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河南旅游盛宴,让百姓更幸福,更有获得感
5月19日,“中华源”国际文化旅游推广周在河南旅游服务中心隆重启幕。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选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省向海内外游客发布了“中华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四条线路分别为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中国古都文化旅游线、黄河—丝路文明旅游线、中原山水休闲旅游线。“中华源”突出河南旅游产品的国际化、产业化和全域化,充分展示了河南在华夏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及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展示河南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到河南旅游,推动河南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天,2017中原乐活旅游展、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活动也同期举行。三大活动叠加推出,刮起了一场河南旅游狂欢盛宴,海内外游客共享河南旅游发展红利。
活动现场,除了重点展示“中华源”文化旅游产品,还设置了中原乐活旅游展展区。吸引了来自京津冀、海南、安徽、广西、陕西及省内150余家旅游机构和旅游景区、旅行社以及旅游装备、房车自驾、户外用品等企业参展。现场丰富的惠民线路、旅游纪念品、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浏览。
全域旅游的视野
打造中华源旅游主题打动海内外游客心扉
全域旅游的能力
厚重河南愈加时尚文化旅游更加可亲
木之根本,水之渊蔽,体现一个源字。河南旅游打出“中华源”这样的主题口号,源在哪里?中原,中国,源头,其间的关联又在哪里?
河南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程遂营认为,中华文明是多元文明,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都发现了早期文明的遗存。但是,追根溯源,黄河中下游地区则是中华文明起源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区域,所以,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河南,就又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核心区域,在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繁荣过程中居功至伟。
考古学家邵望平则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区系先后建立起凌驾于其他区系之上的中央王国,并以军事、政治的纽带把已经形成的中华两河流域文化圈进一步联接在自己的周围。作为广域王权国家的“中国”,由此起步。
概括起来,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性,表现为,一是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都与中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夏之前,黄帝、炎帝曾以河洛为中心进行活动,并最终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河洛地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根之地,原因就在这里。伏羲与炎帝定都在淮阳,黄帝定都在新郑,伏羲以及颛顼、帝喾二帝分别葬在淮阳与内黄。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河南是龙的故乡,被发现的龙文物历史久远,最为正宗。在濮阳有“中华第一龙”、偃师二里头遗址有“中国龙”,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百家姓中有78个源于河南。
二是文化之源。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源头,发生在洛阳。中国十大古都,河南有四。儒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道、法、墨、纵横、杂家等诸文化,其创立者为河南人,有的代表作也完成于河南。佛家文化,如汉传佛教的祖庭为白马寺、禅宗的祖庭为少林寺,天台宗的源头在光山净居寺。道教的鼻祖老子是河南鹿邑人。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源起于安阳殷墟。在科技文化中,四大发明也基本完成于中原。
另外,在商业、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在河南找到源头。河南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哲学、中华医学、中华武术、中华美食、中华艺术,无数的源头在河南。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大同”“和合”“仁爱忠信”,都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
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言:“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中原文化就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
怎样让现代人感知历史?了解文化?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旅游是最佳载体。文化要活化,就要有物化可感的地方。河南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自然山水美不胜收、文物遗迹遍布各地。
以中华根源文化为基点,河南旅游业对国内外游客打出的一直就是“源头牌”“根亲牌”。因此,对国内市场的推广主题定位“老家河南”、对国际市场的推广主题定位“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今年,我省提出了“中华源”这样一个新的旅游主题定位。“这是对国内国际这两个品牌的高度概括和重新定位,和过去的两个主题既一脉相承,又有所提升。河南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就是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推广河南、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就是要用中国文化、河南文化,吸引外国游客来到河南。”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说。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河南旅游人知源求变、与时俱进,不停地通过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来展现历史文明,用现代化手段让现代人走进历史、拥抱文明、消费文化、改善生活。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方法如何多变,“中华源”是河南永远不变的精神内核。
“大众旅游时代,简单地看山看水听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需要对一个地方深层次的体验,包含对现代的体验,对历史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南推出‘中华源’这个主题形象,非常好!比老家河南更进了一步,深化了一步,相信‘中华源’能够带动河南文化旅游新一轮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为河南的新变化连连点赞。
戴斌还说,河南此次不但推出了“中华源”这个主题形象,又打造了配套的精品线路。有了很好的操作性。线路,是观光时代团队游、接待国际游客的经典方式,在自驾游时代仍然是旅游的重要载体。
戴斌认为,河南省近年来在重点的节点城市打造方面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如洛阳、开封、安阳,文化旅游都做得非常漂亮。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吸引年轻游客方面多下下功夫。
很多游客来到河南,会有这样的感受,会有一种朝拜的心态。
觉得自己是个小学生,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来这里可以探访夏都的遗址、研习商代的甲骨,膜拜周朝的礼仪,甚至还可以知道自己姓氏的发源地。
但如何让厚重河南的文化历史,以更加愉快轻松的形式呈现?如何让文化或文明不要那样高不可攀?能不能不仅仅是上个绣楼抛个绣球的简单形式?因为,旅游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绞尽脑汁的智力猜谜。
