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叙述话语的描写研究

第28卷第1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Vol.28No.1

2011年2月

Feb.2011

语言与翻译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叙述话语的描写研究

琴,徐剑

徐州

221000)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要:《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全译本有着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是翻译小说叙述话语历时变化的一个缩影。文言译

本无论在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上都是遵循传统文学的叙述规范。白话译本总体上遵循的是源语的叙述规范,其中五四时期及建国后的译本经验视角较多,人物话语处于从译语传统规范向西方源语规范过渡;最近一个时期的译本在总体上遵循源语人物话语叙述规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叙述话语;叙述视角;人物话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11)01-0108-04

ADescriptiveStudyonNarrativeDiscourseofRobinsonCrusoe

WANGQin,XUJi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XuzhouNormalUniversity,JiangsuXuzhou221000)

Abstract:19full-texttranslationsofRobinsonCrusoewhichappearedinhistoryarepresentedindifferentnarrativediscourse,whichcanserveasanepitomeofdiachronicchangesofnarrativediscourseoftranslatednovels.Onthebasisofcorpusconstructedonthe19translatedtextsandadoptingboth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analysis,descriptionisconductedonfeaturesofnarrativediscourseoftranslationsofdifferentperiods,aswellasdifferentnarrativeeffectsandnarrativenorms.TheresultshowsthatclassicalChinesetranslationfollowsTTnarrativenorms,vernacularChinesetranslationshavemoreexperiencingperspectivesandthecharacters’speechisturningfromTTtoSTnorms.TranslationsofthelatestperiodfollowSTnormsingeneral.

Keywords:RobinsonCrusoe,narrativediscourse,narrativeperspective,charaters’speech

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形式包括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结构。对于翻译作品而言,和故事密切相关的叙事结构一般不会改变,而和话语相关的叙述形式则容易产生差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叙述效果。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在叙述话语上,反映出译者遵循的文学规范。研究选取《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严格意义上的全译本①,建立语料库,在语料库软件的辅助下,从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两个方面对不同时期翻译作品的叙述话语进行描写和分析。这19个全译本始于1905年,止于2008年,长达百余年。参照现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历史分期[1],可以将这些跨越百逾年的译本分别归入4个时期(见表1)。其中,徐霞村译本在1959年经重新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因两个译本跨度较长,改动较大,因此将两个译本归入不同的时期。

表1

译本及分期

一、叙述视角

传统研究一般对叙述视角仅进行人称及视域的区分(包括全知和限知)。1972年,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提出了对叙述声音(谁说)和叙述眼光(谁看)的区分,并根据叙述眼光的区别提出了三分法,即“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内聚焦”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外聚焦”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申丹

[2]218

则进一步考虑

到了叙述效果的差异,提出了四分法,即“零视角、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和第三人称外视角”。小说RobinsonCrusoe属于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从叙述眼光来看兼有内视角叙述和外视角叙述。以下从人称和叙述眼光两方面,对译作的叙述结构进行分析。

(一)人称的变化

在叙述视角中,人称形式表明“故事在讲述谁,即叙述的焦点在哪里”[3]36。小说RobinsonCrusoe采取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其开头为“IwasbornintheYear1632…”,这里“I”既是叙述者也是主人公,但是“I”并不是小说的作者。五四之后的

收稿日期:2010-10-23作者简介:王

琴(1972-),女,汉族,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徐州广播电视台英语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徐剑(1967-),男,汉族,博士后,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英汉语对比。

-108-

第28卷第1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Vol.28No.1

2011年2月

Feb.2011

语言与翻译研究

《鲁滨逊漂流记》译本叙述话语的描写研究

琴,徐剑

徐州

221000)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要:《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全译本有着不同的叙述话语形式,是翻译小说叙述话语历时变化的一个缩影。文言译

本无论在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上都是遵循传统文学的叙述规范。白话译本总体上遵循的是源语的叙述规范,其中五四时期及建国后的译本经验视角较多,人物话语处于从译语传统规范向西方源语规范过渡;最近一个时期的译本在总体上遵循源语人物话语叙述规范。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叙述话语;叙述视角;人物话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11)01-0108-04

