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摘 要]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收集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等投资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同时还包括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它与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或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传统人力资本)有显著的不同,更与纯粹单一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不同,因此,它是一种复合型人力资本和更加现实的人力资本。论文讨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提出的事实依据,当前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和观测方式及其生产函数模型,讨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各种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3)02-   一、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   手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国民使用者的非传统书写和口语沟通及理解能力,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来说特别显著。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技术等手段来集成已有知识、经验和市场信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实际上已形成一种新型人力资本,我们称它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这种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收集存储信息、浏览和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等投资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同时还包括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它与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或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传统人力资本)有显著的不同,更与纯粹单一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不同,因此,它是一种复合型人力资本和更加现实的人力资本,它研究各类网络信息对人(体力劳动者、知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的特殊影响。   从初步研究观察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首先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使用者的传统人力资本来发挥作用的,例如,现实中农户使用手机的本意是与外界联系,但客观上不自觉地提高了农户使用者的非传统书写、阅读理解和语言沟通能力---传统人力资本,订制手机短信和上互联网浏览则可以增加农户使用者在特定领域的知识量----传统人力资本,这就是以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人力资本的影响。其次它再对农户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发挥提升作用(事实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如本文图1所示),农民行为观察还表明,手机网络和互联网上的特定知识、技术、经验和市场信息所形成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一方面会引起农户群体组织性联合规模化购销行为增加---对农户组织资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则会使农户信息搜寻范围扩大、数量增加、沟通和交易成本降低---对农户社会资本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户最缺乏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信息网络技术对农户在上述三方面作用的直接结果,使农户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变成现实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极有可能实现对农户非土地要素的规模化改造---最终体现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产业贡献。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将会通过创新和改造工商业微观经济组织而促进产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微观经济组织创新和改造主要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传统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方式来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概念提出的事实依据   1、从现象和数量上看 2011年初中国网民已达5.13亿,在不考虑上网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我国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存量已达5.13亿,因为现实情况是,手机信息网络技术较多地提高了体力劳动者(接受初中以下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较多地提高了知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多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传统人力资本无法达到的。   2、从人力资本存储方式和形成趋势看 越来越多的知识、方法、科技成果、经验等存储于网上数据库、人力资本的存储和形成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数据库。   3、从经济形态上看 有人估计我国网络经济总量已达数万亿元,网上交易量还在快速上升(2009年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G牌照4500亿的直接投入,由此测算,能带动上万亿的经济总量。据《管理学家》2011年19期(第17页)资料,截至2010年底,淘宝网上开店的卖家数量超过210万户(其中商城卖家一万多户),在该网上开店的企业就为社会创造了182.3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按照IDC公司的测算方法,一人在该网上开店可带动2.85个就业机会,依此计算淘宝网2010年创造了相关就业机会500多万个。我们可以做出肯定判断: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加速了网络经济科技创新和推广。   4、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看 该概念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交叉,反映了劳动者与手机或计算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客观事实。   5、从经验上看 我们使用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每个人都从信息网络上获得了知识、方法和技能等信息,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了人类使用、存储和消费信息的方式。   三、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以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吸收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结果。从历史和现实看,一切人力资本都是在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环境中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三者的有机结合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片面和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正如国外学者凯罗里(Caroli, 2001)所指出,目前经济学家对信息技术、员工技能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知之甚少[1]。   1、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局限   传统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的人力资本价格模型,亦称“非物力资本”[2]。对于传统人力资本概念,一般认为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 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的。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重重阻力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3] 。贝克尔等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宏观作用的缺陷,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4]。   传统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力资本”,学者们在研究时更多的考虑其与物质资本的相似性特征,而忽视了人力资本存在和实现的环境形态——组织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受历史的局限,当时的学者没有研究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贡献,也没有从信息网络技术的角度研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作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恰好修正了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这些缺陷,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来整合、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给人力资本变成现实提供组织和社会支持。   