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外交家们对美国的挑衅充耳不闻

侯峰

作者:侯峰 时间:2016-06-07 所在专题 来源:察网 评论

【摘要】当中国的所谓外交家们指责中国人民“极端民族主义”“愤青”的时候,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冷战,“今夜就开战”的战争叫嚣,他们反而认为,中国只要韬光养晦,按照美国的要求,做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国就会与中国和平共处。但过去美国没有放过日本的经济崛起,不能容忍俄国的战略威慑,面对日益强盛的中国,凭什么就会放你一码。

美国合纵,群狼战略逼中国就范;中国连横,一带一路突围开辟世界新格局

当中国的所谓外交家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指责中国人民“极端民族主义”,“愤青”的时候,这些外交家们似乎对美国的挑衅充耳不闻。美国《纽约时报》5月9日报道称,美国太平洋总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表示,他的部队必须做好“今夜就开战”的准备。美国国防部长卡特6月25日在海军战争学院发表演说时,把美中战略态势比喻成“宛如与前苏联持续50年的冷战对峙”,并声称“这将是坚决、温和但强有力的长期对抗,很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我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不会浅尝辄止,而会长期进行下去”。“美国军机与军舰巡航只是宏大计划的冰山一角。是时代大格局的一部分”。卡特近期两次亲自登上美国航母在南海巡航炫耀武力,并在2016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再次发出所谓“最强硬的警告”,中国如果不停止南海岛礁建设,美国及盟国将采取“行动”,孤立中国。5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越南进行了为期3日的访问,宣布全面解除对越武器禁运,化敌为友,标志着美国把围堵中国的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冷战,“今夜就开战”的战争叫嚣,不少人认为,中国只要继续韬光养晦,按照美国的要求,做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国就会放中国一码,与中国和平共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在世界各地市场攻城略地,高歌猛进,曾一时得意忘形,而美国绝不容忍日本哪怕只是经济方面超越自己,于是美国稍微动用了一下非经济力量就又把日本整趴下,“失去的二十年”,至今无法翻身;苏联垮台冷战结束极大减轻外部世界对美国的战略威胁,然而俄国仍然是拥有强大核威慑能力世界第二军事大国,所以无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以及普京任总统初期多么向美国示好,宪政民主化的俄国已经民选了多届总统,但只要俄罗斯一天不解除战略武器装备,美国领导的北约一天都不会停止东扩,美国围堵打击俄罗斯的战略就不会停止。中国今天不仅经济上超越日本,GDP世界排名第二,军事上同样具有核反击、核威慑能力,美国没有放过日本的经济崛起,不能容忍俄国的战略威慑,凭什么相信美国就会放中国一码。除非中国像苏联一样自动四分五裂,把新疆、西藏、港澳台、内蒙都分裂出去,像乌克兰那样自动放弃核武器,并且经济一塌糊涂,永远对美国构不成威胁。

继论证千年“愤青” 《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袁南生又发文论证千年“韬光养晦”,《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把韬光养晦绝对化,把外交妥协万能化。袁南生罗列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他就是不提汉朝奠定的中华民族的疆域不是韬光养晦出来的,更不是外交妥协出来的,而是汉武帝领导的卫青、霍去病等一代代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打出来的。汉武帝韬光养晦过,无比屈辱地用自己的亲妹妹去和亲,以空间换时间,韬光养晦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是说 “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汉朝把匈奴打趴下了,汉朝强大了还必须继续韬光养晦,继续和亲,继续当孙子?袁南生可曾想过拿自家女人去搞外交那是什么样的切肤之痛。

1840年以来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中国韬光养晦了100年,外交妥协了100年,给中国人民换回和平了吗?1949年共产党不仅打下来江山,更在朝鲜打败美帝,从此中国人再次挺起腰板,韬光养晦从来不可能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长期战略。那些认为靠外交“妥协”,愿做美国要求的负责任的国家,美国就能与我们和平共处,是对美国国家战略的无知。

美国最高国家战略利益是永葆美国独霸世界的地位,奥巴马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开始便声称美国绝不做世界老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得更直白,就是美国不允许这个地球上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拥有挑战美国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只能是没有战略威慑和抵抗能力的中小国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依美国战略家的标准,像中俄这样拥有战略威慑能力,综合实力与美国接近的大国存在本身就是原罪,因此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必须彻底分化瓦解,才是美国永恒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美国南海的战争叫嚣只能吓住那些患了软骨病,不通国际战略的所谓外交家。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核恐怖平衡的时代。自那时起,有核国家没有发生过直接战争冲突。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长期的政治对抗、经济封锁却谁都不敢挑起共同毁灭的热战。即使今天美国军力无敌天下,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也没有与有核国家发动热战的胆量,正如他自己表白的,其实他最大的期望是所谓“冷战”,用当年扳倒苏联的办法打败中国,也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终将改变,那时一切将会划上句号”。

