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社会传播功能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融合了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其独特的视角,具有特殊的表现语言和传播方式。它那虚拟化的舞台设计、优美的音乐和唱腔、载歌载舞的舞蹈、富有节奏感的武打场面以及华美的服装和极具特点的脸谱设计,都给中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戏曲艺术采取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融入到戏曲舞台上,以独特的舞台媒介向社会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戏曲人物造型与表演,共同肩负着剧情的有效传递作用。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属于面部化妆范畴,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但起到装饰、象征的作用,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戏曲脸谱塑造的形象图式,既是对现实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表达,又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态,并能够使观众从中获得某种启发。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巫术的脸谱是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达方式之一。巫术的脸谱图式传播先于文字的传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脸谱,都起源于象形的图式。在以文字为主要传播语言的新闻还没有出现之前,从某个角度看,起源于巫术的面具的戏曲脸谱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戏曲脸谱艺术,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被中外画家、设计家所喜爱并加以借鉴吸收,运用到艺术创作及各种艺术设计中去,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 “生”、 “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主要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   戏曲脸谱的变形大胆而夸张,但是,这种大胆和夸张,又不是随便涂抹而成的,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由此也就产生了戏曲脸谱各种各样的格式与规则,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戏曲脸谱的分类,通常采用谱式与谱色两种分类方法。   谱式分类   从脸谱的章法构图看,有各种类型人物的谱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基本类型――   整脸: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位有变化,构图简单。如《铡美案》中的包拯为黑整脸、《战长沙》中的关羽是红整脸,《赤壁之战》中的曹操为白整脸。   三块瓦脸:也称三块窝脸。其最基本的谱式是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花三块瓦脸:也称花三块窝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纹样,将眉窝、眼窝、鼻窝的纹路勾画得较复杂。如窦尔墩、典韦、曹洪等。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为“十字门脸”。如《草桥关》中的姚期、《汉津口》中的张飞等。   六分脸:脑门上的立柱纹与眼部以下部位均画成一种颜色,脑门上立柱纹以外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称“六分脸”。如《群英会》中的黄盖等、《将相和》中的廉颇等。   碎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比“花三块瓦脸”更花哨。构图形式多样,色彩种类丰富,线条复杂而细碎。如《取洛阳》中的马武、《金沙滩》中的杨七郎等。   歪脸:构图、色彩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郑恩)、《落马湖》中的于亮等。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叫“元宝脸”。如徐盛、麻叔谋等。   僧道脸: 包括“僧脸”和“道士脸”。“僧脸”又名“和尚脸”,一般勾大圆形眼、花鼻窝、花嘴岔,脑门上勾一个红色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入了佛门。色彩分白、红、黄、蓝等色,以白色为多见。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那些擅权害人的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诈;菜刀眼窝暗寓其渔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谲诈残忍的性格;脑门勾个圆光,以示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色彩多用白、红两种。如刘瑾、伊立等。   神怪脸:用于表现神、佛以及鬼怪的面貌。主要用金、银色,表示虚幻之感。如二郎神杨戬、牛魔王等。   象形脸:将鸟兽整体或局部特征图案化后勾画于脸上。如孙悟空、白虎等。   丑角脸:又称“小花脸”、“三花脸”。其特点是人物脸面中心一块白,形状如豆腐块、桃形、枣花形、腰子形、菊花形等。如《群英会》中的将干、《女起解》中的崇光道、《连环套》中的朱光祖等。   谱色分类   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   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这是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观演之间互动对话、约定俗成的结果。   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粉红脸:表示年迈气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如廉颇、袁绍等。   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哙等。   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如典韦、宇文成都等。   蓝脸: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墩、夏侯�等。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   瓦灰色脸:表示老年枭雄。如金派《连环套》之窦尔墩。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鸟等。   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装饰。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如果勾画脸谱的话,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进行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   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在里面。“取形”也就是讲究章法,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通过“取形”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方法和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勾法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脸谱设计通过对自然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及精神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都有一定内容的指向性。“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性格特征。   脸谱的设计是现实社会不同生活内容的概括而抽象的表现,它虽说有程式化的特征,但它也会根据时代的变迁、剧情的不同及人物性格的差异,有所变化。并且,可以用它所特有的神秘而夸张的造型,表现戏曲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追求、道德观念,向人们传达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生活的丰富内容。因此,它有着其他传播媒介不可替代的传播、教育和宣传功能,如今它依然神秘、深邃、生动,被当代人们所钟情、所喜爱。   (作者为中州大学副教授)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融合了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其独特的视角,具有特殊的表现语言和传播方式。它那虚拟化的舞台设计、优美的音乐和唱腔、载歌载舞的舞蹈、富有节奏感的武打场面以及华美的服装和极具特点的脸谱设计,都给中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戏曲艺术采取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在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融入到戏曲舞台上,以独特的舞台媒介向社会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戏曲人物造型与表演,共同肩负着剧情的有效传递作用。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属于面部化妆范畴,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但起到装饰、象征的作用,也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戏曲脸谱塑造的形象图式,既是对现实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表达,又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态,并能够使观众从中获得某种启发。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巫术的脸谱是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达方式之一。巫术的脸谱图式传播先于文字的传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脸谱,都起源于象形的图式。在以文字为主要传播语言的新闻还没有出现之前,从某个角度看,起源于巫术的面具的戏曲脸谱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戏曲脸谱艺术,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被中外画家、设计家所喜爱并加以借鉴吸收,运用到艺术创作及各种艺术设计中去,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 “生”、 “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主要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   戏曲脸谱的变形大胆而夸张,但是,这种大胆和夸张,又不是随便涂抹而成的,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由此也就产生了戏曲脸谱各种各样的格式与规则,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戏曲脸谱的分类,通常采用谱式与谱色两种分类方法。   谱式分类   从脸谱的章法构图看,有各种类型人物的谱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基本类型――   整脸: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位有变化,构图简单。如《铡美案》中的包拯为黑整脸、《战长沙》中的关羽是红整脸,《赤壁之战》中的曹操为白整脸。   三块瓦脸:也称三块窝脸。其最基本的谱式是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花三块瓦脸:也称花三块窝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纹样,将眉窝、眼窝、鼻窝的纹路勾画得较复杂。如窦尔墩、典韦、曹洪等。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为“十字门脸”。如《草桥关》中的姚期、《汉津口》中的张飞等。   六分脸:脑门上的立柱纹与眼部以下部位均画成一种颜色,脑门上立柱纹以外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称“六分脸”。如《群英会》中的黄盖等、《将相和》中的廉颇等。   碎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比“花三块瓦脸”更花哨。构图形式多样,色彩种类丰富,线条复杂而细碎。如《取洛阳》中的马武、《金沙滩》中的杨七郎等。   歪脸:构图、色彩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郑恩)、《落马湖》中的于亮等。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叫“元宝脸”。如徐盛、麻叔谋等。   僧道脸: 包括“僧脸”和“道士脸”。“僧脸”又名“和尚脸”,一般勾大圆形眼、花鼻窝、花嘴岔,脑门上勾一个红色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入了佛门。色彩分白、红、黄、蓝等色,以白色为多见。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那些擅权害人的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诈;菜刀眼窝暗寓其渔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谲诈残忍的性格;脑门勾个圆光,以示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色彩多用白、红两种。如刘瑾、伊立等。   神怪脸:用于表现神、佛以及鬼怪的面貌。主要用金、银色,表示虚幻之感。如二郎神杨戬、牛魔王等。   象形脸:将鸟兽整体或局部特征图案化后勾画于脸上。如孙悟空、白虎等。   丑角脸:又称“小花脸”、“三花脸”。其特点是人物脸面中心一块白,形状如豆腐块、桃形、枣花形、腰子形、菊花形等。如《群英会》中的将干、《女起解》中的崇光道、《连环套》中的朱光祖等。   谱色分类   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   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这是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观演之间互动对话、约定俗成的结果。   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粉红脸:表示年迈气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如廉颇、袁绍等。   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哙等。   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如典韦、宇文成都等。   蓝脸: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墩、夏侯�等。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   瓦灰色脸:表示老年枭雄。如金派《连环套》之窦尔墩。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鸟等。   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装饰。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如果勾画脸谱的话,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进行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   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在里面。“取形”也就是讲究章法,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通过“取形”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方法和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勾法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脸谱设计通过对自然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及精神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都有一定内容的指向性。“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性格特征。   脸谱的设计是现实社会不同生活内容的概括而抽象的表现,它虽说有程式化的特征,但它也会根据时代的变迁、剧情的不同及人物性格的差异,有所变化。并且,可以用它所特有的神秘而夸张的造型,表现戏曲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追求、道德观念,向人们传达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生活的丰富内容。因此,它有着其他传播媒介不可替代的传播、教育和宣传功能,如今它依然神秘、深邃、生动,被当代人们所钟情、所喜爱。   (作者为中州大学副教授)


