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5.0 5.0 甲烷 0 绪 论|0 绪 论 种类繁多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

  •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一.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人的合作与交流. 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5.认同严谨求 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 ...

  • 第二节细菌教学设计
  • <细菌>的教学设计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 立 一.教材分析 <细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通过对细菌的发现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 ...

  •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 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潜伏期 人感染志贺菌后可以发病或者不发病而仅作为带菌者.病人分为急性患者和慢性患者.急性患者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 ...

  •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 细菌生物膜对病程长.难治性的感染性疾病的 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细茵生物膜(BF)与人及动物的某些病程长,难治性的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专家于2001年首次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中提出细菌生物膜的致病理论以来,细菌生物膜与中耳炎的关系迅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且很快扩展到对病程长,难治性的感染性 ...

  •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参考答案
  • 1.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D )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抗肿瘤 C.抗致病菌生长 D.产生干扰素 E.提供营养 参考:教材164页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 2. 溶菌酶对G 菌的作用是( B ) A.破坏磷壁酸 B.裂解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合成 E.降解核 ...

  • [细菌和病毒]教案 (6)
  • <细菌和病毒>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细菌和病毒在自然界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 3. 通过分析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细菌和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2. 细菌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