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

莲中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余金法 2013.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B.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陵墓 B.宫殿 C.祭祀用的神堂 D.住所

3.小李在他的旅游日记当中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应该是( )

A.意大利 B.法国 C.埃及 D.伊拉克 4.根据下图判断孕育了图中古代文明的河流是( )

A.黄河 B.印度河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

5.《汉谟拉比法典》刻于一根黑柱之上(下图),柱子上方浮雕体现了( )

A.母子关系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君授神权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侵入古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

A.达罗毗荼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苏美尔人 7.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地处大河流域 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都位于亚洲 D.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8.在古希腊的诸城邦中特别崇尚武力的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腓尼基 D.罗马 9.下列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是( ) A.古罗马 B.古埃及 C.中国 D.古印度 10.为后世西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参照范例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雅典 D.罗马帝国

11.“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 1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下列哪一国家?( ) A.埃及 B.希腊 C.印度 D.巴比伦 13.下边这尊雕塑与下列哪一城市的起源有关( )

A.开罗 B.伦敦 C.罗马 D.斯巴达

14.为夺取地中海霸权同罗马进行了三次战争的国家是( ) A.俄国 B.迦太基 C.波斯 D.斯巴达 15.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的是( )

A.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B.秦统一中国 C.罗马共和国成立 D.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16.灭亡古埃及的国家是( )

A.波斯 B.古巴比伦王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7.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议会 D.元首

18.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欧洲城邦是( ) A.斯巴达 B.特洛伊 C.雅典D.腓尼基 19.建造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法老是( )

A.拉姆西斯二世 B.图特摩斯三世 C.胡夫 D.哈佛拉 20.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半岛的王国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摩揭陀王国 D.阿拉伯帝国 21.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2.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开始于以下哪一人物的统治( ) A.屋大维 B.安东尼 C.凯撒 D.克拉苏 23.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49年 B.公元前509年 C.公元前173年 D.公元前476年 24.古希腊早期文明发祥于( )

A.特洛伊 B.克里特岛 C.迈锡尼 D.提洛岛 25.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比古代埃及晚( )

A.约1500年 B.约1900年 C.约1000年 D.约2500年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三:结语:(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文件出自哪个国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

(3)这部法律文件结语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这部法律文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27.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材料二:《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请回答:

(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哪几个等级?他们分别由什么人组成? (3)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或放逐事宜,就采取抽签或投票方法解决。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 (2)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什么? (3)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4)材料中提到的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有关系吗?什么关系? (5)谈谈你对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29.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相传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A,A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2名执政官,每年由选举产生,但统治实权仍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经元老院议决。

材料二: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罗马进入B时代。 材料三:人民起义愈演愈烈。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尔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述中古代罗马历史上的A、B时期分别叫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A、B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30.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旅行团去参观四大文明古国,请你说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名称、发源地及代表性的文化成就。(13分)

莲中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汉谟拉比法典》(1分)古巴比伦(1分)

(2)从序言看其目的是: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1分)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1分)事实并非如其所说。(1分)根据材料举例说明:“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由此可见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2分)

(3)叫臣民要遵守法典。(1分意思相近即可)

(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27.(1)种姓制度形成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1分)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4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贵族;(2分)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2分)吠舍—农民手工业者;(2分)首陀罗—被征服者、失去土地的人(2分)

(3)种姓制度的形成激化了社会矛盾;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分) 28.(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雅典(1分)奴隶主民主政治(1分)

(2)公民大会;(1分)(3)伯利克里;(1分)(4)有关系(1分)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1分)

(5)回答时注意一分为二,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民主制度相对专制制度是一种进步;但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存在局限性:绝对的民主不利于国家大事的裁决,而且在雅典妇女、奴隶及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的。(4分)

29.(1)A时期为罗马共和国时期(1分)B时期即罗马帝国时期(1分)

(2)A时期由奴隶主贵族集体执掌政权(1分)B时期政治上则由最高统治者独掌大权(1分)

(3)一方面是不断的对外战争及统治者的腐朽(1分)另一方面是境内的奴隶、平民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1分)

30.提示:回答时要注意符合题目的情景要求 古埃及(埃及尼罗河)金字塔(3分)

古印度(印度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种姓制度》(3分) 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古城遗址《汉谟拉比法典》(3分)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青铜器 甲骨文(4分)

莲中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余金法 2013.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B.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陵墓 B.宫殿 C.祭祀用的神堂 D.住所

3.小李在他的旅游日记当中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应该是( )

A.意大利 B.法国 C.埃及 D.伊拉克 4.根据下图判断孕育了图中古代文明的河流是( )

A.黄河 B.印度河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

5.《汉谟拉比法典》刻于一根黑柱之上(下图),柱子上方浮雕体现了( )

A.母子关系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君授神权 D.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6.侵入古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

A.达罗毗荼人 B.雅利安人 C.日耳曼人 D.苏美尔人 7.古代印度、巴比伦、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地处大河流域 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都位于亚洲 D.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8.在古希腊的诸城邦中特别崇尚武力的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腓尼基 D.罗马 9.下列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国家是( ) A.古罗马 B.古埃及 C.中国 D.古印度 10.为后世西欧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参照范例的是(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雅典 D.罗马帝国

