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

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

姓名:赵罗曼(1109570123)

指导老师:王毓

班次:第一教学楼206

2014年8月11日

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更呈方兴未艾之势。广场舞蹈便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广场艺术,以其特殊的表演形式,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也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社会调研分析了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提出有益广场舞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广场舞的特点

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蹈由一群热衷于文艺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人们自发而形成。这种形式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参与者年龄不等,以中年老年居多,文化水平职业层面各不相同;二、舞蹈种类丰富多样,有民间舞、交谊舞、太极扇、健身操、现代舞等;三、使用道具多种多样,有手绢花、扇子、彩绸、圆环等;四、组织形式灵活简单,大多是自发而成、街道社区组织形成、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形式;五、活动范围十分随意自由,社区、公园、广场等;六、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关节以及腰腿等部位的灵活性、丰富生活内容、陶冶艺术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为主要目的。

二、广场舞的现状

广场舞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在场地空旷、休闲活动集中的地方随处可见。在对几处广场舞蹈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者年龄差别很大,从30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均有,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参与者,一般活动时间保持在一小时左右。每天活动集合时参加的人数并不一定很多,但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舞蹈者的热情和环绕在广场上悦耳的音乐吸引了周围路过的人也参与到了舞蹈之中,多的时候会达到50多个人。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虽然活动中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来跳舞的人们会自觉的站成方阵的队形,横排竖排冲齐,中间相隔一定距离,会跳的人主动往前站,动作不熟练的初学者往后站,不需要特意的安排队形,初学者在活动过程中边跳边学。舞蹈者衣着都比较休闲,必须

穿运动鞋,当舞蹈进行到15分钟左右,身体肌肉关节基本都已活动开,开始消耗身体的热量,这时逐渐会有人将外套脱掉。事实上广场舞蹈的教授者并不一定是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人,也许是从未接触过舞蹈的人,他们以锻炼身体为首要目的,选择空气流通较好的空旷广场,改变了以往的教室活动,真正把舞蹈变成了老百姓的艺术,贴近了百姓的生活。广场舞蹈选择的音乐节奏简单易懂,编排的动作很单一,并且是有规律的重复,队形主要是在各自的位置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在变方向中加上手脚的配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脚下常见的步伐有,十字步、交叉步、措步、掂步、脚跟脚尖的交替点地,手上动作有,手捥花、挥手、摇臂,再加上动作中简单的跳跃和转圈,使舞蹈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

够被民众选为广场舞的歌曲也必定是当下最火的歌曲。从《姑娘我爱你》到《最炫民族风》,再到《爱情买卖》、《伤不起》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因为广场舞的影响力,而被网友封为神曲。5月29日,《小苹果》MV 正式上线,直接被优酷放置在了首页,当日获得357万点击量。而在上线之初,除了将这首歌直接定义为“根本停不下来”的“神曲”之外,优酷还在两天之后开始不断上线“方言版”、“护士版”、“僵尸版”等各类翻唱、翻跳版本的《小苹果》。在不少人看来,广场舞才是检验“神曲”的终极战场。这首歌在二、三线城市进行了有计划的地面推广,让大妈们成为了《小苹果》的重要推手。

三、广场舞的发展原因及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分析

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国内城市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个发展期,我们感受到不管是新城市的建设还是老城市的改造,政府关注民生这个宗旨,都能从这里得到了体现。一个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初见端倪,我们见到的城市不仅是楼变高了、路变宽了、绿变多了,特别是多姿多彩的城市广场建设,更为人们提供健身休憩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为广场舞搭建的,或者说广场舞是在这个平台应运而诞生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广场舞兼收并蓄各种舞蹈元素,另辟蹊径,逐步正名,使这个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舞蹈,向大众化、平民化迈出可喜的第一步。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方崭露头角,继而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时至 21世纪初,广场舞成星火燎原之势,辐射到全国中小城市。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

