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独家]谢平:互联网金融那些事儿(下)

『正略书院』『我们拒绝文化快餐 我们倡导深读多思』这就是我们的腔调如果你我同类,就请加入我们

互联网金融“民主和分散化”等特点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跨进理财门槛,正略书院曾特邀行业专家谢平做客第46期读书会,道出互联网金融那些事儿,在此分享给大家。

“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界里主要是移动支付、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这五个东西颠覆了现有金融交易模式。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最容易颠覆、完全被颠覆的是写信。互联网这个东西,大概用了不到一两年的功夫就把写信给颠覆了;然后就开始颠覆音乐,现在买CD的人已经很少了;后来又开始颠覆书籍、出版,现在有些大学里已经基本上没有纸质书了,到学校就是给你IPAD,所有教科书作业全部是通过IPAD完成,据说,哈佛商学院已经开始构建这样的系统了。另外,部分颠覆的是购物,电商没法颠覆,它是物理的东西,要买,要有快递,要有物流。

所以,那些不需要物流的东西是最容易颠覆的,其中就有金融,因为金融和音乐一样,完全可以通过网上输送。衣服肯定是颠覆不了的,因为需要物流派送,就得有成本。教育是未来有可能颠覆的,这个非常可怕,我昨天看了一个教育的在线,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可能几十年以后都不存在了,没有必要了,因为读书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视频教育。以后中小学、大学的教育只是一个资格考试问题了,在网上选自己的课本,自己的最优安排时间,然后在网上考一个证书,达到了大学水平就完事了。

最近为什么互联网教育特别火,因为大家看到这个趋势,教育是完全不需要网络的,学校教授这些将来可能不存在了,我觉得又回到了私人教育的时代,你是品牌教授就把自己的课程在网上呈现出来,让大家自由下载,你负责改作业什么的。所以说,互联网颠覆某一个行业,这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来,过去已经发生,将来还会发生。北京原来有一个电报大楼,我刚到北京上班的时候住在公主坟,老远跑到这个楼里打个电报,那会长途电话也是在那,现在电报大楼没了,电报没了,写信也没了。所以我估计颠覆一些行业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后,互联网精神的影响方面。影响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它和金融的精神有好多是相反的,金融就是精英、专业化、风险控制、复杂化。说到做金融的,我们就会想到华尔街的、神秘兮兮的。我们最理想的金融人才就是:沃顿商学院毕业,高盛的投行、分析师,然后做PE,当财政部长,这是一条路子走出来的,看下美国的财政部长,有好几个都是高盛过来的。

但是,现在不是那么回事了,金融分工和专业化淡化,金融普惠性增强,这个符合人类的精神。我就想起来,很早以前就有一些领导到央行当行长,第一句话就说,我看这个金融没什么了不起的,看两下我就懂,大家笑了,这个意思就是:金融没什么神秘的。

互联网的宏观背景就是:不需要物流、数字化,而且现在是人类所有的行为数据化,这个很重要。一旦行为数据化以后,就变成一个可搜索、可计算、可自动识别风险的系统,不用通过大脑计算,电脑就可以自动算出风险。这个最关键,大数据化以后,原来金融业最怕的风险问题就解决了。我参加过几次大数据的会,IBM大数据公司现在在中国保险业的服务已经见效了,他们的分析出来,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保险产品定价,之后保险业就赚钱了。

我们现有的机构性数据总是有因果关系,但是大数据就是不讲因果关系,而是讲相关性、行为数据。举个例子,为什么超市里面尿布的旁边总是放着啤酒一起卖,其实用尿布的人根本不会喝啤酒,但是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销售量却都增加了,没道理。这个结果是根据每个人结账的时候购物筐里的东西算出来的,至于原因说不出来。实验一下分开卖,销量就又下降了。两个东西并不相关,是人的问题。

很多大数据就是这样,隐含的道理也许我们不清楚,但是确实相关。比如说汽车险的问题,原来汽车险很简单,我们的精算师就是根据出事故的概率来定我们汽车险的费率;有了大数据原理,要根据每一个驾驶员的血压、开车的偏好、回家的路线、家里有没有孩子、是不是抽烟等因素来定夺,如果这些数据都有,每一辆车都可以定出不同的车险费率。这就完全不一样了,保险公司就肯定赚钱了,而现在保险公司车险全赔。所以说,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完全颠覆现有教科书上的很多内容。

