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咏蝉.石灰吟.竹石.马诗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边的画中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清高,鄙视流俗的精神。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角高墙外,枯瘦的古槐树上,秋蝉在一声声嘶鸣,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还能有谁为我表白皎皎廉洁的一颗心。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的撞击和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也不害怕,决心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 石

(清)郑 燮 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他刚直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正如他的流芳百世的铭句“作官不为民做工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郑板桥晚年的一首题画诗《竹石》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边的画中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清高,鄙视流俗的精神。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角高墙外,枯瘦的古槐树上,秋蝉在一声声嘶鸣,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还能有谁为我表白皎皎廉洁的一颗心。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的撞击和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也不害怕,决心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 石

(清)郑 燮 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他刚直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正如他的流芳百世的铭句“作官不为民做工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郑板桥晚年的一首题画诗《竹石》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相关内容

  •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教学教案
  •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 ...

  •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 ...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 ...

  • 托物言志的诗句
  •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简单的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

  • 第六单元:咏物抒情
  • 第六单元:咏物抒情 18.广玉兰 1.<广玉兰>本文通过描写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达了表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作者爱广玉兰的幽香和纯洁,更爱它旺盛的生命力. 2.重点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数世同堂"的意思是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 ,在文 ...

  • 小学古诗70首归类
  • 小学语文六年级试题--古诗70首归类 春:1.<咏柳> 唐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 宋 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凉州词> 唐 王之涣 ...

  • 小学全部古诗
  • 咏鹅 唐 骆宾王 悯农 唐 李绅 静夜思 唐 李白 草 唐 白居易 春晓 唐 孟浩然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所见 清 袁枚 悯农(二) 唐 李绅 蚕妇 宋 张俞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江雪 唐 柳宗元 梅花 宋 王安石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小池 宋 杨万里 咏 ...

  •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综合复习建议 一."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 不必占用教学时间来讲解: ■ 利用注释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重点在背诵上: 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填空练习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填空练习 班级 姓名 1.白毛浮绿水,( ).<咏鹅>唐骆宾王 2.( ),阴山下,(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3.( ),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 ) ,低头思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