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勇:何谓"真实的鲁迅"

吴中杰《回归真实的鲁迅》(9月22日《文学报·新批》)是篇有见地,富有思想力的好文章。吴文以“人文鲁迅”为基点,缜密地剔抉了自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后的八十年春秋,林林总总张扬“真实鲁迅”的文章里,“人文鲁迅”与“招牌鲁迅”相互纠缠不已的两股社会思潮——众多研究鲁迅的文章可归于这两大类,人文鲁迅是抵达真实鲁迅的唯一通道。

要是细究,犹如白色是一种颜色,“人文鲁迅”也是一种“招牌”,但这是与权势无关而与人文探寻和文势有关,与鲁迅所处的人文状态有关的招牌。所谓人文探寻,就是在怀疑和批判中,发现并尊重人及其价值,所谓文势,就是基于个人化的观察与独立思考,在既定语境下人文处境的深刻体察中,对研究对象有着精神共振而呈现的生命气场——吴文就彰显了这样的生命气场,显然,“人文鲁迅”背后正是中国现代转型,如今仍未完成的时空迁延,而“招牌鲁迅”基于某种权势做背景,或渴望得到权势的青睐,以神化和教义化的鲁迅为利器,充斥造神和居高临下训斥“假想敌”的意味,突出“鲁迅在转变”和“转变中的鲁迅”,也是以展现“真实的鲁迅”而出现的,它把鲁迅当作没有体温的各种衣料不断进行重新组合,如此“招牌鲁迅”,正如吴文所说,“弄得人们对鲁迅也很反感”。因此,“招牌鲁迅”其实无视真实的鲁迅,只把鲁迅当作一块敲门砖,却起到“驱逐鲁迅”和“鲁迅过时”的效果。

当然,以“不是鲁迅时代,应该走出鲁迅和超越鲁迅”这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情境,也会厌烦“鲁迅话题”。应该承认,鲁迅是鲁迅时代的精神面相,也还是鲁迅之后百年我们社会的精神面相,客观上我们仍无法绕开“鲁迅”这一巨大存在,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又会滋生出“探寻真实的鲁迅”这类精神命题,于是探寻真实的鲁迅成了超越鲁迅一个扔不掉的拐杖或叫途径,由此推及我们社会已成常态的诸种精神样式,我们的许多所谓“走出”或“超越”,总是陷入“回到真实(人和教义)”这一循环的思维圈套,其中却只有一条“人文路径”较为靠谱,比如沿“人文鲁迅”之途,所揭示的“真实的鲁迅”方能与新时代的人的心灵共振,方能找到并确立作为精神原点的鲁迅,这种原点既是鲁迅的,也是我们民族的,与每个国人的心灵息息相关。

探寻并回到“真实的鲁迅”的呼声并未减弱,根本的原由还在于,当下的社会、思想和精神情境与鲁迅的时代相近,即我们尚未走出鲁迅时代,比如国民性建设(批判),就像钱理群在《1949—1976:岁月沧桑》后记中说的,“大陆知识分子以致普通民众的某些观念、思维、情感、心理、行为方式,形成新的集体无意识,新的国民性,而且影响至今”,这种“新的集体无意识,新的国民性”跟鲁迅时代所揭示的国民性血脉相承,并没有质的改观,却烙有新的时代的质素。又比如激进的、掀翻铁屋的、复古的、维持现状的、左翼、右倾、封建、颓唐的、背叛的、才子加流氓、敌人的明剑、朋友的暗箭、海派、京派、商家、官家等,都与转型时代人文精神盛衰及基于人文的感悟相关联,且不说对它以新的揭示,就是以批判而言,感受最深,批判最深刻的仍莫过于鲁迅。国民性批判应该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文化命题(比如我们已经能够接受《丑陋中国人》的讨论),可它仍是我们社会的现实话题,而现实话题在我们意识形态化的国度,必然引出禁忌和雷区,如果都以鲁迅为精神圭臬或为招牌,势必激发“人文鲁迅”和“招牌鲁迅”的对峙,这样的对峙恰恰反证我们现实中的精神纠结。

由于政治的内容因时而变,鲁迅的“思想转变”也就永远在路上,“招牌鲁迅”也就时时翻新,与真实的鲁迅了无关系,“鲁迅”也就难以形成中国百年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难以向“文化范式”转化。

