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童诗_培养孩子儿童诗写作的教学策略_周晓峰

教育时空

CHARMINGCHINA

童心童趣童诗

周晓峰

—培养孩子儿童诗写作的教学策略——

浙江东阳市吴宁镇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等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儿童诗出现。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

写儿童诗,把诗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纯真的心田里,实在很有必要。本文试从童心,诗情的火种;童趣,诗情的富矿;童诗,读儿童诗、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消息树三个方面论述我对儿童诗教学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童心

童趣童诗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b)-0089-02

时手脚不停,玩着玩着就有了灵感冲动:大喊起来:“妈妈,我有一首诗,你看,水在我背上滑滑梯了……”正如老诗人圣野所说,这是欢乐的小诗人写出的最欢快的生活诗。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能成为写诗的题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材。诗,

三、童诗,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等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儿童诗出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儿童诗、写儿童诗,把诗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纯真的心田里,对于孩子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一、童心,诗情的火种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性好奇,天真、质朴、富于幻想。他们看世界既单纯又本真,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事物,他们的感觉非常我常把孩子的这种特点理解为“童心”,敏锐,而且带有可爱的天真。我还觉得“童心”与诗歌似乎有着某种本质的联系。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说过:“诗人在写作时,要把他的政治倾向,把他从哲学里得到的感悟,及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都化为直觉的东西,化为童年的天”可见,儿童是人类中与诗真,否则诗就丧失了纯朴,就无法感人了。美距离最近的群体,最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他们读诗、写诗,有特着比成人更直接的优越条件。儿童诗教学正是基于儿童的天性、有的认知特点,开发“童心”、点燃他们诗情的火种,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爱诗写诗的兴趣。

二、童趣,诗情的富矿

1、读是写的基础

读诗是写诗的基础和前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引导孩子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诗,孩子们就能慢慢地领悟到写作儿童诗的门道。在我所带的班里,“书”是一个无比亲切的名字,书成了我和孩子们一日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刚刚认字,我就利用每天的自修课时间为他们读诗,还告诉孩子们这些诗是谁写的,来自哪本书。渐渐地,孩子们就喜欢上拼音学完了,我要求孩子每天了听诗,也喜欢上了读书。一个月后,都带一本带拼音的诗集,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老师是酷爱读诗的,我和孩子们一起比赛谁背的诗多。一提比赛孩子们可来劲了,读得更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这周比上周有一点进步,我认真了。刚起步,

就会鼓励、表扬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孩子们引入到诗歌的王国里。

我经常利用《儿童诗》、《东方新童谣》等儿童诗集,选择一些诗歌动情地读,孩子们常常闭着眼很陶醉地听。读着读着,听着听着,孩子们突然就会冒出一两首诗来。有一次,我读了这样一首小诗:

真幸福

晚上的时候/我关上灯睡觉/妈妈亲亲我/哇!好香/爸爸亲亲我/哇!痒痒的/我觉得很幸福/就甜甜地睡着了

陈哲炜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老师,我有一首诗了!”他不紧不慢地吟道: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我就甜甜地睡着了/妈妈的故事/是动听的催眠曲

读诗赏诗激起了孩子们的写诗热情,能冒出意想不到的好诗,因此,“以诗引诗”成了我常用的诗教方式。

2、以活动激发诗情

诗是生活的写照,可以说没有生活便没有诗,所以作为老师要注意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充实学生生活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学校开展了“为宅口希望小学捐款”的活动,活动一结束,我马上就上诗教课,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有诗涌出来,我上了两堂课,整整收上来孩子们用心写的26首儿童诗,如:

陈哲炜的《装满爱心》,趁周老师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班长旁边/把脚踮得高高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想看看箱子装满了没有/红红的爱心箱里/装满了一个个红包/装满了一颗颗爱心

再如“神六飞天”,举国欢庆。“神秘的太空”,孩子们多么向往孩子们早已去看过电视,一到诗教课,孩子们啊。课前我还没布置,

·魅力中国

孩子们动手写诗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写什么”?其实,诗就在小朋友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童趣中,作为教师要竭尽所能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的习惯和能力,在生活中寻找、体验乐趣并把她及时地用文字记载下来,帮助孩子充分开发这座诗情的“富矿”。孩子们好奇,他们的眼里,世界到处新奇有趣:如花草虫鱼,日月星辰,等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就如茅盾在《对儿童诗的期盼》中所说,儿童诗的题材应该是“宇宙万物,无所不包”。

