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的故事
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一位护鹤天使短暂却壮丽的一生,人们称她为“仙鹤姑娘”徐秀娟。
徐秀娟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64年10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养鹤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繁育工程师,妈妈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弟弟也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来到扎龙保护区工作,她的妹妹徐怡珊受到姐姐的影响,努力学习并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1年8月,17岁的徐秀娟就跟随父亲徐铁林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养鹤是最苦最累的活,她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她的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就曾观看过徐秀娟的驯鹤表演。
1985年3月徐秀娟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庭贫困,东北林业大学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尽管如此,她仍然连一天六角钱的伙食费都付不起,只靠馒头、咸菜来维持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曾经背着老师、同学、家人四次献血来维持学业。生活的艰难、学业的紧张都没有使她畏缩,她夜以继日,勤奋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
二年的课程,十门主课考试成绩全部为优。
1986年5月毕业后,她离开家乡,来到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她长途跋涉5000多公里,带走了3枚大天鹅蛋,用身体的温度来保护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成功将这三枚大天鹅蛋孵化出生、成活,并且半散放饲养成功,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好评。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盐城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傍晚,她为了寻找飞失的白天鹅,牺牲在复堆河中,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我们永远怀念她。
徐秀娟的故事
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一位护鹤天使短暂却壮丽的一生,人们称她为“仙鹤姑娘”徐秀娟。
徐秀娟是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64年10月,她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养鹤世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爸爸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繁育工程师,妈妈在扎龙保护区养鹤10年,弟弟也放弃了城市的工作来到扎龙保护区工作,她的妹妹徐怡珊受到姐姐的影响,努力学习并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1981年8月,17岁的徐秀娟就跟随父亲徐铁林来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养鹤。养鹤是最苦最累的活,她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幼鹤成活率达到100%,经过驯化的小鹤能听她的指挥跳舞、飞翔。国家领导人来保护区视察就曾观看过徐秀娟的驯鹤表演。
1985年3月徐秀娟进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进修,由于家庭贫困,东北林业大学为她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尽管如此,她仍然连一天六角钱的伙食费都付不起,只靠馒头、咸菜来维持每天18个小时的学习,曾经背着老师、同学、家人四次献血来维持学业。生活的艰难、学业的紧张都没有使她畏缩,她夜以继日,勤奋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
二年的课程,十门主课考试成绩全部为优。
1986年5月毕业后,她离开家乡,来到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工作,她长途跋涉5000多公里,带走了3枚大天鹅蛋,用身体的温度来保护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成功将这三枚大天鹅蛋孵化出生、成活,并且半散放饲养成功,受到了学术界专家的好评。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盐城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一天傍晚,她为了寻找飞失的白天鹅,牺牲在复堆河中,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我们永远怀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