戴斌提出:“不妨更轻松些”!他说,开封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的成就值得探究。如清明上河园,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善用动词一样,园区动了起来,有很强的参与感。群众还要活在现实中,红尘万丈才是百姓的最爱。开封今天的运河两岸,唱豫剧的、写书法的、跳广场舞的群众,就是正在发生的现代文化,是最能打动游客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努力,河南的厚重文化可以更亲近更时尚,更有国际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的发展,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河南旅游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是想让当地群众有获得感、游客有获得感、旅游企业有获得感。国际游客既能看到古老的,又能看到现代化的、科技支撑的、时尚的现代河南。
全域旅游的胸怀
传播古代丝路文化传播现代河南声音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
2016年,沿着丝绸之路进入河南的入境游客达到290多万人次,其中70%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河南的文化,尤其是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对外国游客很有吸引力。
德国的中国之旅公司,每年都通过老爷车等活动,沿丝绸之路为河南输送游客。去年达到了2000人。其副总经理安德里亚斯表示,河南今年推出的“中华源”线路,正是德国游客所喜爱和希望体验的。
毕竟,文化要向前发展。“一带一路”中传递河南声音,不但要传播过去的文化,也要传播现代的文明,传播当代中国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中国改革发展的样本。
旅游行业是在推动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的先导部队、排头兵,为此,河南省旅游局一直在努力拓宽各种对外交流渠道,发出河南声音。
一是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3月3日至11日,省旅游局联合省民航办及机场集团,在加拿大、美国、哥斯达黎加开展了河南旅游及航空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河南旅游产品在北美及中美市场的知名度。同时,宣传和培育郑州至温哥华直航航线,探讨加强与到访国家旅游与航空融合发展,推动郑州至洛杉矶、旧金山等直航航线的开通。目前,已有多家参加推介会的加拿大和美国旅行商与省旅游局北美推广中心联系,表示在其赴华高端旅游团队中增加河南的行程。同时,围绕2017“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加强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合作力度。4月份已有两批菲律宾业界旅游批发商到我省踩线考察、洽谈业务。同时,与捷克、波兰等国家密切交流与对接。积极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旅游展览会,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客源国的合作渠道。
二是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如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建立河南观测站。另外还和亚太旅游协会合作,今年的4月份在洛阳成功举办亚太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大会。这是河南省继2016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性活动。
三是加强国内丝路城市间的合作。5月底,在三门峡将举办“中华源”沿黄九省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采购大会暨“河南丝路探源”活动,邀请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20多个国家及国内沿黄九省共商发展大计。届时将有国内外媒体记者进入河南,对丝绸之路沿线进行探源。
相信随着郑州航空港,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将有更多的外国人、省外人进入河南,为河南对外开放经济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深一度
“中华源”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1.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路以河南在国际上最有彰显力的少林、太极两大功夫文化品牌为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与身体艺术魅力的结合,是海内外游客近距离体验中国武术独特内涵的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点包括郑州嵩山少林景区、郑州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洛阳《功夫诗·九卷》等。
2.中国古都文化旅游线路汇聚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涉及夏、商、周、两汉、三国、西晋、北朝、魏、隋、唐、五代、宋、金等朝代丰富的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集历史的沧桑凝重、艺术的感官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体验于一体,是展示中国东方古国灿烂文化、深化中国古都身心体验的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点包括河南博物院、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及《大宋·东京梦华》、安阳殷墟博物苑等。
3.黄河-丝路文明旅游线路以黄河中下游峡谷平湖、悬河风光、两岸名胜、丝绸之路源头、大运河遗址等为载体,汇集河南丝绸之路、大运河、龙门石窟、天地之中四大世界文化遗产,对接国家黄河文化之旅大旅游线、国家丝绸之路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精品旅游线。主要景点包括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三门峡函谷关、济源黄河三峡、巩义康百万庄园等。
4.中原山水休闲旅游线路以河南品类丰富的自然山水为本底,在山水观光的基础上,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游乐探险等新元素融入山水旅游,是既满足本省居民休闲度假的日常需求又与我省主推的旅游线路实现有效补充的山水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源,好河山”魅力。主要景点包括焦作云台山、新乡南太行、洛阳老君山、安阳太行大峡谷、济源王屋山、驻马店嵖岈山、信阳鸡公山等。
本报撰稿 本报记者刘春香
■前言
河南旅游盛宴,让百姓更幸福,更有获得感
5月19日,“中华源”国际文化旅游推广周在河南旅游服务中心隆重启幕。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选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省向海内外游客发布了“中华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四条线路分别为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中国古都文化旅游线、黄河—丝路文明旅游线、中原山水休闲旅游线。“中华源”突出河南旅游产品的国际化、产业化和全域化,充分展示了河南在华夏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及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展示河南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到河南旅游,推动河南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天,2017中原乐活旅游展、中国旅游日河南分会场活动也同期举行。三大活动叠加推出,刮起了一场河南旅游狂欢盛宴,海内外游客共享河南旅游发展红利。
活动现场,除了重点展示“中华源”文化旅游产品,还设置了中原乐活旅游展展区。吸引了来自京津冀、海南、安徽、广西、陕西及省内150余家旅游机构和旅游景区、旅行社以及旅游装备、房车自驾、户外用品等企业参展。现场丰富的惠民线路、旅游纪念品、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浏览。
全域旅游的视野
打造中华源旅游主题打动海内外游客心扉
全域旅游的能力
厚重河南愈加时尚文化旅游更加可亲
木之根本,水之渊蔽,体现一个源字。河南旅游打出“中华源”这样的主题口号,源在哪里?中原,中国,源头,其间的关联又在哪里?
