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09年第2期《云南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YunnanNo.2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赵冬初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摘要: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于受到技自主创新通过推动要素结构、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的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政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F124.3,F120.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9)02—0092—0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显著增强。然而,

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尚未实现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基于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国际经验教训的借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导方针,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中心任务,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但中心环节在于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够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自主创新推进要素结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就会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增加和简这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它所付单劳动的投入。

资源代价过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出的能源、

减,环境污染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相比之下,自主创新能力强,则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

一、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

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这是我党顺应时代特征作出的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中央之所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因为自主创新能

收稿日期:2008-11-14

增长。它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带来资源消耗的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和惬和服务,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意的环境。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已成为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2.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如果缺乏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

(1965~,男,经济学博士。

92

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就不仅能够务业发展滞后。如果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加速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且能够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同时,能够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从而将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并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进而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自主创新推进社会总需求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自内需中消费与投主创新能力,能够实现包括内外需结构、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平衡。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将过多依靠资本形成来实现,以致投资增长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则过快,使投资与消费互不协调。会使居民生活水平不能随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会加剧经济增长对出口而外贸顺差过大,会引发诸多贸易摩擦,和投资的依赖性。

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投资的高增长。相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不仅能够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优化进出口结构,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就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树立世界知名品牌,从而不再“世界工厂”,不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成为低端产品的

企业职工工资能够正常增优势来换取微薄的利益。这样,

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因而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1.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我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所实行的产业技术进步方针主要是“以市场换技术”,将技术的获取依托于国外,亦即技术依赖[2]。技术依赖思想的形成,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关。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且通过资金投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可以获得短期内GDP的快速增长。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引进与模仿实现技术进步,缺乏自主创新意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新技术、新产品从研发到中试再到识。

最后投产的全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攻克大量技术难关。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融资难题和技术难题,不仅难以提供前期的巨额投资,更无法承受前期投资不能收回的巨大损失。而且,即使有了创新成果,能否迅速打开市场以收取得回报,还是个问题,而且要受消费者是否认回投资、

可、市场中有没有替代产品等多种因素制约。所以,自主创新虽有高回报的驱动,但高回报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为了规避风险,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行自主创新,而宁险。

愿采取跟随策略,待技术和市场前景明朗后,搭搭“便车”,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然而,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更新与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淘汰频率也很快,新引进的技术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就已经“技术追赶陷阱”。被出现的新技术所取代,使得我们陷入所以,仅靠技术引进来提高技术能力的方式在中国已经走不通。

2.科技体制的束缚。一是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国家综合部门、产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都理顺[3]。目前,

能通过独立提出国家级的科技计划而直接获得财政预算,缺乏各部门相互联系和协调的机制,导致科研经费分散和重复使用。从经费的使用管理看,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3个环节不完全独立,经费分配和使用缺乏科学有效评估机制,国家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甚至存在某些浪费。二是科技评价制度不科学。科技评价制度是国家宏

二、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条件有所改善,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观科技管理体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技评价制度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科技体制的运行效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科技评价体系。但是,长期以来,技术指标是衡量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并与职称、获奖等社会评价直接挂钩,造成科技工作重研究轻转化、重技术轻生产等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三是组织体系不合理。在我国,科研院所与高、93

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主要是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全国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研究开发的执行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这一体制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政府、企业、研发机构”三所。

者脱节。企业研发的产业化目标十分明确,但科研力量比较缺乏;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先进设备与科研经费,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率却相当低;政府则干着急,左冲右突寻求平衡;这三方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3.政府政策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来看,自主创新尚未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地位,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还很薄弱,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需要进一步协调,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体系还未形成。一是财政科技支出总量不足[4]。财政科技支出是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最直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使从事自主创新的主体获得国家资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体现了政府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事业的支持力度,也日益我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财政科技拨款保持高速增长,但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财政科技支出总量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金融政策对自主创新支持不够,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和起步期很难得到资本金三是政府采购政策所承担的支持新兴产业和企业自支持。

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具有重主创新的主要功能发挥不够。

要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需求是一个大市场,政府采购对创新产品起着“需求拉动”的作用,而且由于其导向效应和示范效应,还能带动其他社会需求,从而为科技创新企业培育需求空间,降低企业自主创新及市场开发的风险,目前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还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但是,