与农民公寓相匹配的广场设施更是后来居上,广场舞又添一支农民新军。广场舞的遍地开花,其普及速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广场舞良好的健身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说古代乐舞的创立就是为了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美国体育家古里克也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缓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司徒炳坤通过生理学实验数据分析,发现跳舞不但能加速新城代谢,提高人体机能,而且能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也有学者通过测试参与者跳舞时间,一般强度后发现,参与者一般在跳完两支舞后,心律就能达到120次以上,而且跳完一小时心律也不会超过140次,证实广场舞是良好的有氧锻炼效果。

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他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处分休息,所以广场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从而促进心理障碍的消除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场舞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合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参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无形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广场舞不仅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建立友谊、提高技艺,而且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给参与者和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愉快,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经常参与广场舞,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更加协调舒展,并在广场舞的优美动作也音乐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参与者的审美能力。

广场舞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广场舞一般都是同一个社区或临近社区的群众聚集在一起,在轻快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也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广场舞既能增进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参与这的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司徒炳坤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参与舞蹈者的“人际关系”和“敌对”两项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水平,这说明,经常参与广场舞锻炼能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交际能力。另外,广场舞能无形中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陶冶情操,增强凝聚

力和集体荣誉感,甚至激发爱国热情,这些都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价值。

在调查中发现,早晨和傍晚是中老年妇女普遍选择的跳舞时间,有76%的妇女喜欢在傍晚进行娱乐活动,因为一些有工作的妇女白天忙于工作,只有傍晚才有空余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以此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而且大部分的广场舞练习者坚持天天练习,从中来年妇女的年龄划分中了解到影响她们参加练习时间变化的规律,35~41岁年龄段的女性锻炼的时间大多具有随意性和情绪化,42~48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挤出时间进行广场舞的练习,使她们的锻炼次数没有规律。49~55岁年龄段的女性休闲时间较多,生活也比较规律,因此,锻炼时间也比较固定。

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社区体育活动呈现多元化,而活动的开展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为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朋友介绍进行广场舞蹈锻炼的人占调查人数的42%,位居位首,其次是单位组织占调查人数的38%,最后是社区的宣传占调查人数的16%。反映出社区宣传妇女参加广场舞的宣传不够,健身活动是科学的、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人人都参与健身,人人享受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妇女关注健身、自觉自愿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对中年妇女对广场舞的态度中发现,很喜欢的占27.6%,对广场舞喜欢的人数占41%,反应了大部分女性都对广场舞持积极的态度,愿意参加这种以舞蹈形式锻炼的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逐年增加,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也正在逐年增加。这就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既有了群众基础。又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大量资料表面,中老年广场舞就是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38%的人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说明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妇女到了中年不注意保养,体型就会开始变形,22%的练习者想要通过参与广场舞达到运动减肥保持和改变身材的效果。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中年妇女压力增加,有26%的人通过广场舞来缓解压力,调节心情。也有8%的人希望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谊,反映出人们没有足够认识到这一点,加强这点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练习氛围和友好和谐的社区文化。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总之,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现在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

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了。

最近因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出了不少新闻。广场舞是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到夜幕降临时或天刚蒙亮时,很多小区的广场上音乐四起,热闹非凡,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休息,“广场舞”便成了“扰民舞”。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调整心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个别广场舞团队,人员松散,流动性大,舞者多为中老年,素质有待提高;舞曲多为欢快之音,场地多为室外,且在小区附近,声音喧嚣,不宜休息。

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的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如何让舞蹈队和周围居民达到“双赢”?这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首要是解决空间上的问题,给舞者一个合理的去处,这既有赖于城市总体居住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也需要微观的社区配套设施的硬性规定。

一方面,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留出足够的公共活动功能区;增设小区居民室内活动房,让噪音消失在隔音玻璃中。

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公共和法律意识。加大对舞者的管理力度,防止见缝插针,无处不娱的现象发生。

