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标准》的一大特色。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设计,整体提高。”,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抓住特点写出自己的特色。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教学难点:

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搜集《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小组交流、引导总结)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刚刚学过的课文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这次的口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培养学生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设计意图: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给学生一定的练习实践。教师相机点拨,渗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口语能力的熟练程度。] 口语交际

本组教材均为写人佳作,从科学家、艺术家、残疾人到普通农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闪烁着执著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光辉。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这样的品质;二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以“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本组教材的人物入手,说说这些人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文字,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一是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也可以说一说。 组织学生讨论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并进行组内评比;第三,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说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以及口语交际的要求(如态度大方、认真倾听、语句通顺连贯等)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学生起草,进行修改、学生交流,互相评议、誊写作文)

一、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竞选的兴趣,选择习作的目标,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铺垫。]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写作重点。对于习作内容来个投其所好,学生的发挥会令人意想不到。]

三、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四、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设计意图:在学习、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作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下来。而最关键的要说真话、吐真情,写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5、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六、 誊写作文。

习作

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教学之初,可先回顾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如,谁说的人物令人肃然起敬,是怎样说的,进而指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时,要注意本组教材和口语交际课的联系,从而将读与写、说和写结合起来。讲评习作时,教师要指导将事例写得具体。讲评时可从选材、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欣赏。 我的发现

第 三课 时

(完成日积月累、成语故事阅读)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设计意图: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和平环境像花

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指聋哑青年与其他观鱼人不同,爱鱼画鱼到痴迷的地步。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这里的引号具有特殊含义,伽利略并不是真的辩论家,但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他的雅号。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这里的引号有特殊的含义。意思指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不是指“摇篮”的一般意义,即养育婴儿之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这四个例句,结合学过的课文,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同桌或小组间互相交流,看谁的发现有道理。最后可在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深入体会引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并试着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设计意图:要把教学不仅仅看成是课堂上的教学互动,还应该包括课外的自学探究、学法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从而增加学生成语的积累总量]。

日积月累

要求学生积累四组16个成语。这些成语全是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成语是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例如,“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固坚强,不动摇;“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自强不息”: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是比喻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持之以恒”的意思是长期坚持下去;“全力以赴”形容投入全部力量去做某一件事。 第三组的前两个和后两个是相对应的意义相反的成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知难而进,无坚不摧”,是说遇到困难勇敢向前,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被摧毁。“知难而退,碌碌无为”是讲遇到困难就退缩,将会平庸,无所作为。第四组的成语批评了缺少恒心和毅力的行为。“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等常常间断,没有恒心。“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有开始而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从反面教育人们要持之以恒。

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

三、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设计意图: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赋于学生一种“精神力量”。教师要“诱导”学生亲近经典,亲近历史,让学生与民族精神血脉相承。]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标准》的一大特色。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设计,整体提高。”,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抓住特点写出自己的特色。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具体。

教学难点:

结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搜集《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小组交流、引导总结)

一、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刚刚学过的课文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这次的口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培养学生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设计意图: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给学生一定的练习实践。教师相机点拨,渗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口语能力的熟练程度。] 口语交际

本组教材均为写人佳作,从科学家、艺术家、残疾人到普通农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都闪烁着执著专注、坚持不懈的精神光辉。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这样的品质;二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以“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本组教材的人物入手,说说这些人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文字,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一是选择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如果觉得人物的其他品质有可敬之处,也可以说一说。 组织学生讨论时,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并进行组内评比;第三,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说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具体,以及口语交际的要求(如态度大方、认真倾听、语句通顺连贯等)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习作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学生起草,进行修改、学生交流,互相评议、誊写作文)

一、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竞选的兴趣,选择习作的目标,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铺垫。]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写作重点。对于习作内容来个投其所好,学生的发挥会令人意想不到。]

三、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四、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设计意图:在学习、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作到的内容,或亲生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下来。而最关键的要说真话、吐真情,写真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5、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习作要求,通过任务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六、 誊写作文。