节约资金和抑制腐败,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目标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与认识。四是税收政策不合理。我国现行的支持自主创新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而对企业创新最需要支持、处境最为艰难的研发过程则未给予有力的税收支持。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上都没有利润,享受不到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待几年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有了结果造成一些

企业实际上享受不到税收优惠。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财政政策,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1.解放思想,摆脱技术依赖观念的束缚,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实践表明,依赖国外技术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倡自主创新就是对过去技术依赖的反思和调整。“自主”是与“依赖”相对应的概念,强调“自主”,就是要降低“依赖”的程度,改变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状况。自主创新中的“自主”是要充分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实现创新目标,其关键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是自主,以自己为主导,不受他人主宰,不为他人所左右,知识产权为己所用,并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可以说,没有自主权,就谈不上创新。有了自主权,就可以将“自与“创新”融为一体,就能开展创新活动,拥有创新成主”

知识产权果,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在核心技术、方面不再受制于人。

当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强调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锁国,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与引进。之所以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要尽量避免受制于人,减少通过引进与模仿实现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主创新更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自主创新。

2.深化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首先,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配置。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

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要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统筹各个部门的科技预算,94

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科技投入能够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为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其次,对现行的科技评价制度进行改革,按照科技活动的特点,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明对于基础研究以及高技确界定评价工作有关各方的职责。

术探索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造性和自由探索性,避免过去单纯地以论文数量为导向的评判,强调论文的水平、引用率以及科学研究对学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科发展的影响。

新活动,要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竞争力为评价重点,把市场竞争力作为评定的最终标准,由市场进行检验,而不是用一些技术指标来衡量,因为这些技术指标并不能直接反映市场竞争力。对于公益性科研活动,要以满足公众构建以企业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评价重点。再次,

为创新活动主要实施者的组织体系。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这是因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开指标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倾向,往往注重技术参数、的先进性,而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把握,因而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相比之下,企业离市场最近,最了解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明确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就要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则应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强知识生产和共性技术的投“企业出题、入和供给,建设并维护好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出智、政府协调”为内涵的“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3.创新财政、金融与税收政策,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这是确保自主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也是引导各种资金向自主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集中的根本措施。必须切实改变财政对研发投入不足的现状,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资的龙头作用,全面提高科技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组织实施重大关键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力度。财政科技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快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将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中更此外,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在,泉,是一个国家科技、应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改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二是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启动和保障作用。一方面,要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自主创新风险投资企业,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扩大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投融资主体的需求。同时,要完善技术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三是调市场、

整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推动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政府介入科技活动并把支持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选择。目前,我国在调整采购政策时,可以将政策激励向创新链前端转移,由对最终产品的采购转向对前期技术研发的采购以及对研发服务的采购,由保护型政府采购转向激励型技术采购,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向技术创新。四是调整税收政策。由原先的投资优惠型税收政策收缩针对产品和一般投资的转变为研发激励型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以降低政府财政负担,同时扩大针对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由主要针对高技术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实施税收优惠,转变为对所有企业的研发活动实施税收优惠,使企业因研发活动不同和研发投入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以激励企业的研发活动。这样做能合理地降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成本,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进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2007-10-25.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朱孔来.对自主创新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J].齐鲁学刊,2008,.(3)

[3]张敏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社会科学版),(6)

[4]孙晓峰.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J].财经问2008,.题研究,(6)

[责任编辑:俞亚克]

95

2009年第2期《云南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YunnanNo.2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赵冬初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摘要: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于受到技自主创新通过推动要素结构、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的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政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F124.3,F120.3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9)02—0092—0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显著增强。然而,

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尚未实现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基于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国际经验教训的借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导方针,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完成这一中心任务,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但中心环节在于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够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自主创新推进要素结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就会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增加和简这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它所付单劳动的投入。

资源代价过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出的能源、

减,环境污染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相比之下,自主创新能力强,则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

一、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

自主创新,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科技创新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这是我党顺应时代特征作出的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中央之所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因为自主创新能

收稿日期:2008-11-14

增长。它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带来资源消耗的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和惬和服务,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意的环境。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已成为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2.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如果缺乏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