另外,它可以突破时空观念,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没有正规抵押品、没有担保、没有明确的财务报表数据,但是却可以根据进货、出货、客户计算出来。比如,像阿里小贷、淘宝网上的这些商户有些没有财务报表,也没有抵押品、担保,阿里金融就算出每个人的违约概率,也就是他的信用风险、信用分数,然后给每个人一个透支额度,以供随时贷款,每一块钱每一天都计利息,阿里小贷突然就赚大钱了。

为什么?因为这几百万个商户在淘宝网上的行为,比如每天进货、出货、卖东西、客户打分,全部在阿里巴巴的数据库里,这个数据库自动就生成了每一个商户的违约概率,阿里小贷就根据每一个商户的违约概率给他一个信贷额度,他随时可以支取。整个过程使用电脑,用不了几个人,但一下子就颠覆了银行传统的企业贷款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大家都在淘宝网上,数据都在阿里巴巴,虽然也有个别呆帐,但违约率特别低。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就是以上这些。我国现在实体经济得不到贷款,小企业得不到贷款,农民得不到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利润高且垄断;大家都有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得不到解决;目前的IPO体制下,股权融资也不畅通;证券、基金、保险的产品销售现在是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也没有充分利用网上的渠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启动了。其中我觉得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没人管,谁都不知道怎么管。莫名其妙的几百家P2P公司就出来了,工商局注册也不管,根本不要求任何签字条件。

“ 互联网银行的监管模式猜想

这是我给人民银行假设的问题,中国将来到底怎么做?我通过美国的两个行业:一是P2P,二是众筹,慢慢琢磨出来它的监管模式。

首先是第三方支付,在中国是需要人民银行发牌照的,这里就对市场准入设定了门槛。但是人民银行还是比较开放的,首先是给的东西多,90多家;二是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三个电信运营商都给了支付牌照,这个比较可怕,银行对这点很不满意,他们现在正在做这类产品。但是,人民银行现在的行长本身也是比较开放的,据说他本人也是对互联网比较精通的专家。所以说,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国是给得比较多的,但有些国家不监管的也有。

第二是银行以网络形式存在、不依托物理网点的银行、券商等管理模式,比如阿里小贷这样的模式将来怎么监管是个问题。互联网货币在有些国家(比如:德国)已经监管了,而比特币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比特币在算法上其实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网上黄金,比特币不是某个人发行的,假设它是数量有限、自然存在的一个东西,但是大家都用它作为网上支付用。比特币现在越来越贵,原来一个比特币10美元就能买来,最近好像100美元才能买到,因为它数量有限,就跟黄金一样。

实际上地球上黄金总量是有限的,基本上算得出来,只不过它采掘的费用特别贵,比特币现在也是。但是,有几千个网站只收比特币,比特币就变得很神秘,原因就是大量地洗钱、贩毒都用比特币,特别是在网上。比如说我卖毒品,不收美元,收比特币,因为收美元必须走银行帐户,而收比特币是银行之外的,没法查,收了比特币以后,因其有兑换率,可以在网上变成美元的。

最近最典型的案子是,FBI查到了丝绸之路是专门贩毒的一个网,把它关闭之后,丝绸之路存在某一个钱包里的一批比特币被没收了,之后FBI如何处置比特币就成了问题。如果拿去换美元是违法的,按现在美元汇率算,大概也值几百万美元,现在却放在FBI手里,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案例。在德国,经营比特币视同货币经营机构。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提示,一种东西只要大家都相信它,都把它作为交易媒介,它就可能是货币。我跟马云开玩笑,你可以发一个阿里币,他说不行,人民银行不得掐死我。理论上讲,淘宝网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供大家买卖,就在淘宝网上用。但是,最终会出现阿里币和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终究有一个界限。但是,完全可以做得到。

众筹网的核心监管就是对投资人数的限制,美国SEC昨天出了众筹网的正式监管方法,在美国这件事情是要明确的。美国P2P的监管是以申报为主,好像都是SEC管,它认为这些都是直接融资,不是银监会管的,也不是美国银行监管当局OCC管。现在中国中央银行最头疼的就是P2P,现在P2P在监管问题上有两种方式,一是银监会干脆告诉大家,P2P不能说它违法,因为没有经历申请流程。中国人翻译P2P叫人人贷,银监会用的名词叫人人贷,现在有好多人人贷网站,定义为只要你不诈骗就不管,大家小心风险,防止诈骗。在美国是州里管。