然而今日的中美关系与当年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不同的是,中美已经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价值1,16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价值更高达4,820亿美元。如果这种关系瓦解,美、中两国都将付出极其沉重、难以承受的代价。冷战时期,美国经济上可以大肆遏制苏联,以及今天美国动辄制裁俄国,是因为当年的美苏与今日的美俄经济关系对美国来讲微不足道,华盛顿强硬对付莫斯科,几乎没有任何代价。而当年的美、苏和今天的美、中经济关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今天美国要拼凑一个对付北京的可靠同盟,其盟国日、澳、韩、菲,以及准盟国越南,都同中国有着超过同美国所有的紧密的经贸关系。若想经济上制裁中国,必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谁都没有同中国彻底翻脸的本钱,也没人愿做这赔本的买卖。所以用经济制裁的办法逼中国就范等于逼自己就范。

这一点其实美国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卡特在他的演说中除了以冷战相威胁外,还忘不了给自己留一个自圆其说的台阶,“中美在南海的行动与反应,不过是时代大格局中的一部分”,冷战热战只是吓人的幌子,美国真正指望的是“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终将改变,那时一切将会划上句号”。也就是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曾说过的,利用中国内部的盟友扳倒中国,通过舆论战、心理战、意识形态战,采用类似搞垮苏联的办法,不惜代价地培养中国内部的“盟友”,从堡垒的内部攻破,从而再次不战而屈人之兵。卡特、洪博培对此似乎充满自信,中国内部(从主流经济学、法学界、传媒、高等教育、甚至某些迷信西方的高官,到小学语文课本编辑),的确有不少迷信西方价值观的美国“盟友”,问题是美国还有上次冷战,天上掉馅饼的运气吗?

中美南海博弈,无疑是伴随中国崛起所引发东西方文明再次碰撞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和过程,是守成大国和后起之秀之间难以回避的战略较劲,并且最终是双方必须共同越过的一道心理门槛。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到底是在向中国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向发展,还是卡特比喻的“宛如与前苏联持续近50年的冷战对峙”的道路上恶化,虽然这两个世界上最主要大国间战略态势可能一时会受到执政当局有时是一念之差的影响,外交有一定的调剂作用,但是两国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国际地缘战略均势的变迁才是左右中美未来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想要重现兵不血刃搞垮苏联那样的“冷战”辉煌,恐怕时过境迁,最终只能是镜花水月。全国人民已经开始注意小学教科书中和平演变的问题。被迷信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所谓专家权威长期把持的中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和迷信西方文化的外语教育,一定也将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绝不容忍用中华民族的血汗培养中华文明的掘墓人。

面对中国实力的快速逼近,美国不是反思自己的体制机制,用自身的改革扭转停步不前的困境,而是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邻为壑,拉帮结伙,维护自己和小团伙的利益,特别是在现有世纪贸易秩序上开倒车,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P开辟“经济冷战新战场”,必然失道寡助。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就是把中国的经验传授给世界,让中国发展的红利惠及人类,主动帮助经济落后的国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弘扬中华文明天下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天下共赢,终将得道多助。

中美两国的做法,谁更代表世界的未来,具有普世价值,不言而喻。

侯峰

作者:侯峰 时间:2016-06-07 所在专题 来源:察网 评论

【摘要】当中国的所谓外交家们指责中国人民“极端民族主义”“愤青”的时候,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冷战,“今夜就开战”的战争叫嚣,他们反而认为,中国只要韬光养晦,按照美国的要求,做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国就会与中国和平共处。但过去美国没有放过日本的经济崛起,不能容忍俄国的战略威慑,面对日益强盛的中国,凭什么就会放你一码。