(1965~,男,经济学博士。

92

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就不仅能够务业发展滞后。如果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加速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而且能够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同时,能够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从而将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并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进而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自主创新推进社会总需求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自内需中消费与投主创新能力,能够实现包括内外需结构、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平衡。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将过多依靠资本形成来实现,以致投资增长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则过快,使投资与消费互不协调。会使居民生活水平不能随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会加剧经济增长对出口而外贸顺差过大,会引发诸多贸易摩擦,和投资的依赖性。

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投资的高增长。相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不仅能够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优化进出口结构,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就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树立世界知名品牌,从而不再“世界工厂”,不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成为低端产品的

企业职工工资能够正常增优势来换取微薄的利益。这样,

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因而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1.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我国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所实行的产业技术进步方针主要是“以市场换技术”,将技术的获取依托于国外,亦即技术依赖[2]。技术依赖思想的形成,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关。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且通过资金投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可以获得短期内GDP的快速增长。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引进与模仿实现技术进步,缺乏自主创新意自主创新风险较大,新技术、新产品从研发到中试再到识。

最后投产的全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攻克大量技术难关。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融资难题和技术难题,不仅难以提供前期的巨额投资,更无法承受前期投资不能收回的巨大损失。而且,即使有了创新成果,能否迅速打开市场以收取得回报,还是个问题,而且要受消费者是否认回投资、

可、市场中有没有替代产品等多种因素制约。所以,自主创新虽有高回报的驱动,但高回报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为了规避风险,很多企业不敢贸然进行自主创新,而宁险。

愿采取跟随策略,待技术和市场前景明朗后,搭搭“便车”,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然而,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更新与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淘汰频率也很快,新引进的技术还没有实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就已经“技术追赶陷阱”。被出现的新技术所取代,使得我们陷入所以,仅靠技术引进来提高技术能力的方式在中国已经走不通。

2.科技体制的束缚。一是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国家综合部门、产业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都理顺[3]。目前,

能通过独立提出国家级的科技计划而直接获得财政预算,缺乏各部门相互联系和协调的机制,导致科研经费分散和重复使用。从经费的使用管理看,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3个环节不完全独立,经费分配和使用缺乏科学有效评估机制,国家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甚至存在某些浪费。二是科技评价制度不科学。科技评价制度是国家宏

二、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条件有所改善,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依赖观念的影响、科技体制的束缚以及财政政策观科技管理体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技评价制度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科技体制的运行效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科技评价体系。但是,长期以来,技术指标是衡量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最重要标志,并与职称、获奖等社会评价直接挂钩,造成科技工作重研究轻转化、重技术轻生产等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三是组织体系不合理。在我国,科研院所与高、93

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主要是政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全国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研究开发的执行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这一体制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政府、企业、研发机构”三所。

者脱节。企业研发的产业化目标十分明确,但科研力量比较缺乏;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先进设备与科研经费,但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率却相当低;政府则干着急,左冲右突寻求平衡;这三方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

3.政府政策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来看,自主创新尚未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地位,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还很薄弱,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需要进一步协调,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体系还未形成。一是财政科技支出总量不足[4]。财政科技支出是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最直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使从事自主创新的主体获得国家资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直接体现了政府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和对科技事业的支持力度,也日益我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财政科技拨款保持高速增长,但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财政科技支出总量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金融政策对自主创新支持不够,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和起步期很难得到资本金三是政府采购政策所承担的支持新兴产业和企业自支持。

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具有重主创新的主要功能发挥不够。

要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需求是一个大市场,政府采购对创新产品起着“需求拉动”的作用,而且由于其导向效应和示范效应,还能带动其他社会需求,从而为科技创新企业培育需求空间,降低企业自主创新及市场开发的风险,目前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还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但是,

节约资金和抑制腐败,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目标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与认识。四是税收政策不合理。我国现行的支持自主创新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支持企业创新的生产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而对企业创新最需要支持、处境最为艰难的研发过程则未给予有力的税收支持。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基本上都没有利润,享受不到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待几年后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有了结果造成一些