人民银行刘士余在一次互联网大会上讲,他对人人贷有两个底线,一是不能吸收存款,另一个是不能非法集资,最重要的底线是不赞成“宜信”这种模式,他说人人贷必须保证永远是在网上,不能有网下活动;只要有网下活动,就视其为“非法办金融”。如果只是在网上人人贷,他不管,他认为这是纯的互联网金融。如果在网下吸收存款或者提供服务,跟网上配套,像宜信这样,他们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在变相办银行,等于把钱放到这里又周转了,不是供求双方直接见面的形式。

网上的意思是:只是一个平台,永远是平台,平台上只提供信息服务、登记、实名制,但是借钱的人和贷款的人是直接摊牌,直接定利息,直接定数量,风险自己承担,这样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贷款,他不管。有点像民间借贷,你把钱直接借给我。但现在现实当中,很多网上纯贷款总是有线下服务,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人不还款,互联网公司、人人贷公司就有可能在线下找那个不还款的人就问,你为什么不还款?万一要打官司也得线下打,我给你提供服务,我也得给他提供证据。所以说这个东西有一点微妙。

美国对P2P网络贷款的监管是这样的,借款会员通过中间平台Lending Club筹资,然后获得贷款,web银行是托管银行,它现在准备上市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三件事需要监管:一是登记,这个平台要跟工商局登记注册;二是对所有的交易记录要完整地保留;三是要求信息披露。这是它的监管框架。在座的同志如果想办一个P2P网络贷款的公司,可以参照这个。

中国的工商局现在是不管这块的,我国现在是全民搞,这也是一个勇者通吃的经济学规律,真正的网上平台办得好的话,一个国家最后剩下没几家了,需求者和供应者做熟了以后会依赖于这个网络,这个网络会越做越大,因为大家习惯了,你再跑别的网络去成本很高。现在美国已经发现了,Lending Club做得好,别人就把钱放在上面,贷款的人也往那跑,这样它成本还会下降,里面的信誉会越来越好。

中国现在是乱做,随便谁就可以在网上挂出来:我要钱,我要养房子,我要贷款多少,出力多少,身份证什么挂上去,然后网络公司检查核对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做得比较大的可能是宜信,宜信据说员工有上万人,线下服务比较好。中国网贷当前的特性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数据系统不完全,大家都做不到像马云那样。马云能成功是因为整个淘宝网是封闭性的系统,所以说贷款给淘宝网民基本上还比较保险,除非贷款人拿着贷款跑了,跑了也会损失很大。为了抗风险需要,网站会收一部分的风险金储备(比如,贷款总额的2%);或者,采取以宜信为代表的“专业放款人+债权转让”模式。

人民银行刘士余的观点是:互联网不存在线下, P2P如果变成线下,脱离了平台操作功能就会演变成资金池,出现影子银行。两个底线不能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P2P平台内部已经出现道德问题,有必要注意操作和信用风险。这是人民银行在监管方面的观点,他们现在没有变成文件,也没有变成指引,但是他们每天在讨论、调研。

“ 互联网金融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我前面点的十几种模式只是目前的情况,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就跟互联网一样,大家可以看到,人类这十几年来已经有这么多应用了。

第二个重点研究就是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这点是有点可怕的,尤其是比特币这个东西。如果说将来数据货币扩大,脱离央行的系统,那对人类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个研究的是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现在看来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现在很多数据分析公司不断地成立,而且这些数据分析公司已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开始比较活跃了,大数据在保险、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都作用明显。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保护隐私的问题。Google的股票前两天突破1000美元一股,Google的财富就是它的数据,它搜索引擎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数据,现在开始爆发。

人类现在通过互联网对科技的应用,商业价值现在不得了了,像最近3D打印机的概念又出来了,如果3D打印机能打出鱼香肉丝,那饭馆就做不了了。鱼香肉丝也可以数据化,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过来,然后再组合而成。理论上讲,它是完全可以重组的。据说3D打印机打饺子已经没问题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墨粉的概念,墨粉里头由什么东西变成蔬菜,面粉。互联网技术需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将来是有可能的。