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许多成人觉得很平常的场景,在孩子们眼里却常常妙趣横生。如一位妈妈在拖地,大人看了往往别无他想,而孩子却会说:“拖把在滑滑梯”。孩子们幼稚,所以他们的言行,常常出人意料,生趣盎然。只要孩子们的童趣被引发激活,孩子们写诗就不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生活中找到的诗是很美的,能在生活中找到诗的孩子是很有才的。

童年的生活总是那么的多彩而有趣,玩泥巴、爬树、打雪仗、捉迷藏,到小溪玩水等,启发孩子去写自己的生活,就能写出好诗来。请看:

陈哲炜的《洗澡三首》

(一)洗澡的时候/我弓起背/水在我背上滑滑梯

(二)香皂浸湿了/滑溜溜的/擦身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溜走了/怎么也捉不住/我这不是在捉泥鳅吗/我的身子也滑溜溜的/妈妈捉不住我/哈哈,我是条大泥鳅

(三)我的脚底都是沐浴液/很滑很滑/我高兴地在地上/溜起了冰/沐浴液是我的溜冰鞋/要是你也想溜冰/也在脚底擦点沐浴液

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洗澡这是一首在现实生活中玩出来的诗。

89

CHARMINGCHINA教育时空

很多时候,一个绝妙的比喻,就是一首绝妙的好诗。如:陈弘毅的《我的风筝飞不高》

我的风筝/是小蜜蜂/它飞不高/像要停在花丛中/采蜜

“飞不高的风筝”比喻成“乐于采蜜的小蜜蜂”,多么奇妙的想把象啊!

金超的《我是白云》

一只只风筝/飞得高高的/一边飘/一边兴奋地喊/我是白云/我是白云

“飞得很高的风筝”在小诗人的眼中,却成了会说话的“白云娃娃”,边飘边兴奋地喊,非常可爱,这样的想象非常贴切,新颖别致,诗味很浓。

5、及时向有关报刊推介学生佳作,以“社会循环效应”来成功激励学生热爱写诗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指导孩子写儿童诗,并创办了《小雨点》诗刊印了《小雨点》诗刊70多期,为学刊,共积累了儿童诗1000多首,生提供了一片培植诗情的芳草地。我还把每一期《小雨点》诗报,及时寄往全国各地报刊社,儿童诗编辑部两次为我校颁发了“全国儿,其中获全国儿童诗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5童诗优秀组织奖”

人。有200多首小诗在《小学生世界》、《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语文报》、《未来作家》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今年5月,我们选出了孩子们的部分优秀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小雨点》诗集,共12万字,著名诗人圣野为诗集《小雨点》的每一首诗作了点评。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日益浓厚,我班的儿童诗异彩纷呈,小诗人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七嘴八舌、滔滔不绝,几乎没我说话的份了,诗如泉涌。请看蒋沁诚同学的小诗《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神六的肚皮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还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字

神六飞上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高高飘扬/难怪周老师说/中国是第三个航天大国

3、培养儿童及时记录写作身边的事物、事件和内心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和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但光有这些美好的体验和情感,却没有及时记录写作的习惯,那么,美好的体验和情感将稍纵即逝。因此,我把培养孩子及时、快速、敏捷的写作习惯当作很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来对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看孩子们随手写下来的小《寒假快来吧》诗

想妈妈的时候/我只能打电话/电话里看不见妈妈/妈妈说/放寒假了她就回来了/我每天都在盼/寒假早点来/这样我就能/见到亲爱快来吧!的妈妈了/我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寒假,

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把她全托在阿姨家里,才七岁的孩子就离开父母的怀抱难免会想念爸爸妈妈。孩子常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流露思念爸妈之情,我便因势利导,让她及时化思念为诗句,并把诗歌寄给爸妈。既写了诗,又缓解了思念之情,还起到了心灵的交流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4、开发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2、圣野《诗的美学自由谈》,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版3、攀发稼《儿童诗论谈》,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8月版

(上接第85页)

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如果老师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那么语文教因此,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要注意融入学也失去了自身的魅力。

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屏幕是没感情的,而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是一些图片和影片无法替代的,只有在交流中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交流的对象是屏幕,那么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但却得不到及时的交流。课程结束后,可能这个问题就消失了,或者成了学生的遗留问题。所以课件可用,但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间和时机。

