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试题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Q1+P2Q2+……+PnQn=m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具有消费的强制性。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外部效应: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NAIRU ) 。 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 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 ,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二、问答题:

1、试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存在原因并举例说明 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存在原因: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这里非常重要的是物品是指“同一”物品,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在连续消费某物品时,不同消费品带来的刺激是鲜明的,满足程度会大大提高,边际效用会发生改变。 举例说明: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

2、试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原因

内容:又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原因: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3、请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运用。

财政政策内容: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运用: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内容: 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臵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4、按照凯恩斯观点,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的变动怎样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1]

又称“总支出”,指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或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的总和,可以分成四个部分:AD=C+I+G+(X-M )。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需求的变动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1、总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时,会使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上升,

当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会使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降低。

这就是所谓的失业和通胀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认识,但遗憾的只是理论上的模型结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涨就说明了这个结论不成立。

2、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通常是指实际收入(非货币收入或名义收入),即实际产出或产量,所以总供给就是国民收入,二者也是一回事,所以也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计算题: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TU=3XY,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

因为U=3Xy2所以

MUx=3y2,

MUy=6xy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有:

MUx/Px=MUy/Py所以4X=3y

又 Px*X+Py*y=540,P1=20,P2=30代入即可解出X=9、y=12,

将X 、y 代入效用函数既得总效用MU=3888

2、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一小企业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858元,其成本函数为TC=2Q+6Q+36000,求:(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是多少?(2)此产量下的总收益、总利润和平均成本?

3、某垄断厂商有一条需求曲线为Q=1200—2P ,成本函数为TC=Q+80000。求该厂商的最优产量水平和价格是多少? 22

成本TC = Q2+80000

价格P= (1200-Q)/2

最优就是利润最大化,利润S = QP-TC = Q*((1200-Q)/2)-Q2-80000 = -0.5Q2+598Q-80000

求抛物线顶点,即为最佳分配

[-b/2a,(4ac-b*b)/4a],即Q =-598/2*(-0.5) = 598,S=(4*(-0.5)*(-80000)-598^2)/4*(-0.5)=98802,此时P= 301

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有: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I=150—6r ,货币需求L=0.2Y—4r ,货币供给M=150。(单位:亿美元) 求:(1)IS 曲线和LM 曲线的表达式(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产出和利率。

答:

(1)根据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S=Y-C=Y-(100+0.8Y)=-100+0.2Y;又根据两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式S=I,得到关系式-100+0.2Y=150-6r;进一步得到r=(-0.1y+125)/3即为所求的IS 曲线。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解之有:r=-0.05Y-37.5,即为所求的LM 曲线。

(2)联立r=(-0.1Y+125)/3和r=-0.05Y-37.5,解之有:r=10,Y=950,即为所求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三部门经济均衡条件为:I+G=S+T,则有:-100+0.2Y+0.25Y=150-6r+100,解之有:r=(-0.45Y+350)/6即为所求的IS 曲线。

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有:150=L=0.2Y-2r,解之有:r=0.1Y-75,即为所求的LM 曲线。

联立r=(-0.45Y+350)/6和r=0.1Y-75,解之有:r=10,Y=950,即为所求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假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Q1+P2Q2+……+PnQn=m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具有消费的强制性。

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外部效应: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NAIRU ) 。 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 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 ,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二、问答题:

1、试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存在原因并举例说明 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存在原因: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这里非常重要的是物品是指“同一”物品,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在连续消费某物品时,不同消费品带来的刺激是鲜明的,满足程度会大大提高,边际效用会发生改变。 举例说明: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断减少,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

2、试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原因

内容:又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原因: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3、请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运用。

财政政策内容: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运用: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内容: 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臵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4、按照凯恩斯观点,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的变动怎样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 [1]

又称“总支出”,指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或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的总和,可以分成四个部分:AD=C+I+G+(X-M )。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中,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需求的变动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1、总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时,会使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上升,

当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会使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降低。

这就是所谓的失业和通胀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认识,但遗憾的只是理论上的模型结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的滞涨就说明了这个结论不成立。

2、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通常是指实际收入(非货币收入或名义收入),即实际产出或产量,所以总供给就是国民收入,二者也是一回事,所以也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计算题: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 和商品Y 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TU=3XY,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

因为U=3Xy2所以

MUx=3y2,

MUy=6xy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有:

MUx/Px=MUy/Py所以4X=3y

又 Px*X+Py*y=540,P1=20,P2=30代入即可解出X=9、y=12,

将X 、y 代入效用函数既得总效用MU=3888

2、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一小企业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858元,其成本函数为TC=2Q+6Q+36000,求:(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是多少?(2)此产量下的总收益、总利润和平均成本?

