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二、水稻施肥技术;1、秧田施肥技术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2、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追肥:水稻追肥有3个重要的施肥时期,包括分

-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 的生长发育,必须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在较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般每生产稻谷100 kg,约需吸收氮1.6~1.9 kg,磷0.8~1.3 kg,钾1.8~3.8 kg,三者的比例约为1:0.5:1.3。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技术 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亩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16~20 kg,兑水1200~1500 kg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两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亩施硫酸铵10 kg或尿素5 kg为宜。

2、本田施肥技术 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3 t;再结合耙地施入优质水稻配方肥每公顷15~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胡汉龙)、

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还要增施化肥。由于水稻前期不吸收销态氮,因此,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8kg、过磷酸钙30~40kg、氯化钾8~10kg,另外,硫酸锌1kg,每亩施用6~8kg硅肥。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整地施用,施肥深度应在12~20cm。对缺锌敏感,易患“缩苗病”。 硅对水稻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水稻是吸硅最多的作物。

追肥:水稻追肥有3个重要的施肥时期,包括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

分蘖肥:大田水稻返青后及时追施分蘖肥,促进植株分蘖,提高分蘖量,并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分蘖肥一般分2次施用,第一次在返青后,能够起到促进分蘖的作用,(返青肥:插秧后3~7天,

追尿素4~5KG,)第二次是在分蘖盛期,能够保证稻苗生长整齐,起到促蘖成穗的作用。(①插秧后10~15天,追尿素10~12.5KG。②插秧后25~30天,追尿素8~10KG

穗肥:穗肥是追肥的重点,此期拔节抽穗对结实率与粒重具有深远的影响,叶面积逐渐增加,干物质积累相应增多,是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数量最多、强度最大的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同时,在幼穗大约1cm时,是稻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

粒肥:水稻抽穗直到成熟期间,要以提高结实率、保证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目标进行合理施肥。这期间,要视水稻的长势追肥,宜少不宜多。追施粒肥可以增强的抗病性、抗逆性;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根的活力;加快灌浆,促进籽粒饱潢,增加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水田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为20~50%,磷肥利用率为10%~25%,钾肥利用率为60%~90%。

施肥的一般原则是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施足基肥,普施面肥,早施追肥。

对生育期短的地区或品种,大都采用攻前保后施肥法,即重施基肥,基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14%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

用穗肥,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适当争取粒新途径和千粒重。

对于中稻,常采有前促中控施肥法,即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80%,并重视分蘖肥和穗肥,在分蘖末期、穗分化始期控制施肥,即所谓“攻头、保尾、控中间”。这种施肥方法穗粒并重,既要争取穗头多,又要增加粒数。

稻田有机肥的施用应采取翻耕时全田均匀撒施、随即翻入耕作层中的办法,一般每亩施2。有机肥的种类很多,如绿肥紫云英、沼气肥、草塘泥、堆肥、厩肥、稻草还田、精制有机肥等。无论何种有机肥,均应是腐熟好的。

氮肥可分为三部分施用:一小部分在蓄水耙地后作面肥,一部分留作追肥,另一部分作基肥。不论基肥和追肥,氮家化肥均应深施,才能提高肥效,减少损失。应尽量选硫胺碳胺氯化胺和尿素等。

磷肥因其移动性小,应作为基肥全部施入要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南方磷肥酸性土壤应选择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少施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水溶性磷肥可在插秧时蘸秧根施用,省肥料,见效快。在北方偏碱性土壤,可以施用水溶性磷肥,以提高肥效。

水稻在拔节以后才大量吸收钾肥,到生育后期需要量仍较多,钾在土壤中以离子状态被吸附,植物极易吸收,所以钾肥一般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稻田耕作层。有些高产稻田,也可以把钾肥分作基肥和在拔

节孕穗期两次施用,有促进分蘖和茎秆发育、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和抗倒伏的作用。

水稻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南方酸性土壤易缺锌。一般每亩用1~2Kg硫酸锌作基肥施入。因锌肥有后效,一般每2年施用1次。不提倡在复合肥中添加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以叶面喷施效果最好,水稻抽穗后,及时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2次~3次,每次每亩50kg~75kg,也是水稻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娄底志诚工程有限公司 娄底远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二、水稻施肥技术;1、秧田施肥技术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2、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追肥:水稻追肥有3个重要的施肥时期,包括分

-

水稻生育期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

水稻属喜肥作物,仅仅依靠土壤的供给不能够满足水稻 的生长发育,必须依据水稻不同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进行相应元素肥料的施用,尤其是需在较大量的氮磷钾元素。

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般每生产稻谷100 kg,约需吸收氮1.6~1.9 kg,磷0.8~1.3 kg,钾1.8~3.8 kg,三者的比例约为1:0.5:1.3。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技术 一是配制营养土: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亩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铵16~20 kg,兑水1200~1500 kg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两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亩施硫酸铵10 kg或尿素5 kg为宜。

2、本田施肥技术 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3 t;再结合耙地施入优质水稻配方肥每公顷15~25kg;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胡汉龙)、

基肥:基肥非常重要,并且最适宜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各种肥料元素的基本需要,使稻苗扎根后能及时吸到肥料,促进早发。一般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还要增施化肥。由于水稻前期不吸收销态氮,因此,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8kg、过磷酸钙30~40kg、氯化钾8~10kg,另外,硫酸锌1kg,每亩施用6~8kg硅肥。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整地施用,施肥深度应在12~20cm。对缺锌敏感,易患“缩苗病”。 硅对水稻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水稻是吸硅最多的作物。