第四个是手机,为什么互联网忽然间这两年特别发达,智能手机苹果的功劳很大。在非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有那么多想法,比如第三方支付。智能手机发明以后,你现在在大街上走看看,十个有七个低头在看手机。我跟银监会的领导说,咱们农村金融中央贴了那么多钱,几万亿贴进去,到现在大家都不满意,干脆换个思路,让中国移动搞,反正农民都有手机,因为中国移动知道你每天给谁打手机,知道你每一段手机的录音内容,这样你违约的概率就很低了。

国务院给我们压力这么大,干脆每周弄一张银行牌照,限定它只能在县以上干金融,赚的钱都是它的,中国移动账上有1000多亿人民币现金,它反正现在电话也赚不来钱了,干脆让他赚利息得了,因为现在电话打少了,这个月中国移动第三季度报表开始盈利下降了,大家都微信了,打电话也不打了,我说你干脆给它个银行牌照得了,没准它能干得比农行好,我认为。

接下来就是证券、保险。证券我刚才说了,将来可怕的就是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最近非常可怕,余额宝弄的人心慌慌,基金经理都走了,工资都下降了。原来基金经理是我学生的第一选择,炒股票年薪高,现在他说基金也开始亏本了。余额宝的事情让很多基金公司看到趋势,开始改方向了。马云一把把一个基金给收购了,天弘基金现在还没批下来,证监会有没有批还不知道。马云以后没准就收购证券公司,他也不用申请办证券公司了,或者直接收购银行,也不用申请办银行了。

所以说,这个东西对证券业的冲击是很厉害的。现在已经有网上的经济券商提出:免费、佣金为零,挣融资融券、挣利差。这样的话,申银万国、银河没法跟他竞争,他全是网上,营业部都没有,这样他人工费率就很低。已经有人这样设想,要把证券公司改制成纯互联网的券商。

保险到现在只是原理上估算,三马保险只是个数据保险公司,业务很少,但是我们原理上认为,互联网金融保险产品的定价我们现在可以研究,它将来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确实保监会是比较先进的,保监会是唯一三个监管当中,第一个批的没有物理网点的纯网上保险公司,就是刚才说的三马保险公司。现在银监会和证监会还不敢批纯网络银行和网络券商,保监会已经批了。但是我认为银监会和证监会早晚会也顶不住,所以这些问题下一步都在研究中。

最后就是最近正在讨论的监管协调。马云最担心的,跟阿里支付宝最有竞争的就是微信。现在据说阿里金融把腾讯的微信支付作为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了,因为比支付宝还先进的是,它用微信给你支付信号。

谢平,正略书院专家理事,正略读书会第46期嘉宾,当今中国最权威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专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首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其著作和论文曾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编辑:BBC

本文系正略书院原创,如需转载,敬请微信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 (ID:zldsh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选内容

↓↓↓

『正略书院』『我们拒绝文化快餐 我们倡导深读多思』这就是我们的腔调如果你我同类,就请加入我们

互联网金融“民主和分散化”等特点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跨进理财门槛,正略书院曾特邀行业专家谢平做客第46期读书会,道出互联网金融那些事儿,在此分享给大家。

“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互联网技术在金融界里主要是移动支付、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这五个东西颠覆了现有金融交易模式。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最容易颠覆、完全被颠覆的是写信。互联网这个东西,大概用了不到一两年的功夫就把写信给颠覆了;然后就开始颠覆音乐,现在买CD的人已经很少了;后来又开始颠覆书籍、出版,现在有些大学里已经基本上没有纸质书了,到学校就是给你IPAD,所有教科书作业全部是通过IPAD完成,据说,哈佛商学院已经开始构建这样的系统了。另外,部分颠覆的是购物,电商没法颠覆,它是物理的东西,要买,要有快递,要有物流。

所以,那些不需要物流的东西是最容易颠覆的,其中就有金融,因为金融和音乐一样,完全可以通过网上输送。衣服肯定是颠覆不了的,因为需要物流派送,就得有成本。教育是未来有可能颠覆的,这个非常可怕,我昨天看了一个教育的在线,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可能几十年以后都不存在了,没有必要了,因为读书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视频教育。以后中小学、大学的教育只是一个资格考试问题了,在网上选自己的课本,自己的最优安排时间,然后在网上考一个证书,达到了大学水平就完事了。

