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考研试题

遥感概论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 共60分)

71 地物反射波(光)谱 33623 037

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3 基尔霍夫定律 021-

4 瑞利散射 共济

5 大气窗口 彰武

6 分辨率

7 辐射亮度

8 维恩位移定律 研

9 高光谱 课

10 小波分析 共

二、 问答题(每题12分, 共60分) :

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12分) 研

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12分) 336260 37

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12分) 48号

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 成像的比较。(12分) 112室

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

三、论述题(30分)

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 星”及“风云一号D 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30分)

表1:风云1-C 、D 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辐射出射度2. 信噪比3. 极化雷达4. 数字地形模型5. 叶面积指数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一个光子的能量频率为3.75*1014赫兹(Hz ), 则该光子的能量为

焦耳,其对应的波长为 微米,波数为 厘米-1。(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焦耳秒, 光速为3*108米/秒)

2. 已知标准漫反射板在某一波长的反射率为50%,在相同的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分别测量目标和反射板在相同波长处的辐射亮度,得到观测仪器的读数分别为800和2500,则在该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目标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RF 为 ,双向反射率BRDF 为 。

3.在地球大气层顶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为1380瓦/米2,地球大气层顶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1.5*1011米,则太阳的总辐射功率为: 瓦。

4. 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 和 。

5. 请列出2个你熟悉的植被指数 和 。

三、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决定大气散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 大气粒子的成分; (b) 大气粒子的大小; (c) 大气粒子的含量; (d) 波长; (e)观测仪器。

2.属于遥感传感器的包括: ( )

(a) TM; (b) NOAA; (c) SIR-C; (d) MODIS; (e) SPOT; (f) AVHRR

3.下面关于植被光谱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包括:( )

(a) 0.45微米和0.67微米波段为叶绿素吸收谷;

(b) 0.54微米为胡萝卜素的吸收谷;

(c) 0.74-1.3微米波段为木质素的吸收谷;

(d) 1.4微米,1.9微米,2.7微米波段为水吸收谷。

4.热红外遥感的大气窗口主要包括:( )

(a)0.4-0.7微米;(b)1-2微米;(c)3-5微米;(d)6-7微米;(e)8-14微米;(f) 15-17微米。

5.颜色的属性包括:( )

(a)明度;(b)波长; (c)色调; (d)饱和度;(e)频率。

6.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 ( )

(a)空间属性;(b)相位属性;(c)专题属性;(d)偏振属性;(e)时间属性。

7.土地覆盖分类中的主要问题有:( )

(a)同物异谱;(b)同物同谱;(c)同谱异物;(d)异谱异物。

8.海洋水色遥感包括以下方面的应用:( )

(a) 通过叶绿素吸收波段测定浮游生物分布;

(b) 利用海水浑浊度遥感海洋悬浮沉积物含量;

(c) 通过遥感黄色物质含量测定海水盐度

(d) 通过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研究海洋生物过程和海洋生态系统;

(e) 通过海洋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反演海面温度。

9. 海洋雷达散射计主要根据风生成的浪和粗糙海面对雷达信号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来估算海面风场——风速与风向。由此可知,雷达散射计是:

( )

(a) 不成像主动式微波遥感器;

(b) 不成像被动式微波遥感器;

(c) 成像主动式微波遥感器;

(d) 成像被动式微波遥感器。

10. 土壤水分遥感研究包括以下途径:( )

(a) 利用土壤及土壤上覆盖的植被光谱反射特性来估算土壤水分;

(b) 根据土壤湿度不同时比辐射率的差异利用被动微波手段来遥感土壤水分; (c) 根据土壤湿度不同时比辐射率和温度的差异利用热红外遥感反演土壤水分; (d)基于水和土壤之间介电常数差异利用主动微波来探测土壤水分。

四、 是非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0分)

1.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其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越强,波长越长。

2.雷达信号的穿透深度与地物的介电常数和雷达波长成正比。

3.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因此在白天和晚上的遥感图像上均呈黑色调。

4. 垂直植被指数的主要特点是能滤除土壤背景的影响,但对大气效应比较敏感。

5. 在地质填图中,常利用不同地质体反射光谱特征差异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纹理、色调等影像差异划分不同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类型。

五、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结合雷达遥感图像的特点,说明雷达遥感应用的优缺点?