四、课堂气氛与教学容量要兼顾案例四

《故都的秋》分析文章结构1、导入新课:用图片和音乐

2、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运用图片解说3、内容分析:每分析一部分都有图片相伴

4、结尾:关于秋天的歌曲结束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明显问题,有些课一节课下来,回头想一想,头脑里似乎仍然空空如也,这节课的内容仅介绍了作者和内容结构。而且结构分析都在课件上,等教师结束这堂课时,黑板上什么也没有,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是几个片段,而没有整体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课堂上热长期热闹闹的气氛与学生课后的脑子空空如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去,学生会认为多媒体教学也不过如此,而实际问题却不在于此,而是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就单一问题变化方式不停讲解,忽视了教学密度而造成的。就好像学生说的那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所以虽然课堂气氛很重要,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热闹,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了教学密度,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所以,利用多媒体仅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方式,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

总之,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开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和运用,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开出更鲜艳的花朵。愿我们老师真正使用好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下,去感受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获得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

01

教育时空

CHARMINGCHINA

童心童趣童诗

周晓峰

—培养孩子儿童诗写作的教学策略——

浙江东阳市吴宁镇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等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儿童诗出现。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

写儿童诗,把诗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纯真的心田里,实在很有必要。本文试从童心,诗情的火种;童趣,诗情的富矿;童诗,读儿童诗、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消息树三个方面论述我对儿童诗教学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童心

童趣童诗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b)-0089-02

时手脚不停,玩着玩着就有了灵感冲动:大喊起来:“妈妈,我有一首诗,你看,水在我背上滑滑梯了……”正如老诗人圣野所说,这是欢乐的小诗人写出的最欢快的生活诗。

总之,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能成为写诗的题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材。诗,

三、童诗,有效教学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无论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等课程中,都有大量的儿童诗出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儿童诗、写儿童诗,把诗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纯真的心田里,对于孩子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一、童心,诗情的火种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性好奇,天真、质朴、富于幻想。他们看世界既单纯又本真,往往根据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事物,他们的感觉非常我常把孩子的这种特点理解为“童心”,敏锐,而且带有可爱的天真。我还觉得“童心”与诗歌似乎有着某种本质的联系。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说过:“诗人在写作时,要把他的政治倾向,把他从哲学里得到的感悟,及对人生,对社会的见解,都化为直觉的东西,化为童年的天”可见,儿童是人类中与诗真,否则诗就丧失了纯朴,就无法感人了。美距离最近的群体,最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他们读诗、写诗,有特着比成人更直接的优越条件。儿童诗教学正是基于儿童的天性、有的认知特点,开发“童心”、点燃他们诗情的火种,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爱诗写诗的兴趣。

二、童趣,诗情的富矿

1、读是写的基础

读诗是写诗的基础和前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引导孩子多读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诗,孩子们就能慢慢地领悟到写作儿童诗的门道。在我所带的班里,“书”是一个无比亲切的名字,书成了我和孩子们一日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刚刚认字,我就利用每天的自修课时间为他们读诗,还告诉孩子们这些诗是谁写的,来自哪本书。渐渐地,孩子们就喜欢上拼音学完了,我要求孩子每天了听诗,也喜欢上了读书。一个月后,都带一本带拼音的诗集,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老师是酷爱读诗的,我和孩子们一起比赛谁背的诗多。一提比赛孩子们可来劲了,读得更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这周比上周有一点进步,我认真了。刚起步,

就会鼓励、表扬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孩子们引入到诗歌的王国里。

我经常利用《儿童诗》、《东方新童谣》等儿童诗集,选择一些诗歌动情地读,孩子们常常闭着眼很陶醉地听。读着读着,听着听着,孩子们突然就会冒出一两首诗来。有一次,我读了这样一首小诗:

真幸福

晚上的时候/我关上灯睡觉/妈妈亲亲我/哇!好香/爸爸亲亲我/哇!痒痒的/我觉得很幸福/就甜甜地睡着了

陈哲炜小朋友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老师,我有一首诗了!”他不紧不慢地吟道: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讲故事/听着听着/我就甜甜地睡着了/妈妈的故事/是动听的催眠曲

读诗赏诗激起了孩子们的写诗热情,能冒出意想不到的好诗,因此,“以诗引诗”成了我常用的诗教方式。

2、以活动激发诗情

诗是生活的写照,可以说没有生活便没有诗,所以作为老师要注意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充实学生生活的有效途径。如我们学校开展了“为宅口希望小学捐款”的活动,活动一结束,我马上就上诗教课,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有诗涌出来,我上了两堂课,整整收上来孩子们用心写的26首儿童诗,如:

陈哲炜的《装满爱心》,趁周老师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班长旁边/把脚踮得高高的/脖子伸得长长的/想看看箱子装满了没有/红红的爱心箱里/装满了一个个红包/装满了一颗颗爱心

