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执法观念与意识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六要素中,民主法治是基础条件之一。而在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中,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行政机关行政的基本要求,本文对此加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依法行政 法制理念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党的组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担负着重要职责。但是,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更有其特殊性。行政机关的管理权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民“从摇篮到墓地”无所不管。所以,行政机关是涉及面最广、机构最多、作用范围最大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80%以上、地方性法规90%以上是规范行政管理行为,而且都由行政机关来执行。这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行政权运用得如何,直接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程度,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走向与结果。那么我们的行政人员应该培养怎样的法律精神和执法理念?笔者以为针对当前行政部门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理念和执法素质,核心是要培养行政人员崇尚法律精神和价值的意识及正确的执法理念。重点是在执法的观念意识上首先要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必须强化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宗旨意识�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要服务于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法律和法制观念都将被社会淘汰。因为在非战争的情况下,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因此,行政部门公职人员作为行政执法者,必须强化服务于发展生产力,服务于发展经济的这一服务宗旨。目前,我们一些行政人员依然简单地认为为行政部门与企业、公民等相对人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动不动就拿出所谓“执法者”的架式,对相对人提各种要求、动不动就想处罚相对人,更有甚者,在一些权力集中的行政机关,执法者认为与相对人的关系就是“猫”与“鼠”的关系。这些错误的观念都违反了法律要服务经济的宗旨。�

  2 必须强化行政人员重视学习和贯彻法理的意识�

   这是因为行政执法实践中,法理意识是我们行政人员最缺乏的一种意识。由于缺乏法理意识,在行政过程中难免会曲解法律、法规的原意,在处理一些符合立法原意,却无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的事情时常常捉襟见肘,甚至做出违背立法原意的行政行为。可以说,因对法律、法规片面理解,进而做出错误行政行为的现象在基层行政部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必须看到,每一项法律、每一条法律条文的制定都有理论根据和其立法的原意,作为执法者只有了解立法的意图,才能在执法中忠于法律,实现法律设置的本意和价值,而不是机械的执行条文。由于行政人员不象司法人员多是法律专业出身,有较厚实的法律素养。而许多行政执法人员都是参加相关的行政工作后才开始学习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因此行政人员的法律素养可以说参差不齐,法理意识更是差距较大。 �

  3 必须强化主动、自觉、尊重相对人权利的意识�

   强化尊重相对人的权利意识是现代行政法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忽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象,“命令与服务”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由于现在在职的行政人员相当一部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执法者,即使是市场经济时代参加工作的行政人员,在行政理念方面也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如果经常出现一些执法随意、执法不当的问题,当相对人因此受到损失时很可能会以侵权、不作为等理由对行政部门提起诉讼。因此,在行政过程中过分强调行政执法者的权威,无视相对人权利的现象是错误的。�

  4 必须强化行政部门要有正确的依法行政意识�

   行政部门之所以强调要有一个正确的依法行政意识,因为依法行政作为行政部门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的许多行政人员不能简单地将依法行政理解成“以法行政”即用“法”来规范相对人。这种将依法行政简单地理解为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治理他人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因此,我们的行政人员一定要从意识和观念上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是用法制的理念和法律规范来规范我们自身的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从行政法法理上讲,法律设定行政权利的同时,也给行政机关设定了义务。依法行政的本意是指用法来治理执法者。特别是在碰到一些敏感的业务时,在行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绝不允许超越法律许可的权限去执法。�

   要培养行政人员崇尚法律的精神和正确的执法理念,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法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法制教育和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不但要学习本部门常用的法律、法规,还要学习一些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与本部门执法紧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不但要认真地学习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理解法律条文制订的意图,注意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崇尚法律的精神。 �

   古代的变法者尚有如此高的法制理念,我们现代的行政人员也一定能够运用科学正确的法制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政执法行为。在培训中应多运用形象生动且教育效果明显的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活生生地案例,用执法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强化行政人员在执法中应具备的各种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法综合素质。�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如果做到观念先行,我们行政人员都拥有了正确的执法理念,法的精神、法的价值也自然会体现在行政执法具体行为中,使依法行政水平能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光辉.加强法制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J].质量探索,2006,(11) �

  [2] 王帝.探索执法监督新途径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J].党史纵横,2007,(08)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 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六要素中,民主法治是基础条件之一。而在当今中国法治建设中,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行政机关行政的基本要求,本文对此加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依法行政 法制理念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党的组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担负着重要职责。但是,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更有其特殊性。行政机关的管理权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民“从摇篮到墓地”无所不管。所以,行政机关是涉及面最广、机构最多、作用范围最大的国家机关。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80%以上、地方性法规90%以上是规范行政管理行为,而且都由行政机关来执行。这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行政权运用得如何,直接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程度,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走向与结果。那么我们的行政人员应该培养怎样的法律精神和执法理念?笔者以为针对当前行政部门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理念和执法素质,核心是要培养行政人员崇尚法律精神和价值的意识及正确的执法理念。重点是在执法的观念意识上首先要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必须强化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宗旨意识�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要服务于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法律和法制观念都将被社会淘汰。因为在非战争的情况下,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因此,行政部门公职人员作为行政执法者,必须强化服务于发展生产力,服务于发展经济的这一服务宗旨。目前,我们一些行政人员依然简单地认为为行政部门与企业、公民等相对人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动不动就拿出所谓“执法者”的架式,对相对人提各种要求、动不动就想处罚相对人,更有甚者,在一些权力集中的行政机关,执法者认为与相对人的关系就是“猫”与“鼠”的关系。这些错误的观念都违反了法律要服务经济的宗旨。�

  2 必须强化行政人员重视学习和贯彻法理的意识�

   这是因为行政执法实践中,法理意识是我们行政人员最缺乏的一种意识。由于缺乏法理意识,在行政过程中难免会曲解法律、法规的原意,在处理一些符合立法原意,却无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的事情时常常捉襟见肘,甚至做出违背立法原意的行政行为。可以说,因对法律、法规片面理解,进而做出错误行政行为的现象在基层行政部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必须看到,每一项法律、每一条法律条文的制定都有理论根据和其立法的原意,作为执法者只有了解立法的意图,才能在执法中忠于法律,实现法律设置的本意和价值,而不是机械的执行条文。由于行政人员不象司法人员多是法律专业出身,有较厚实的法律素养。而许多行政执法人员都是参加相关的行政工作后才开始学习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因此行政人员的法律素养可以说参差不齐,法理意识更是差距较大。 �

  3 必须强化主动、自觉、尊重相对人权利的意识�

   强化尊重相对人的权利意识是现代行政法学理论的一大进步。忽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现象,“命令与服务”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由于现在在职的行政人员相当一部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执法者,即使是市场经济时代参加工作的行政人员,在行政理念方面也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如果经常出现一些执法随意、执法不当的问题,当相对人因此受到损失时很可能会以侵权、不作为等理由对行政部门提起诉讼。因此,在行政过程中过分强调行政执法者的权威,无视相对人权利的现象是错误的。�

  4 必须强化行政部门要有正确的依法行政意识�

   行政部门之所以强调要有一个正确的依法行政意识,因为依法行政作为行政部门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的许多行政人员不能简单地将依法行政理解成“以法行政”即用“法”来规范相对人。这种将依法行政简单地理解为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治理他人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因此,我们的行政人员一定要从意识和观念上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是用法制的理念和法律规范来规范我们自身的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从行政法法理上讲,法律设定行政权利的同时,也给行政机关设定了义务。依法行政的本意是指用法来治理执法者。特别是在碰到一些敏感的业务时,在行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绝不允许超越法律许可的权限去执法。�

   要培养行政人员崇尚法律的精神和正确的执法理念,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法素质,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法制教育和学习。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应该强调的是不但要学习本部门常用的法律、法规,还要学习一些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与本部门执法紧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不但要认真地学习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理解法律条文制订的意图,注意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崇尚法律的精神。 �

   古代的变法者尚有如此高的法制理念,我们现代的行政人员也一定能够运用科学正确的法制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政执法行为。在培训中应多运用形象生动且教育效果明显的案例教学法,通过剖析活生生地案例,用执法中的经验和教训来强化行政人员在执法中应具备的各种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法综合素质。�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如果做到观念先行,我们行政人员都拥有了正确的执法理念,法的精神、法的价值也自然会体现在行政执法具体行为中,使依法行政水平能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徐光辉.加强法制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J].质量探索,2006,(11) �

  [2] 王帝.探索执法监督新途径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J].党史纵横,2007,(08)


相关内容

  • 树立宪法观念 强化执法意识
  • 摘 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最高层级的法,行政执法人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宪法观念,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执 ...

  • 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
  •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社会将面临新一轮.高层次的加速器发展.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一切为了群众的观念.一切围绕发展的观念.一切从自己做起和一切从现在做起的观念,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民之道,勇于开拓创新新思路,体现 ...

  • 我国行政执法理念偏差表现及其纠正研究
  •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行政执法理念研究不多.不深.本文拟分析探讨行政执法理念的内涵.理念偏差表现及其原因,结合我国行政执法的具体实际,研究提出当前我国纠正行政执法理念偏差的对策建议,即至少应当确立法律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并推广运用到执法实践. [关键词]  理念  行 ...

  • 树立法治先行观念推进依法治乡进程
  • 树立法治先行观念 推进依法治乡进程 1998年8月县委作出依法县决定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依法治县决定.县人大依法治县决议和县政府依法行政规划,以普法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核心,以依 ...

  • 路政管理工作中文明执法的思考
  • 路政管理工作中文明执法的思考 治理超限运输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道路秩序和通畅道路环境,以保证广大司乘人员和公路桥梁的安全,这就要求路政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以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为出发点,以路政管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为归宿点,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执法体制,从而达到执法的最佳效果.作为路政执 ...

  • 浅谈当前消防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 浅谈当前消防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 XX 消防大队 XXX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的消防执法所面临的新形势,通过调查实践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和分析了当前消防执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观点和方法从消防执法理念.执法者的因素.制度化建设.消防宣传等方面 ...

  • 论新形势下的依法行政
  • 行政执法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法治建设最主要的内容和环节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把"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后,国务院相 ...

  • 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 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产生原因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不断深入,暴力抗法事件屡次出现,暴力抗法事件的屡禁不止,不仅助长了违法犯罪者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挫伤了执法人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加强应对和处置暴力抗法问题的研究对于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 ...

  • 学习"依法治国"的心得体会
  •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