第三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时间、设备等细节上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限制音响分贝,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对于违反限制,政府理当履行义务,严格执法。

第四方面,转换娱乐形式,对舞者进行“分流”。

广场舞作为在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广场舞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因此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广场舞作为一种在民间流行,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规范与模式的大众健身运动,是一项值得鼓舞和发扬的项目,它所体现出的宗旨能够使“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轻松的氛围下实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

姓名:赵罗曼(1109570123)

指导老师:王毓

班次:第一教学楼206

2014年8月11日

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更呈方兴未艾之势。广场舞蹈便是自娱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广场艺术,以其特殊的表演形式,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如今的广场舞蹈活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也锻炼了人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广场舞蹈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社会调研分析了广场舞对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影响,提出有益广场舞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广场舞的特点

人们利用工作、生活之余开展各种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蹈由一群热衷于文艺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人们自发而形成。这种形式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参与者年龄不等,以中年老年居多,文化水平职业层面各不相同;二、舞蹈种类丰富多样,有民间舞、交谊舞、太极扇、健身操、现代舞等;三、使用道具多种多样,有手绢花、扇子、彩绸、圆环等;四、组织形式灵活简单,大多是自发而成、街道社区组织形成、近年来逐渐出现了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形式;五、活动范围十分随意自由,社区、公园、广场等;六、以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关节以及腰腿等部位的灵活性、丰富生活内容、陶冶艺术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为主要目的。

二、广场舞的现状

广场舞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盛行,在场地空旷、休闲活动集中的地方随处可见。在对几处广场舞蹈活动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者年龄差别很大,从30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均有,为了照顾年龄较大的参与者,一般活动时间保持在一小时左右。每天活动集合时参加的人数并不一定很多,但在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舞蹈者的热情和环绕在广场上悦耳的音乐吸引了周围路过的人也参与到了舞蹈之中,多的时候会达到50多个人。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虽然活动中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来跳舞的人们会自觉的站成方阵的队形,横排竖排冲齐,中间相隔一定距离,会跳的人主动往前站,动作不熟练的初学者往后站,不需要特意的安排队形,初学者在活动过程中边跳边学。舞蹈者衣着都比较休闲,必须

穿运动鞋,当舞蹈进行到15分钟左右,身体肌肉关节基本都已活动开,开始消耗身体的热量,这时逐渐会有人将外套脱掉。事实上广场舞蹈的教授者并不一定是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人,也许是从未接触过舞蹈的人,他们以锻炼身体为首要目的,选择空气流通较好的空旷广场,改变了以往的教室活动,真正把舞蹈变成了老百姓的艺术,贴近了百姓的生活。广场舞蹈选择的音乐节奏简单易懂,编排的动作很单一,并且是有规律的重复,队形主要是在各自的位置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在变方向中加上手脚的配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脚下常见的步伐有,十字步、交叉步、措步、掂步、脚跟脚尖的交替点地,手上动作有,手捥花、挥手、摇臂,再加上动作中简单的跳跃和转圈,使舞蹈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锻炼。

够被民众选为广场舞的歌曲也必定是当下最火的歌曲。从《姑娘我爱你》到《最炫民族风》,再到《爱情买卖》、《伤不起》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也因为广场舞的影响力,而被网友封为神曲。5月29日,《小苹果》MV 正式上线,直接被优酷放置在了首页,当日获得357万点击量。而在上线之初,除了将这首歌直接定义为“根本停不下来”的“神曲”之外,优酷还在两天之后开始不断上线“方言版”、“护士版”、“僵尸版”等各类翻唱、翻跳版本的《小苹果》。在不少人看来,广场舞才是检验“神曲”的终极战场。这首歌在二、三线城市进行了有计划的地面推广,让大妈们成为了《小苹果》的重要推手。

