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我们不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要做搏击蓝天高瞻远瞩的雄鹰。我们不做路边随风摇摆的小草,要做高山根深叶茂顶天立地的苍松;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沧海。
——题记 总要求:
1、一、二条作业,开学后将通过专项测试进行考查。
2、三、四、五、六条作业开学后须逐一上交。
一、古诗必背五首。(试试你的记忆力)
1、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文解释】
①幽州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②悠悠:长久深远,无穷尽,形容地久天长。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诗意: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古从军行
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文解释】
白天爬上山眺望是否有烽火警报,黄昏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夜里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到一阵阵战士们的刁斗声,就像汉公主的琵琶声一样哀怨。在野外宿营,四面辽阔看不到城郭,雨雪纷纷与大漠相连。胡地的哀啼夜夜飞过,胡儿的眼泪纷纷落下。听说玉门关还是被拦阻着,只好跟随着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作战。
年年战死的将士的尸骨埋葬在荒野外,只看到葡萄被朝贡给汉家天子。
3、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文解释】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4、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文解释】
“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5、长相思
唐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解释】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二、熟读成诵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宋·朱熹》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12、精诚所至,玉石为开。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三、练习钢笔字每日一张,纸16开,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自1月27日始,至2月15日止,计20张,并注明日期,装订成册。开学后举行钢笔书法比赛,并给获奖者颁发奖状。
四、阅读名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寒假里,同学们力争每天开卷,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而名著是人类文学长河中沉淀了成百上千年的璀璨明珠,沉淀的越久,岁月的泥沙也越厚,只有执着的文学爱好者和意志坚强者方能挖去上面厚厚的泥沙,从而攫取文学长河中最宝贵的珍珠。请同学们按以下要求做:
1、阅读《西游记》全书,做圈点批注。
2、写读书笔记至少两篇,每篇500字左右。
五、完成学校发的《寒假作业》册子及《七年级语文阅读语段训练》。
六、每天写日记,1月27日至2月15日,共20则,开学上交。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我们不做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麻雀,要做搏击蓝天高瞻远瞩的雄鹰。我们不做路边随风摇摆的小草,要做高山根深叶茂顶天立地的苍松;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沧海。
——题记 总要求:
1、一、二条作业,开学后将通过专项测试进行考查。
2、三、四、五、六条作业开学后须逐一上交。
一、古诗必背五首。(试试你的记忆力)
1、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文解释】
①幽州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
②悠悠:长久深远,无穷尽,形容地久天长。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诗意: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古从军行
唐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诗文解释】
白天爬上山眺望是否有烽火警报,黄昏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夜里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到一阵阵战士们的刁斗声,就像汉公主的琵琶声一样哀怨。在野外宿营,四面辽阔看不到城郭,雨雪纷纷与大漠相连。胡地的哀啼夜夜飞过,胡儿的眼泪纷纷落下。听说玉门关还是被拦阻着,只好跟随着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作战。
年年战死的将士的尸骨埋葬在荒野外,只看到葡萄被朝贡给汉家天子。
3、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文解释】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4、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文解释】
“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5、长相思
唐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诗文解释】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二、熟读成诵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
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0、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宋·朱熹》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12、精诚所至,玉石为开。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1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三、练习钢笔字每日一张,纸16开,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自1月27日始,至2月15日止,计20张,并注明日期,装订成册。开学后举行钢笔书法比赛,并给获奖者颁发奖状。
四、阅读名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寒假里,同学们力争每天开卷,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而名著是人类文学长河中沉淀了成百上千年的璀璨明珠,沉淀的越久,岁月的泥沙也越厚,只有执着的文学爱好者和意志坚强者方能挖去上面厚厚的泥沙,从而攫取文学长河中最宝贵的珍珠。请同学们按以下要求做:
1、阅读《西游记》全书,做圈点批注。
2、写读书笔记至少两篇,每篇500字左右。
五、完成学校发的《寒假作业》册子及《七年级语文阅读语段训练》。
六、每天写日记,1月27日至2月15日,共20则,开学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