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降低方案

制造性产品成本控制因素

一、总论:

说到成本影响因素,广义的讲:是一个公司整体的事情-----公司的策略、公司员工、部门甚到每项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都会影响到成本。但我现在要讲的是狭义的生产成本,因此首先是想到是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一般财务上对成本构成分类如下:直接原料、包装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前三项比较好理解,只有制造费用包含比较复杂一些,但最简单的理解为生产产品所付出成本(仅指生产系统)除前三项之外的费用,如动力费,生产设备折旧费、厂房租金或厂房费用摊销、辅助生产消耗品、简接生产人员福利(简接生产人员是指生产系统非直接生产员工,一般不包括财务、总务、人事、采购与资讯部门及行销部门)、设备维修费、办公费、差旅费及餐费等等。即便是生产成本,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生产系统的事情,但我现在要讲的也只是直接影响的方面。

二、关于成本控制因素:

1、 原料成本(含包装材料)控制:食品类产品成本结构中,一般原料都是占主要部分的,很多都占总成本的50%以上,如果含包装物的话就更高了(包装一般占15%左右),因此这也是控制成本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原料成本的控制是多方面的,现分别进行描述:

⑴原料成本首先从采购谈起:影响原料成本的第一直接要素就是原料价格与原料品质;另外就是是否及时准确的交货。如果把人的一些素质用先天与后天来比较的话,那这些就是产品成本中的先天因素。而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是采购部门负主要责任的,特别是原物料的价格,这就对采购人员要求就比较高,并要有明确的采购机制与监督机制,而不是靠个人行为来自律的。原料品质也一样,虽然品质验收还有品质部门来把关,但供应商提供产品品质保证是前提,是基础,再说验收也不过是抽检,

不是全检;另外长期接受次品质的原料也会导致验收人员出现品质迟钝现象(尽管品质不好也可以退货再退货)。原料品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出率的变化或是造成成品品质的降低。原料交货不及时或是数量不准确主要是会影响生产计划,结果多是调整生产计划,这样一来,连锁反应就多了----会导致原料的浪费(单一化、批量化生产效率是最高的而且浪费是最小的),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计划的达成率也会下降,同时动力费也会上升不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成本的。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针对采购还是要做如下工作:

A、加强采购单价的管理:

ⅰ、采购人员应主动进行市场访价,分析是否有降价的空间。

ⅱ、采购人员应主动了解原料市场,给使用部门提供低价原料的替代品进行试制(但品质不能降)。

ⅲ、应建立采购机制及采购监督机制,对供应商的综合能力、信誉、原料单价、原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及时向公司汇报并采取改善措施。

B、加强采购人员的品质意识培训及品质基本知识的学习,做到物料品质多点管控,避免到货不合格造成停产或降低验收标准。

C、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开发新的供应商的时要多方参与评估(不能靠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来确认供应商),主观性太强,避免成事实后无法保证 品质时影响生产。

D、采购人员应对请购物品的到货情况主动进行跟踪,建立到货跟催跟踪制度。 F、对采购人员应建立综合考核制度,而且是可量化的考核制度;那就要做部门KPI指标考核:如价格、断货次数、退货次数、索证达成率、同类供应商可比达成率等等指标。

⑵合格及时的原料进仓之后,也不是万事大吉的,原料仓库做得好不好对成本的影

响是很大的,生产计划的稳定性,批量性等等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A、原料库存过大,就会造成资金的积压或是原料呆滞的,也是很大的一种浪费(当然这主要是请购部门的责任了),原则上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库存越低越好,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零库存;同时如果没有做到先进先出,食品原料都会有保质期,接近保质期或是过了保质期,要么是影响产品品质,要么是原料报废,哪一种结果都是无法接受的。当然好的仓库管理也要做好盘盈亏的考核的,否则还是会造成成本的浪费的。KPI考核指标:盘盈亏、异常报废金额。