2、组织资本研究的局限   组织资本概念的出现缘起经济学家在研究团队生产过程中发现组织具有资本的某种性质,且这一性质是传统人力资本效能发挥作用的组织保障。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组织资本正是从信息网络技术的角度研究企业与市场边界以内诸多个体传统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它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使组织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彼此相互整合形成团队协作、集体智慧、组织文化知识、企业理念、科学的规章制度及组织性行为习惯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规模化思维、规模化活动和规模化联系及其战略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5]。已有关于组织资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没有系统考虑信息网络技术对组织要素的整合、有形化和组织行为痕迹的全息化作用,没有研究也不可能研究(当时信息网络技术还没出现)组织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信息网络技术放大作用过程。   从形成的条件来讲,组织资本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个体人力资本的存在、个体人力资本之间的整合平台(场)的存在以及整合行为过程。离开了上述三个方面,组织资本就很难存在,三者共同构成个体人力资本整合的内容与形式[6]。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组织资本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整合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共享来自社会资本的资源,使得已有的人力资本之间的物质整合平台(场)更有效率。   3、社会资本研究的局限   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经许多学者发展被学术界广为接受,它是“蕴含于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中能够为人们所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也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含声誉等),以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及关系给他们带来资源的能力[7]。近年来学界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深刻而广泛,但人们的局限同样没有系统关注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和贡献,特别是几乎没有研究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跨时空作用和贡献,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涉及的社会资本正是要突出研究个体或群体跨时空的社会关系、跨时空的利益共同体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资本还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是由于社会资本的主体层次性造成的。因为社会资本既可以是个人的、组织的,也可以是共同体的,具体到个人、组织上,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从组织外围动员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的层次性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共同体中社会资本的存量不同,扩展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拥有的各种资源不同,控制的社会资本也有所不同[8]。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使社会资本关系联结地更好和更远,因为它可以克服社会资本主体层次性的时空分隔和联系不及时的缺陷。   4、制度性整合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局限性。观察研究现实我们会发现,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信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是依靠科层制和各式各样的团队来实现整合的,如在股份公司里, 按照科层制度设计,形成了投资者团队、经营管理者团队、专业技术团队和生产者团队等,通过制度性整合实现了让“投资者放心,经营者用心,生产者专心”这样一种多赢格局。但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管理制度角度整合三者的局限性在于:科层制与各团队之间网络关系及其强度不如internet或手机网络那么稳定,各种信息的连续积累、存储、共享和传递连接慢且不稳定,海量信息易丢失,也没有群发短信这样的自组织技术手段。现代通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则从技术上整合了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避免了制度性整合的缺点,用技术整合替代了制度整合,使组织与组织(含与外部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网络关系技术化,如各种联系方式、过程和结果自动记录存储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这正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进步。   总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从形式上把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联系起来,其实质是把传统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传统人力资本这种专用性和多样性在理论上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当前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使我们能更好地解说许多现象,如中国农村子女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家庭越贫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教育大省却是经济弱省等“传统人力资本悖论”。   5、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观测方式   根据上文描述的传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发现信息网络技术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克服了很多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无形、不可度量以及隐性等特征,使他们具有与物质资本相似的特征。这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说明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有形和显性化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功能,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可观测性及其观测方式。众所周知,传统人力资本如何计量问题,至今存在争议,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观察,如图1所示,我们以手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也是如此)为例来说明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可观测性及其观测方式,即用个体拥有手机后非传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沟通能力的变化以及他们订制手机短信的数量来近似地代替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贡献和作用大小;可以用个体拥有手机后联合采购和联合销售的次数、规模化活动或行为与之前相比所节约的时间、节约的信息搜索成本、交通成本等来近似地代替组织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贡献和作用大小;可以用个体拥有手机后手机中随机存留的电话号码数量、通话次数及联系的空间范围大小来近似地代替社会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贡献和作用大小。虽然上述替代观测内容可能还不完全充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可观测的,也找到了观测的初步方式。   图1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作用机理   同样,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过程中,个体拥有手机后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沟通能力提高越大以及他们订制手机短信(或相关专用性知识)的数量越多,而且随机存留的电话号码数量及通话次数越来越多、联系的距离越远,并且提高规模化思维、规模化活动和规模化联系(或联合采购和联合销售)的次数越多以及节约的信息搜索成本、交通成本越多,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也越多。这些分析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体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和效率提升过程。   四、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模型与设计   在微观层面上,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引入,导致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相结合而形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可以给人们带来收入的重要财产;从宏观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都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看作是两种资本。   