3、某垄断厂商有一条需求曲线为Q=1200—2P ,成本函数为TC=Q+80000。求该厂商的最优产量水平和价格是多少? 22

成本TC = Q2+80000

价格P= (1200-Q)/2

最优就是利润最大化,利润S = QP-TC = Q*((1200-Q)/2)-Q2-80000 = -0.5Q2+598Q-80000

求抛物线顶点,即为最佳分配

[-b/2a,(4ac-b*b)/4a],即Q =-598/2*(-0.5) = 598,S=(4*(-0.5)*(-80000)-598^2)/4*(-0.5)=98802,此时P= 301

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有: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I=150—6r ,货币需求L=0.2Y—4r ,货币供给M=150。(单位:亿美元) 求:(1)IS 曲线和LM 曲线的表达式(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产出和利率。

答:

(1)根据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S=Y-C=Y-(100+0.8Y)=-100+0.2Y;又根据两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式S=I,得到关系式-100+0.2Y=150-6r;进一步得到r=(-0.1y+125)/3即为所求的IS 曲线。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解之有:r=-0.05Y-37.5,即为所求的LM 曲线。

(2)联立r=(-0.1Y+125)/3和r=-0.05Y-37.5,解之有:r=10,Y=950,即为所求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三部门经济均衡条件为:I+G=S+T,则有:-100+0.2Y+0.25Y=150-6r+100,解之有:r=(-0.45Y+350)/6即为所求的IS 曲线。

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有:150=L=0.2Y-2r,解之有:r=0.1Y-75,即为所求的LM 曲线。

联立r=(-0.45Y+350)/6和r=0.1Y-75,解之有:r=10,Y=950,即为所求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复试试题87-11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198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货币银行学复试试题选录 一.名词解释 1.解决财政赤字的基本方法 2.增值税与工商税的区别 3.我国外汇调剂 4.欧洲美元与亚洲美元 5.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 6.联行往来 7.古典概型 8.会计基本9.美国10.票据兑贴11.信 ...

  • 2015年西方行政制度期末网考试题三
  • 西方行政制度网考试题三 一.单选题 1. 掌握德国国家实权的是( C). A. 议长 B. 总统 C. 总理 D. 地方首脑 2. 法国的地方政府中属于最高级别的地方领土单位是( A). A. 大区 B. 省 C. 市镇 D. 海外领土 3. 下列不属于政府行政过程客体的是(C ). A. 社会问题 ...

  • 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质检二历史试题
  • 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质检(二)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全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 ...

  • 吉大2014西方经济学考试题
  • 2014西方经济学考试题 简答题 1.假设某种商品价格下降,请说明什么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果该商品是吉芬物品,请画图标明对应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请证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和产品定价公式,并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3.请说明什么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并解释其成因. 4 ...

  •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
  • 第二单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 [知识线索] 本单元内容涉及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项内容.本阶段可以中法战争为界标,在这之前,列强侵华相对 ...

  • 比较初等教育
  • 比较初等教育-003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美国于1992年3月成立了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简称CEP .他认为学校也可通过无记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来评价学生品格的三个领域:认 ...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模拟试题2
  •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供给规律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得商品的价格下降B消费者收入增加,该商品供给量增加 C生产商品的成本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越大 2.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

  • 笔试答案解析
  • 120道经典演绎推理题目(含答案) 试题1:售价2元一市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因为后者( ). A: 味道更好闻些 B: 具有添加剂 C: 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D: 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 ...

  • [西方行政制度]模拟试题1
  • <西方行政制度>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效力强制性 .形式多样性. 2.行政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和 经济管理职能 . 3.柏拉图把政体分为贤人政体.荣誉政体 .平民政体 .僭主(专制)政体. 4. 1919 年,威尔逊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正式创立&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