河南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程遂营认为,中华文明是多元文明,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都发现了早期文明的遗存。但是,追根溯源,黄河中下游地区则是中华文明起源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区域,所以,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河南,就又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核心区域,在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繁荣过程中居功至伟。
考古学家邵望平则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区系先后建立起凌驾于其他区系之上的中央王国,并以军事、政治的纽带把已经形成的中华两河流域文化圈进一步联接在自己的周围。作为广域王权国家的“中国”,由此起步。
概括起来,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性,表现为,一是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都与中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夏之前,黄帝、炎帝曾以河洛为中心进行活动,并最终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河洛地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根之地,原因就在这里。伏羲与炎帝定都在淮阳,黄帝定都在新郑,伏羲以及颛顼、帝喾二帝分别葬在淮阳与内黄。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河南是龙的故乡,被发现的龙文物历史久远,最为正宗。在濮阳有“中华第一龙”、偃师二里头遗址有“中国龙”,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百家姓中有78个源于河南。
二是文化之源。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源头,发生在洛阳。中国十大古都,河南有四。儒家文化的源头在中原,道、法、墨、纵横、杂家等诸文化,其创立者为河南人,有的代表作也完成于河南。佛家文化,如汉传佛教的祖庭为白马寺、禅宗的祖庭为少林寺,天台宗的源头在光山净居寺。道教的鼻祖老子是河南鹿邑人。汉字的源头甲骨文源起于安阳殷墟。在科技文化中,四大发明也基本完成于中原。
另外,在商业、军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在河南找到源头。河南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华哲学、中华医学、中华武术、中华美食、中华艺术,无数的源头在河南。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大同”“和合”“仁爱忠信”,都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
正如一位考古学家所言:“中原以外的文化区都围绕着中原文化,很像一个巨大的花朵,中原文化就是花心。”正是花心的不断绽放,才形成了中华文化这朵绚烂的文明之花。
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
怎样让现代人感知历史?了解文化?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旅游是最佳载体。文化要活化,就要有物化可感的地方。河南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自然山水美不胜收、文物遗迹遍布各地。
以中华根源文化为基点,河南旅游业对国内外游客打出的一直就是“源头牌”“根亲牌”。因此,对国内市场的推广主题定位“老家河南”、对国际市场的推广主题定位“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今年,我省提出了“中华源”这样一个新的旅游主题定位。“这是对国内国际这两个品牌的高度概括和重新定位,和过去的两个主题既一脉相承,又有所提升。河南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就是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推广河南、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就是要用中国文化、河南文化,吸引外国游客来到河南。”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说。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河南旅游人知源求变、与时俱进,不停地通过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来展现历史文明,用现代化手段让现代人走进历史、拥抱文明、消费文化、改善生活。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方法如何多变,“中华源”是河南永远不变的精神内核。
“大众旅游时代,简单地看山看水听故事已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需要对一个地方深层次的体验,包含对现代的体验,对历史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河南推出‘中华源’这个主题形象,非常好!比老家河南更进了一步,深化了一步,相信‘中华源’能够带动河南文化旅游新一轮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为河南的新变化连连点赞。
戴斌还说,河南此次不但推出了“中华源”这个主题形象,又打造了配套的精品线路。有了很好的操作性。线路,是观光时代团队游、接待国际游客的经典方式,在自驾游时代仍然是旅游的重要载体。
戴斌认为,河南省近年来在重点的节点城市打造方面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如洛阳、开封、安阳,文化旅游都做得非常漂亮。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吸引年轻游客方面多下下功夫。
很多游客来到河南,会有这样的感受,会有一种朝拜的心态。
觉得自己是个小学生,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来这里可以探访夏都的遗址、研习商代的甲骨,膜拜周朝的礼仪,甚至还可以知道自己姓氏的发源地。
但如何让厚重河南的文化历史,以更加愉快轻松的形式呈现?如何让文化或文明不要那样高不可攀?能不能不仅仅是上个绣楼抛个绣球的简单形式?因为,旅游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绞尽脑汁的智力猜谜。
