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第一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北京人的特征、山顶洞人的特征。
通过本课的两个课题“你能说出北京人与猿类动物有哪些不同吗?”和“仔细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和《山顶洞人复原胸像》,你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交流和思考老师的提问与体会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么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提纲提前下发)和提问(什么是历史?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学好历
史的意义是什么?)并导入新课:上次课我们知道了历史的概念,知道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一定都饱含激情和信心满怀地想把历史学科学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从人类的起源讲起,题目是“我们的远古祖先”(3
分钟以内)
二、 课上交流。下面同学就把自己的预习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先是小组内(4人或6人小组)交流10分钟左右,实行好帮差。然后是课堂展示20分钟左右,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之中穿插老师的指导和师生的评价。
预习提纲及讲解: (一)、人类的起源 1、大约什么时候地球上出现人类? 答:300万年以前。
2、书上讲述了几种人类起源的说法?(提示:三种) 答:①我国的神造人说;(穿插故事渲染气氛)②西方的上帝造人说;③科学家提出由古猿进化而来。
3、人类是怎么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答: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科学家们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答:主要是依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 实物资料包括:古猿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等。(学生回答:什么是化石?) 5、《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答: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哪国?
答:中国。多媒体显示《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学生解说: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遍布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个县市,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说明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数量多,在我国20多个地方发现有三四百处,是世界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教师提问:谁是我国境内的已知的最早人类呢?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什么?距今年代是多少? 答: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3、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
答:距今70-20万年之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4、北京人的特征有哪些?(提示:包括体貌和生活习惯,共5点。) 答:①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有猿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来体会。)
②会制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和《北京人劳动图》来讲解。引导出: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提示思考:我们现在使用什么工具?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的进步是由低级到高级的。)
③过原始的群居生活。(提示:群居体现着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也体现古人懂得合作。讲解:今天我们的生活三口之家,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 ④已经使用天然火。(结合《北京人用火图》来理解提示:意味着懂得用火,但不会人工取火。思考:火有什么作用呢?) ⑤有了简单的语言。(语言的沟通提高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尤其是合作的能力。思想教育提升:合作很重要,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也要注意合作,合作提高生活质量,合作运用学习当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讲解: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引入:在发掘北京人洞穴时,考古学者又意外发现了山顶洞人。
5、山顶洞人生活的距今年代是多少?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呢? 答:距今1.8万年。进步之处有:
① 体貌特征上,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观察《山顶洞人复原胸像》) ② 山顶洞人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结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磨制的骨针》图片。) ③ 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学生思考:人工取火的作用是什么?) ④ 山顶洞人有了羞耻之心,爱美意识。(思考:哪些资料说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史
料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小结:本课讲述了我国境内几种早期人类?请列表比较:
目的培养学生利用史实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师启发总结本课:本节课从探讨人类的起源问题入手,初步了解了我们的远古祖先。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人类的哪些早期文明?
学生得出如下结论:人类的出现是文明的开始。早期文明包括制造工具,原始的采集,狩猎活动,群居生活和使用火,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等。
教师进一步说明:人类起始阶段的文明的出现是我们的远古祖先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的结果。没有我们的远古祖先的艰苦奋斗历程,就永远不会有今天的现代文明。因此我们应该发扬祖先的这种积极探索,勇于奋斗的精神,为人类的明天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 三、课堂检测,演讲。学生之间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巩固本课。(8分钟左右) 四、总结本课。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老师点评本课的学习效果和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
(2分钟)
五、布置本课作业和预习下一课内容。(2分钟)
1、本课作业:填写我国境内远古人类比较表。 2、预习下一课,提纲见大屏幕。
导学案 第一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北京人的特征、山顶洞人的特征。
通过本课的两个课题“你能说出北京人与猿类动物有哪些不同吗?”和“仔细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和《山顶洞人复原胸像》,你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交流和思考老师的提问与体会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么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大屏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提纲提前下发)和提问(什么是历史?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学好历
史的意义是什么?)并导入新课:上次课我们知道了历史的概念,知道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一定都饱含激情和信心满怀地想把历史学科学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历史的第一课,从人类的起源讲起,题目是“我们的远古祖先”(3
分钟以内)
二、 课上交流。下面同学就把自己的预习结果和同学进行交流。先是小组内(4人或6人小组)交流10分钟左右,实行好帮差。然后是课堂展示20分钟左右,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之中穿插老师的指导和师生的评价。
预习提纲及讲解: (一)、人类的起源 1、大约什么时候地球上出现人类? 答:300万年以前。
2、书上讲述了几种人类起源的说法?(提示:三种) 答:①我国的神造人说;(穿插故事渲染气氛)②西方的上帝造人说;③科学家提出由古猿进化而来。
3、人类是怎么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答: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科学家们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答:主要是依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 实物资料包括:古猿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等。(学生回答:什么是化石?) 5、《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答: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是哪国?
答:中国。多媒体显示《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学生解说: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遍布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个县市,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说明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数量多,在我国20多个地方发现有三四百处,是世界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教师提问:谁是我国境内的已知的最早人类呢?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什么?距今年代是多少? 答: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3、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
答:距今70-20万年之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4、北京人的特征有哪些?(提示:包括体貌和生活习惯,共5点。) 答:①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头部还保留有猿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复原胸像》来体会。)
②会制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和《北京人劳动图》来讲解。引导出: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提示思考:我们现在使用什么工具?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的进步是由低级到高级的。)
③过原始的群居生活。(提示:群居体现着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也体现古人懂得合作。讲解:今天我们的生活三口之家,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 ④已经使用天然火。(结合《北京人用火图》来理解提示:意味着懂得用火,但不会人工取火。思考:火有什么作用呢?) ⑤有了简单的语言。(语言的沟通提高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尤其是合作的能力。思想教育提升:合作很重要,我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也要注意合作,合作提高生活质量,合作运用学习当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讲解: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引入:在发掘北京人洞穴时,考古学者又意外发现了山顶洞人。
5、山顶洞人生活的距今年代是多少?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呢? 答:距今1.8万年。进步之处有:
① 体貌特征上,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观察《山顶洞人复原胸像》) ② 山顶洞人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结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和磨制的骨针》图片。) ③ 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学生思考:人工取火的作用是什么?) ④ 山顶洞人有了羞耻之心,爱美意识。(思考:哪些资料说明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史
料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小结:本课讲述了我国境内几种早期人类?请列表比较:
目的培养学生利用史实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师启发总结本课:本节课从探讨人类的起源问题入手,初步了解了我们的远古祖先。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人类的哪些早期文明?
学生得出如下结论:人类的出现是文明的开始。早期文明包括制造工具,原始的采集,狩猎活动,群居生活和使用火,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等。
教师进一步说明:人类起始阶段的文明的出现是我们的远古祖先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的结果。没有我们的远古祖先的艰苦奋斗历程,就永远不会有今天的现代文明。因此我们应该发扬祖先的这种积极探索,勇于奋斗的精神,为人类的明天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 三、课堂检测,演讲。学生之间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巩固本课。(8分钟左右) 四、总结本课。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老师点评本课的学习效果和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
(2分钟)
五、布置本课作业和预习下一课内容。(2分钟)
1、本课作业:填写我国境内远古人类比较表。 2、预习下一课,提纲见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