最近为什么互联网教育特别火,因为大家看到这个趋势,教育是完全不需要网络的,学校教授这些将来可能不存在了,我觉得又回到了私人教育的时代,你是品牌教授就把自己的课程在网上呈现出来,让大家自由下载,你负责改作业什么的。所以说,互联网颠覆某一个行业,这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来,过去已经发生,将来还会发生。北京原来有一个电报大楼,我刚到北京上班的时候住在公主坟,老远跑到这个楼里打个电报,那会长途电话也是在那,现在电报大楼没了,电报没了,写信也没了。所以我估计颠覆一些行业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后,互联网精神的影响方面。影响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共享、去中心化、平等、自由选择、普惠、民主。它和金融的精神有好多是相反的,金融就是精英、专业化、风险控制、复杂化。说到做金融的,我们就会想到华尔街的、神秘兮兮的。我们最理想的金融人才就是:沃顿商学院毕业,高盛的投行、分析师,然后做PE,当财政部长,这是一条路子走出来的,看下美国的财政部长,有好几个都是高盛过来的。

但是,现在不是那么回事了,金融分工和专业化淡化,金融普惠性增强,这个符合人类的精神。我就想起来,很早以前就有一些领导到央行当行长,第一句话就说,我看这个金融没什么了不起的,看两下我就懂,大家笑了,这个意思就是:金融没什么神秘的。

互联网的宏观背景就是:不需要物流、数字化,而且现在是人类所有的行为数据化,这个很重要。一旦行为数据化以后,就变成一个可搜索、可计算、可自动识别风险的系统,不用通过大脑计算,电脑就可以自动算出风险。这个最关键,大数据化以后,原来金融业最怕的风险问题就解决了。我参加过几次大数据的会,IBM大数据公司现在在中国保险业的服务已经见效了,他们的分析出来,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保险产品定价,之后保险业就赚钱了。

我们现有的机构性数据总是有因果关系,但是大数据就是不讲因果关系,而是讲相关性、行为数据。举个例子,为什么超市里面尿布的旁边总是放着啤酒一起卖,其实用尿布的人根本不会喝啤酒,但是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销售量却都增加了,没道理。这个结果是根据每个人结账的时候购物筐里的东西算出来的,至于原因说不出来。实验一下分开卖,销量就又下降了。两个东西并不相关,是人的问题。

很多大数据就是这样,隐含的道理也许我们不清楚,但是确实相关。比如说汽车险的问题,原来汽车险很简单,我们的精算师就是根据出事故的概率来定我们汽车险的费率;有了大数据原理,要根据每一个驾驶员的血压、开车的偏好、回家的路线、家里有没有孩子、是不是抽烟等因素来定夺,如果这些数据都有,每一辆车都可以定出不同的车险费率。这就完全不一样了,保险公司就肯定赚钱了,而现在保险公司车险全赔。所以说,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完全颠覆现有教科书上的很多内容。

另外,它可以突破时空观念,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没有正规抵押品、没有担保、没有明确的财务报表数据,但是却可以根据进货、出货、客户计算出来。比如,像阿里小贷、淘宝网上的这些商户有些没有财务报表,也没有抵押品、担保,阿里金融就算出每个人的违约概率,也就是他的信用风险、信用分数,然后给每个人一个透支额度,以供随时贷款,每一块钱每一天都计利息,阿里小贷突然就赚大钱了。

为什么?因为这几百万个商户在淘宝网上的行为,比如每天进货、出货、卖东西、客户打分,全部在阿里巴巴的数据库里,这个数据库自动就生成了每一个商户的违约概率,阿里小贷就根据每一个商户的违约概率给他一个信贷额度,他随时可以支取。整个过程使用电脑,用不了几个人,但一下子就颠覆了银行传统的企业贷款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大家都在淘宝网上,数据都在阿里巴巴,虽然也有个别呆帐,但违约率特别低。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就是以上这些。我国现在实体经济得不到贷款,小企业得不到贷款,农民得不到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利润高且垄断;大家都有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得不到解决;目前的IPO体制下,股权融资也不畅通;证券、基金、保险的产品销售现在是分业监管、分业经营,也没有充分利用网上的渠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启动了。其中我觉得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没人管,谁都不知道怎么管。莫名其妙的几百家P2P公司就出来了,工商局注册也不管,根本不要求任何签字条件。