戴斌提出:“不妨更轻松些”!他说,开封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的成就值得探究。如清明上河园,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善用动词一样,园区动了起来,有很强的参与感。群众还要活在现实中,红尘万丈才是百姓的最爱。开封今天的运河两岸,唱豫剧的、写书法的、跳广场舞的群众,就是正在发生的现代文化,是最能打动游客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努力,河南的厚重文化可以更亲近更时尚,更有国际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的发展,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河南旅游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是想让当地群众有获得感、游客有获得感、旅游企业有获得感。国际游客既能看到古老的,又能看到现代化的、科技支撑的、时尚的现代河南。
全域旅游的胸怀
传播古代丝路文化传播现代河南声音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
2016年,沿着丝绸之路进入河南的入境游客达到290多万人次,其中70%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河南的文化,尤其是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对外国游客很有吸引力。
德国的中国之旅公司,每年都通过老爷车等活动,沿丝绸之路为河南输送游客。去年达到了2000人。其副总经理安德里亚斯表示,河南今年推出的“中华源”线路,正是德国游客所喜爱和希望体验的。
毕竟,文化要向前发展。“一带一路”中传递河南声音,不但要传播过去的文化,也要传播现代的文明,传播当代中国百姓的幸福生活、提供中国改革发展的样本。
旅游行业是在推动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的先导部队、排头兵,为此,河南省旅游局一直在努力拓宽各种对外交流渠道,发出河南声音。
一是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3月3日至11日,省旅游局联合省民航办及机场集团,在加拿大、美国、哥斯达黎加开展了河南旅游及航空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河南旅游产品在北美及中美市场的知名度。同时,宣传和培育郑州至温哥华直航航线,探讨加强与到访国家旅游与航空融合发展,推动郑州至洛杉矶、旧金山等直航航线的开通。目前,已有多家参加推介会的加拿大和美国旅行商与省旅游局北美推广中心联系,表示在其赴华高端旅游团队中增加河南的行程。同时,围绕2017“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加强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合作力度。4月份已有两批菲律宾业界旅游批发商到我省踩线考察、洽谈业务。同时,与捷克、波兰等国家密切交流与对接。积极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性旅游展览会,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客源国的合作渠道。
二是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如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建立河南观测站。另外还和亚太旅游协会合作,今年的4月份在洛阳成功举办亚太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大会。这是河南省继2016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性活动。
三是加强国内丝路城市间的合作。5月底,在三门峡将举办“中华源”沿黄九省国际精品旅游线路采购大会暨“河南丝路探源”活动,邀请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20多个国家及国内沿黄九省共商发展大计。届时将有国内外媒体记者进入河南,对丝绸之路沿线进行探源。
相信随着郑州航空港,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将有更多的外国人、省外人进入河南,为河南对外开放经济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深一度
“中华源”四条精品旅游线路
1.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路以河南在国际上最有彰显力的少林、太极两大功夫文化品牌为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与身体艺术魅力的结合,是海内外游客近距离体验中国武术独特内涵的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点包括郑州嵩山少林景区、郑州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洛阳《功夫诗·九卷》等。
2.中国古都文化旅游线路汇聚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涉及夏、商、周、两汉、三国、西晋、北朝、魏、隋、唐、五代、宋、金等朝代丰富的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集历史的沧桑凝重、艺术的感官冲击和心灵的震撼体验于一体,是展示中国东方古国灿烂文化、深化中国古都身心体验的精品旅游线路。主要景点包括河南博物院、郑州商城遗址公园、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及《大宋·东京梦华》、安阳殷墟博物苑等。
3.黄河-丝路文明旅游线路以黄河中下游峡谷平湖、悬河风光、两岸名胜、丝绸之路源头、大运河遗址等为载体,汇集河南丝绸之路、大运河、龙门石窟、天地之中四大世界文化遗产,对接国家黄河文化之旅大旅游线、国家丝绸之路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的精品旅游线。主要景点包括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三门峡函谷关、济源黄河三峡、巩义康百万庄园等。
4.中原山水休闲旅游线路以河南品类丰富的自然山水为本底,在山水观光的基础上,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游乐探险等新元素融入山水旅游,是既满足本省居民休闲度假的日常需求又与我省主推的旅游线路实现有效补充的山水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源,好河山”魅力。主要景点包括焦作云台山、新乡南太行、洛阳老君山、安阳太行大峡谷、济源王屋山、驻马店嵖岈山、信阳鸡公山等。
本报撰稿 本报记者刘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