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网络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资本两者都通过影响对方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两者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直接影响。这意味着作为新型人力资本的两个形成要素,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投资既非完全替代关系,又非完全互补关系。于是, 我们选择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作为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网络技术投资和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组合生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方式:   , (1)   其中 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为劳动者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 为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 为参数。劳动者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网络技术资本投资和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之间替代弹性为1。   我们采用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构造出加入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Solow模型,形成模型(2)与本文前面的图1相对应,简化为:   , , , (2)   其中 为产出, 为物质资本, 为劳动,H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为技术水平, 、 与 为参数;该函数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把信息网络技术、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纳入了C-D函数之中,使其更具有解释力。   五、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效应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效应其实质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整合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效应。   1、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效率   (1)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增强了行为主体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在人际网络互动中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有助于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信息网络,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激发信息网络中个体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对该组织业务相关知识与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收集与接收、分析、处理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成熟知识的共享和查询也十分便利,显著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张图片加简短文字的信息可以在网上被无限的复制、浏览。   (2)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的时空概念,如远程教育系统、网络数据库等为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带来新的速度与效率。信息网络技术及交通条件使得全球范围的沟通和往来比以往大为简捷,缩短了空间距离,提高了知识交流与传递的效率和频率。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大量的未编码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以及即时的、非正式的交流,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创新。因为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接触距离和多种信息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信息直接反馈,从而可以使得行为主体双方准确地理解各自的思想,使每个人的知识拥有量都得到快速提高。   (3)信息网络技术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通畅和拓展了错综复杂的杜会网络关系与知识信息交流的渠道,有助于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加速传统人力资本积累。信息网络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更加密切,使人们之间的多渠道交流成为可能,它把已有社会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结合,巩固和稳定了已有社会网络和关系,促进了知识共享与信息交流渠道多样化,进而从新的角度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9]   2、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改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存储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化社会带来信息量的级数增长,以书面文字、零散影像等传统媒介为基础手段的传统人力资本的存储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科技信息进步导致人们生产与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随之大幅度增加,使得书面文字和零碎的影像资料等传统人力资本的人力和纸质存储方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与此对应,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除了书面文字、零散影像等传统媒介存储方式,还可以利用摄像、照相、监控、信息网络数据库等存储方式,使海量信息存储成为可能,有助于战略信息的挖掘和开发,能够起到促进组织发展和管理效率提升的功效。   3、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应用   显然,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可为国家制定体力劳动者信息扶贫政策、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更新传统人力资本衡量指标等提供依据,也可为分析研究个人或企业组织中的新型人力资本结构提供思路框架,还可解释许多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等等。   【注释】   [1]传统人力资本: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迁移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指组织存储和积累的、不同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影响生产技术的知识,组织结构框架;社会资本:指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此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概念主要来自《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第41-48页。   参考文献:   [1]Caroli E. (2001) “New Technologies,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the Skill Bias:What Do We Know?” in Pascal Petit and LucSoeteeds, Technology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Europe, Edward Elgar,2001.   [2] Kang Xiaoming, Min Weifang, Ding Xiaohao. The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occupation development [M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康小明、闵维方、丁小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Theodore W Schultz.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7: 6-81.   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6-81.   [4] ( United States ) Gary S. Becker, Guo Hong. Et al(Translatio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M ]. Beijing : Zhongxin Publishing House( China )2007   (美)贝克尔著.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Qin Weiping, Yang Dongtao, Wang L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human capital [J ]. The Dingyang academic Journal 2009 (6 ): 60-65;   秦伟平、杨东涛、王林.