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深圳中学模拟题(6)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cm)状况。完成1-2题。
2
1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2.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变化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近、远日点的变化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太阳风向外抛射的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C.耀斑引发的强太阳辐射会干扰无线电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小岛的演变图,回答4-5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4.“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及其形成原因是
A.南岸,人类破坏植被所致 B.南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
C.北岸,人类开垦荒地所致 D.北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
5.请预测“桑落洲”未来可能会与长江的哪一岸相连,若要在此建港口,应选择在哪一岸 A.北岸,北岸 B.南岸,南岸 C.北岸,南岸 D.南岸,北岸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当太阳直射A点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和C时,对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比C点处快
B.B点比C点处慢
C.B点和C点处都是最大值 D.B点和C点处都是最小值 8.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亚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下图中甲图为局部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乙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读图并回答9-10题。
9.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中I地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 10.以下关于乙图中A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甲图中Ⅱ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B.A图表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A图表示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 D.A图所在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11.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
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13.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为沿海地区,A地的降水较少 B、B附近地区正常年份降水充足
C、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14.以下有关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秘鲁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B.洋流能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C.洋流都利于航行
D.洋流有利于净化海洋污染,缩小污染范围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6.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18.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分
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9-20题。 19.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情况与图示类型相吻合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22.当前,该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Ⅰ、Ⅱ、Ⅲ时期中的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读右面的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4.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读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右图),回答26~27题。
26.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式 D.条带状
27.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
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A.a B.b C.c D.d
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在2008年3月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读“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 ”图,回答28-29题。 28.以下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合种植水稻的的是
A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甲和丙 29.“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图中A地种植水稻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30~32题。
30.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
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31.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
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32.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
33.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图可知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34.“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35~36题。 3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6.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图
11
C.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读“长江流域面积图”回答37-38题。
37.长江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⑤ B.④ C.⑥ D.②
38.长江上、中、下游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质污染
C.森林遭被坏、水土流失、盐碱化 D.沙尘暴、水土流失、黑土流失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39~40题。
材料一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39.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40.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请回答41-42题。
M
41.该种能源可能是
A.铁 B.石油 C.水能 D.煤 42.图中M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肥力不足 D.草原锐减 43.M地区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沙大 B.地表植被少,土质疏松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过度放牧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4-45题。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45.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近二十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东部一个耀眼的亮点。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渤海肌体日益脆弱,无疑给一路高歌的环渤海经济泼了一瓢冷水。有关专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遏制污染,十年后,渤海将变成第二个“死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6~48题。 46.下图中,与环渤海地区的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
气
温
0(
℃)降水量(mm)
气温(℃)降水量(mm)30600
50015
0-15--30-45
[1**********]0
1
4
7)
降
水60量40
()0
气温(℃)
80C
DB
47.环渤海经济带工矿业、城市星罗棋布,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8.如果渤海成为“死海”,到那时,即便不再向渤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这说明( )
A.海洋环境的更新周期是200年 B.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C.海洋中的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 D.海洋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弱 以下表格是2004年广东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情况,根据表格和图回答49题
mm
A
广东沿海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49.根据表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经济带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B.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水平和珠江三角洲有落差 C.沿海经济带GDP占全广东的七成
D.珠三角人口多于东西两翼,GDP也高于两翼 50.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 RS和GPS D.GIS和GPS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8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线杆
的影子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据此可以判断
A.该地处于低纬度
B.此后三个月内,每天同时间所测杆影将越来越长 C.该地经度为125°E
D.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52-53题:
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重新核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震感。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材料二:国家地震台重新核定的地震图(下方左图) 材料三:汶川地震发生后,美国的地震勘探局发出了本次地震的相关报告(如下)