再如“神六飞天”,举国欢庆。“神秘的太空”,孩子们多么向往孩子们早已去看过电视,一到诗教课,孩子们啊。课前我还没布置,

·魅力中国

孩子们动手写诗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写什么”?其实,诗就在小朋友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童趣中,作为教师要竭尽所能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的习惯和能力,在生活中寻找、体验乐趣并把她及时地用文字记载下来,帮助孩子充分开发这座诗情的“富矿”。孩子们好奇,他们的眼里,世界到处新奇有趣:如花草虫鱼,日月星辰,等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就如茅盾在《对儿童诗的期盼》中所说,儿童诗的题材应该是“宇宙万物,无所不包”。

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许多成人觉得很平常的场景,在孩子们眼里却常常妙趣横生。如一位妈妈在拖地,大人看了往往别无他想,而孩子却会说:“拖把在滑滑梯”。孩子们幼稚,所以他们的言行,常常出人意料,生趣盎然。只要孩子们的童趣被引发激活,孩子们写诗就不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生活中找到的诗是很美的,能在生活中找到诗的孩子是很有才的。

童年的生活总是那么的多彩而有趣,玩泥巴、爬树、打雪仗、捉迷藏,到小溪玩水等,启发孩子去写自己的生活,就能写出好诗来。请看:

陈哲炜的《洗澡三首》

(一)洗澡的时候/我弓起背/水在我背上滑滑梯

(二)香皂浸湿了/滑溜溜的/擦身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溜走了/怎么也捉不住/我这不是在捉泥鳅吗/我的身子也滑溜溜的/妈妈捉不住我/哈哈,我是条大泥鳅

(三)我的脚底都是沐浴液/很滑很滑/我高兴地在地上/溜起了冰/沐浴液是我的溜冰鞋/要是你也想溜冰/也在脚底擦点沐浴液

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洗澡这是一首在现实生活中玩出来的诗。

89

CHARMINGCHINA教育时空

很多时候,一个绝妙的比喻,就是一首绝妙的好诗。如:陈弘毅的《我的风筝飞不高》

我的风筝/是小蜜蜂/它飞不高/像要停在花丛中/采蜜

“飞不高的风筝”比喻成“乐于采蜜的小蜜蜂”,多么奇妙的想把象啊!

金超的《我是白云》

一只只风筝/飞得高高的/一边飘/一边兴奋地喊/我是白云/我是白云

“飞得很高的风筝”在小诗人的眼中,却成了会说话的“白云娃娃”,边飘边兴奋地喊,非常可爱,这样的想象非常贴切,新颖别致,诗味很浓。

5、及时向有关报刊推介学生佳作,以“社会循环效应”来成功激励学生热爱写诗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指导孩子写儿童诗,并创办了《小雨点》诗刊印了《小雨点》诗刊70多期,为学刊,共积累了儿童诗1000多首,生提供了一片培植诗情的芳草地。我还把每一期《小雨点》诗报,及时寄往全国各地报刊社,儿童诗编辑部两次为我校颁发了“全国儿,其中获全国儿童诗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5童诗优秀组织奖”

人。有200多首小诗在《小学生世界》、《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语文报》、《未来作家》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今年5月,我们选出了孩子们的部分优秀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小雨点》诗集,共12万字,著名诗人圣野为诗集《小雨点》的每一首诗作了点评。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日益浓厚,我班的儿童诗异彩纷呈,小诗人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七嘴八舌、滔滔不绝,几乎没我说话的份了,诗如泉涌。请看蒋沁诚同学的小诗《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神六的肚皮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还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字

神六飞上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高高飘扬/难怪周老师说/中国是第三个航天大国

3、培养儿童及时记录写作身边的事物、事件和内心情感的体验的意识和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可以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鱼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但光有这些美好的体验和情感,却没有及时记录写作的习惯,那么,美好的体验和情感将稍纵即逝。因此,我把培养孩子及时、快速、敏捷的写作习惯当作很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来对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看孩子们随手写下来的小《寒假快来吧》诗

想妈妈的时候/我只能打电话/电话里看不见妈妈/妈妈说/放寒假了她就回来了/我每天都在盼/寒假早点来/这样我就能/见到亲爱快来吧!的妈妈了/我一定会高兴得跳起来/寒假,

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把她全托在阿姨家里,才七岁的孩子就离开父母的怀抱难免会想念爸爸妈妈。孩子常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流露思念爸妈之情,我便因势利导,让她及时化思念为诗句,并把诗歌寄给爸妈。既写了诗,又缓解了思念之情,还起到了心灵的交流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4、开发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2、圣野《诗的美学自由谈》,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版3、攀发稼《儿童诗论谈》,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8月版

