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立项.整改.复查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

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

和要求;适用于预制二队隐患检查、立项、治理、验收、消项工作。

三、定义

1、隐患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

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隐患立项: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

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4、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

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5、隐患验收:对整改后的安全隐患进行复检。

6、隐患消项:指在隐患复查后被定为合格的项目取消

其安全隐患的定义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

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四、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

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

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

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

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五、工作程序

1、预制二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

的管理制度,并发布实施;

2、各部门、班组负责日常检查与周检查,预制二队负

责综合检查、节日检查、专项检查、等检查。

4、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按照事故

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该档案应反

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

责任人等相关内容。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六、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明确排查内容

在组织非日常排查的隐患排查前需要进行认真策划,由

组织隐患排查的负责人确定具体排查工作方案;对特定的隐

患排查,要有具体的要求和目的。

1)对被检查区域内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

2)查阅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记录和档案。

3)对现场的环境、设施、工艺、指标、显示、标识、

作业等观察和记录,必要时采用仪器测量。

2、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作出判断,找

出主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七、排查范围与方法

1、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

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1)隐患排查要包括所有人员(包括各种外部人员)、所

有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所有场所(预制二队内部场所

以及外部租赁场所等)、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

等),同时还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种

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专项或专业检查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但要对特定

对象界定范围所涉及到的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

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全面排查;

3)在一特定时间段内,预制二队组织的各种检查必须

要覆盖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

活动等。

2、应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

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定期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

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2)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

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

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

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4)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

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

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

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5)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

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

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3、检查方式

1)日常检查:

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

2)季节性检查:

针对季节性易发事故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3)专业性检查:

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检查;

4)自检:

班前班后进行的自我安全检查;

5)互检:

员工之间进行的安全检查;

6)交接检查:

交接班进行的安全检查。

对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采用三定的方

法(定专人、定时间、定措施)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4、隐患排查要求

1)应当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

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有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预制二队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部门与班组至少每年组织二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3)春季隐患排查要重点关注防雷、防静电和防解

冻跑漏;夏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

防台风和防洪防汛;秋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风和防冻

保温;冬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火、防爆、防油气泄漏、

防交通事故、防滑、防坍塌、等。

4)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

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

八、隐患立项

1、 预制二队在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登记

在《隐患报告登记表》中,并且立即对隐患进行

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整改意见、措施。

2、 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如限于物质或技术条件暂不

能解决的,必须采取并落实风险消减措施,然后定

出计划),预制二队要及时上报公司安环部。

3、 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由预制二队

和班组一起研究有效的风险消减措施,由隐患所在

班组落实执行。

九、隐患治理

各部门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不能

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

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

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质安部在隐患治理前

明确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

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

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中的损失。

1)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事故隐患,由班组人员立

即整改,可以不需要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2)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

则应采取下达书面整改指令或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限期

整改。书面整改指令或问题整改通知单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

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患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

发生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

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患整改完毕的时间要求等。限期

整改需要全过程监督管理,除对整改结果进行“闭环”确认

外,也要在整改工作实施期间进行监督,以发现和解决可能

临时出现的问题,防止拖延;

3)重大事故隐患,需要由预制二队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

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

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

措施和应急预案;

4)各班组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

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

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

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

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

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

a、能消除和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处

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b、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

素;

c、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

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十、对隐患治理的验收

1、人员构成:预制二队各级管理人员

2、衡量隐患是否得到治理的标准

1)能消除和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

素;

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

件。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

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该高度重视,按照时间节点和标准

按时完成治理任务,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

员和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

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十一、统计分析报告

1、季报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季报表内容包括:上季度事故隐患

排查开展情况、上季度发现的事故隐患数量、一般事故隐患

和较大事故隐患的排除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现存

重大隐患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年报

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统计分

析,并于下一年1月31日完成统计分析表。

排查治理汇总情况表内容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立和责任制落实情况、本年度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总体情况

(包括开展次数、参加人员等)、年度累计排查事故隐患数

量、排除治理情况及整改资金投入情况、尚未治理完毕的重

大事故隐患情况、未治理完毕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

施、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1:员工隐患报告登记表

班组:

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交安环部,一份各部门留底备查。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

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

和要求;适用于预制二队隐患检查、立项、治理、验收、消项工作。

三、定义

1、隐患检查:指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

劳动条件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旨在为去发现和寻找存在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记录。

2、隐患立项: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

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4、隐患治理:指为纠正和改善不安全因素,消除危害

而开展的各项工作,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5、隐患验收:对整改后的安全隐患进行复检。

6、隐患消项:指在隐患复查后被定为合格的项目取消

其安全隐患的定义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

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四、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

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

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

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

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

排除的隐患。

五、工作程序

1、预制二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

的管理制度,并发布实施;

2、各部门、班组负责日常检查与周检查,预制二队负

责综合检查、节日检查、专项检查、等检查。

4、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按照事故

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该档案应反

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

责任人等相关内容。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六、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1、明确排查内容

