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8)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河北省正定中学三轮模拟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
C.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巧言令...色,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凡他主持的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
D.别看他是个半路出家的木匠,他的手艺好得很,他所设计制造的红....
木家具还曾经获过省级大奖。
解析 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此指沙画表演水平高,正确。B.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此指不用头脑冷静思考的情况,正确。C.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D.半路出家: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答案 C
2.(2014·四川省成都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
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解析 B项,“由于”与“所决定”杂糅;C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D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答案 A
3.(2014·江西省临川二中第一次模拟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些“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的非传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此,这些“意识流小说”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
②还不具有本世纪前后开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荒诞”和“存在异化”的现代意识核心
③尽管它常常具有非理性的情感色彩和“人类异化”的主题意向
④但在小说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上
⑤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思考,看似非理性异于常人,实际上是换种思维方式去解释人类,去解除自己心中的困惑
⑥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
A.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③④②⑥⑤ B.③④②⑤⑥① D.①②③④⑥⑤
解析 句首强调意识流小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上,③中的“它”指代意识流小说,而且语意上对上句姑且承认,所以首先确定③,排除C、D;④中的“但”连接③的“尽管”,②在④后面进一步说明;②中强调“不具有„„现代意识核心”,后面应接①总结“意识流小说”的内核,是方法借鉴。所以排除B。另外①中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的“依然”,表明意识流小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故接⑥。
答案 A
4.(2014·山东省济南市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同名综艺节目具有品牌凝聚力(或“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迎合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的心理;亲情主题很“接地气”。
5.(2014·四川省绵阳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假如你腿上有伤,乘坐公共汽车去医院看病,旁边一位老大爷见你没
有主动给他让座,对你出言讥讽。这时,你对老大爷说:①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这件事情的旁观者,你会对老大爷说: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大爷不好意思,我腿上有伤,今天不能让您;再说了,我看您精气神,比我这病号可要好多了。
(2)示例:大爷您消消气,您可能没看到他腿有伤,要不您一定不忍心责怪他的。
(2014·河北省唐山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苏 秀 道 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6.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雨大,及时。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通过稻花应秀色,桐叶最佳音表现及时。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欢欣(喜悦)与对农民的关怀。
8.(2014·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四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3)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二十一)
3.唐·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唐·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唐·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老规矩都去哪儿了
2014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一缕阳光射进那狭长的胡同里,照亮了那段老旧时光。夏日的树荫下,老人们摇着蒲扇,一阵阵带着些许热意的凉风,裹挟着一句句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吹进那一个个在树下玩耍的孩童的心„„
“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那些老规矩,往往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最容易被我们忘记的东西。在现代都市里,在尔虞我诈的匆忙之余,还有谁能回到自己的过去,去感受那平静的风,那些历经时光沉淀的话语?
我们在路上走了太久,久到忘了自己曾决心要遵守的准则,那个全心尊崇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他们无从知晓自己将何去何从,亦无从察觉自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多远。就像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中写到的:“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那些深深镌刻在祖祖辈辈人心中的老规矩,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影
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孩子长大了,又以此来教育孩子的孩子,代代传承,永无止息。老规矩的传承,贵在坚持。冯友兰认为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遇,立德则每个人都能做到。看似立言最难,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实际上立德最难,因为需要每天的坚持。
对于老规矩的坚守,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自己灵魂的考验,老规矩的践行是需要点滴积累的。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心灵得不到喘息的机会,灵魂也就难以追上我们的脚步。渐渐地,躯体被黑暗侵袭。信仰被欲望亵渎,人生不再有奇迹。余秋雨在《欧洲之旅》中写道:“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就像倦鸟要归巢,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安顿。我们可以四处漂泊,在阴冷的墙角度过一晚,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流浪。“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老规矩都去哪儿了?他没走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阅卷组点评:
本文的题目化自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很新颖。本文以景物描写开头,营造了一个极富北京特色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老旧时光”中。而后引出主题“老规矩”,文章脉络清晰,一气呵成。从老规矩的影响、老规矩的践行等方面落笔,引用了多位名家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老规矩的意义。同时照应点题十分清楚明朗,结尾以一句设问收拢。发人深思。
核心亮点:
条分缕析 发人深思
2015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8)
时间:25分钟 分值:37分
每日必练 15分钟限时训练
1.(2014·河北省正定中学三轮模拟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
C.汪涵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巧言令...色,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凡他主持的节目都有很高的收视率。 .
D.别看他是个半路出家的木匠,他的手艺好得很,他所设计制造的红....