11.“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C.屋大维的统治 D.恺撒的统治 1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下列哪一国家?( ) A.埃及 B.希腊 C.印度 D.巴比伦 13.下边这尊雕塑与下列哪一城市的起源有关( )

A.开罗 B.伦敦 C.罗马 D.斯巴达

14.为夺取地中海霸权同罗马进行了三次战争的国家是( ) A.俄国 B.迦太基 C.波斯 D.斯巴达 15.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2世纪的是( )

A.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B.秦统一中国 C.罗马共和国成立 D.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16.灭亡古埃及的国家是( )

A.波斯 B.古巴比伦王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7.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议会 D.元首

18.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的欧洲城邦是( ) A.斯巴达 B.特洛伊 C.雅典D.腓尼基 19.建造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法老是( )

A.拉姆西斯二世 B.图特摩斯三世 C.胡夫 D.哈佛拉 20.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半岛的王国是( )

A.古巴比伦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摩揭陀王国 D.阿拉伯帝国 21.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2.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开始于以下哪一人物的统治( ) A.屋大维 B.安东尼 C.凯撒 D.克拉苏 23.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49年 B.公元前509年 C.公元前173年 D.公元前476年 24.古希腊早期文明发祥于( )

A.特洛伊 B.克里特岛 C.迈锡尼 D.提洛岛 25.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比古代埃及晚( )

A.约1500年 B.约1900年 C.约1000年 D.约2500年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三:结语:(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文件出自哪个国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律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

(3)这部法律文件结语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这部法律文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27.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材料二:《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请回答:

(1)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哪几个等级?他们分别由什么人组成? (3)种姓制度的形成对印度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或放逐事宜,就采取抽签或投票方法解决。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 (2)这个城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什么? (3)这个城邦在谁统治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4)材料中提到的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有关系吗?什么关系? (5)谈谈你对材料中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29.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相传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A,A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2名执政官,每年由选举产生,但统治实权仍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经元老院议决。

材料二: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罗马进入B时代。 材料三:人民起义愈演愈烈。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尔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述中古代罗马历史上的A、B时期分别叫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A、B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30.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旅行团去参观四大文明古国,请你说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名称、发源地及代表性的文化成就。(13分)

莲中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汉谟拉比法典》(1分)古巴比伦(1分)

(2)从序言看其目的是: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1分)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1分)事实并非如其所说。(1分)根据材料举例说明:“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由此可见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2分)

(3)叫臣民要遵守法典。(1分意思相近即可)

(4)《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27.(1)种姓制度形成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1分)

(2)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分成了4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贵族;(2分)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2分)吠舍—农民手工业者;(2分)首陀罗—被征服者、失去土地的人(2分)

(3)种姓制度的形成激化了社会矛盾;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分) 28.(1)材料反映了古希腊雅典(1分)奴隶主民主政治(1分)

(2)公民大会;(1分)(3)伯利克里;(1分)(4)有关系(1分)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1分)

(5)回答时注意一分为二,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民主制度相对专制制度是一种进步;但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存在局限性:绝对的民主不利于国家大事的裁决,而且在雅典妇女、奴隶及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的。(4分)

29.(1)A时期为罗马共和国时期(1分)B时期即罗马帝国时期(1分)

(2)A时期由奴隶主贵族集体执掌政权(1分)B时期政治上则由最高统治者独掌大权(1分)

(3)一方面是不断的对外战争及统治者的腐朽(1分)另一方面是境内的奴隶、平民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1分)

30.提示:回答时要注意符合题目的情景要求 古埃及(埃及尼罗河)金字塔(3分)

古印度(印度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种姓制度》(3分) 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古城遗址《汉谟拉比法典》(3分)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青铜器 甲骨文(4分)


相关内容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附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学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制定 出版前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 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 2017年朝阳市初中升学历史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编写依据 初中升学考试是高中招生的选拔性考试.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年朝阳市教育局对初中升学考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现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

  • 历史考试说明
  • VII.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201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 ...

  •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 [日期:2010-10-12] 来源:柳林风声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Ⅰ.考试性质 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 ...

  • 2016年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 齐齐哈尔市2016年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以本市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至九年级的历史教材为基准,结合我市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实际.在命题中严格 ...

  • 2015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历史
  •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选修科目)说明 说明:红字部分是新增考点内容,蓝字部分是已删除考点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 ...

  • 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 2014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选修)历史科 说明:红字部分是新增考点内容,蓝字部分是已删除考点内容.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卷)的命题将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指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 ...

  • 从高考历从高考历史题型变化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趋势
  • . . . . . . . 从高考历史题型变化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趋势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傅同荣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二是鉴于我国目前基础 ...

  • 同等学力加试考试大纲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分数与题型 1.总分 100分 2.论述题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考试内容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2.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作 ...

  • 2016年初中历史学考纲要
  • 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 史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2016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济教办字„2016‟7号). 二.命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