B、然后就是计划的安排方面:成品库存当然是越少越好,前提是不能断货,有了这两个要求,对生管部门的要求就高了,但也不能说在口头上,一定要有量化考核的指标;另外就是生产安排,原则上同一车间或是同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同时开的话,能源的利用率最高,辅助人员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了;如果计划没有做好,或是经常有断货少料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改生产计划,改计划多了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对此也只好用指标来衡量工作绩效了。可能有些人会说:改计划多是因为销售预估不准,这当然也算得上一个理由,如果都这么说的话,那就没法做事情了,因此这样求生管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效果,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感觉,才能把市场销售的不稳定曲线变成一根相对平稳的曲线(通过了解市场上的促销计划,往年的销售情况,结合当期的增长目标,对单点,单区域以往的促销效果都要有了解,通过适当的安全库存,还是能作出稳定的生产计划的)。KPI考核指标:断货次数,库存周转率,生产计划调整次数,成品周转天数等等。

(一般组织设臵时把生管与原料仓合为一个部门会比较好管控)

⑶做好以上的成本控制之后,应该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一般工厂做成本控制的考核更多的是考虑在生产过程中了,的确,生产过程对成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细的,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广。

制造性产品成本控制因素

一、总论:

说到成本影响因素,广义的讲:是一个公司整体的事情-----公司的策略、公司员工、部门甚到每项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都会影响到成本。但我现在要讲的是狭义的生产成本,因此首先是想到是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一般财务上对成本构成分类如下:直接原料、包装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前三项比较好理解,只有制造费用包含比较复杂一些,但最简单的理解为生产产品所付出成本(仅指生产系统)除前三项之外的费用,如动力费,生产设备折旧费、厂房租金或厂房费用摊销、辅助生产消耗品、简接生产人员福利(简接生产人员是指生产系统非直接生产员工,一般不包括财务、总务、人事、采购与资讯部门及行销部门)、设备维修费、办公费、差旅费及餐费等等。即便是生产成本,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生产系统的事情,但我现在要讲的也只是直接影响的方面。

二、关于成本控制因素:

1、 原料成本(含包装材料)控制:食品类产品成本结构中,一般原料都是占主要部分的,很多都占总成本的50%以上,如果含包装物的话就更高了(包装一般占15%左右),因此这也是控制成本方案中的重中之重。原料成本的控制是多方面的,现分别进行描述:

⑴原料成本首先从采购谈起:影响原料成本的第一直接要素就是原料价格与原料品质;另外就是是否及时准确的交货。如果把人的一些素质用先天与后天来比较的话,那这些就是产品成本中的先天因素。而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是采购部门负主要责任的,特别是原物料的价格,这就对采购人员要求就比较高,并要有明确的采购机制与监督机制,而不是靠个人行为来自律的。原料品质也一样,虽然品质验收还有品质部门来把关,但供应商提供产品品质保证是前提,是基础,再说验收也不过是抽检,

不是全检;另外长期接受次品质的原料也会导致验收人员出现品质迟钝现象(尽管品质不好也可以退货再退货)。原料品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产出率的变化或是造成成品品质的降低。原料交货不及时或是数量不准确主要是会影响生产计划,结果多是调整生产计划,这样一来,连锁反应就多了----会导致原料的浪费(单一化、批量化生产效率是最高的而且浪费是最小的),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计划的达成率也会下降,同时动力费也会上升不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成本的。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针对采购还是要做如下工作:

A、加强采购单价的管理:

ⅰ、采购人员应主动进行市场访价,分析是否有降价的空间。

ⅱ、采购人员应主动了解原料市场,给使用部门提供低价原料的替代品进行试制(但品质不能降)。

ⅲ、应建立采购机制及采购监督机制,对供应商的综合能力、信誉、原料单价、原料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及时向公司汇报并采取改善措施。

B、加强采购人员的品质意识培训及品质基本知识的学习,做到物料品质多点管控,避免到货不合格造成停产或降低验收标准。

C、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开发新的供应商的时要多方参与评估(不能靠一个人或是一个部门来确认供应商),主观性太强,避免成事实后无法保证 品质时影响生产。

D、采购人员应对请购物品的到货情况主动进行跟踪,建立到货跟催跟踪制度。 F、对采购人员应建立综合考核制度,而且是可量化的考核制度;那就要做部门KPI指标考核:如价格、断货次数、退货次数、索证达成率、同类供应商可比达成率等等指标。