相关内容

  • 大众传播模式分析
  • 大众传播模式分析 江苏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昊芳 I摘要]在大众传播学领域,用模式的方式来氟速传播学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从直线型模式到社套系统模式,大众传播学的模式研究经历了几十过程,拉新韦尔等先驱对此领域也进行了很多探索,走圭尔的<大众传播模j0啪对于模式研究意艾重大. [关键词]大众传 ...

  • 戏曲文化论文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德行与读书活动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名称: 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 兴趣小组: 素质拓展和兴趣小组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单正涛 自动化10102 完成时间: 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 目 录 摘要-------------------------------2 第一章 ...

  • 戏曲进入高校的重要性
  • 谈戏曲进入高校艺术课堂的重要性 戏曲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单一的局面.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热衷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对于我们的民族艺术诸如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却知之甚少.由于市 ...

  • 文学与戏曲学案(岳麓版)
  • 第9.10课 文学与戏曲 [课程标准] 1.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特点. 2.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 注意把握文学戏曲艺术与政治.经济的 ...

  • 艺术学基础知识
  • 艺术学基础知识考题题型(归整) 第一大类选择题 PART1:单选题 (音乐编) 1.亨德尔创作的<弥赛亚>是( A )体裁. A.清唱剧 B.交响乐 C.室内乐 D.歌剧 2.维也纳古典乐派中,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 A ). A.海顿 B.贝多芬 乐圣C.莫扎特 ...

  • 中国的戏曲脸谱
  • 中国的戏曲脸谱 中国的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理论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 ...

  • 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

  •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考研考试大纲
  •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考研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戏剧戏曲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戏剧戏曲学基础>是本专业唯一的基础理论考试科目.它涵盖了中国戏曲史.中国话剧史.欧洲戏剧史.戏剧戏曲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系统掌握了戏剧戏曲学的 ...

  • 2015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 2015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 ...