木家具还曾经获过省级大奖。
解析 A.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此指沙画表演水平高,正确。B.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还可以用来比喻那些一听到什么事就跟着咋呼,没有个人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此指不用头脑冷静思考的情况,正确。C.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D.半路出家: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答案 C
2.(2014·四川省成都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
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解析 B项,“由于”与“所决定”杂糅;C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D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答案 A
3.(2014·江西省临川二中第一次模拟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些“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的非传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此,这些“意识流小说”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
②还不具有本世纪前后开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世界荒诞”和“存在异化”的现代意识核心
③尽管它常常具有非理性的情感色彩和“人类异化”的主题意向
④但在小说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上
⑤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的一种思考,看似非理性异于常人,实际上是换种思维方式去解释人类,去解除自己心中的困惑
⑥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
A.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③④②⑥⑤ B.③④②⑤⑥① D.①②③④⑥⑤
解析 句首强调意识流小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上,③中的“它”指代意识流小说,而且语意上对上句姑且承认,所以首先确定③,排除C、D;④中的“但”连接③的“尽管”,②在④后面进一步说明;②中强调“不具有„„现代意识核心”,后面应接①总结“意识流小说”的内核,是方法借鉴。所以排除B。另外①中的“内核依然停留在‘方法的借鉴’上”的“依然”,表明意识流小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派文学”,故接⑥。
答案 A
4.(2014·山东省济南市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电影《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原因,不超过45字。
春节期间,仅用5天拍摄完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十分火爆。在这之前,同名称的综艺节目如飓风一般狂卷中国,在每个周五的晚上培养了一大批忠实观众。既然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凝聚力,那延伸到电影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同时,中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过年方式和娱乐方式。是不是标准电影,大多数观众都不会考虑;喜庆不喜庆,才是他们衡量春节时电影价值的标杆。如果我们再深层次剖析一下,不难发现这是一部“接地气”的亲情电影,它用真人秀的方式“讲述”爸爸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欢乐时光”,而这恰恰是一些所谓的大制作、大投入电影所没有“涉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同名综艺节目具有品牌凝聚力(或“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迎合国人春节期间看电影的心理;亲情主题很“接地气”。
5.(2014·四川省绵阳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假如你腿上有伤,乘坐公共汽车去医院看病,旁边一位老大爷见你没
有主动给他让座,对你出言讥讽。这时,你对老大爷说:①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这件事情的旁观者,你会对老大爷说: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大爷不好意思,我腿上有伤,今天不能让您;再说了,我看您精气神,比我这病号可要好多了。
(2)示例:大爷您消消气,您可能没看到他腿有伤,要不您一定不忍心责怪他的。
(2014·河北省唐山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苏 秀 道 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6.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雨大,及时。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通过稻花应秀色,桐叶最佳音表现及时。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对及时雨的欢欣(喜悦)与对农民的关怀。
8.(2014·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四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3)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每日必背 5分钟资料储备
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篇目64篇(二十一)
3.唐·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4.唐·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唐·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日必读 5分钟素材积累
老规矩都去哪儿了
2014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一缕阳光射进那狭长的胡同里,照亮了那段老旧时光。夏日的树荫下,老人们摇着蒲扇,一阵阵带着些许热意的凉风,裹挟着一句句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规矩,吹进那一个个在树下玩耍的孩童的心„„
“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那些老规矩,往往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最容易被我们忘记的东西。在现代都市里,在尔虞我诈的匆忙之余,还有谁能回到自己的过去,去感受那平静的风,那些历经时光沉淀的话语?
我们在路上走了太久,久到忘了自己曾决心要遵守的准则,那个全心尊崇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他们无从知晓自己将何去何从,亦无从察觉自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了多远。就像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中写到的:“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那些深深镌刻在祖祖辈辈人心中的老规矩,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中,影
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孩子长大了,又以此来教育孩子的孩子,代代传承,永无止息。老规矩的传承,贵在坚持。冯友兰认为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遇,立德则每个人都能做到。看似立言最难,立功次之,立德最容易。实际上立德最难,因为需要每天的坚持。
对于老规矩的坚守,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自己灵魂的考验,老规矩的践行是需要点滴积累的。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心灵得不到喘息的机会,灵魂也就难以追上我们的脚步。渐渐地,躯体被黑暗侵袭。信仰被欲望亵渎,人生不再有奇迹。余秋雨在《欧洲之旅》中写道:“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错看成文明。”
就像倦鸟要归巢,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安顿。我们可以四处漂泊,在阴冷的墙角度过一晚,但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心灵流浪。“缺少精神归宿,正是造成各种社会灾难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老规矩都去哪儿了?他没走远,他就在我们身边。
阅卷组点评:
本文的题目化自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很新颖。本文以景物描写开头,营造了一个极富北京特色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老旧时光”中。而后引出主题“老规矩”,文章脉络清晰,一气呵成。从老规矩的影响、老规矩的践行等方面落笔,引用了多位名家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老规矩的意义。同时照应点题十分清楚明朗,结尾以一句设问收拢。发人深思。
核心亮点:
条分缕析 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