(上接第85页)

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如果老师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那么语文教因此,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要注意融入学也失去了自身的魅力。

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屏幕是没感情的,而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是一些图片和影片无法替代的,只有在交流中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交流的对象是屏幕,那么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但却得不到及时的交流。课程结束后,可能这个问题就消失了,或者成了学生的遗留问题。所以课件可用,但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间和时机。

四、课堂气氛与教学容量要兼顾案例四

《故都的秋》分析文章结构1、导入新课:用图片和音乐

2、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运用图片解说3、内容分析:每分析一部分都有图片相伴

4、结尾:关于秋天的歌曲结束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明显问题,有些课一节课下来,回头想一想,头脑里似乎仍然空空如也,这节课的内容仅介绍了作者和内容结构。而且结构分析都在课件上,等教师结束这堂课时,黑板上什么也没有,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是几个片段,而没有整体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课堂上热长期热闹闹的气氛与学生课后的脑子空空如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去,学生会认为多媒体教学也不过如此,而实际问题却不在于此,而是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就单一问题变化方式不停讲解,忽视了教学密度而造成的。就好像学生说的那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所以虽然课堂气氛很重要,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热闹,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了教学密度,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说起,所以,利用多媒体仅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方式,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

总之,当一个新生事物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热情拥抱的举动,但也应有冷静审视的头脑。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开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和运用,我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开出更鲜艳的花朵。愿我们老师真正使用好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下,去感受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获得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

01


相关内容

  • 小学"童心作文"的实践与探索
  • 小学‚童心作文‛的实践与探索 充满 ‚童心‛的自主作文洋溢着生气和乐趣,充满着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因此‚童心‛的本质是建立在自由.开放.快乐和纯真之上的,‚童心‛作文和自主作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协调的.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被作文‛的现状,从充满童心童趣的视角谈谈自主作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 ...

  • 让儿童作文回归个性化
  • 摘 要: 由于当下儿童作文个性化.想象力.真性情的失落,儿童作文已经失去了儿童的面目.本文对如何着"童心",蕴"童趣",为初入写作殿堂的孩子开启一扇快乐.真切.智慧的写作之门做了探究. 关键词: 儿童作文 童心 童趣 写作是儿童个性化的产物,是儿童想象力的驰骋 ...

  • 守住童心(350字)作文
  • 精选作文:守住童心(350字) 作文 时间如流水般滑过,不知不觉我们已长大.岁月刻 下了泪水与微笑的痕迹,童心荡起双桨,泛起青春的涟漪. 长大了,我们选择了坚强, 选择了安静,选择了多方面思考...... 在你的心湖中是否还有一片童心的小舟正在摇曳.流 年的偷换,天真的笑容依旧灿烂,我揣着童心还在飞 ...

  • 作文情况分析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小学生作文现状问题及分析 (三年级) 唐 志 成 八 一 希 望 小 2010.10 学 小学生作文现状问题及分析 小学生写作水平令人诟病由来久矣!翻翻学生的作文,许多人纷纷指斥:什么"高耗低效":什么"词不达意,胡言乱语" ...

  • 小学生创造性想象作文研究与实践
  • 小学生创造性想象作文研究与实践 --童话体作文教学实验结题报告 朱玉明 [提要]创造性想象作文训练就是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让他们的人格.个性得到张扬.凸显.加强想象作文的训练与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 五步一体1
  • "五步一体"作文教学举隅 任毓萍 作文,流淌儿童智慧的溪流,智慧在儿童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是儿童的率真,儿童的烂漫.儿童的情趣,是一种天然的单纯,是一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 今天,我谈到的"五步一体"作文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禁锢,一次作文的大变革.&quo ...

  • 幸福课堂的建构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明高 幸福课堂:意蕴.特征与建构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1]可是,近代以来,由于工具理性的奴役.科学主义的僭越.现实功利的驱动,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机械的技术训练和 ...

  • 学科:小学语文
  • 张扬儿童天性 感悟诗意表达 -- 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的课堂尝试与实践感悟 [摘 要]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的传承要从孩子抓起.其中,小学阶段的‚儿童诗词‛的创作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平台,也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根据中低年级文本特点.儿童认识水平及儿童诗创作能力,儿童诗 ...

  • 童心童声童趣
  • 童心 童声童趣 一.揭示课题,抛出话题 师: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陈益一起去乡村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学习 24 课,读 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 预习过课文的请举手.认为自己是预习高手的请举手.(生举手)今天这堂课我 们就重点聊聊预习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