追肥:水稻追肥有3个重要的施肥时期,包括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

分蘖肥:大田水稻返青后及时追施分蘖肥,促进植株分蘖,提高分蘖量,并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分蘖肥一般分2次施用,第一次在返青后,能够起到促进分蘖的作用,(返青肥:插秧后3~7天,

追尿素4~5KG,)第二次是在分蘖盛期,能够保证稻苗生长整齐,起到促蘖成穗的作用。(①插秧后10~15天,追尿素10~12.5KG。②插秧后25~30天,追尿素8~10KG

穗肥:穗肥是追肥的重点,此期拔节抽穗对结实率与粒重具有深远的影响,叶面积逐渐增加,干物质积累相应增多,是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数量最多、强度最大的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同时,在幼穗大约1cm时,是稻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

粒肥:水稻抽穗直到成熟期间,要以提高结实率、保证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目标进行合理施肥。这期间,要视水稻的长势追肥,宜少不宜多。追施粒肥可以增强的抗病性、抗逆性;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衰;提高根的活力;加快灌浆,促进籽粒饱潢,增加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水田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为20~50%,磷肥利用率为10%~25%,钾肥利用率为60%~90%。

施肥的一般原则是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施足基肥,普施面肥,早施追肥。

对生育期短的地区或品种,大都采用攻前保后施肥法,即重施基肥,基施用量占总施用量的14%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

用穗肥,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适当争取粒新途径和千粒重。

对于中稻,常采有前促中控施肥法,即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80%,并重视分蘖肥和穗肥,在分蘖末期、穗分化始期控制施肥,即所谓“攻头、保尾、控中间”。这种施肥方法穗粒并重,既要争取穗头多,又要增加粒数。

稻田有机肥的施用应采取翻耕时全田均匀撒施、随即翻入耕作层中的办法,一般每亩施2。有机肥的种类很多,如绿肥紫云英、沼气肥、草塘泥、堆肥、厩肥、稻草还田、精制有机肥等。无论何种有机肥,均应是腐熟好的。

氮肥可分为三部分施用:一小部分在蓄水耙地后作面肥,一部分留作追肥,另一部分作基肥。不论基肥和追肥,氮家化肥均应深施,才能提高肥效,减少损失。应尽量选硫胺碳胺氯化胺和尿素等。

磷肥因其移动性小,应作为基肥全部施入要系分布最多的土层中,南方磷肥酸性土壤应选择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少施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水溶性磷肥可在插秧时蘸秧根施用,省肥料,见效快。在北方偏碱性土壤,可以施用水溶性磷肥,以提高肥效。

水稻在拔节以后才大量吸收钾肥,到生育后期需要量仍较多,钾在土壤中以离子状态被吸附,植物极易吸收,所以钾肥一般作基肥一次性施入稻田耕作层。有些高产稻田,也可以把钾肥分作基肥和在拔

节孕穗期两次施用,有促进分蘖和茎秆发育、促进灌浆、增加粒重和抗倒伏的作用。

水稻对微量元素比较敏感,南方酸性土壤易缺锌。一般每亩用1~2Kg硫酸锌作基肥施入。因锌肥有后效,一般每2年施用1次。不提倡在复合肥中添加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以叶面喷施效果最好,水稻抽穗后,及时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2次~3次,每次每亩50kg~75kg,也是水稻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娄底志诚工程有限公司 娄底远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相关内容

  • 农作物生产技术教案
  • 实 习 教 案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农作物生产技术实习 专 业: 种 植 教 师: 实训项目一 小麦种植技术 (一) 实训方式:专项集中实训 (二) 实训课时:8课时 (三)实训主要内容 小麦要丰收,种好是关键,"七分种.三分管"是目前小麦高产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去年降雪.降温 ...

  • 第三章 科学施肥
  • 第三章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中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通过测试土壤,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规律,研制配方,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简单地说是指"测.配.产.供.施&q ...

  • 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26问-中国水稻信息网
  • 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26问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6-2 10:02:37 1.什么叫控制灌溉? 2.控制灌溉与常规灌溉技术有什么区别? 3.控制灌溉技术有哪些优点? 4.控制灌溉技术怎么操作? 5.控制技术在哪些地方推广比较合适? 6.土壤肥力低,保水能力差,能否推行水稻控制灌 ...

  • 水稻种植技术1[1]
  • 目录 第一章 水稻生长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 1 水稻生产发育期对环境的要求 ......................... ...

  • 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管理目标与技术措施
  • 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管理目标与技术措施 胡 雪,孙淑娟,郭 宁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1400 黑龙江省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1400 黑龙江省安达市万宝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51400 <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 第8期 29 摘 要:水稻主要生长的几个时期为插 ...

  •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农作物:狭义的农作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人们种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农田作物,也叫大田农作物,俗称"庄稼".广义的农作物是指凡是具有经济价值而被人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生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食用安全规范,为获 ...

  • 直播水稻栽培技术
  • 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水稻(包括水直播和旱直播)生产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但受当时的生产条件.水稻品种和化学除草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水稻品种不断更新.化学除草技术日趋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主体结构变化,江浙沪两省一市直播稻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现在 ...

  • 1.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
  • 1.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倒四叶(17.7)%. 2.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技术是指产品(优质)化.旱育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突出本田叶龄诊断(计划化)管理. 3.水稻壮苗标准的量化指标:地上部分(3.3.1.1. ...

  •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发表时间:2011-01-12 08:00 浏览次数: 91 |黑龙江大米 分享到: ',1)"> 2010年,垦区粮食总产再创新高,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一位从事水稻生产的技术人员来说,201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垦区取得了水稻大丰收,是非常不容易的.回首去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