美国合纵,群狼战略逼中国就范;中国连横,一带一路突围开辟世界新格局

当中国的所谓外交家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指责中国人民“极端民族主义”,“愤青”的时候,这些外交家们似乎对美国的挑衅充耳不闻。美国《纽约时报》5月9日报道称,美国太平洋总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表示,他的部队必须做好“今夜就开战”的准备。美国国防部长卡特6月25日在海军战争学院发表演说时,把美中战略态势比喻成“宛如与前苏联持续50年的冷战对峙”,并声称“这将是坚决、温和但强有力的长期对抗,很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我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不会浅尝辄止,而会长期进行下去”。“美国军机与军舰巡航只是宏大计划的冰山一角。是时代大格局的一部分”。卡特近期两次亲自登上美国航母在南海巡航炫耀武力,并在2016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再次发出所谓“最强硬的警告”,中国如果不停止南海岛礁建设,美国及盟国将采取“行动”,孤立中国。5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越南进行了为期3日的访问,宣布全面解除对越武器禁运,化敌为友,标志着美国把围堵中国的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冷战,“今夜就开战”的战争叫嚣,不少人认为,中国只要继续韬光养晦,按照美国的要求,做一个所谓负责任的大国,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国就会放中国一码,与中国和平共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在世界各地市场攻城略地,高歌猛进,曾一时得意忘形,而美国绝不容忍日本哪怕只是经济方面超越自己,于是美国稍微动用了一下非经济力量就又把日本整趴下,“失去的二十年”,至今无法翻身;苏联垮台冷战结束极大减轻外部世界对美国的战略威胁,然而俄国仍然是拥有强大核威慑能力世界第二军事大国,所以无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以及普京任总统初期多么向美国示好,宪政民主化的俄国已经民选了多届总统,但只要俄罗斯一天不解除战略武器装备,美国领导的北约一天都不会停止东扩,美国围堵打击俄罗斯的战略就不会停止。中国今天不仅经济上超越日本,GDP世界排名第二,军事上同样具有核反击、核威慑能力,美国没有放过日本的经济崛起,不能容忍俄国的战略威慑,凭什么相信美国就会放中国一码。除非中国像苏联一样自动四分五裂,把新疆、西藏、港澳台、内蒙都分裂出去,像乌克兰那样自动放弃核武器,并且经济一塌糊涂,永远对美国构不成威胁。

继论证千年“愤青” 《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袁南生又发文论证千年“韬光养晦”,《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把韬光养晦绝对化,把外交妥协万能化。袁南生罗列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他就是不提汉朝奠定的中华民族的疆域不是韬光养晦出来的,更不是外交妥协出来的,而是汉武帝领导的卫青、霍去病等一代代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打出来的。汉武帝韬光养晦过,无比屈辱地用自己的亲妹妹去和亲,以空间换时间,韬光养晦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是说 “国家越强大越要韬光养晦”,汉朝把匈奴打趴下了,汉朝强大了还必须继续韬光养晦,继续和亲,继续当孙子?袁南生可曾想过拿自家女人去搞外交那是什么样的切肤之痛。

1840年以来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中国韬光养晦了100年,外交妥协了100年,给中国人民换回和平了吗?1949年共产党不仅打下来江山,更在朝鲜打败美帝,从此中国人再次挺起腰板,韬光养晦从来不可能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长期战略。那些认为靠外交“妥协”,愿做美国要求的负责任的国家,美国就能与我们和平共处,是对美国国家战略的无知。

美国最高国家战略利益是永葆美国独霸世界的地位,奥巴马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开始便声称美国绝不做世界老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得更直白,就是美国不允许这个地球上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拥有挑战美国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只能是没有战略威慑和抵抗能力的中小国家,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依美国战略家的标准,像中俄这样拥有战略威慑能力,综合实力与美国接近的大国存在本身就是原罪,因此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必须彻底分化瓦解,才是美国永恒的战略目标。

事实上美国南海的战争叫嚣只能吓住那些患了软骨病,不通国际战略的所谓外交家。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核武器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核恐怖平衡的时代。自那时起,有核国家没有发生过直接战争冲突。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长期的政治对抗、经济封锁却谁都不敢挑起共同毁灭的热战。即使今天美国军力无敌天下,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也没有与有核国家发动热战的胆量,正如他自己表白的,其实他最大的期望是所谓“冷战”,用当年扳倒苏联的办法打败中国,也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终将改变,那时一切将会划上句号”。

然而今日的中美关系与当年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不同的是,中美已经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价值1,16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价值更高达4,820亿美元。如果这种关系瓦解,美、中两国都将付出极其沉重、难以承受的代价。冷战时期,美国经济上可以大肆遏制苏联,以及今天美国动辄制裁俄国,是因为当年的美苏与今日的美俄经济关系对美国来讲微不足道,华盛顿强硬对付莫斯科,几乎没有任何代价。而当年的美、苏和今天的美、中经济关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今天美国要拼凑一个对付北京的可靠同盟,其盟国日、澳、韩、菲,以及准盟国越南,都同中国有着超过同美国所有的紧密的经贸关系。若想经济上制裁中国,必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谁都没有同中国彻底翻脸的本钱,也没人愿做这赔本的买卖。所以用经济制裁的办法逼中国就范等于逼自己就范。

这一点其实美国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卡特在他的演说中除了以冷战相威胁外,还忘不了给自己留一个自圆其说的台阶,“中美在南海的行动与反应,不过是时代大格局中的一部分”,冷战热战只是吓人的幌子,美国真正指望的是“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终将改变,那时一切将会划上句号”。也就是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曾说过的,利用中国内部的盟友扳倒中国,通过舆论战、心理战、意识形态战,采用类似搞垮苏联的办法,不惜代价地培养中国内部的“盟友”,从堡垒的内部攻破,从而再次不战而屈人之兵。卡特、洪博培对此似乎充满自信,中国内部(从主流经济学、法学界、传媒、高等教育、甚至某些迷信西方的高官,到小学语文课本编辑),的确有不少迷信西方价值观的美国“盟友”,问题是美国还有上次冷战,天上掉馅饼的运气吗?