社会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企业理论[J].晋阳学刊.2009(6):60-65 ;   [6] YezhengXin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human capital [ J]. Journal of Changsha Civil Affairs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2005(9): 51-55叶正欣.关于组织人力资本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51-55;   [7] Hou Zu-Rong, Zhang Peng-Ceng, Mei Zhe,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J].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0(4):121-124;   侯祖戎、张鹏程、梅哲.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10(4):121-124;   [8] Wei Fen-Zi, Luo Ya-Fan, Analyses of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Capital [J]. Gansu Theory Research. 2000(4):56-58   魏奋子、罗亚凡.人力资本分类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0(4):56-58;   [9] Zhao Xiang-Yu, Lin Xiang-Ju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J].Technology Economy. 2003(6):16-17;   赵祥宇、林向军. 产业集聚区域人力资本积累[J]. 技术经济.2003(6):16-17;   [10] Guo Qing-So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under Time-space Compression in China [J].Journa of Shanghai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2009(7):1-7   郭庆松.时空压缩下的我国人力资本积累[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李录堂(19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摘 要]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收集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等投资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同时还包括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它与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或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传统人力资本)有显著的不同,更与纯粹单一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不同,因此,它是一种复合型人力资本和更加现实的人力资本。论文讨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提出的事实依据,当前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和观测方式及其生产函数模型,讨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各种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3)02-   一、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   手机、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国民使用者的非传统书写和口语沟通及理解能力,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成年人来说特别显著。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计算机(手机)网络技术等手段来集成已有知识、经验和市场信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实际上已形成一种新型人力资本,我们称它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这种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收集存储信息、浏览和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等投资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同时还包括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它与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或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传统人力资本)有显著的不同,更与纯粹单一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不同,因此,它是一种复合型人力资本和更加现实的人力资本,它研究各类网络信息对人(体力劳动者、知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的特殊影响。   从初步研究观察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首先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使用者的传统人力资本来发挥作用的,例如,现实中农户使用手机的本意是与外界联系,但客观上不自觉地提高了农户使用者的非传统书写、阅读理解和语言沟通能力---传统人力资本,订制手机短信和上互联网浏览则可以增加农户使用者在特定领域的知识量----传统人力资本,这就是以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人力资本的影响。其次它再对农户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发挥提升作用(事实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如本文图1所示),农民行为观察还表明,手机网络和互联网上的特定知识、技术、经验和市场信息所形成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一方面会引起农户群体组织性联合规模化购销行为增加---对农户组织资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则会使农户信息搜寻范围扩大、数量增加、沟通和交易成本降低---对农户社会资本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户最缺乏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信息网络技术对农户在上述三方面作用的直接结果,使农户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变成现实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极有可能实现对农户非土地要素的规模化改造---最终体现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农业发展的产业贡献。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将会通过创新和改造工商业微观经济组织而促进产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微观经济组织创新和改造主要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传统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方式来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概念提出的事实依据   1、从现象和数量上看 2011年初中国网民已达5.13亿,在不考虑上网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我国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存量已达5.13亿,因为现实情况是,手机信息网络技术较多地提高了体力劳动者(接受初中以下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计算机网络技术较多地提高了知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多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传统人力资本无法达到的。   2、从人力资本存储方式和形成趋势看 越来越多的知识、方法、科技成果、经验等存储于网上数据库、人力资本的存储和形成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数据库。   3、从经济形态上看 有人估计我国网络经济总量已达数万亿元,网上交易量还在快速上升(2009年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G牌照4500亿的直接投入,由此测算,能带动上万亿的经济总量。据《管理学家》2011年19期(第17页)资料,截至2010年底,淘宝网上开店的卖家数量超过210万户(其中商城卖家一万多户),在该网上开店的企业就为社会创造了182.3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按照IDC公司的测算方法,一人在该网上开店可带动2.85个就业机会,依此计算淘宝网2010年创造了相关就业机会500多万个。我们可以做出肯定判断: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加速了网络经济科技创新和推广。   4、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看 该概念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交叉,反映了劳动者与手机或计算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客观事实。   5、从经验上看 我们使用手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每个人都从信息网络上获得了知识、方法和技能等信息,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了人类使用、存储和消费信息的方式。   三、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以及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吸收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结果。