我觉得,鲁迅百年之后的今天,“回到真实的鲁迅”的旗帜依然猎猎,正是基于对社会现状精神现状的忧思。在学术意义上,是对“鲁迅研究”的现状不满,或叫渴望对“鲁迅研究”的超越;在社会意义上,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精神现状(包括国民性延续并异变)不满,还呼吁学人(知识分子)重建道统意识。20世纪初鲁迅留学日本归来,中国没什么改变,或正在酝酿改变,他以求变中的日本为管道建立了全球视野,以人文之火烛照了国人精神上荒寒,这方面,我们又得承认,鲁迅是继承以司马迁《史记》所确立的道统大于政统和学统这一传统,并向着现代人文转化(其道统有着现代人文内涵)的第一人。从而我们又发现,数十年以来,我们所奉行的是政统高于道统更高于学统的思路,“招牌鲁迅”便是这种思路的文字结晶。因此,“回到真实的鲁迅”又有着“回到真实而有价值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又摇拥抱世界的道统的意味,这又是“现实的触发”,又是借鲁迅说事的话题。

概而言之,从鲁迅那里寄托现实感,或藉鲁迅作现实感的表达,是“回到真实的鲁迅”的精神动力。鲁迅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鲁迅情境”正在延续,于是寻找真实的鲁迅没有尽期。

(写于2016年9月下旬)

原载(上海)《文学报·新批评》2016/11/10

吴中杰《回归真实的鲁迅》(9月22日《文学报·新批》)是篇有见地,富有思想力的好文章。吴文以“人文鲁迅”为基点,缜密地剔抉了自鲁迅1936年10月逝世后的八十年春秋,林林总总张扬“真实鲁迅”的文章里,“人文鲁迅”与“招牌鲁迅”相互纠缠不已的两股社会思潮——众多研究鲁迅的文章可归于这两大类,人文鲁迅是抵达真实鲁迅的唯一通道。

要是细究,犹如白色是一种颜色,“人文鲁迅”也是一种“招牌”,但这是与权势无关而与人文探寻和文势有关,与鲁迅所处的人文状态有关的招牌。所谓人文探寻,就是在怀疑和批判中,发现并尊重人及其价值,所谓文势,就是基于个人化的观察与独立思考,在既定语境下人文处境的深刻体察中,对研究对象有着精神共振而呈现的生命气场——吴文就彰显了这样的生命气场,显然,“人文鲁迅”背后正是中国现代转型,如今仍未完成的时空迁延,而“招牌鲁迅”基于某种权势做背景,或渴望得到权势的青睐,以神化和教义化的鲁迅为利器,充斥造神和居高临下训斥“假想敌”的意味,突出“鲁迅在转变”和“转变中的鲁迅”,也是以展现“真实的鲁迅”而出现的,它把鲁迅当作没有体温的各种衣料不断进行重新组合,如此“招牌鲁迅”,正如吴文所说,“弄得人们对鲁迅也很反感”。因此,“招牌鲁迅”其实无视真实的鲁迅,只把鲁迅当作一块敲门砖,却起到“驱逐鲁迅”和“鲁迅过时”的效果。

当然,以“不是鲁迅时代,应该走出鲁迅和超越鲁迅”这种与时俱进的时代情境,也会厌烦“鲁迅话题”。应该承认,鲁迅是鲁迅时代的精神面相,也还是鲁迅之后百年我们社会的精神面相,客观上我们仍无法绕开“鲁迅”这一巨大存在,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又会滋生出“探寻真实的鲁迅”这类精神命题,于是探寻真实的鲁迅成了超越鲁迅一个扔不掉的拐杖或叫途径,由此推及我们社会已成常态的诸种精神样式,我们的许多所谓“走出”或“超越”,总是陷入“回到真实(人和教义)”这一循环的思维圈套,其中却只有一条“人文路径”较为靠谱,比如沿“人文鲁迅”之途,所揭示的“真实的鲁迅”方能与新时代的人的心灵共振,方能找到并确立作为精神原点的鲁迅,这种原点既是鲁迅的,也是我们民族的,与每个国人的心灵息息相关。

探寻并回到“真实的鲁迅”的呼声并未减弱,根本的原由还在于,当下的社会、思想和精神情境与鲁迅的时代相近,即我们尚未走出鲁迅时代,比如国民性建设(批判),就像钱理群在《1949—1976:岁月沧桑》后记中说的,“大陆知识分子以致普通民众的某些观念、思维、情感、心理、行为方式,形成新的集体无意识,新的国民性,而且影响至今”,这种“新的集体无意识,新的国民性”跟鲁迅时代所揭示的国民性血脉相承,并没有质的改观,却烙有新的时代的质素。又比如激进的、掀翻铁屋的、复古的、维持现状的、左翼、右倾、封建、颓唐的、背叛的、才子加流氓、敌人的明剑、朋友的暗箭、海派、京派、商家、官家等,都与转型时代人文精神盛衰及基于人文的感悟相关联,且不说对它以新的揭示,就是以批判而言,感受最深,批判最深刻的仍莫过于鲁迅。国民性批判应该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文化命题(比如我们已经能够接受《丑陋中国人》的讨论),可它仍是我们社会的现实话题,而现实话题在我们意识形态化的国度,必然引出禁忌和雷区,如果都以鲁迅为精神圭臬或为招牌,势必激发“人文鲁迅”和“招牌鲁迅”的对峙,这样的对峙恰恰反证我们现实中的精神纠结。