在组织非日常排查的隐患排查前需要进行认真策划,由

组织隐患排查的负责人确定具体排查工作方案;对特定的隐

患排查,要有具体的要求和目的。

1)对被检查区域内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

2)查阅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记录和档案。

3)对现场的环境、设施、工艺、指标、显示、标识、

作业等观察和记录,必要时采用仪器测量。

2、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作出判断,找

出主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七、排查范围与方法

1、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

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1)隐患排查要包括所有人员(包括各种外部人员)、所

有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所有场所(预制二队内部场所

以及外部租赁场所等)、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

等),同时还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种

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专项或专业检查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但要对特定

对象界定范围所涉及到的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

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全面排查;

3)在一特定时间段内,预制二队组织的各种检查必须

要覆盖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

活动等。

2、应采用定期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

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定期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

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

2)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

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

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

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

4)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

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

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

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5)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

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

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

3、检查方式

1)日常检查:

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检查;

2)季节性检查:

针对季节性易发事故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3)专业性检查:

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检查;

4)自检:

班前班后进行的自我安全检查;

5)互检:

员工之间进行的安全检查;

6)交接检查:

交接班进行的安全检查。

对查出的所有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采用三定的方

法(定专人、定时间、定措施)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

4、隐患排查要求

1)应当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

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有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预制二队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部门与班组至少每年组织二次综合检查或抽查;

3)春季隐患排查要重点关注防雷、防静电和防解

冻跑漏;夏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

防台风和防洪防汛;秋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风和防冻

保温;冬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火、防爆、防油气泄漏、

防交通事故、防滑、防坍塌、等。

4)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

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

八、隐患立项

1、 预制二队在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登记

在《隐患报告登记表》中,并且立即对隐患进行

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整改意见、措施。

2、 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如限于物质或技术条件暂不

能解决的,必须采取并落实风险消减措施,然后定

出计划),预制二队要及时上报公司安环部。

3、 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由预制二队

和班组一起研究有效的风险消减措施,由隐患所在

班组落实执行。

九、隐患治理

各部门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不能

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

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

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质安部在隐患治理前

明确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

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

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中的损失。

1)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事故隐患,由班组人员立

即整改,可以不需要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2)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

则应采取下达书面整改指令或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限期

整改。书面整改指令或问题整改通知单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

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患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

发生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

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患整改完毕的时间要求等。限期

整改需要全过程监督管理,除对整改结果进行“闭环”确认

外,也要在整改工作实施期间进行监督,以发现和解决可能

临时出现的问题,防止拖延;

3)重大事故隐患,需要由预制二队主要负责人组织制

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

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

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

措施和应急预案;

4)各班组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

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

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

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

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

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治理措施的基本要求:

a、能消除和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处

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b、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

素;

c、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

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十、对隐患治理的验收

1、人员构成:预制二队各级管理人员

2、衡量隐患是否得到治理的标准

1)能消除和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有害因

素;

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

件。

3、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

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应该高度重视,按照时间节点和标准

按时完成治理任务,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

员和专家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

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十一、统计分析报告

1、季报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季报表内容包括:上季度事故隐患

排查开展情况、上季度发现的事故隐患数量、一般事故隐患

和较大事故隐患的排除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现存

重大隐患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年报

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统计分

析,并于下一年1月31日完成统计分析表。

排查治理汇总情况表内容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立和责任制落实情况、本年度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总体情况

(包括开展次数、参加人员等)、年度累计排查事故隐患数

量、排除治理情况及整改资金投入情况、尚未治理完毕的重

大事故隐患情况、未治理完毕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

施、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件1:员工隐患报告登记表

班组:

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交安环部,一份各部门留底备查。


相关内容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知识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知识 "隐患就是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是事故隐患量的积累的结果: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消除事故隐患.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概念.分类 (1)概念: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 ...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了防治事故隐患,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现结合我矿具体实际, 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如下: 隐患排查整改会议的组织召开.整改.资料的形成要求: 1.矿每周星期一的隐患排查会议由矿长主持,各分管副矿长.技术负责人.科室负责人.队级管理人员参加. 2.对 ...

  • 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 与挂牌督办制度 兰考汇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三月 兰考汇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与挂牌督办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 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切实抓好化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 ...

  • 关于印发安全隐患闭环管理规定的通知
  • 天能安字„2012‟54号 福建省天湖山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安全隐患闭环管理规定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推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切实做到隐患整改程序规范化,闭合化,及时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制定了公司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 ...

  • 安全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
  • 中铁十七局长泰美宫至陈巷高速公路FA2合同段 安全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 二O 一一年一月四日 中铁十七局长泰美宫至陈巷高速公路FA2合同段 2011年6月20日 安全隐患治理挂牌督办整改销号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杜绝事故发生,特 ...

  • 隐患分级管理修订版
  • 地煤季煤[2012] 33 号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季布煤业有限公司 <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办法(暂行)>的 通 知 矿属各单位: 为了做好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构建我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范我矿安全隐患管理,进一步逐级落实我矿各部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根据国 ...

  • 环境隐患排查制度
  • 东营业和新能源有限公司 环 境 安 全 隐 患 排 查 制 度 2017年4月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消除报告.隐患排查责任.事故 ...

  • 瓦斯隐患排查制度
  • 四川省 华蓥山 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龙门峡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文件 龙南矿发„2016‟31号 龙门峡南煤矿建设指挥部 关于印发<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及川煤集团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 ...

  • 玉蝉镇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奖惩办法
  • 玉蝉镇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与奖惩办法 为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和各企业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镇的实际情况,经党委政府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