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的故事

徐秀娟的故事

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一位护鹤天使短暂却壮丽的一生,人们称她为“仙鹤姑娘”徐秀娟。

徐秀娟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64年10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养鹤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繁育工程师,妈妈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弟弟也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来到扎龙保护区工作,她的妹妹徐怡珊受到姐姐的影响,努力学习并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1年8月,17岁的徐秀娟就跟随父亲徐铁林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养鹤是最苦最累的活,她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她的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就曾观看过徐秀娟的驯鹤表演。

1985年3月徐秀娟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庭贫困,东北林业大学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尽管如此,她仍然连一天六角钱的伙食费都付不起,只靠馒头、咸菜来维持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曾经背着老师、同学、家人四次献血来维持学业。生活的艰难、学业的紧张都没有使她畏缩,她夜以继日,勤奋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

二年的课程,十门主课考试成绩全部为优。

1986年5月毕业后,她离开家乡,来到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她长途跋涉5000多公里,带走了3枚大天鹅蛋,用身体的温度来保护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成功将这三枚大天鹅蛋孵化出生、成活,并且半散放饲养成功,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好评。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盐城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傍晚,她为了寻找飞失的白天鹅,牺牲在复堆河中,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我们永远怀念她。

徐秀娟的故事

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一位护鹤天使短暂却壮丽的一生,人们称她为“仙鹤姑娘”徐秀娟。

徐秀娟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64年10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养鹤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繁育工程师,妈妈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弟弟也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来到扎龙保护区工作,她的妹妹徐怡珊受到姐姐的影响,努力学习并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1年8月,17岁的徐秀娟就跟随父亲徐铁林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养鹤是最苦最累的活,她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她的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就曾观看过徐秀娟的驯鹤表演。

1985年3月徐秀娟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庭贫困,东北林业大学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尽管如此,她仍然连一天六角钱的伙食费都付不起,只靠馒头、咸菜来维持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曾经背着老师、同学、家人四次献血来维持学业。生活的艰难、学业的紧张都没有使她畏缩,她夜以继日,勤奋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

二年的课程,十门主课考试成绩全部为优。

1986年5月毕业后,她离开家乡,来到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她长途跋涉5000多公里,带走了3枚大天鹅蛋,用身体的温度来保护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成功将这三枚大天鹅蛋孵化出生、成活,并且半散放饲养成功,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好评。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盐城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傍晚,她为了寻找飞失的白天鹅,牺牲在复堆河中,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我们永远怀念她。


相关内容

  • 谢谢花儿开了读书笔记
  • 自从我看了<花儿开了,就感谢>之后,我深受启发,一首歌里唱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让我一生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儿开花,我依然会珍惜.这首歌充分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在生如朝露,有一篇叫丹顶鹤的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叫徐秀娟的女孩,她们家是个养鹤世家,她长大以后也成了一个养鹤 ...

  • 经典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
  • 一个好的歌手必定会在演唱的歌曲中投入自身的感情,而一首经典的曲目的背后也必定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也正因为这种感人的内涵才成就了一首曲目的传唱度,从而造就了关于音乐的经典.在华语流行乐坛不乏这种经典作品的存在,如果你也欣赏和认同这些经典,那么就跟着我一起去了解这些经典曲目背后的故事. 韩红<天 ...

  • 灰椋鸟第二课时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这节课,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 ...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 26.<灰椋鸟>教学设计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 何云鹏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灰椋鸟>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重点词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析,感受课文第4.5自然段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

  •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 灰椋鸟 寿阳县城西小学 蔡果兰 一.概述 1本课是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内容. 2本文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在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重点生动具体地描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及"鸟儿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表 ...

  • 我们的好朋友
  • 我们的好朋友 导入:师:孩子们,老师先采访几位同学 :生活中,谁跟你是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他会成为你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一:说说自已所了解的动物.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这些朋友,可不是你.我.他.而是一些特殊的朋友,瞧!他们来了.(带着 ...

  • 扎龙自然保护区形象宣传片
  • 扎龙·天蕴仙韵鹤之形 迷失于齐齐哈尔一带的乌裕尔河,在扎龙可觅出它的踪迹.这貌似迷途与涣散的大水,究竟蕴藏着自然之神怎样的暗示,或参悟了其中玄机与奥秘,而在此流连不去呢? "芦苇青湛波,目穷望不及.深处育胎禽,飘然重仙质."清道光年间流寓黑龙江的诗人英和所作<仙禽警露> ...

  • 思品教学论文
  • 浅谈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土桥中学 焦娟霞 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那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得道德认知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简单谈几点体会: 1.创设教学情 ...

  • 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教案
  • 五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材分析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和生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相关已经有所了解和熟悉.知道了黑龙江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和民族人口的知识,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更广的关于家乡的常识,这为进一步学习<人文与社会>打下了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