“ 互联网银行的监管模式猜想

这是我给人民银行假设的问题,中国将来到底怎么做?我通过美国的两个行业:一是P2P,二是众筹,慢慢琢磨出来它的监管模式。

首先是第三方支付,在中国是需要人民银行发牌照的,这里就对市场准入设定了门槛。但是人民银行还是比较开放的,首先是给的东西多,90多家;二是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三个电信运营商都给了支付牌照,这个比较可怕,银行对这点很不满意,他们现在正在做这类产品。但是,人民银行现在的行长本身也是比较开放的,据说他本人也是对互联网比较精通的专家。所以说,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国是给得比较多的,但有些国家不监管的也有。

第二是银行以网络形式存在、不依托物理网点的银行、券商等管理模式,比如阿里小贷这样的模式将来怎么监管是个问题。互联网货币在有些国家(比如:德国)已经监管了,而比特币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比特币在算法上其实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网上黄金,比特币不是某个人发行的,假设它是数量有限、自然存在的一个东西,但是大家都用它作为网上支付用。比特币现在越来越贵,原来一个比特币10美元就能买来,最近好像100美元才能买到,因为它数量有限,就跟黄金一样。

实际上地球上黄金总量是有限的,基本上算得出来,只不过它采掘的费用特别贵,比特币现在也是。但是,有几千个网站只收比特币,比特币就变得很神秘,原因就是大量地洗钱、贩毒都用比特币,特别是在网上。比如说我卖毒品,不收美元,收比特币,因为收美元必须走银行帐户,而收比特币是银行之外的,没法查,收了比特币以后,因其有兑换率,可以在网上变成美元的。

最近最典型的案子是,FBI查到了丝绸之路是专门贩毒的一个网,把它关闭之后,丝绸之路存在某一个钱包里的一批比特币被没收了,之后FBI如何处置比特币就成了问题。如果拿去换美元是违法的,按现在美元汇率算,大概也值几百万美元,现在却放在FBI手里,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案例。在德国,经营比特币视同货币经营机构。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提示,一种东西只要大家都相信它,都把它作为交易媒介,它就可能是货币。我跟马云开玩笑,你可以发一个阿里币,他说不行,人民银行不得掐死我。理论上讲,淘宝网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供大家买卖,就在淘宝网上用。但是,最终会出现阿里币和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终究有一个界限。但是,完全可以做得到。

众筹网的核心监管就是对投资人数的限制,美国SEC昨天出了众筹网的正式监管方法,在美国这件事情是要明确的。美国P2P的监管是以申报为主,好像都是SEC管,它认为这些都是直接融资,不是银监会管的,也不是美国银行监管当局OCC管。现在中国中央银行最头疼的就是P2P,现在P2P在监管问题上有两种方式,一是银监会干脆告诉大家,P2P不能说它违法,因为没有经历申请流程。中国人翻译P2P叫人人贷,银监会用的名词叫人人贷,现在有好多人人贷网站,定义为只要你不诈骗就不管,大家小心风险,防止诈骗。在美国是州里管。

人民银行刘士余在一次互联网大会上讲,他对人人贷有两个底线,一是不能吸收存款,另一个是不能非法集资,最重要的底线是不赞成“宜信”这种模式,他说人人贷必须保证永远是在网上,不能有网下活动;只要有网下活动,就视其为“非法办金融”。如果只是在网上人人贷,他不管,他认为这是纯的互联网金融。如果在网下吸收存款或者提供服务,跟网上配套,像宜信这样,他们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是在变相办银行,等于把钱放到这里又周转了,不是供求双方直接见面的形式。

网上的意思是:只是一个平台,永远是平台,平台上只提供信息服务、登记、实名制,但是借钱的人和贷款的人是直接摊牌,直接定利息,直接定数量,风险自己承担,这样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贷款,他不管。有点像民间借贷,你把钱直接借给我。但现在现实当中,很多网上纯贷款总是有线下服务,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人不还款,互联网公司、人人贷公司就有可能在线下找那个不还款的人就问,你为什么不还款?万一要打官司也得线下打,我给你提供服务,我也得给他提供证据。所以说这个东西有一点微妙。

