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解说]
让中小学国学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2012年11月6日 A22:A22-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耕身
杨耕身
前不久,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正式发行。这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组八年研究的成果,课题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将国学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探索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道路。
据《羊城晚报》报道,该套教材不仅将 《论语》、《孙子》、《道德经》等经典文献全文选入,还将京剧、茶文化等纳入其中。该课题组副组长张健表示,国学教育应该属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和人格教育范畴,即完美人格教育,亦即内涵比较丰富的人格;要达到四个目标: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基于一种朴素的民族观念,以及一种关于自我学习的体认,我赞同将国学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的做法。编纂者也说,“中国的国学文化是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是一个思想体系,道家是一个思想体系,而古诗词呈现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呈现整个国学内容,不能对国学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严格地说,现行教材里其实是看不到国学的”,对此说法我同样深以为然。这也让我期待,这套“实验教材”能够真正体现国学的“思想体系”。而这也正是让我好奇之处,即这套教材到底如何体现,或体现什么样的“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国学即“中国之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传统戏曲,中医茶道,风水堪舆,无所不包。与此同时,儒与道在思想上的分野,释家与法家体系上的不同,也各有异趣。如何从这包罗万象、各自成体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国学文化”的思想体系,并让中小学生能读能懂,融会贯通,倒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到底体现哪种思想体系,其实也包含了一个文化选择的命题。中国知识界自五四以降,一直面临这样一个命题。上述课题组副组长也提到,“百年前,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以国家的名义推行西方科学教育,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剔除于教育系统之外。”其实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界,一直面临两种文化选择或冲突,一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中国本位”论,一种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认,实行“充分世界化”。我们固然需要从其时代背景出发,理解当时的选择,但在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意识到兼收并蓄之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存在文化选择。
今时与五四相比,时势殊异。五四之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今日中国已是一个法治文明社会。因此,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时期所谓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在非此即彼中更多地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那么今天关于国学文化的倡导,则同样需要对接现代社会之精神,以法治、文明来作为国学文化应当遵从的思想或体系。非此,则实验教材难以真正成为培育公民,亦即进行完美人格教育的范本;非此,则国学文化的教育不足以行远。若说国学教材有必要呈现出当今中国应有的文化选择,即在于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尽管已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来说,真正要分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却并不容易。它不仅考验我们的价值观,同样关乎方法论,也正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或态度。
值得欣慰的是,国学实验教材的编撰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张健表示,由于近百年来对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及尚未建立合适的人格教育体系,以致现在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期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能够成为中国的人格教育“试行本”。
(作者为资深评论人士)
[教育解说]
让中小学国学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2012年11月6日 A22:A22-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耕身
杨耕身
前不久,国内唯一传统文化教程——人教版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正式发行。这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组八年研究的成果,课题组希望通过这套教材将国学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探索中小学国学教育发展道路。
据《羊城晚报》报道,该套教材不仅将 《论语》、《孙子》、《道德经》等经典文献全文选入,还将京剧、茶文化等纳入其中。该课题组副组长张健表示,国学教育应该属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和人格教育范畴,即完美人格教育,亦即内涵比较丰富的人格;要达到四个目标: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基于一种朴素的民族观念,以及一种关于自我学习的体认,我赞同将国学文化融入到中小学教育中的做法。编纂者也说,“中国的国学文化是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是一个思想体系,道家是一个思想体系,而古诗词呈现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呈现整个国学内容,不能对国学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严格地说,现行教材里其实是看不到国学的”,对此说法我同样深以为然。这也让我期待,这套“实验教材”能够真正体现国学的“思想体系”。而这也正是让我好奇之处,即这套教材到底如何体现,或体现什么样的“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国学即“中国之学”,亦即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传统戏曲,中医茶道,风水堪舆,无所不包。与此同时,儒与道在思想上的分野,释家与法家体系上的不同,也各有异趣。如何从这包罗万象、各自成体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国学文化”的思想体系,并让中小学生能读能懂,融会贯通,倒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到底体现哪种思想体系,其实也包含了一个文化选择的命题。中国知识界自五四以降,一直面临这样一个命题。上述课题组副组长也提到,“百年前,当时作为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以国家的名义推行西方科学教育,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剔除于教育系统之外。”其实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界,一直面临两种文化选择或冲突,一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中国本位”论,一种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认,实行“充分世界化”。我们固然需要从其时代背景出发,理解当时的选择,但在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存在,意识到兼收并蓄之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存在文化选择。
今时与五四相比,时势殊异。五四之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今日中国已是一个法治文明社会。因此,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时期所谓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在非此即彼中更多地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那么今天关于国学文化的倡导,则同样需要对接现代社会之精神,以法治、文明来作为国学文化应当遵从的思想或体系。非此,则实验教材难以真正成为培育公民,亦即进行完美人格教育的范本;非此,则国学文化的教育不足以行远。若说国学教材有必要呈现出当今中国应有的文化选择,即在于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尽管已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对于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来说,真正要分清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却并不容易。它不仅考验我们的价值观,同样关乎方法论,也正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或态度。
值得欣慰的是,国学实验教材的编撰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张健表示,由于近百年来对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及尚未建立合适的人格教育体系,以致现在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期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能够成为中国的人格教育“试行本”。
(作者为资深评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