从历史和现实看,一切人力资本都是在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环境中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三者的有机结合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片面和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正如国外学者凯罗里(Caroli, 2001)所指出,目前经济学家对信息技术、员工技能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还知之甚少[1]。   1、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局限   传统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的人力资本价格模型,亦称“非物力资本”[2]。对于传统人力资本概念,一般认为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 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的。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冲破重重阻力使其成为经济学一门新的分支。舒尔茨还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研究[3] 。贝克尔等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宏观作用的缺陷,系统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4]。   传统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力资本”,学者们在研究时更多的考虑其与物质资本的相似性特征,而忽视了人力资本存在和实现的环境形态——组织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受历史的局限,当时的学者没有研究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和贡献,也没有从信息网络技术的角度研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作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恰好修正了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这些缺陷,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来整合、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给人力资本变成现实提供组织和社会支持。   2、组织资本研究的局限   组织资本概念的出现缘起经济学家在研究团队生产过程中发现组织具有资本的某种性质,且这一性质是传统人力资本效能发挥作用的组织保障。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组织资本正是从信息网络技术的角度研究企业与市场边界以内诸多个体传统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它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使组织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彼此相互整合形成团队协作、集体智慧、组织文化知识、企业理念、科学的规章制度及组织性行为习惯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规模化思维、规模化活动和规模化联系及其战略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5]。已有关于组织资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没有系统考虑信息网络技术对组织要素的整合、有形化和组织行为痕迹的全息化作用,没有研究也不可能研究(当时信息网络技术还没出现)组织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信息网络技术放大作用过程。   从形成的条件来讲,组织资本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个体人力资本的存在、个体人力资本之间的整合平台(场)的存在以及整合行为过程。离开了上述三个方面,组织资本就很难存在,三者共同构成个体人力资本整合的内容与形式[6]。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组织资本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整合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共享来自社会资本的资源,使得已有的人力资本之间的物质整合平台(场)更有效率。   3、社会资本研究的局限   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经许多学者发展被学术界广为接受,它是“蕴含于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中能够为人们所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也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含声誉等),以及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及关系给他们带来资源的能力[7]。近年来学界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深刻而广泛,但人们的局限同样没有系统关注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和贡献,特别是几乎没有研究社会资本对传统人力资本的跨时空作用和贡献,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涉及的社会资本正是要突出研究个体或群体跨时空的社会关系、跨时空的利益共同体对传统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影响。   社会资本还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是由于社会资本的主体层次性造成的。因为社会资本既可以是个人的、组织的,也可以是共同体的,具体到个人、组织上,社会资本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从组织外围动员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的层次性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共同体中社会资本的存量不同,扩展度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拥有的各种资源不同,控制的社会资本也有所不同[8]。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使社会资本关系联结地更好和更远,因为它可以克服社会资本主体层次性的时空分隔和联系不及时的缺陷。   4、制度性整合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局限性。观察研究现实我们会发现,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信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是依靠科层制和各式各样的团队来实现整合的,如在股份公司里, 按照科层制度设计,形成了投资者团队、经营管理者团队、专业技术团队和生产者团队等,通过制度性整合实现了让“投资者放心,经营者用心,生产者专心”这样一种多赢格局。但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管理制度角度整合三者的局限性在于:科层制与各团队之间网络关系及其强度不如internet或手机网络那么稳定,各种信息的连续积累、存储、共享和传递连接慢且不稳定,海量信息易丢失,也没有群发短信这样的自组织技术手段。现代通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则从技术上整合了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避免了制度性整合的缺点,用技术整合替代了制度整合,使组织与组织(含与外部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网络关系技术化,如各种联系方式、过程和结果自动记录存储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这正是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进步。   总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从形式上把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联系起来,其实质是把传统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传统人力资本这种专用性和多样性在理论上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当前传统人力资本研究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使我们能更好地解说许多现象,如中国农村子女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家庭越贫困、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教育大省却是经济弱省等“传统人力资本悖论”。   5、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观测方式   根据上文描述的传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发现信息网络技术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克服了很多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无形、不可度量以及隐性等特征,使他们具有与物质资本相似的特征。这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说明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有形和显性化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功能,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可观测性及其观测方式。