习作

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所敬佩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教学之初,可先回顾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如,谁说的人物令人肃然起敬,是怎样说的,进而指导学生弄清题意,明确写什么和怎样写。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具体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第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时,要注意本组教材和口语交际课的联系,从而将读与写、说和写结合起来。讲评习作时,教师要指导将事例写得具体。讲评时可从选材、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欣赏。 我的发现

第 三课 时

(完成日积月累、成语故事阅读)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设计意图: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和平环境像花

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指聋哑青年与其他观鱼人不同,爱鱼画鱼到痴迷的地步。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这里的引号具有特殊含义,伽利略并不是真的辩论家,但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他的雅号。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这里的引号有特殊的含义。意思指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不是指“摇篮”的一般意义,即养育婴儿之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这四个例句,结合学过的课文,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同桌或小组间互相交流,看谁的发现有道理。最后可在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深入体会引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并试着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设计意图:要把教学不仅仅看成是课堂上的教学互动,还应该包括课外的自学探究、学法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从而增加学生成语的积累总量]。

日积月累

要求学生积累四组16个成语。这些成语全是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成语是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例如,“雄心壮志”: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固坚强,不动摇;“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自强不息”: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是比喻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持之以恒”的意思是长期坚持下去;“全力以赴”形容投入全部力量去做某一件事。 第三组的前两个和后两个是相对应的意义相反的成语,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知难而进,无坚不摧”,是说遇到困难勇敢向前,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被摧毁。“知难而退,碌碌无为”是讲遇到困难就退缩,将会平庸,无所作为。第四组的成语批评了缺少恒心和毅力的行为。“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等常常间断,没有恒心。“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有开始而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从反面教育人们要持之以恒。

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

三、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设计意图: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赋于学生一种“精神力量”。教师要“诱导”学生亲近经典,亲近历史,让学生与民族精神血脉相承。]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相关内容

  • 人教四下[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 ...

  •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八单元教案
  •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设计: 执教者: 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题,选编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语故事.民间故事. 单元 教材 分析 神话故事.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 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 <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增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指导•优化>目录 01 教学设计"三问"薛法根 一年级 04 <小松鼠找花生>(人教版一上) 葛 莉 曹爱卫 曾扬明 08 <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版一上) 谢 俏 李晓蓉 1 ...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说明书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说明书 一.课程名称: 小学四年级语文 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三.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 四.课时数: 五.授课教师:方正炎 六.全册课程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

  • 日积月累四下语文园地七
  • 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 1.雄心壮志 [解释] 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宏伟的志愿. [造句]他满怀雄心壮志,要成为班上最好的学生. 2.坚定不移 [解释]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 [造句]有了目标, 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3.坚韧不拔 [解释]韧:有韧性:拔:动摇,改变.形容信念坚 ...

  • 小语四下语文园地七习作例文及点评
  • 我身边的好老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教围棋的王老师.王老师今年六十多岁了,个子不高,身体微微发胖,黑黑的脸上戴着一副老花镜,说起话来总是带着一丝微笑. 王老师热爱围棋,他的棋艺高超,对围棋的定式和套路很熟悉,这让我非常佩服.他每次教我们下棋的态度都非常认真,总是那样不厌其烦.和蔼可亲,即使我们下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上册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视频目录: 0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语教学视频教师辅导 0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视频特级教师辅导 0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金色的草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教学 0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

  • 四下按课文内容填空
  • 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 ) 早开的红梅--( ) 砌墙的石头--( ) 关羽失荆州--( ) 王羲之写字--( ) 周瑜打黄盖--( ) 语文园地一(古诗词) 1. 大漠孤烟直,.(辛弃疾) 2.几行红叶树,.(张若虚) 3. 落木千山天远大,.(王士禛) 4. 浮天水送无穷树,.(王维) 5. ...

  • 人教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外阅读
  •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之网 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 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植物还为动 物提供栖息的场所.掩蔽的地方:动物也会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播撒种子,啄除 害虫. 生物学家达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