ADescriptiveStudyonNarrativeDiscourseofRobinsonCrusoe

WANGQin,XUJi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XuzhouNormalUniversity,JiangsuXuzhou221000)

Abstract:19full-texttranslationsofRobinsonCrusoewhichappearedinhistoryarepresentedindifferentnarrativediscourse,whichcanserveasanepitomeofdiachronicchangesofnarrativediscourseoftranslatednovels.Onthebasisofcorpusconstructedonthe19translatedtextsandadoptingboth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analysis,descriptionisconductedonfeaturesofnarrativediscourseoftranslationsofdifferentperiods,aswellasdifferentnarrativeeffectsandnarrativenorms.TheresultshowsthatclassicalChinesetranslationfollowsTTnarrativenorms,vernacularChinesetranslationshavemoreexperiencingperspectivesandthecharacters’speechisturningfromTTtoSTnorms.TranslationsofthelatestperiodfollowSTnormsingeneral.

Keywords:RobinsonCrusoe,narrativediscourse,narrativeperspective,charaters’speech

文学作品内在的结构形式包括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结构。对于翻译作品而言,和故事密切相关的叙事结构一般不会改变,而和话语相关的叙述形式则容易产生差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叙述效果。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在叙述话语上,反映出译者遵循的文学规范。研究选取《鲁滨逊漂流记》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严格意义上的全译本①,建立语料库,在语料库软件的辅助下,从叙述视角和人物话语两个方面对不同时期翻译作品的叙述话语进行描写和分析。这19个全译本始于1905年,止于2008年,长达百余年。参照现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历史分期[1],可以将这些跨越百逾年的译本分别归入4个时期(见表1)。其中,徐霞村译本在1959年经重新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因两个译本跨度较长,改动较大,因此将两个译本归入不同的时期。

表1

译本及分期

一、叙述视角

传统研究一般对叙述视角仅进行人称及视域的区分(包括全知和限知)。1972年,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提出了对叙述声音(谁说)和叙述眼光(谁看)的区分,并根据叙述眼光的区别提出了三分法,即“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内聚焦”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外聚焦”可用“叙述者〈人物”表示。申丹

[2]218

则进一步考虑

到了叙述效果的差异,提出了四分法,即“零视角、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和第三人称外视角”。小说RobinsonCrusoe属于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从叙述眼光来看兼有内视角叙述和外视角叙述。以下从人称和叙述眼光两方面,对译作的叙述结构进行分析。

(一)人称的变化

在叙述视角中,人称形式表明“故事在讲述谁,即叙述的焦点在哪里”[3]36。小说RobinsonCrusoe采取的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其开头为“IwasbornintheYear1632…”,这里“I”既是叙述者也是主人公,但是“I”并不是小说的作者。五四之后的

收稿日期:2010-10-23作者简介:王

琴(1972-),女,汉族,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徐州广播电视台英语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徐剑(1967-),男,汉族,博士后,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英汉语对比。

-108-


相关内容

  • 浅析英文商标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2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3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4 欧•亨利短篇 ...

  • 论[好人难寻]中的暴力与死亡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2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3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4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 5 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 ...

  • 论[最危险的游戏]中的生态伦理混乱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喜福会> ...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 ...

  • 华盛顿,欧文
  • 华盛顿·欧文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欧文从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仑和彭斯等人的作品.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 1820年,欧文的<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 ...

  • 初中生必读名著概述11
  • • 初中生必读名著概述(中考必备) 一.<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耳,字子安.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 ...

  •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 2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 3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4 A Comparison of t ...

  • 初中文学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 初 中 文 学 名 著 导 读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内容精要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 航海, 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 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 各地旅行. 游四海的高远志向, 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 家人, 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 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 经历无数 ...

  •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2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3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4 人文主义思想在<皆大欢喜>中的运用 5 Colonialist Ideology in The Last of the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