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化进程报告:现状分析与未来预测

「标题注释」本文作者感谢樊纲教授的意见以及夏小林在资料上的帮助,但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完全由本人负责。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乔桐封老师提供了相关调研资料,特此致谢。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市场化进程的分析,指出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离目标市场化还有多远,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计量分析,对未来5~10年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预测。文章认为,未来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而想真正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需有制度监督与保障,即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市场化指数/政府职能转换/法制建设

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至今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已经经历了1/4世纪。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今后发展的中心任务,把市场化改革向广度与深度推进。

那么,当前中国的市场化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呈现什么样的局面?未来市场化前景如何?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是无论理论家还是实践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正是本着回答这些问题的初衷,对中国市场化进程进行全面考察。

一、中国总体的市场化进程

1. 市场化测度指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用什么指标来刻画这一市场化进程,却一直存在争议。国际上通行经济自由度指数(如美国传统基金会以及弗雷泽研究所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即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这一指数旨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进行打分、排序。而国内学者更喜欢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所达到的程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时候,并没有先验地假定100%是市场化的最高指标或目标模式,把它理解成相对进步程度更合理一些。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在对市场化进行测度方面,选取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表1显示了NERI 指数(即国民经济研究所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NERI 指数)和北师大指数(即由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合作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北师大指数)的主要内容,尽管有所区别,但大的方面基本一致。就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NERI 指数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北师大指数侧重于从公平贸易角度对外(主要是国外)宣称中国是个市场经济国家,而NERI 指数是更一般性地考察一国的市场化程度。

2. 中国当前的总体市场化程度

如果进一步比较NERI 指数和北师大指数,会发现NERI 指数侧重于各省区在市场化方面相对位次的变化,即强调横向比较;而北师大指数侧重于全国总体市场化的纵向比较。就这一点而言,判断当前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用北师大指数更合适一些(参见表2)。表2列出北师大指数33个分项指标,以使我们对中国总体的市场化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这里的指标分值采取5等分制,分值越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中,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参照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评分方法)。

资料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

通过分析发现,得1分的有5个(占15.15%),得2分的有11个(占33.3%),得3分的有12个(占36.4%),得4分的有5个(占15.15%)。这样,我们可以了解,近70%的指标取得2~3分,即这些指标离目标市场化的距离是中等;离目标市场化太远或太近的指标,总共只占30%多一点。综合起来,中国的总体市场化水平也就是中等市场化程度(这完全不同于“中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切勿混淆)。根据北师大的换算方法,2001年中国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是69%。

这个数字与官方的判断60%比较接近。例如,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李寿生在《经济参考报》(2002年9月11日)上撰文指出:从企业的角度,从改革的角度,中国当前的市场化大概是60%;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由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市场化进程目前已经完成60%,经济增长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格局转变(2003年10月30日《产经网――中国审计报》)。

这个数字与国内专家们的判断(2003年10月由国民经济研究所委托中国国内30位著名经济学家所作的预测)也很吻合(见图1)。有近一半的专家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化程度在60%~70%以下。超过1/3的专家认为低于这个程度,只有16.67%的专家认为高于这个数。总体而言,对于60%~70%这样的判断是比较认可的。

图1国内专家对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程度的判断

资料来源: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2003),《5~10年后中国经济市场化调查问卷》。

「标题注释」本文作者感谢樊纲教授的意见以及夏小林在资料上的帮助,但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完全由本人负责。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乔桐封老师提供了相关调研资料,特此致谢。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市场化进程的分析,指出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离目标市场化还有多远,并通过问卷调查及计量分析,对未来5~10年的市场化进程进行了预测。文章认为,未来市场化的最主要障碍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法制建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未来改革的中心任务将是政府职能转换。而想真正做到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需有制度监督与保障,即法律制度环境的完善。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市场化指数/政府职能转换/法制建设

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时至今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已经经历了1/4世纪。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今后发展的中心任务,把市场化改革向广度与深度推进。

那么,当前中国的市场化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行业市场化与地区市场化呈现什么样的局面?未来市场化前景如何?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是无论理论家还是实践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正是本着回答这些问题的初衷,对中国市场化进程进行全面考察。

一、中国总体的市场化进程

1. 市场化测度指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用什么指标来刻画这一市场化进程,却一直存在争议。国际上通行经济自由度指数(如美国传统基金会以及弗雷泽研究所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即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这一指数旨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进行打分、排序。而国内学者更喜欢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所达到的程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时候,并没有先验地假定100%是市场化的最高指标或目标模式,把它理解成相对进步程度更合理一些。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在对市场化进行测度方面,选取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表1显示了NERI 指数(即国民经济研究所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NERI 指数)和北师大指数(即由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合作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北师大指数)的主要内容,尽管有所区别,但大的方面基本一致。就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NERI 指数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北师大指数侧重于从公平贸易角度对外(主要是国外)宣称中国是个市场经济国家,而NERI 指数是更一般性地考察一国的市场化程度。

2. 中国当前的总体市场化程度

如果进一步比较NERI 指数和北师大指数,会发现NERI 指数侧重于各省区在市场化方面相对位次的变化,即强调横向比较;而北师大指数侧重于全国总体市场化的纵向比较。就这一点而言,判断当前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用北师大指数更合适一些(参见表2)。表2列出北师大指数33个分项指标,以使我们对中国总体的市场化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这里的指标分值采取5等分制,分值越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中,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参照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评分方法)。

资料来源: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

通过分析发现,得1分的有5个(占15.15%),得2分的有11个(占33.3%),得3分的有12个(占36.4%),得4分的有5个(占15.15%)。这样,我们可以了解,近70%的指标取得2~3分,即这些指标离目标市场化的距离是中等;离目标市场化太远或太近的指标,总共只占30%多一点。综合起来,中国的总体市场化水平也就是中等市场化程度(这完全不同于“中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切勿混淆)。根据北师大的换算方法,2001年中国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是69%。

这个数字与官方的判断60%比较接近。例如,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李寿生在《经济参考报》(2002年9月11日)上撰文指出:从企业的角度,从改革的角度,中国当前的市场化大概是60%;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由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市场化进程目前已经完成60%,经济增长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格局转变(2003年10月30日《产经网――中国审计报》)。

这个数字与国内专家们的判断(2003年10月由国民经济研究所委托中国国内30位著名经济学家所作的预测)也很吻合(见图1)。有近一半的专家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化程度在60%~70%以下。超过1/3的专家认为低于这个程度,只有16.67%的专家认为高于这个数。总体而言,对于60%~70%这样的判断是比较认可的。

图1国内专家对当前中国总体市场化程度的判断

资料来源: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2003),《5~10年后中国经济市场化调查问卷》。


相关内容

  • 2016年核电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核电设备行业研究分析及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287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2016年通用航空发动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通用航空发动机行业研究 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9380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 ...

  •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 ...

  • 中小银行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中国中小银行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 析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093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2015年城市园林绿化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6809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 ...

  • 中国饰品市场预测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中国核桃油市场及未来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15年天然气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5-2021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深度调查分析 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5796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 运行状况,旨在为企 ...

  • 中国面膜市场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