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6 22:01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前將軍關羽北進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的作戰。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當時魏征南將軍曹仁駐樊城,將軍呂常駐襄陽,右將軍於禁及立義將軍龐德屯樊城北,平寇將軍徐晃屯宛。八月,大雨,漢水暴漲,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
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雖然來勢迅急,但不會持久。關羽先遣部隊已至郟縣(今河南郟縣),而關羽卻不敢乘勢跟進,即因有樊城要點未下,恐我軍攻其側背及斷其歸路。假如棄城撤走,則黃河以南的地區,可能為敵佔有。從戰略局勢著眼,應堅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威震華夏」。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準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建議派人勸說孫權襲擊關羽後方,許以事成封予江南之地,樊城之圍自然解除。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
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裏),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洩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洩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12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塚。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塚。關羽恐四塚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捨,緊隨其後衝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
2010-05-26 22:01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蜀前將軍關羽北進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的作戰。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當時魏征南將軍曹仁駐樊城,將軍呂常駐襄陽,右將軍於禁及立義將軍龐德屯樊城北,平寇將軍徐晃屯宛。八月,大雨,漢水暴漲,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
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雖然來勢迅急,但不會持久。關羽先遣部隊已至郟縣(今河南郟縣),而關羽卻不敢乘勢跟進,即因有樊城要點未下,恐我軍攻其側背及斷其歸路。假如棄城撤走,則黃河以南的地區,可能為敵佔有。從戰略局勢著眼,應堅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威震華夏」。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準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建議派人勸說孫權襲擊關羽後方,許以事成封予江南之地,樊城之圍自然解除。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
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裏),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洩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洩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12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塚。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塚。關羽恐四塚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捨,緊隨其後衝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