由于政治的内容因时而变,鲁迅的“思想转变”也就永远在路上,“招牌鲁迅”也就时时翻新,与真实的鲁迅了无关系,“鲁迅”也就难以形成中国百年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难以向“文化范式”转化。

我觉得,鲁迅百年之后的今天,“回到真实的鲁迅”的旗帜依然猎猎,正是基于对社会现状精神现状的忧思。在学术意义上,是对“鲁迅研究”的现状不满,或叫渴望对“鲁迅研究”的超越;在社会意义上,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精神现状(包括国民性延续并异变)不满,还呼吁学人(知识分子)重建道统意识。20世纪初鲁迅留学日本归来,中国没什么改变,或正在酝酿改变,他以求变中的日本为管道建立了全球视野,以人文之火烛照了国人精神上荒寒,这方面,我们又得承认,鲁迅是继承以司马迁《史记》所确立的道统大于政统和学统这一传统,并向着现代人文转化(其道统有着现代人文内涵)的第一人。从而我们又发现,数十年以来,我们所奉行的是政统高于道统更高于学统的思路,“招牌鲁迅”便是这种思路的文字结晶。因此,“回到真实的鲁迅”又有着“回到真实而有价值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又摇拥抱世界的道统的意味,这又是“现实的触发”,又是借鲁迅说事的话题。

概而言之,从鲁迅那里寄托现实感,或藉鲁迅作现实感的表达,是“回到真实的鲁迅”的精神动力。鲁迅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过去了,但“鲁迅情境”正在延续,于是寻找真实的鲁迅没有尽期。

(写于2016年9月下旬)

原载(上海)《文学报·新批评》2016/11/10


相关内容

  • 实录与评论:晚清陆士谔社会小说论
  • 作者: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2001年10期 一.人生选择:职业小说家 陆士谔(1878-1944)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江苏青浦县朱家角镇(现属上海)人.他虽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到他这一辈,已家境贫寒,不能不凭自力谋生了.(注:见陈年希<陆士谔家世.生平及著述新考>,载 ...

  • 从"清流"到"清流党
  • 作者:王维江 史林 2006年07期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73(2006)01-0028-09 有些事件历时愈久,愈是引发出人们谈论的兴致.而此类事件喧腾人口的过程,恰好也是其称谓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中法战争前后盛行一时的"清流"称 ...

  • 何谓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略论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怎样理解工作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在罗列一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时,往往按照重要到次要逐次罗列下去,到了最后一个,往往会是:"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 1,有些琐碎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工作,如递给客 ...

  •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填空题习题
  • 第一章 1. 年, 在天津的 发表著名论文 和 一文. 2.1895年 意译赫胥黎的 ,1898年以 为题出版. 3. 最先强调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是和. 4. 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 . 5. 在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1878年在 做了明确的表述. 6. 在近代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 ...

  • 徐梦秋有部[长征日记]
  • <百年潮>2004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徐梦秋的.徐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是当年红军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我曾在红军和长征史料中,见过一些他的文章和照片.只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各种革命历史著作中,几乎都不提他了,原因是他后来在新疆叛变了革命.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件事却 ...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
  •   3000多年前商代的第一个王汤为何会有两个都城?[图] [移动到网上谈兵] [编辑] [删除 ] 作者:空战之王 发表于:2008-07-08 08:01:27 级别: 上将 积分:138935 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但是翻开一份由西方国家编写的世界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在公元前841年前大约3 ...

  • 儒林外史 教案
  •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吴敬梓的生平与<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主题.艺术成就. 2.学习<儒林外史--匡超人>的客观.真实的间接讽刺的笔法. 3.学习<儒林外史>的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教学重难点:多样化的讽刺手法及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 ...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官场现形记 署"南亭亭长著".即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第一名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1896年到上海办& ...

  • 读书笔记[寻觅中华]余秋雨
  •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里是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从总序中可以看出,余秋雨之所以要进行一场恢弘壮阔 的文化的苦旅,皆因为当时的动荡而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