众所周知,传统人力资本如何计量问题,至今存在争议,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观察,如图1所示,我们以手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也是如此)为例来说明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可观测性及其观测方式,即用个体拥有手机后非传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沟通能力的变化以及他们订制手机短信的数量来近似地代替个体传统人力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贡献和作用大小;可以用个体拥有手机后联合采购和联合销售的次数、规模化活动或行为与之前相比所节约的时间、节约的信息搜索成本、交通成本等来近似地代替组织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贡献和作用大小;可以用个体拥有手机后手机中随机存留的电话号码数量、通话次数及联系的空间范围大小来近似地代替社会资本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贡献和作用大小。虽然上述替代观测内容可能还不完全充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可观测的,也找到了观测的初步方式。   图1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作用机理   同样,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过程中,个体拥有手机后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沟通能力提高越大以及他们订制手机短信(或相关专用性知识)的数量越多,而且随机存留的电话号码数量及通话次数越来越多、联系的距离越远,并且提高规模化思维、规模化活动和规模化联系(或联合采购和联合销售)的次数越多以及节约的信息搜索成本、交通成本越多,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也越多。这些分析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体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和效率提升过程。   四、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模型与设计   在微观层面上,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引入,导致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相结合而形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可以给人们带来收入的重要财产;从宏观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都会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传统人力资本看作是两种资本。   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网络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资本两者都通过影响对方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同时两者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直接影响。这意味着作为新型人力资本的两个形成要素,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技术投资和传统人力投资既非完全替代关系,又非完全互补关系。于是, 我们选择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作为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身上的信息网络技术投资和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组合生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方式:   , (1)   其中 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为劳动者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技术资本投资, 为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 为参数。劳动者发挥在传统人力资本上的信息网络技术资本投资和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时的投资之间替代弹性为1。   我们采用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构造出加入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Solow模型,形成模型(2)与本文前面的图1相对应,简化为:   , , , (2)   其中 为产出, 为物质资本, 为劳动,H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 为技术水平, 、 与 为参数;该函数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把信息网络技术、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纳入了C-D函数之中,使其更具有解释力。   五、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效应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效应其实质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整合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效应。   1、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效率   (1)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增强了行为主体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在人际网络互动中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有助于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信息网络,有助于学习型组织的形成,激发信息网络中个体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对该组织业务相关知识与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从而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收集与接收、分析、处理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成熟知识的共享和查询也十分便利,显著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效率。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张图片加简短文字的信息可以在网上被无限的复制、浏览。   (2)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本积累的时空概念,如远程教育系统、网络数据库等为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交流带来新的速度与效率。信息网络技术及交通条件使得全球范围的沟通和往来比以往大为简捷,缩短了空间距离,提高了知识交流与传递的效率和频率。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大量的未编码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以及即时的、非正式的交流,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传统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创新。因为信息网络技术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接触距离和多种信息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信息直接反馈,从而可以使得行为主体双方准确地理解各自的思想,使每个人的知识拥有量都得到快速提高。   (3)信息网络技术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通畅和拓展了错综复杂的杜会网络关系与知识信息交流的渠道,有助于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加速传统人力资本积累。信息网络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更加密切,使人们之间的多渠道交流成为可能,它把已有社会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结合,巩固和稳定了已有社会网络和关系,促进了知识共享与信息交流渠道多样化,进而从新的角度提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9]   2、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人力资本结合改变了传统人力资本的存储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化社会带来信息量的级数增长,以书面文字、零散影像等传统媒介为基础手段的传统人力资本的存储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科技信息进步导致人们生产与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量随之大幅度增加,使得书面文字和零碎的影像资料等传统人力资本的人力和纸质存储方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与此对应,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除了书面文字、零散影像等传统媒介存储方式,还可以利用摄像、照相、监控、信息网络数据库等存储方式,使海量信息存储成为可能,有助于战略信息的挖掘和开发,能够起到促进组织发展和管理效率提升的功效。   3、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应用   显然,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研究可为国家制定体力劳动者信息扶贫政策、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更新传统人力资本衡量指标等提供依据,也可为分析研究个人或企业组织中的新型人力资本结构提供思路框架,还可解释许多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等等。   