美国对P2P网络贷款的监管是这样的,借款会员通过中间平台Lending Club筹资,然后获得贷款,web银行是托管银行,它现在准备上市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三件事需要监管:一是登记,这个平台要跟工商局登记注册;二是对所有的交易记录要完整地保留;三是要求信息披露。这是它的监管框架。在座的同志如果想办一个P2P网络贷款的公司,可以参照这个。

中国的工商局现在是不管这块的,我国现在是全民搞,这也是一个勇者通吃的经济学规律,真正的网上平台办得好的话,一个国家最后剩下没几家了,需求者和供应者做熟了以后会依赖于这个网络,这个网络会越做越大,因为大家习惯了,你再跑别的网络去成本很高。现在美国已经发现了,Lending Club做得好,别人就把钱放在上面,贷款的人也往那跑,这样它成本还会下降,里面的信誉会越来越好。

中国现在是乱做,随便谁就可以在网上挂出来:我要钱,我要养房子,我要贷款多少,出力多少,身份证什么挂上去,然后网络公司检查核对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做得比较大的可能是宜信,宜信据说员工有上万人,线下服务比较好。中国网贷当前的特性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数据系统不完全,大家都做不到像马云那样。马云能成功是因为整个淘宝网是封闭性的系统,所以说贷款给淘宝网民基本上还比较保险,除非贷款人拿着贷款跑了,跑了也会损失很大。为了抗风险需要,网站会收一部分的风险金储备(比如,贷款总额的2%);或者,采取以宜信为代表的“专业放款人+债权转让”模式。

人民银行刘士余的观点是:互联网不存在线下, P2P如果变成线下,脱离了平台操作功能就会演变成资金池,出现影子银行。两个底线不能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P2P平台内部已经出现道德问题,有必要注意操作和信用风险。这是人民银行在监管方面的观点,他们现在没有变成文件,也没有变成指引,但是他们每天在讨论、调研。

“ 互联网金融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我前面点的十几种模式只是目前的情况,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就跟互联网一样,大家可以看到,人类这十几年来已经有这么多应用了。

第二个重点研究就是互联网金融对货币的影响。这点是有点可怕的,尤其是比特币这个东西。如果说将来数据货币扩大,脱离央行的系统,那对人类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个研究的是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现在看来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现在很多数据分析公司不断地成立,而且这些数据分析公司已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开始比较活跃了,大数据在保险、银行风险管理方面都作用明显。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保护隐私的问题。Google的股票前两天突破1000美元一股,Google的财富就是它的数据,它搜索引擎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数据,现在开始爆发。

人类现在通过互联网对科技的应用,商业价值现在不得了了,像最近3D打印机的概念又出来了,如果3D打印机能打出鱼香肉丝,那饭馆就做不了了。鱼香肉丝也可以数据化,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过来,然后再组合而成。理论上讲,它是完全可以重组的。据说3D打印机打饺子已经没问题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墨粉的概念,墨粉里头由什么东西变成蔬菜,面粉。互联网技术需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将来是有可能的。

第四个是手机,为什么互联网忽然间这两年特别发达,智能手机苹果的功劳很大。在非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有那么多想法,比如第三方支付。智能手机发明以后,你现在在大街上走看看,十个有七个低头在看手机。我跟银监会的领导说,咱们农村金融中央贴了那么多钱,几万亿贴进去,到现在大家都不满意,干脆换个思路,让中国移动搞,反正农民都有手机,因为中国移动知道你每天给谁打手机,知道你每一段手机的录音内容,这样你违约的概率就很低了。

国务院给我们压力这么大,干脆每周弄一张银行牌照,限定它只能在县以上干金融,赚的钱都是它的,中国移动账上有1000多亿人民币现金,它反正现在电话也赚不来钱了,干脆让他赚利息得了,因为现在电话打少了,这个月中国移动第三季度报表开始盈利下降了,大家都微信了,打电话也不打了,我说你干脆给它个银行牌照得了,没准它能干得比农行好,我认为。

接下来就是证券、保险。证券我刚才说了,将来可怕的就是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最近非常可怕,余额宝弄的人心慌慌,基金经理都走了,工资都下降了。原来基金经理是我学生的第一选择,炒股票年薪高,现在他说基金也开始亏本了。余额宝的事情让很多基金公司看到趋势,开始改方向了。马云一把把一个基金给收购了,天弘基金现在还没批下来,证监会有没有批还不知道。马云以后没准就收购证券公司,他也不用申请办证券公司了,或者直接收购银行,也不用申请办银行了。