2.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多角度遥感?说明植被冠层几何光学模型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5.什么是遥感反演?为什么遥感反演属于“病态反演”,请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对遥感反演的作用。

六、 综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结合典型地物光谱特性,说明在标准假彩色合成的遥感图像上,为什么植被呈现红色,水库呈现黑色(或深蓝色),雪呈现白色,重盐碱地呈现偏白色?

2. 结合大气的成分,阐述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大气对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影响有什么异同,如何进行大气效应纠正。

3.从空间、时间和波谱等方面阐述遥感图像的特征,说明在遥感应用中选择遥感信息应遵从的主要原则。以农作物遥感估产与长势监测为例,说明TM 和MODIS 遥感图像的作用。

遥感概论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 共60分)

71 地物反射波(光)谱 33623 037

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3 基尔霍夫定律 021-

4 瑞利散射 共济

5 大气窗口 彰武

6 分辨率

7 辐射亮度

8 维恩位移定律 研

9 高光谱 课

10 小波分析 共

二、 问答题(每题12分, 共60分) :

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12分) 研

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12分) 336260 37

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12分) 48号

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 成像的比较。(12分) 112室

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

三、论述题(30分)

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 星”及“风云一号D 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30分)

表1:风云1-C 、D 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辐射出射度2. 信噪比3. 极化雷达4. 数字地形模型5. 叶面积指数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一个光子的能量频率为3.75*1014赫兹(Hz ), 则该光子的能量为

焦耳,其对应的波长为 微米,波数为 厘米-1。(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焦耳秒, 光速为3*108米/秒)

2. 已知标准漫反射板在某一波长的反射率为50%,在相同的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分别测量目标和反射板在相同波长处的辐射亮度,得到观测仪器的读数分别为800和2500,则在该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目标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RF 为 ,双向反射率BRDF 为 。

3.在地球大气层顶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为1380瓦/米2,地球大气层顶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1.5*1011米,则太阳的总辐射功率为: 瓦。

4. 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 和 。

5. 请列出2个你熟悉的植被指数 和 。

三、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决定大气散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 大气粒子的成分; (b) 大气粒子的大小; (c) 大气粒子的含量; (d) 波长; (e)观测仪器。

2.属于遥感传感器的包括: ( )

(a) TM; (b) NOAA; (c) SIR-C; (d) MODIS; (e) SPOT; (f) AVHRR

3.下面关于植被光谱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包括:( )

(a) 0.45微米和0.67微米波段为叶绿素吸收谷;

(b) 0.54微米为胡萝卜素的吸收谷;

(c) 0.74-1.3微米波段为木质素的吸收谷;

(d) 1.4微米,1.9微米,2.7微米波段为水吸收谷。

4.热红外遥感的大气窗口主要包括:( )

(a)0.4-0.7微米;(b)1-2微米;(c)3-5微米;(d)6-7微米;(e)8-14微米;(f) 15-17微米。

5.颜色的属性包括:( )

(a)明度;(b)波长; (c)色调; (d)饱和度;(e)频率。

6.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 ( )

(a)空间属性;(b)相位属性;(c)专题属性;(d)偏振属性;(e)时间属性。

7.土地覆盖分类中的主要问题有:( )

(a)同物异谱;(b)同物同谱;(c)同谱异物;(d)异谱异物。

8.海洋水色遥感包括以下方面的应用:( )

(a) 通过叶绿素吸收波段测定浮游生物分布;

(b) 利用海水浑浊度遥感海洋悬浮沉积物含量;

(c) 通过遥感黄色物质含量测定海水盐度

(d) 通过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研究海洋生物过程和海洋生态系统;

(e) 通过海洋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特性反演海面温度。

9. 海洋雷达散射计主要根据风生成的浪和粗糙海面对雷达信号的后向散射回波信号来估算海面风场——风速与风向。由此可知,雷达散射计是:

