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 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 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 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

1、 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作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三、整体感知:

三、.阅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明确:(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 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 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四、

1、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3、 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1)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

(2)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五、课文内容分析。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

明确: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

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

* 6、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

7、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8、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9、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10、“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讨论并归纳:“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指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如诗篇《红烛》《死水》等,是一个诗人。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1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闻一多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潜心治学的精神。

1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开一剂救济的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是他潜心古代典籍的动力和目的。

13、“„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用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1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加点字应如何理解?

讨论并归纳:“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1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16、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三 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优秀的学者。

口的巨人

革命家→{说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

第二篇:本课板书设定为:

三本书 做了再说 治学严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诗 人 做了不说 爱国热情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革命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教学目标

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 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 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 入: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 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二、

1、 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作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2、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三、整体感知:

三、.阅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明确:(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 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 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四、

1、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3、 细读文章,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

(1)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向古代典籍钻探、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写成《唐诗杂论》。十年艰辛,写成《楚辞校补》。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写成《古典新文》。

(2)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生命作为代价,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大无畏,大骂特务,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前脚……后脚,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五、课文内容分析。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2、本文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

明确: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例如

5、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

* 6、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

7、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8、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9、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10、“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中“诗兴不作”如何理解。

讨论并归纳:“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指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如诗篇《红烛》《死水》等,是一个诗人。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1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闻一多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潜心治学的精神。

1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话加点字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开一剂救济的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是他潜心古代典籍的动力和目的。

13、“„望闻问切‟也还只是„望‟的初级阶段“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望闻问切“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用在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1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句话加点字应如何理解?

讨论并归纳:“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1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加点字应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16、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三 小结。

闻一多先生既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优秀的学者。

口的巨人

革命家→{说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

第二篇:本课板书设定为:

三本书 做了再说 治学严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诗 人 做了不说 爱国热情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革命家


相关内容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docx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陈彦含 摘要:该课获2014年第三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先来看题目.从题目里面,你能读到反映这篇文章的关键词吗? 生:从标题来看,我认为文章的关键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3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用 ...

  • 人家说了再做
  •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质课竞赛教案
  • 七年级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 ...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正确流畅.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内阅读习题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 ...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教案
  •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方案 六枝岩脚一中 江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语文 2 课时(90 分钟) 年级 七年级 学 习 者 分 (1)七年级的中学生,是从小学进入中学最重要的转型时期:其 析 言行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

  •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2.中招考点 (1)纵观河南近8年的考题,其中2007年和2010年考查了文化常识. (2)近5年"概括文章内容&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