所以说,这个东西对证券业的冲击是很厉害的。现在已经有网上的经济券商提出:免费、佣金为零,挣融资融券、挣利差。这样的话,申银万国、银河没法跟他竞争,他全是网上,营业部都没有,这样他人工费率就很低。已经有人这样设想,要把证券公司改制成纯互联网的券商。

保险到现在只是原理上估算,三马保险只是个数据保险公司,业务很少,但是我们原理上认为,互联网金融保险产品的定价我们现在可以研究,它将来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确实保监会是比较先进的,保监会是唯一三个监管当中,第一个批的没有物理网点的纯网上保险公司,就是刚才说的三马保险公司。现在银监会和证监会还不敢批纯网络银行和网络券商,保监会已经批了。但是我认为银监会和证监会早晚会也顶不住,所以这些问题下一步都在研究中。

最后就是最近正在讨论的监管协调。马云最担心的,跟阿里支付宝最有竞争的就是微信。现在据说阿里金融把腾讯的微信支付作为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了,因为比支付宝还先进的是,它用微信给你支付信号。

谢平,正略书院专家理事,正略读书会第46期嘉宾,当今中国最权威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专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首届学术委员会主席。其著作和论文曾多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编辑:BBC

本文系正略书院原创,如需转载,敬请微信联系正略书院小秘书 (ID:zldsh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选内容

↓↓↓


相关内容

  • 零售.媒体.金融,受互联网冲击力度简析
  • 不是互联网有多厉害,而是这些行业的弊端与羞处早暴露无遗 贺江兵 2014-01-04 07:50 我对传统行业有三句话要说.第一句话:传统行业:失去保护与牌照,在互联网面前你将什么都不是:第二句话:政策的保护力度越大,你会死得越快:第三句话:无论你受保护还是自由竞争,你必须面对科技进步洪水的冲击.你 ...

  •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20150512
  •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1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我们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柱.核心特征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 ...

  • 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分析 姓 名: 刘誉峰 学 号: 1581970000 专 业: 金融学 指导教师: 胡老师 完成时间: 2016年4月16日 内 容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令众多行业不得不革故立新,适应当前的发展.互联网的诞生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在互联网技术 ...

  •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_张明哲
  •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研究 张明哲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 100808)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系统论的原理分析,得出互 联网金融具有相互融合.模式多样化.金融创新性活动.普惠金融.新的金融模式等特征,并对完善互联网金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系统论:互联 ...

  • 对谢平五个问题的粗浅认识
  • 谢平先生是中央汇金的总经理,对银行改革.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很有研究.他在上海证券报09年11月发表的<金融监管的五个前沿问题>文章很有意思,他总结了危机以来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救助整改金融体系中出现的不同以往的新问题或者说新动向,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是: 1.对金融高管薪酬该不该限制 2.金 ...

  • 公号"自动回复"花式大全
  • 搜狐媒体平台 08-29 12:15 大 维护微信公众账号已经成为目前新媒体人的一项重要技能,不仅排版有讲究,标题要琢磨,内容要思考,连自动回复都成为展示运营者功力的选项. 那么,世界上存在的那些公众账号,在被人关注后,都说了些什么?我委派我们本部门劳模隔壁老王整理挖掘了一些,供各位欣赏. Newb ...

  • 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含义
  • 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含义 互联网金融也是个时髦的词了.在北京国贸的地块上,随处可听人谈起"谢平说„„""马云说„„""刘强东说„„""马蔚华说„„""马明哲说„„""马化腾说„„".尽 ...

  • 怎样命名文章标题才更能吸引读者?
  • 起底中关村黑导购 传"饿了么"完成3.5亿美元e 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ceo 已发内部邮件 2. 权威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膜拜权威的心理,所以当标题上冠以 专家.权威机构(政府部门.名企.名校).名人 等词眼时,自然更能吸引读者点开文章 示例: 阿里.小米投资人谈2015 ...

  •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刘继兵 夏 玲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余额宝.微信支付等各种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相继推出,传统银行受到冲击,开始 进入互联网创新领域.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美国却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