( )

(a) 不成像主动式微波遥感器;

(b) 不成像被动式微波遥感器;

(c) 成像主动式微波遥感器;

(d) 成像被动式微波遥感器。

10. 土壤水分遥感研究包括以下途径:( )

(a) 利用土壤及土壤上覆盖的植被光谱反射特性来估算土壤水分;

(b) 根据土壤湿度不同时比辐射率的差异利用被动微波手段来遥感土壤水分; (c) 根据土壤湿度不同时比辐射率和温度的差异利用热红外遥感反演土壤水分; (d)基于水和土壤之间介电常数差异利用主动微波来探测土壤水分。

四、 是非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0分)

1.物体的温度越高,则其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越强,波长越长。

2.雷达信号的穿透深度与地物的介电常数和雷达波长成正比。

3.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因此在白天和晚上的遥感图像上均呈黑色调。

4. 垂直植被指数的主要特点是能滤除土壤背景的影响,但对大气效应比较敏感。

5. 在地质填图中,常利用不同地质体反射光谱特征差异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纹理、色调等影像差异划分不同岩石类型或岩石组合类型。

五、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结合雷达遥感图像的特点,说明雷达遥感应用的优缺点?

2.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多角度遥感?说明植被冠层几何光学模型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遥感图像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5.什么是遥感反演?为什么遥感反演属于“病态反演”,请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对遥感反演的作用。

六、 综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结合典型地物光谱特性,说明在标准假彩色合成的遥感图像上,为什么植被呈现红色,水库呈现黑色(或深蓝色),雪呈现白色,重盐碱地呈现偏白色?

2. 结合大气的成分,阐述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大气对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的大气影响有什么异同,如何进行大气效应纠正。

3.从空间、时间和波谱等方面阐述遥感图像的特征,说明在遥感应用中选择遥感信息应遵从的主要原则。以农作物遥感估产与长势监测为例,说明TM 和MODIS 遥感图像的作用。


相关内容

  • 测绘考研咨询
  •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测绘工程开办的课程(从学长课表统计了解的大一至大四上学期课程,专业核心课都是武大版的,课程表里有些名称可能和教材有所不同) 1.数学: <高等数学>上下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四册.& ...

  • 遥感概论试题(归纳)
  • 名词解释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 ...

  • 遥感导论考试题B及答案
  •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2 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 遥感平台 2. 微波遥感 3. 辐射亮度 4. 光谱反射率 5. 合成孔径雷达 6. 假彩色遥感图像 7. 大气窗口 8. 立体观察 9. 图像空间分辨率 10.NDVI 二. 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

  • [遥感导论]期中考试试题
  • 1.RS:Remote Sensing,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这个过程叫作遥感. 2.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是选择遥感工作波段的重要依据. 3 ...

  • 浙江大学考研人文地理历年试题
  • 浙江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 浙江大学二OO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 考试科目:地球科学基础 一.填空题(共65分,每格1分) 1.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和(). 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 ...

  • 遥感概论知识点
  • 遥感概论-刘朝顺 第一章 绪论 一.遥感的概念 1. 广义::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 狭义::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 ...

  • 遥感概论复习题
  • 遥感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 1. 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 航空遥感 .航天遥感 .航宇遥感. 2. 遥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 被动遥感.成像遥感与非成像遥感. 二.简答及综合题 1.何谓遥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遥感:广义上指一切无接触的 ...

  • 假期思想汇报
  • 敬爱的党组织: 光阴如箭,岁月如歌,转眼间迎来了2012大学的第三年也即将过去.回想过去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我曾有过多次向党组织靠拢的机会,也曾多次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党的重点培养对象,但最后均由于各种原因愿望未能达成,借助一个假期在外面游走的时间我思考了不少自己为什么在拥有如此多的机会时仍然未能成功 ...

  • 谋学网东农16春[地图学概论]在线作业
  • 东农16春<地图学概论>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共 4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 )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图号为H49005012的地图是1:10万比例尺地形图( )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