注:UTC (即全球标准时间)指的是按世界时间的标准设定的时间。 材料四:(上方右图)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震构造区、青藏高原构造区、新疆地震构造区、华北地震构造区、东北地震构造区、华南地震构造区。共有23条主要的地震带。
5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判断,下列各地的区时与UTC时间相同的是: A、纽约 B、旧金山 C、伦敦 D、东京
5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汶川地震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汶川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 B、汶川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 C、汶川地处我国大陆内部的华北地震构造区,构造运动频繁
D、汶川地处我国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地震构造区,构造运动频繁 54.下面关于基本避震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在户外时,应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B、地震可以引发火灾、水灾、放射性污染、滑坡、海啸、瘟疫等次生灾害 C、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尽快跑出课室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D、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伏而待定,尽量蜷曲身体。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热带风暴袭击缅甸前后对比照片。左图是2008年4月15日拍摄的景象,右图为5月5日遭袭击后所拍摄的画面。回答55-56题。
55.获得此照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56.缅甸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某学生在他的调查报告《东山镇》一文中写到:东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湖畔的渔民以捕鱼虾为生,„„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并远销国内外„„。据此回答57-58题。 57.结合上文并读下图,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 ②稻田 ③茶园 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 ②茶园 ③稻田 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 ②稻田 ③果园 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 ②果园 ③稻田 ④淡水养殖 58.右图中,与东山气候相符的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完成59-60题。 59.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60.关于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地理事物和
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中央电视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手工绘图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62~63题。
62.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人为和自然的污染;③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 B.② C.③ D.④ 63.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湖泊 ②小麦地 ③运河 ④黄河河口地带 ⑤水库 ⑥绿洲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⑤⑥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64-66题。 64. 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C.旱涝灾害
B.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B.滥砍滥伐 D.上游拦截河水 B.合理调水 D.恢复自然植被
65.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C.过度放牧
A.放弃全部耕地 C.加强能源建设
66.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下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简图”认真读图后回答67-68题 67. 图中字母D表示
A.太阳辐射 B.削弱作用
C.大气逆辐射 D.保温
68.阴天比晴天温差小的原因是: A.阴天太阳辐射强 B.阴天地面辐射 C.阴天大气逆辐射
D.阴天大气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不是太高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⑤⑥ 读下面的不同纬度各月昼长时间分布图,回答69-70题。
69.学校所在地相应曲线将通过图中a、b两地点,原因是
A.太阳直射学校所在地 B.太阳直射赤道 C.春秋二分时 D.这两点为南北两极点 70.曲线③相应纬度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B.面积广大的大陆性冰川 C.绿油油的茶园 D.夏季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
11
12
2010年广东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深圳中学模拟题(6)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cm)状况。完成1-2题。
2
1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2.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变化 B.公转速度的变化 C.自转速度的变化 D.近、远日点的变化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太阳风向外抛射的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C.耀斑引发的强太阳辐射会干扰无线电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小岛的演变图,回答4-5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4.“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及其形成原因是
A.南岸,人类破坏植被所致 B.南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
C.北岸,人类开垦荒地所致 D.北岸,河流的侵蚀作用所致
5.请预测“桑落洲”未来可能会与长江的哪一岸相连,若要在此建港口,应选择在哪一岸 A.北岸,北岸 B.南岸,南岸 C.北岸,南岸 D.南岸,北岸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当太阳直射A点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
7.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和C时,对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比C点处快
B.B点比C点处慢
C.B点和C点处都是最大值 D.B点和C点处都是最小值 8.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亚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下图中甲图为局部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乙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逐月分配图,读图并回答9-10题。
9.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中I地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 10.以下关于乙图中A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甲图中Ⅱ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B.A图表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A图表示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 D.A图所在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11.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读右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
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13.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为沿海地区,A地的降水较少 B、B附近地区正常年份降水充足
C、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14.以下有关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秘鲁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B.洋流能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C.洋流都利于航行
D.洋流有利于净化海洋污染,缩小污染范围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6.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18.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分
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9-20题。 19.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21~22题。
2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情况与图示类型相吻合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22.当前,该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Ⅰ、Ⅱ、Ⅲ时期中的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读右面的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3-25题 23.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24.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 D.美国、澳大利亚 读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右图),回答26~27题。
26.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式 D.条带状
27.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
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A.a B.b C.c D.d
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在2008年3月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读“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 ”图,回答28-29题。 28.以下四种气候类型中,最适合种植水稻的的是
A