三、广场舞的发展原因及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分析

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国内城市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个发展期,我们感受到不管是新城市的建设还是老城市的改造,政府关注民生这个宗旨,都能从这里得到了体现。一个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初见端倪,我们见到的城市不仅是楼变高了、路变宽了、绿变多了,特别是多姿多彩的城市广场建设,更为人们提供健身休憩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为广场舞搭建的,或者说广场舞是在这个平台应运而诞生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广场舞兼收并蓄各种舞蹈元素,另辟蹊径,逐步正名,使这个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舞蹈,向大众化、平民化迈出可喜的第一步。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方崭露头角,继而辐射到全国各大城市。时至 21世纪初,广场舞成星火燎原之势,辐射到全国中小城市。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

与农民公寓相匹配的广场设施更是后来居上,广场舞又添一支农民新军。广场舞的遍地开花,其普及速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广场舞良好的健身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说古代乐舞的创立就是为了改变“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美国体育家古里克也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缓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司徒炳坤通过生理学实验数据分析,发现跳舞不但能加速新城代谢,提高人体机能,而且能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身体形态;也有学者通过测试参与者跳舞时间,一般强度后发现,参与者一般在跳完两支舞后,心律就能达到120次以上,而且跳完一小时心律也不会超过140次,证实广场舞是良好的有氧锻炼效果。

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他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处分休息,所以广场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从而促进心理障碍的消除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场舞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合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参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无形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广场舞不仅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建立友谊、提高技艺,而且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给参与者和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愉快,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经常参与广场舞,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更加协调舒展,并在广场舞的优美动作也音乐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参与者的审美能力。

广场舞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广场舞一般都是同一个社区或临近社区的群众聚集在一起,在轻快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人们的自我封闭意识会得到彻底的解脱,舞场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也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可见,广场舞既能增进舞友之间的友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参与这的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司徒炳坤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参与舞蹈者的“人际关系”和“敌对”两项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水平,这说明,经常参与广场舞锻炼能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交际能力。另外,广场舞能无形中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陶冶情操,增强凝聚

力和集体荣誉感,甚至激发爱国热情,这些都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价值。

在调查中发现,早晨和傍晚是中老年妇女普遍选择的跳舞时间,有76%的妇女喜欢在傍晚进行娱乐活动,因为一些有工作的妇女白天忙于工作,只有傍晚才有空余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以此缓解一天的工作压力。而且大部分的广场舞练习者坚持天天练习,从中来年妇女的年龄划分中了解到影响她们参加练习时间变化的规律,35~41岁年龄段的女性锻炼的时间大多具有随意性和情绪化,42~48岁年龄段的女性由于工作、家务繁忙,只能挤出时间进行广场舞的练习,使她们的锻炼次数没有规律。49~55岁年龄段的女性休闲时间较多,生活也比较规律,因此,锻炼时间也比较固定。

随着全民健身的发展,社区体育活动呈现多元化,而活动的开展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为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调查发现,朋友介绍进行广场舞蹈锻炼的人占调查人数的42%,位居位首,其次是单位组织占调查人数的38%,最后是社区的宣传占调查人数的16%。反映出社区宣传妇女参加广场舞的宣传不够,健身活动是科学的、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人人都参与健身,人人享受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妇女关注健身、自觉自愿健身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通过对中年妇女对广场舞的态度中发现,很喜欢的占27.6%,对广场舞喜欢的人数占41%,反应了大部分女性都对广场舞持积极的态度,愿意参加这种以舞蹈形式锻炼的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逐年增加,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也正在逐年增加。这就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既有了群众基础。又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大量资料表面,中老年广场舞就是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38%的人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说明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妇女到了中年不注意保养,体型就会开始变形,22%的练习者想要通过参与广场舞达到运动减肥保持和改变身材的效果。由于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中年妇女压力增加,有26%的人通过广场舞来缓解压力,调节心情。也有8%的人希望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谊,反映出人们没有足够认识到这一点,加强这点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练习氛围和友好和谐的社区文化。也有一些其他原因,总之,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现在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