⑵合格及时的原料进仓之后,也不是万事大吉的,原料仓库做得好不好对成本的影

响是很大的,生产计划的稳定性,批量性等等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A、原料库存过大,就会造成资金的积压或是原料呆滞的,也是很大的一种浪费(当然这主要是请购部门的责任了),原则上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库存越低越好,最理想的状况就是零库存;同时如果没有做到先进先出,食品原料都会有保质期,接近保质期或是过了保质期,要么是影响产品品质,要么是原料报废,哪一种结果都是无法接受的。当然好的仓库管理也要做好盘盈亏的考核的,否则还是会造成成本的浪费的。KPI考核指标:盘盈亏、异常报废金额。

B、然后就是计划的安排方面:成品库存当然是越少越好,前提是不能断货,有了这两个要求,对生管部门的要求就高了,但也不能说在口头上,一定要有量化考核的指标;另外就是生产安排,原则上同一车间或是同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同时开的话,能源的利用率最高,辅助人员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了;如果计划没有做好,或是经常有断货少料的话,唯一的方式就是改生产计划,改计划多了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对此也只好用指标来衡量工作绩效了。可能有些人会说:改计划多是因为销售预估不准,这当然也算得上一个理由,如果都这么说的话,那就没法做事情了,因此这样求生管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效果,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感觉,才能把市场销售的不稳定曲线变成一根相对平稳的曲线(通过了解市场上的促销计划,往年的销售情况,结合当期的增长目标,对单点,单区域以往的促销效果都要有了解,通过适当的安全库存,还是能作出稳定的生产计划的)。KPI考核指标:断货次数,库存周转率,生产计划调整次数,成品周转天数等等。

(一般组织设臵时把生管与原料仓合为一个部门会比较好管控)

⑶做好以上的成本控制之后,应该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一般工厂做成本控制的考核更多的是考虑在生产过程中了,的确,生产过程对成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细的,影响的因素也非常多,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广。


相关内容

  • 财务总监笔试题
  • 财务总监面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经济活动中有关财务活动反映的运动状态变化和特征的经济信息,称为( ) A.财务信息量 B.经济信息量 C.金融信息量 D.管理信息 2.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称为( ) A.变现能力 B.偿债能力 C.营运能力 D.获利 ...

  • 价值工程案例分析
  • 一.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价值工程分折方面的案例 「案例1-1」 背景: 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两幢科研楼和一幢综合楼,其设计方案对比项目如下: A楼方案:结构方案为大柱网框架轻墙体系,采用预应力大跨度叠合楼板,墙体材料采用多孔砖及移动式可拆装式分室隔墙,窗户采用单框双玻璃钢塑窗,面积利用系数为93%,单 ...

  • 成本费用控制方案
  •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方案 按照集团公司<成本管控年>中关于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的要求,切实抓好成本控制措施的落实,从控制成本中要效益.制订本方案: 一.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控制年度成本,精确到月度成本,保证日收支台账,减少 二.成本费用控制的要求:要求在经营过程中,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增强成本 ...

  • 二建施工管理-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一)
  • 2Z102030 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 2Z102031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的费用,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等,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等,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 ...

  • 生产成本审计报告模板
  • 生产型分子公司成本分析控制模板 目 录 总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一章 SAP环境下的成本核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一.SAP成本核算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成本分析报告模板
  • 生产型分子公司成本分析控制模板 目 录 总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一章 SAP环境下的成本核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一.SAP成本核算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节约途径探讨
  •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节约途径探讨 摘要: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中标工程项目,一再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在这种大的市场环境下,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地向前发展,就要在不断地提高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同时,必须合理地节约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施工企业如想长期高效地向前发展,就要 ...

  • 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企业成本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来源.成本是补偿价值的尺度,降低成本是补偿价 ...

  • 一建 经济 1Z101072 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
  • 1Z101072 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 价值工程工作程序 价值工程准备阶段 价值工程分析阶段 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评价. 价值工程是以功能为中心,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基础上来考虑降低产品成本的. 功能价值V 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成本法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