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甲和丙 29.“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图中A地种植水稻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下图),回答30~32题。
30.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
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31.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
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32.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
33.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图可知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C.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34.“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35~36题。 3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6.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该管线东西跨度大,沿管线自然景观大致呈经度地带性变化
图
11
C.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D.有利于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
读“长江流域面积图”回答37-38题。
37.长江应属于右图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⑤ B.④ C.⑥ D.②
38.长江上、中、下游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 B.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质污染
C.森林遭被坏、水土流失、盐碱化 D.沙尘暴、水土流失、黑土流失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39~40题。
材料一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39.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40.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请回答41-42题。
M
41.该种能源可能是
A.铁 B.石油 C.水能 D.煤 42.图中M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肥力不足 D.草原锐减 43.M地区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沙大 B.地表植被少,土质疏松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过度放牧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4-45题。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45.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近二十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东部一个耀眼的亮点。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渤海肌体日益脆弱,无疑给一路高歌的环渤海经济泼了一瓢冷水。有关专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遏制污染,十年后,渤海将变成第二个“死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46~48题。 46.下图中,与环渤海地区的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
气
温
0(
℃)降水量(mm)
气温(℃)降水量(mm)30600
50015
0-15--30-45
[1**********]0
1
4
7)
降
水60量40
()0
气温(℃)
80C
DB
47.环渤海经济带工矿业、城市星罗棋布,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充分利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8.如果渤海成为“死海”,到那时,即便不再向渤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这说明( )
A.海洋环境的更新周期是200年 B.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C.海洋中的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 D.海洋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弱 以下表格是2004年广东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情况,根据表格和图回答49题
mm
A
广东沿海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49.根据表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经济带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
B.东、西两翼经济发展水平和珠江三角洲有落差 C.沿海经济带GDP占全广东的七成
D.珠三角人口多于东西两翼,GDP也高于两翼 50.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 RS和GPS D.GIS和GPS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08年3月21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的5米高的电线杆
的影子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据此可以判断
A.该地处于低纬度
B.此后三个月内,每天同时间所测杆影将越来越长 C.该地经度为125°E
D.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52-53题:
材料一:据国家地震台网重新核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震感。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材料二:国家地震台重新核定的地震图(下方左图) 材料三:汶川地震发生后,美国的地震勘探局发出了本次地震的相关报告(如下)
注:UTC (即全球标准时间)指的是按世界时间的标准设定的时间。 材料四:(上方右图)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震构造区、青藏高原构造区、新疆地震构造区、华北地震构造区、东北地震构造区、华南地震构造区。共有23条主要的地震带。
5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判断,下列各地的区时与UTC时间相同的是: A、纽约 B、旧金山 C、伦敦 D、东京
5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汶川地震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汶川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 B、汶川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 C、汶川地处我国大陆内部的华北地震构造区,构造运动频繁
D、汶川地处我国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地震构造区,构造运动频繁 54.下面关于基本避震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在户外时,应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B、地震可以引发火灾、水灾、放射性污染、滑坡、海啸、瘟疫等次生灾害 C、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尽快跑出课室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D、如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伏而待定,尽量蜷曲身体。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热带风暴袭击缅甸前后对比照片。左图是2008年4月15日拍摄的景象,右图为5月5日遭袭击后所拍摄的画面。回答55-56题。
55.获得此照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56.缅甸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某学生在他的调查报告《东山镇》一文中写到:东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湖畔的渔民以捕鱼虾为生,„„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并远销国内外„„。据此回答57-58题。 57.结合上文并读下图,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A.①果园 ②稻田 ③茶园 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 ②茶园 ③稻田 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 ②稻田 ③果园 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 ②果园 ③稻田 ④淡水养殖 58.右图中,与东山气候相符的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完成59-60题。 59.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60.关于图中所示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地理事物和
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61.中央电视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手工绘图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62~63题。
62.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人为和自然的污染;③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 B.② C.③ D.④ 63.下列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湖泊 ②小麦地 ③运河 ④黄河河口地带 ⑤水库 ⑥绿洲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⑤⑥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64-66题。 64. 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C.旱涝灾害
B.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B.滥砍滥伐 D.上游拦截河水 B.合理调水 D.恢复自然植被
65.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C.过度放牧
A.放弃全部耕地 C.加强能源建设
66.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下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简图”认真读图后回答67-68题 67. 图中字母D表示
A.太阳辐射 B.削弱作用
C.大气逆辐射 D.保温
68.阴天比晴天温差小的原因是: A.阴天太阳辐射强 B.阴天地面辐射 C.阴天大气逆辐射
D.阴天大气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不是太高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⑤⑥ 读下面的不同纬度各月昼长时间分布图,回答69-70题。
69.学校所在地相应曲线将通过图中a、b两地点,原因是
A.太阳直射学校所在地 B.太阳直射赤道 C.春秋二分时 D.这两点为南北两极点 70.曲线③相应纬度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B.面积广大的大陆性冰川 C.绿油油的茶园 D.夏季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