企业实际上享受不到税收优惠。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财政政策,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1.解放思想,摆脱技术依赖观念的束缚,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实践表明,依赖国外技术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倡自主创新就是对过去技术依赖的反思和调整。“自主”是与“依赖”相对应的概念,强调“自主”,就是要降低“依赖”的程度,改变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状况。自主创新中的“自主”是要充分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实现创新目标,其关键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是自主,以自己为主导,不受他人主宰,不为他人所左右,知识产权为己所用,并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可以说,没有自主权,就谈不上创新。有了自主权,就可以将“自与“创新”融为一体,就能开展创新活动,拥有创新成主”

知识产权果,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在核心技术、方面不再受制于人。

当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强调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锁国,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与引进。之所以提倡自主创新,主要是要尽量避免受制于人,减少通过引进与模仿实现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主创新更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都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自主创新。

2.深化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首先,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配置。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

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要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统筹各个部门的科技预算,94

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科技投入能够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为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其次,对现行的科技评价制度进行改革,按照科技活动的特点,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科技产业化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明对于基础研究以及高技确界定评价工作有关各方的职责。

术探索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造性和自由探索性,避免过去单纯地以论文数量为导向的评判,强调论文的水平、引用率以及科学研究对学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科发展的影响。

新活动,要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竞争力为评价重点,把市场竞争力作为评定的最终标准,由市场进行检验,而不是用一些技术指标来衡量,因为这些技术指标并不能直接反映市场竞争力。对于公益性科研活动,要以满足公众构建以企业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评价重点。再次,

为创新活动主要实施者的组织体系。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这是因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开指标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倾向,往往注重技术参数、的先进性,而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把握,因而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相比之下,企业离市场最近,最了解市场的需求,因此,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明确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就要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政府则应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强知识生产和共性技术的投“企业出题、入和供给,建设并维护好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出智、政府协调”为内涵的“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3.创新财政、金融与税收政策,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这是确保自主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也是引导各种资金向自主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集中的根本措施。必须切实改变财政对研发投入不足的现状,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资的龙头作用,全面提高科技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组织实施重大关键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力度。财政科技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快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将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中更此外,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在,泉,是一个国家科技、应加大对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改变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二是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启动和保障作用。一方面,要鼓励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自主创新风险投资企业,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债权融资方式增强投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不同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扩大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不同投融资主体的需求。同时,要完善技术交易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三是调市场、

整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推动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政府介入科技活动并把支持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选择。目前,我国在调整采购政策时,可以将政策激励向创新链前端转移,由对最终产品的采购转向对前期技术研发的采购以及对研发服务的采购,由保护型政府采购转向激励型技术采购,通过政府采购手段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向技术创新。四是调整税收政策。由原先的投资优惠型税收政策收缩针对产品和一般投资的转变为研发激励型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以降低政府财政负担,同时扩大针对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由主要针对高技术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实施税收优惠,转变为对所有企业的研发活动实施税收优惠,使企业因研发活动不同和研发投入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以激励企业的研发活动。这样做能合理地降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成本,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进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2007-10-25.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朱孔来.对自主创新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J].齐鲁学刊,2008,.(3)

[3]张敏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社会科学版),(6)

[4]孙晓峰.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J].财经问2008,.题研究,(6)

[责任编辑:俞亚克]

95


相关内容

  • 经济发展方式
  •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1.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 ...

  • 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摘 要:为全面贯彻实施<山东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山东省组织实施了"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简称重大专项).2007年,为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创新成 ...

  • 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怎样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换角度: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对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1)必须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 ...

  • 大学生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大学生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规划国家的发展蓝图,体现民族的富强梦想盛会.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 ...

  • 内蒙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论坛 内蒙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文龙 摘 要:内蒙古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但是,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而带来的诸多 ...

  • 2014[经济生活]答题模板
  • 一. 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 主要有国家.生产经营者(企业).公民. 公民的身份有:消费者.储蓄者.纳税人.劳动者.投资者. 二. 经济生活一般经常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1.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 ...

  •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 时间:2012年02月01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苗 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

  • 领导决策能力提高
  •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管理者.领导者决策的科学性越来越重要.具有科学决策能力,成为对现代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决策的基本理念 (一)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现代生产中,科学 ...

  • 经济生活答题模板
  • 经济生活答题模板 一. 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 :主要有国家.生产经营者(企业).公民. 公民的身份 有:消费者.储蓄者.纳税人.劳动者.投资者. 二. 经济生活一般经常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