中美南海博弈,无疑是伴随中国崛起所引发东西方文明再次碰撞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和过程,是守成大国和后起之秀之间难以回避的战略较劲,并且最终是双方必须共同越过的一道心理门槛。新时期的中美关系到底是在向中国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向发展,还是卡特比喻的“宛如与前苏联持续近50年的冷战对峙”的道路上恶化,虽然这两个世界上最主要大国间战略态势可能一时会受到执政当局有时是一念之差的影响,外交有一定的调剂作用,但是两国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国际地缘战略均势的变迁才是左右中美未来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想要重现兵不血刃搞垮苏联那样的“冷战”辉煌,恐怕时过境迁,最终只能是镜花水月。全国人民已经开始注意小学教科书中和平演变的问题。被迷信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所谓专家权威长期把持的中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和迷信西方文化的外语教育,一定也将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绝不容忍用中华民族的血汗培养中华文明的掘墓人。

面对中国实力的快速逼近,美国不是反思自己的体制机制,用自身的改革扭转停步不前的困境,而是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以邻为壑,拉帮结伙,维护自己和小团伙的利益,特别是在现有世纪贸易秩序上开倒车,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TP开辟“经济冷战新战场”,必然失道寡助。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就是把中国的经验传授给世界,让中国发展的红利惠及人类,主动帮助经济落后的国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弘扬中华文明天下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天下共赢,终将得道多助。

中美两国的做法,谁更代表世界的未来,具有普世价值,不言而喻。


相关内容

  • 一棵白杨树惹的祸:冷战时美国如何处理朝鲜危机
  • 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联合声明,朝鲜半岛实现局势"缓和",然而这仅仅是昙花一现.不到年底,这一"缓和"局面就因为韩国确立"维新"体制而沦为空中楼阁,双方关系再度紧张.从1973年开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PRK)与韩国间围绕着 ...

  • 日本前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声称:钓鱼岛并非日本的"固有领土"
  • 有些国家受挫还在后头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2-07/15/content_1779577.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7-15 来源: 信息时报 7月11日,中国渔政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遭遇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干扰.新华社发 ...

  • 中国在南海海域可以休渔 不休兵 (二)
  • 姜声扬:中菲在黄岩岛对峙之际,我们关注到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日前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场会议上致词,我们请导播出图,来看看他讲的内容又颇为关注,他说中国"块头大"又处于快速发展中,在处理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时候,要保持谦虚谨慎不能傲慢,但是谦虚谨慎也不等于容忍他国欺负,例如菲律宾.原 ...

  • 南海危机背后的中国海洋政策调整
  • 南海危机背后的中国海洋政策调整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高程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评论打印电邮收藏微信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2012年,黄岩岛和钓鱼岛事件先后爆发,中国在海洋问题上一度与邻国密集陷入摩擦.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端再度成为国际舞台的焦点. ...

  • 中国海权论文
  • 中国海权论文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 ...

  • 日挑衅动作越来越明显,中国忍耐已近极限
  • 新闻背景: 1. 日本认定中国一外交官从事间谍活动: 2. 日本军舰访问菲律宾,并且向菲律宾提供了十多艘攻击挺: 3.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屡屡对中国进行打压和牵制: 4. 日本扬言在必要时候对中国进行军事打击,等等! 5. 中国方面已经取消了多个访问日本的访问团! 日本千年以来一直受惠于中国文化的 ...

  • 对黄岩岛事件的看法
  • 对黄岩岛事件的看法 在今年4月以来事态不断变化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事件中,中国政府维护本国领海领土主权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外交部始终表态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黄岩岛事态的立场.只要不出意外,黄岩岛事件最终将通过外交协商,以菲律宾主动撤离而收场. 但是通过外交手段使菲律宾从黄岩岛主动撤离,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在 ...

  • 朝核问题的恶化及对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挑战
  • 朝核问题的恶化及对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挑战 2017-06-25 10:16:42 朱峰 近年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显著恶化的趋势.朝鲜加速核能力开发的现实与国际社会追求和实现朝核问题外交与政治解决进程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如何打破朝核问题僵局?如何面对朝鲜"非法拥核"的事实?这些问题都前 ...

  • 法西斯战争机器的炼成
  • 唐昊   南方都市报2015年09月13日AA17版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逐渐形成了天皇-军部-内阁的三角格局.在这个三角格局中,军部居于优先的位置,这一方面是因为天皇复位来自于地方军人的支持和"还政":另一方面在政府框架内军部并非由文官内阁来控制,而是形成了军部可以要挟和凌驾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