【注释】   [1]传统人力资本: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迁移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指组织存储和积累的、不同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影响生产技术的知识,组织结构框架;社会资本:指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此处组织资本、社会资本概念主要来自《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第41-48页。   参考文献:   [1]Caroli E. (2001) “New Technologies,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the Skill Bias:What Do We Know?” in Pascal Petit and LucSoeteeds, Technology and Future Employment of Europe, Edward Elgar,2001.   [2] Kang Xiaoming, Min Weifang, Ding Xiaohao. The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occupation development [M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康小明、闵维方、丁小浩.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Theodore W Schultz.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7: 6-81.   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6-81.   [4] ( United States ) Gary S. Becker, Guo Hong. Et al(Translatio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M ]. Beijing : Zhongxin Publishing House( China )2007   (美)贝克尔著.郭虹等译.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Qin Weiping, Yang Dongtao, Wang L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human capital [J ]. The Dingyang academic Journal 2009 (6 ): 60-65;   秦伟平、杨东涛、王林.社会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企业理论[J].晋阳学刊.2009(6):60-65 ;   [6] YezhengXin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human capital [ J]. Journal of Changsha Civil Affairs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2005(9): 51-55叶正欣.关于组织人力资本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51-55;   [7] Hou Zu-Rong, Zhang Peng-Ceng, Mei Zhe,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J].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2010(4):121-124;   侯祖戎、张鹏程、梅哲.新农村建设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10(4):121-124;   [8] Wei Fen-Zi, Luo Ya-Fan, Analyses of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Capital [J]. Gansu Theory Research. 2000(4):56-58   魏奋子、罗亚凡.人力资本分类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0(4):56-58;   [9] Zhao Xiang-Yu, Lin Xiang-Ju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J].Technology Economy. 2003(6):16-17;   赵祥宇、林向军. 产业集聚区域人力资本积累[J]. 技术经济.2003(6):16-17;   [10] Guo Qing-So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under Time-space Compression in China [J].Journa of Shanghai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ollege. 2009(7):1-7   郭庆松.时空压缩下的我国人力资本积累[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作者简介:李录堂(196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相关内容

  • 浅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 摘 要:文章依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阐明了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指出企业要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开发,通过积累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对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起着主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 创新 物质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投入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

  •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摘要]人力资本属非物质财富范畴,依托人和物质承载,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不同于投入要素,它主要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人和物质承载的人力资本是有区别的,只有物质承载的部分才可以参与分配.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于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付出.丰富人类智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人力资 ...

  • 论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 作者: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2年02期 教育发展方式是指推动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我国学术界对于"教育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专门研究极其薄弱,数量偏少,方法简单,落后于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研究, ...

  • 2016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区域870大纲
  • 013 经济学院 目录 一.初试考试大纲 ................................. 1 869西方经济学 ................................. 1 870专业综合考试 ............................... 3 872经 ...

  •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导论 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1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些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
  • 2016.4经济理论与实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 廖清成,冯志峰 (江西行政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与有效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改革进程.为澄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就必 ...

  • 项目管理中信任的研究现状
  • 项目管理中信任的研究现状 学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 学 号: 1505210042 学 生 姓 名: 王富坤 摘要 在项目管理中,信任在整合团队关系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在回顾团队信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信任管理,从整合的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团队信任发展的阶段特点,最后针对不同 ...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劳动关系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劳动关系论文: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雇主品牌塑造 [摘要]雇主品牌的实质是企业对内部现有雇员和外部潜在雇员的"承诺".雇主品牌价值管理启示我们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作为基础,不断推动雇主品牌价值实现.本文在生态学视域下,借鉴隐喻研究方法,基于 ...

  • 2015新版自考企业管理咨询重点
  • 第一章 咨询原理 咨询界定 1.咨询理由 a..管理问题 b.认识能力: 外部诊断的情况:(1)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经营管理较大失误或隐患(2)时间问题(3)人员问题 c.管理策略 2.咨询概念 a.管理咨询: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配合有关人员,实地调查,科学方法找问题,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