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了。

最近因为“广场舞”扰民问题出了不少新闻。广场舞是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到夜幕降临时或天刚蒙亮时,很多小区的广场上音乐四起,热闹非凡,严重影响周围人们的休息,“广场舞”便成了“扰民舞”。跳舞健身,缓解疲劳,调整心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个别广场舞团队,人员松散,流动性大,舞者多为中老年,素质有待提高;舞曲多为欢快之音,场地多为室外,且在小区附近,声音喧嚣,不宜休息。

反对噪音污染,争取安宁的休息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如何让舞蹈队和周围居民达到“双赢”?这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首要是解决空间上的问题,给舞者一个合理的去处,这既有赖于城市总体居住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也需要微观的社区配套设施的硬性规定。

一方面,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留出足够的公共活动功能区;增设小区居民室内活动房,让噪音消失在隔音玻璃中。

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进行约束。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增强公共和法律意识。加大对舞者的管理力度,防止见缝插针,无处不娱的现象发生。

第三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时间、设备等细节上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限制音响分贝,出台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标准。对于违反限制,政府理当履行义务,严格执法。

第四方面,转换娱乐形式,对舞者进行“分流”。

广场舞作为在现代城市广场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广场舞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因此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广场舞作为一种在民间流行,且正在形成自己的规范与模式的大众健身运动,是一项值得鼓舞和发扬的项目,它所体现出的宗旨能够使“全民健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轻松的氛围下实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关内容

  • 场所的更新_河北省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
  • Planning城镇规划 场所的更新 --河北省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 姜允芳 赵淑红 李 媛 陈 威 摘要:本文论述了遵化市体育公园改建规划设计中场所理念的保留与延续,体现了小城市和城镇形态类型的体育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前言 场所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它具有与人类活动 ...

  • 广场舞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论文
  • 个人研究小结 上学期,我和其他几名同学组成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放寒假之前,我们简 单地讨论了一下一些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分配和上传论文与个人总结的统一方式.但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寒假布置的作业,所以讨论了较长时间才达成了共识. 在寒假里,我利用了空闲时间认真地准备,收集写论文所需要的 ...

  • 国家级园林城镇申报材料
  • **镇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级园林城镇创建工作 情 况 汇 报 **镇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小清河入海口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叠加位置,面积306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辖22个村,6个居委,是一座河海交汇.滨水相依.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近年来,**镇抢抓全省" ...

  • 社会文化层次
  • 社会文化层次--从湖南"百公里毅行"谈起 一.引言 4月12日晚7点35分,随着最后一位毅行者到达株洲市体育中心,以"保护非遗,一路传承"为主题的2015湖南春季百公里第一期挑战宣告圆满结束.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此次活动共有近11000人参与,共发出8213张& ...

  • 关于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摘要]本文总结了盘县当前小城镇建设五方面的主要做法,规划统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示范镇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阐述了建设中存在的四个深层次问题,即"四重四轻"――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支柱产业的支撑,重大项目.轻小微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特色优势产业.轻纵向横向相关产 ...

  •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 古代的城市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开始形成 2.城市的定义: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和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城乡规划法中的城市:建制镇.县级市.地级 ...

  •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一.中国部分 1. 原始的居住形态 (1)天然洞穴 (2)巢居 (3)穴居 (4)半穴居 (5)地面建筑 2. 原始居民点选址和平面布局特征: (1)村落选址在河道弯曲内侧的向阳阶地上,土地肥沃,河流对村落呈环抱之势. (2)村落的外围,均有人工挖掘的壕沟作为防御措施,壕沟与 ...

  • 长春城市总体规划
  • <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概要)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城市概况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要求 二.规划重点 三.规划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目标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区域协调发展 5.市域城镇发展 6.规划区发展规划 7.中心城区结构调整与优化 8 ...

  • 衡东县城关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